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入非洲现实 研究非洲历史——访陆庭恩教授
1
作者 史克祖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1-7,共7页
陆庭恩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非洲史研究专家。 1 935年 1 2月生 ,上海市人。 1 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 ,后留系任教。曾任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所长 ,现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 1 989~ 2 0 ... 陆庭恩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非洲史研究专家。 1 935年 1 2月生 ,上海市人。 1 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 ,后留系任教。曾任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所长 ,现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 1 989~ 2 0 0 1年曾担任中国非洲史学会会长 ,现任名誉会长。主要著作有《非洲与帝国主义》、《非洲民族主义政党与政党制度》(合著 )、《非洲史教程》(合著 ) ,主编《非洲通史·现代卷》、《非洲农业发展简史》、《中国与非洲》等 ,发表有关非洲史的论文 1 1 2篇。在访谈中 ,陆庭恩教授讲述了他从事非洲史研究的经历以及研究重点 ,介绍了中国非洲史研究会和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的工作成就。他特别强调 ,学术研究一定要结合国家需要 ,这样的研究才有价值和前途 ;研究非洲必须深入非洲实际 ,这样才能有深刻的体验和丰厚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历史 陆庭恩 人物访谈 历史教学 研究重点 政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记与非洲历史研究
2
作者 严磊 《运城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46-50,58,共6页
早在公元前2500年前后,古埃及人便开始对非洲周边地区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并留下了较为丰富的历史记载,对人们研究古代早期的非洲文明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史料资源。随后,古希腊人、腓尼基人、古罗马人、阿拉伯人、中国人,以及近代之初的葡... 早在公元前2500年前后,古埃及人便开始对非洲周边地区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并留下了较为丰富的历史记载,对人们研究古代早期的非洲文明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史料资源。随后,古希腊人、腓尼基人、古罗马人、阿拉伯人、中国人,以及近代之初的葡萄牙、英国等国的探险家、殖民者也用游记的方式,对各个时期非洲的历史和文化进行了详细记录。这些宝贵的游记资源,对研究非洲古代历史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记 非洲历史 中非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历史变迁中的伦理危机——伦理学视域下的阿契贝小说研究
3
作者 刘敏杰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7-96,共10页
阿契贝在小说中展现了尼日利亚近百年的伦理嬗变,对非洲社会的伦理困境进行了历史性考察。他指出非洲传统文化忽视共情力的培养,共情匮乏是非洲部落社会瓦解的重要内因。殖民者打破非洲传统的伦理体制,植入西方法治体系,但将自身凌驾于... 阿契贝在小说中展现了尼日利亚近百年的伦理嬗变,对非洲社会的伦理困境进行了历史性考察。他指出非洲传统文化忽视共情力的培养,共情匮乏是非洲部落社会瓦解的重要内因。殖民者打破非洲传统的伦理体制,植入西方法治体系,但将自身凌驾于法律之上。殖民者及其代理人的暴力执法、行政腐败行为扭曲了非洲民众的价值观和人性,给非洲带来正义危机。后殖民时期,部分官员、媒体人和民众盲目服从独裁者命令,漠视社会责任与伦理道德,导致平庸之恶在非洲社会蔓延。阿契贝强调了非洲社会重建伦理,培育民众共情力与伦理意识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努阿·阿契贝 小说 非洲历史 伦理危机 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历史在哪里转折
4
作者 朱步冲 《共产党员》 2010年第5期57-57,共1页
在新近出版的历史传记《从格瓦拉到奎托·夸纳瓦累:古巴在安哥拉》中,作者爱德华·乔治认为,50年前的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几乎决定了20世纪末期非洲历史的走向.
关键词 非洲历史 20世纪末期 历史传记 安哥拉 格瓦拉 爱德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中心主义”与非洲历史哲学的重塑 被引量:2
5
作者 冯定雄 赵潇斐 《西亚非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9-132,159,160,共26页
20世纪兴起的“非洲中心主义”强调与非洲相关的任何研究都应把非洲置于中心地位,它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20世纪以来的非洲史学是“非洲中心主义”思想的重要来源,同时又受“非洲中心主义”的深刻影响,并逐渐凝练出独具特色的非洲历史... 20世纪兴起的“非洲中心主义”强调与非洲相关的任何研究都应把非洲置于中心地位,它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20世纪以来的非洲史学是“非洲中心主义”思想的重要来源,同时又受“非洲中心主义”的深刻影响,并逐渐凝练出独具特色的非洲历史哲学。非洲历史哲学在认识论上,提出非洲历史不但可以认识,而且在整个人类历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非洲历史应形成具有非洲特色的“自主体系”;在客体上要求对殖民主义史学进行批判,并以非洲和非洲史为出发点和研究中心;在方法论上,非洲历史哲学追求“从内到外”的研究方法。上述三者都充分体现出一般历史哲学所具有的普遍特征,同时也表现出非洲历史哲学的特殊性。与“非洲中心主义”一样,非洲历史哲学也面临着诸多发展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中心主义” 非洲历史研究 非洲历史哲学 认识论方法论
原文传递
重视和加强对非洲历史的教学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舒运国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10年第2期65-69,共5页
在我国的世界历史教学和研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下文简称非洲)历史长期处于边缘化状态。尽管其中有客观和历史的原因,但是这种现状已经很不适应当代非洲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以及中非不断发展的友好关系。因此,重视和加强对非洲历... 在我国的世界历史教学和研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下文简称非洲)历史长期处于边缘化状态。尽管其中有客观和历史的原因,但是这种现状已经很不适应当代非洲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以及中非不断发展的友好关系。因此,重视和加强对非洲历史的教学和研究,已经成为我国世界史工作者迫切和义不容辞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历史教学 非洲历史 撒哈拉以南非洲 友好关系 国际社会 非洲国家 边缘化 工作者
原文传递
非洲历史的整合与分割——非洲史研究的当代走向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永宏 王涛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21,共4页
当20世纪初,牛津大学教授休·特雷弗一罗珀(HughTrevor—RtlIll:r)将非洲历史贬为“地球上风景美丽但落后的角落里野蛮部落无意义轮回”时,恐怕欧美史学家儿沦如何也想不到20世纪下半叶,非洲历史将发生革命性变革。这种变革... 当20世纪初,牛津大学教授休·特雷弗一罗珀(HughTrevor—RtlIll:r)将非洲历史贬为“地球上风景美丽但落后的角落里野蛮部落无意义轮回”时,恐怕欧美史学家儿沦如何也想不到20世纪下半叶,非洲历史将发生革命性变革。这种变革围绕对非洲历史的整合建构与分割从两个方向展开,史观、史料和方法都随之取得突破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历史 分割 整合 革命性变革 当代 20世纪 大学教授 无意义
原文传递
非洲海岸的历史印记
8
作者 高秋福 《四川统一战线》 2011年第11期47-47,共1页
我曾去过不少非洲国家和地区,每当踏上那片美丽的大陆,心中都会掀起阵阵波澜。非洲海岸一些地名的沿革,已成为非洲历史发展中掠夺与奴役、融合与交流的生动写照。
关键词 非洲国家 非洲历史 海岸 印记 大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历史上的第一个共和国——利比里亚
9
作者 曹朴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1996年第8期35-35,共1页
利比里亚位于非洲西部大西洋沿岸。12世纪以前,这里是人口稀少的赤道雨林区。12—16世纪,从北部、东北部、东部先后迁入现今境内的克佩勒、巴萨、吉鲁、克鲁、格雷博等部族,他们长期处于分散的部落和部落联盟阶段。14世纪中叶后,欧洲人... 利比里亚位于非洲西部大西洋沿岸。12世纪以前,这里是人口稀少的赤道雨林区。12—16世纪,从北部、东北部、东部先后迁入现今境内的克佩勒、巴萨、吉鲁、克鲁、格雷博等部族,他们长期处于分散的部落和部落联盟阶段。14世纪中叶后,欧洲人陆续到利比里亚探险。1461年,葡萄牙人在大山角和梅苏拉多角建立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比里亚 非洲历史 共和国 移民区 大西洋沿岸 第一次世界大战 人口稀少 腹地扩张 协约国 16世纪
原文传递
国外非洲史研究动态述评 被引量:3
10
作者 舒运国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0-138,共9页
国外非洲史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进展。在研究方法上,采取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研究方法;在研究队伍上,组织具有综合研究能力的国际化学术团队;在研究手段上,及时采用新科学技术。这些研究方法、研究队伍和研究手段的创新和变革,不但有效发掘... 国外非洲史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进展。在研究方法上,采取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研究方法;在研究队伍上,组织具有综合研究能力的国际化学术团队;在研究手段上,及时采用新科学技术。这些研究方法、研究队伍和研究手段的创新和变革,不但有效发掘了非洲历史研究所需的资料来源,拓宽了非洲历史研究的领域和范围,也极大丰富了非洲历史的研究成果。文章通过对于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研究、一门分支学科的研究以及非洲历史的整体研究三个视角,阐述了国外非洲史研究中资料与研究方法方面的进展及其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历史 研究 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苏丹公投对非洲局势的影响
11
作者 李新烽 《当代世界》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23,共3页
2011年2月7日,苏丹南部公民投票委员会宣布苏丹南部公投的最终结果,结果显示,98.83%的选民支持南部地区从苏丹分离。随后苏丹总统巴希尔宣布承认和接受这一最终结果。南苏丹公投这一关乎苏丹分与合的重大事件,在改写苏丹历史的同... 2011年2月7日,苏丹南部公民投票委员会宣布苏丹南部公投的最终结果,结果显示,98.83%的选民支持南部地区从苏丹分离。随后苏丹总统巴希尔宣布承认和接受这一最终结果。南苏丹公投这一关乎苏丹分与合的重大事件,在改写苏丹历史的同时,必将改写非洲历史。南苏丹公投将对非洲局势产生如下四个方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历史 苏丹 公投 局势 公民投票 南部地区 委员会 巴希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非洲通史”教学项目
12
作者 王俊 《世界教育信息》 2015年第15期72-72,共1页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2015年7月10日报道,“非洲通史:学习和教授非洲遗产”圆桌会议在纽约召开。 会议旨在帮人们认识到在各级教育中教授非洲历史的重要性,以消除对非洲人后裔的种族偏见,凸显非洲在历史上的重大意义。会议聚焦...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2015年7月10日报道,“非洲通史:学习和教授非洲遗产”圆桌会议在纽约召开。 会议旨在帮人们认识到在各级教育中教授非洲历史的重要性,以消除对非洲人后裔的种族偏见,凸显非洲在历史上的重大意义。会议聚焦如何将“非洲通史”项目融入国家课程体系,促进“非洲人后裔国际十年”行动计划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洲历史 教学项目 通史 种族偏见 课程体系 非洲 教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历史:中国资本在非洲的运作逻辑——以坦桑尼亚某中资企业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俊乐 徐秀丽 齐顾波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14,共6页
目前关于中国在非投资的研究呈现为西方中心主义、以中国为中心、全球体系三类视角的叙事格局,而有关非洲本土历史的视角较少。为此,本文基于坦桑尼亚一家中资企业及所在剑麻产业的发展历史,深入分析了该公司的运作逻辑中受到的当地剑... 目前关于中国在非投资的研究呈现为西方中心主义、以中国为中心、全球体系三类视角的叙事格局,而有关非洲本土历史的视角较少。为此,本文基于坦桑尼亚一家中资企业及所在剑麻产业的发展历史,深入分析了该公司的运作逻辑中受到的当地剑麻发展历史的影响。本文认为,中国资本"走出去"的过程也是嵌入东道国当地历史的过程,中国资本延续了坦桑尼亚剑麻产业百年来形成的基本范式,体现在生产经营方式的选择、劳动力短缺的应对和资本的积累方式三个维度。虽然中国资本带来了一些新的元素,但没有结构性改变,因为坦桑尼亚剑麻产业基本范式的背后是始于殖民时期并一直持续的西方国家主导下的"中心—外围"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资本 走出去 运作逻辑 嵌入 非洲历史
原文传递
非洲中心主义——谢克·安塔·迪奥普的历史哲学 被引量:23
14
作者 张宏明 《西亚非洲》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8-53,共6页
塞内加尔学者迪奥普系非洲历史哲学的奠基人。他的学术观点被称为非洲中心主义 ,其要旨是 :人类历史和文明起源于非洲 ,古埃及文明的主体是黑人 。
关键词 谢克·安塔·迪奥普 历史哲学 非洲历史 非洲中心主义 塞内加尔
原文传递
贝西·黑德的人民文学观 被引量:1
15
作者 卢敏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65-78,158,159,共16页
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艺者对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文学为什么人"的问题及其答案有高度的认同。享誉世界的非洲作家贝西·黑德受中国特色人民文学观的影响,提出"敬畏人民"的创作思想。贝西... 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艺者对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文学为什么人"的问题及其答案有高度的认同。享誉世界的非洲作家贝西·黑德受中国特色人民文学观的影响,提出"敬畏人民"的创作思想。贝西·黑德早期在南非受到共产主义思想影响,流亡博茨瓦纳后,与非洲和欧美进步期刊保持密切联系,她的人民文学观是非洲知识分子通过融入当地民众自我改造的一种努力,并不断从中国发展信息中得到激励。她后期致力于非洲历史著作创作,采用表达人民之声和描绘人民眼中的历史伟人的创作路线。虽然没有直接受到中国人民文学作品的影响,但是她的作品所展示的非洲人民对抗殖民统治、参与现代农业社会改革、发展现代教育的斗志、热情和行动和相同题材的中国文学作品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正是人民文学观对非洲作家产生重要影响的明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西·黑德 人民文学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非洲历史著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执掌国政的世界佼佼女领袖 被引量:1
16
作者 翟边 《决策与信息》 2010年第3期16-17,共2页
世界进入"她时代",不少国家由女性出任总统、总理、议长、议员、部长等高层职务。她们在在治理国家、服务社会的政务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展现出特立独行的领导魅力。本期《特别报道》介绍六位国家女领袖的从政风采,供读者研思。
关键词 女总统 非洲历史 领袖 世界 传奇 首位 《特别报道》 服务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晓霞:《书写“她”的历史——非洲妇女史的兴起与发展》
17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8-128,共1页
(《史学理论研究》2017年第2期)非洲独立后,非洲学者怀着民族主义的强烈情感,燃起重新挖掘非洲历史的激情。20世纪60—70年代在新史学、非洲史学、全球和非洲妇女运动蓬勃发展的影响下,非洲妇女研究开始崭露头角。
关键词 非洲历史 妇女史 “她” 史学理论研究 书写 民族主义 70年代 20世纪
原文传递
超级元素周期表
18
作者 门捷列夫·斯基 《课堂内外(科学少年)》 2014年第6期38-39,共2页
“土豪”电容 其实,钽是一种非常无辜但饱受争议的金属,虽然它现在的主要矿坑在澳大利亚,非洲的产量也着实不小,但非洲的军阀们以钽矿石作为战争物资,以转卖钽矿石的方式获取资金以运营各自的游击队。第二次刚果战争是非洲历史上... “土豪”电容 其实,钽是一种非常无辜但饱受争议的金属,虽然它现在的主要矿坑在澳大利亚,非洲的产量也着实不小,但非洲的军阀们以钽矿石作为战争物资,以转卖钽矿石的方式获取资金以运营各自的游击队。第二次刚果战争是非洲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事,超过100万人流离失所,其部分原因就是超过20支武装力量要抢夺钽矿的所有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周期表 非洲历史 钽矿石 澳大利亚 武装力量 游击队 所有权 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月
19
《国家人文历史》 2016年第2期12-12,共1页
162006年1月 利比里亚共和国新当选总统埃伦·约翰逊-瑟利夫在首都蒙罗维亚宣誓就职。瑟利夫是非洲历史上第一位民选女总统,也是一名女权主义者。2011年10月7日,她与活动家莱伊曼·古博薇及也门活动家塔瓦库尔·卡曼共同... 162006年1月 利比里亚共和国新当选总统埃伦·约翰逊-瑟利夫在首都蒙罗维亚宣誓就职。瑟利夫是非洲历史上第一位民选女总统,也是一名女权主义者。2011年10月7日,她与活动家莱伊曼·古博薇及也门活动家塔瓦库尔·卡曼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和平奖 女权主义者 利比里亚 非洲历史 女总统 约翰逊 共和国 宣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ab Uprising, African Youth, and the Burden of History: Hegemony or Revolution?
20
作者 Browne Onuoha 《Sociology Study》 2012年第8期591-604,共14页
Youth in Africa must be put in context: from colonialism to post-colonial politics underpinned by ethnic rivalry, tribalism, dictatorship, or the rule of strongmen. The context also included the more than one generat... Youth in Africa must be put in context: from colonialism to post-colonial politics underpinned by ethnic rivalry, tribalism, dictatorship, or the rule of strongmen. The context also included the more than one generation of perverse military rule. In each of the historical epochs, no African leadership built the youth; there was no ideology or a value system transmitted to the youth. Accordingly it becomes increasingly difficult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ttempting to mobilize the African youth as meaningful change agents. The possible exception to these failures was the Ghana Young Pioneers. The manifestation of this neglect in most parts of sub-Saharan Africa is the hoard of jobless youth involved in crime and other deviant behaviors. Thus to build the youth who will develop the society, African states will necessarily have to invest in the youth, evolve an ideology and an African world view, which will be transmitted to the youth, and which will constitute a driving force for their mobilization as critical agents of ch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rica YOUTH values IDEOLOGY chan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