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构-土相互作用体系的地震作用取值——基于规范-非平稳地震动模型的复模态频域法
1
作者 黄东梅 李创第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9-173,共5页
为了求解结构-土相互作用体系的地震作用,对基于规范-非平稳地震动模型的复模态频域法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建立了结构-土相互作用体系的运动方程,根据上部结构的地震响应以第一阶振型为主的特点,将其按第一振型展开;然后,针对所得运动... 为了求解结构-土相互作用体系的地震作用,对基于规范-非平稳地震动模型的复模态频域法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建立了结构-土相互作用体系的运动方程,根据上部结构的地震响应以第一阶振型为主的特点,将其按第一振型展开;然后,针对所得运动方程为非对称质量与非经典阻尼矩阵的情况,用复模态法解耦;最后,采用与抗震规范设计反应谱的地震动参数一致的Clough-Penzien-三段式非平稳地震动随机模型在频域内进行了体系的随机地震响应分析,进而得到了结构的地震作用取值.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本文方法在结构-土相互作用体系地震作用取值的应用,同时分别给出了基础固定结构基于地震动模型和规范设计反应谱的地震作用取值来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土相互作用 地震作用 三段式平稳地震动随机模型 复模态频域法 地震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材料非平稳随机劣化的混凝土水闸结构性态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宇 郁怀光 +1 位作者 张卫云 贾玉豪 《吉林水利》 2022年第7期5-8,17,共5页
为了研究混凝土水闸在长期服役下的结构性态演化过程,需要考虑混凝土材料的老化及劣化。由于混凝土材料的老化具有非平稳性和随机性,本文采用非平稳随机过程模拟水闸混凝土的老化过程,其中随机影响因子时变模型采用指数分布。为了进一... 为了研究混凝土水闸在长期服役下的结构性态演化过程,需要考虑混凝土材料的老化及劣化。由于混凝土材料的老化具有非平稳性和随机性,本文采用非平稳随机过程模拟水闸混凝土的老化过程,其中随机影响因子时变模型采用指数分布。为了进一步提高水闸三维有限元的模拟计算结果,在水闸混凝土底板与地基两者不同材料结构之间设置接触单元以满足两者变形的连续一致性。由工程实例可知,随着服役时间的增长,最大变形区在闸墩顶部,并且前期增加快,后期趋于收敛。说明该研究方法可以应用在服役期较长的混凝土水闸的结构稳定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闸 混凝土 劣化 结构性能 非平稳随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波随机模型对隔震结构地震需求分析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樊剑 余倩倩 邵丹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2-420,共9页
利用谐小波变换对实际强震记录的时变谱进行估计,并统计分析了与抗震规范相容的3类不同场地上地震波的时变谱特征,利用均匀调制非平稳随机模型和时变修正Kanai-Tajimi非平稳随机模型模拟地震波的时变谱,把非线性函数的参数识别问题转化... 利用谐小波变换对实际强震记录的时变谱进行估计,并统计分析了与抗震规范相容的3类不同场地上地震波的时变谱特征,利用均匀调制非平稳随机模型和时变修正Kanai-Tajimi非平稳随机模型模拟地震波的时变谱,把非线性函数的参数识别问题转化成求解无约束优化问题,利用拟牛顿迭代法求得最优解,得到3类不同场地上这两种模型的参数的具体取值以及参数函数集的具体表达式;研究了以谱强度因子的平方根为强度参数的双向地震动作用下隔震结构概率地震需求分析的步骤,对比了不同的地震动随机模型对隔震结构概率地震需求分析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小震作用下,地震动随机模型对隔震结构的地震响应影响不大,但在大震作用下,地震动随机模型对结构响应有较大影响,而且,对于不同场地类别,地震动随机模型对隔震结构概率地震需求分析的影响也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地震波 非平稳随机模型 隔震结构 概率地震需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随机地震动模型 被引量:6
4
作者 曾珂 牛荻涛 商瑞霞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0-37,共8页
在研究结构的随机地震反应时,要用大量的符合场地条件的地震记录作为输入数据。但强震历史记录却不是每个地区都有的,因此根据符合场地条件的现有地震记录建立随机地震动模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中国抗震规范2001版修正选取的样本波... 在研究结构的随机地震反应时,要用大量的符合场地条件的地震记录作为输入数据。但强震历史记录却不是每个地区都有的,因此根据符合场地条件的现有地震记录建立随机地震动模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中国抗震规范2001版修正选取的样本波作为目标波,考虑了幅值和频率的双重非平稳性,建立了新型随机地震动模型———改进的时变ARMA模型随机地震动模型。通过使用残差的卡方检验法,对多种非平稳ARMA模型生成的模拟波进行检验;同时又比较了模拟波与目标波的功率谱密度图和反应谱图。结果证明:此法能够更精确地反映不同场地条件地震动的频谱和幅值的真实内容,从而建立符合目标场地条件的更为有效的模拟地震动,为相关研究与工程设计架起一座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ARMA模型 Box-Cox变换 平稳随机地震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地震波模拟的时变ARMA方法及VC+ ISML编程实现
5
作者 曾珂 李进 何远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0-355,共6页
地震模拟波在时程分析、随机地震反应分析、振动台试验以及抗震仿真中应用广泛,使得地面运动的人工模拟成为地震工程中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应用可视化面向对象建模技术构建程序框架,使用VC+ISM L实现新型随机地震波模拟程序W IN S IM.... 地震模拟波在时程分析、随机地震反应分析、振动台试验以及抗震仿真中应用广泛,使得地面运动的人工模拟成为地震工程中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应用可视化面向对象建模技术构建程序框架,使用VC+ISM L实现新型随机地震波模拟程序W IN S IM.该程序使用考虑幅值和频率双重非平稳性的时变ARM A模型随机地震动模型,用残差的卡方校验对模拟波进行校验,同时程序还提供了功率谱密度图和反应谱图两种辅助定性的校验措施.结果证明,使用该程序生成的地震波,能够精确地反映不同场地条件地震波的频谱和幅值的真实内容.所构建的程序框架的方法,不但提高了软件的可读性和复用性而且方便了专业人员、软件设计人员以及用户之间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ARMA模型 平稳随机地震动模型 统一建模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役混凝土桥梁非平稳抗力劣化模型建立与更新 被引量:6
6
作者 袁阳光 陈笑 +3 位作者 韩万水 谢青 王涛 唐龙龙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5-155,共11页
为建立在役混凝土桥梁结构构件非平稳随机抗力劣化模型,并通过后验更新解决劣化模型与实际结构劣化特征的匹配问题,首先,联系在役混凝土桥梁结构实际劣化特征,基于Gamma随机过程推导并建立了初始抗力劣化模型,对初始模型所存在的问题进... 为建立在役混凝土桥梁结构构件非平稳随机抗力劣化模型,并通过后验更新解决劣化模型与实际结构劣化特征的匹配问题,首先,联系在役混凝土桥梁结构实际劣化特征,基于Gamma随机过程推导并建立了初始抗力劣化模型,对初始模型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其次,以初始模型吸收融合结构近期实际劣化状态为原则,以结构特定时刻劣化状态的确定为基础,构建了初始抗力劣化模型的后验更新流程;再次,联合非确定性层次分析法(NAHP)与实数遗传算法(RGA)建立了基于定期外观检测数据的特定时刻抗力劣化系数评定方法,为确保该评定方法为初始抗力劣化模型更新提供准确可靠的劣化数据,采用室内模型梁加载试验对所建立评定方法的准确性、适用性进行验证;最后,以一座在役25年的混凝土桥梁为例,基于所建立的分析方法框架,阐述了其一片内梁抗弯承载力劣化模型的建立与后验更新过程。结果发现:基于特定时刻抗力劣化系数评定方法所得到的劣化系数分析结果与试验值的误差介于2.83%~6.24%之间,由该方法所得到的特定时刻抗力劣化系数可应用于初始劣化模型的后验与更新,经过初始劣化模型的后验与更新,所得到的后验模型由于吸收了结构近期的实际劣化状态,在抗力劣化进程描述方面较初始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更好的匹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在役混凝土桥梁 平稳随机抗力劣化模型 Gamma过程 后验更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