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世纪反殖反种族主义三大非暴力抵抗运动成功原因初探 |
骆晓会
|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8 |
2
|
|
2
|
21世纪以来巴勒斯坦非暴力抵抗运动的内涵、实践与挑战 |
成飞
|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3
|
略論甘地所倡導的“非暴力抵抗” |
王春良
|
《史学月刊》
|
1958 |
1
|
|
4
|
关于甘地非暴力思想的新认识 |
王尚清
|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6 |
3
|
|
5
|
简·亚当斯和平主义思想溯源及实践回顾 |
秦文华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再洗礼教派社学思想分析 |
贺相铸
杨林伟
|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2
|
|
7
|
马丁·路德·金黑人民权运动的理论与实践 |
孙宝珊
|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3 |
1
|
|
8
|
论甘地的非暴力主义 |
汤宜庄
|
《南亚研究》
|
1987 |
2
|
|
9
|
试论甘地与国大党的关系问题 |
王纯
|
《史学月刊》
|
1985 |
1
|
|
10
|
论甘地与托尔斯泰世界观的二重性 |
胡光利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
|
|
11
|
甘地是应该肯定的历史人物 |
李达三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1 |
1
|
|
12
|
关于甘地的“非暴力”概念的涵义 |
朱平平
|
《历史教学问题》
|
1988 |
1
|
|
13
|
试论甘地从“合作主义者”向“不合作主义者”的转变 |
李向阳
|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3 |
1
|
|
14
|
尼赫鲁与甘地在印度民族民主运动方法问题上的分岐 |
尚劝余
|
《南亚研究季刊》
|
1996 |
1
|
|
15
|
还我黑权——六○年代的黑人民权运动 |
许津桥
|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16
|
試論甘地所倡导的“薩特雅格拉哈” |
王春良
|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
1957 |
2
|
|
17
|
“争取正义乐队的指挥”:小马丁·路德·金牧师 |
李道揆
|
《美国研究》
|
1987 |
1
|
|
18
|
西方节日与文化背景知识(四) |
吴友富
张梅芳
|
《外语电化教学》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9
|
立宪理念与良性违宪之合理性——评郝、童两先生关于“良性违宪”的争论 |
阮露鲁
|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11
|
|
20
|
甘地思想的整体性和独特性 |
彭树智
|
《历史研究》
|
1985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