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氟米龙滴眼液联合非皮质类固醇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周玲丹 林水龙 林美英 《中外医疗》 2024年第9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氟米龙滴眼液联合非皮质类固醇治疗过敏性结膜炎(Allergic Conjunctivitis,AC)的临床价值。方法便利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9月晋江市医院收治的84例A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非皮质类固... 目的探讨氟米龙滴眼液联合非皮质类固醇治疗过敏性结膜炎(Allergic Conjunctivitis,AC)的临床价值。方法便利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9月晋江市医院收治的84例A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非皮质类固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0.1%氟米龙滴眼液,比较两组症状及体征评分、症状好转时间、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症状、体征评分为(1.77±0.32)分、(1.91±0.65)分,低于对照组的(3.01±0.64)分、(3.02±0.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31、6.673,P均<0.001)。观察组眼痒、流泪、结膜充血3种主要症状的好转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给予AC患者非皮质类固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0.1%氟米龙进行联合治疗,能够缩短主要症状好转所需的时间,促进相关症状与体征的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结膜炎 氟米龙滴眼液 非皮质类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皮质类固醇联合氟米龙滴眼液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王晓莉 蔡方荣 +1 位作者 惠靓 李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23期2563-2566,共4页
目的观察非皮质类固醇联合氟米龙滴眼液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SAC)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简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40例SAC患者(共254眼)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目的观察非皮质类固醇联合氟米龙滴眼液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SAC)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简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40例SAC患者(共254眼)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70,126眼)采用非皮质类固醇治疗方案(0.1%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观察组(n=70,128眼)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0.1%氟米龙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 d、7 d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体征评分、总评分,眼压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3 d后的临床总有效率(81.3%)高于对照组(54.0%),观察组患者治疗7 d的临床总有效率(96.9%)高于对照组(81.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症状评分、体征评分、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4±1.89)分vs.(8.22±1.83)分,(7.36±1.35)分vs.(7.29±1.27)分,(16.24±2.53)分vs.(15.98±2.65)分,P>0.05],但治疗7 d后的症状评分、体征评分、总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04±0.75)分vs.(4.32±0.69)分,(1.96±0.63)分vs.(4.29±0.77)分,(4.26±0.89)分vs.(8.11±0.77)分,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22±1.62)mmHg vs.(15.93±1.53)mmHg,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非皮质类固醇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氟米龙滴眼液治疗SAC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非皮质类固醇给药治疗,起效时间更短,疗效更显著,且不良反应未显著增加,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结膜炎 季节性 非皮质类固醇 氟米龙眼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皮质类固醇联合氟米龙眼液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攀 寇婷 王美艳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15期1982-1984,共3页
目的观察非皮质类固醇联合氟米龙眼液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西安航天总医院眼科门诊治疗的106例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0.1%... 目的观察非皮质类固醇联合氟米龙眼液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西安航天总医院眼科门诊治疗的106例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0.1%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埃美丁富马酸依美斯汀眼液、爱丽玻璃酸钠滴眼液等非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0.1%氟米龙眼液治疗。两周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症状缓解时间、症状和体征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49%,症状缓解时间为(3.26±0.2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35±0.7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眼痒[(1.92±0.13)分vs(3.12±0.15)分]、流泪[(1.85±0.21)分vs(2.46±0.37)分]、畏光[(1.71±0.31)分vs(2.36±0.30)分]、异物感[(5.48±0.43)分vs(7.94±0.69)分]、乳头[(1.92±0.13)分vs(3.12±0.15)分]、滤泡[(1.85±0.21)分vs(2.46±0.37)分]、分泌物[(1.71±0.31)分vs(2.36±0.30)分]、结膜充血[(5.48±0.43)分vs(7.94±0.69)分]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89%,略低于对照组的5.6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皮质类固醇联合氟米龙眼液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可促进临床症状和体征缓解,提高疗效,缩短症状缓解时间,且不增加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皮质类固醇 氟米龙眼液 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 结膜炎 激素 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的非皮质类固醇治疗
4
作者 陈小红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02-103,共2页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皮肤病 治疗 非皮质类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皮质类固醇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氟米龙眼液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罗永旗 王力 李怡浩 《贵州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767-769,共3页
目的分析非皮质类固醇联合氟米龙眼液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入组后均行健康宣教,并采用非皮质类固醇滴眼液非甾体类抗... 目的分析非皮质类固醇联合氟米龙眼液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入组后均行健康宣教,并采用非皮质类固醇滴眼液非甾体类抗炎药双氯酚酸钠(迪菲)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再予以低浓度氟米龙眼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率,收集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结果(1)两组患者入组时症状积分、体征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d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体征积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症状和体征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用药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普通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短疗程非皮质类固醇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双氯酚酸钠(迪菲)滴眼液联合皮质类固醇眼药氟米龙眼液可有效改善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 非皮质类固醇眼药 皮质类固醇眼药 氟米龙眼液 临床症状 体征积分 药物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皮质类固醇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钟玉生 李林森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第4期485-486,共2页
目的探讨非皮质类固醇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研究组采用非皮质类固醇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 目的探讨非皮质类固醇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研究组采用非皮质类固醇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症状评分、体征评分、总评分、眼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皮质类固醇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皮质类固醇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 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绞痛可首选非皮质类固醇类抗炎药
7
《中国社区医师》 2004年第14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肾绞痛 非皮质类固醇类抗炎药 治疗 阿片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皮质类固醇与氟米龙眼液联合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的效果
8
作者 李贵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67-70,共4页
非皮质类固醇与氟米龙眼液联合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时段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季节性过敏结膜炎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以及实验组分别50例,对照组接受非皮质类固醇类药物(例如:0... 非皮质类固醇与氟米龙眼液联合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时段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季节性过敏结膜炎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以及实验组分别50例,对照组接受非皮质类固醇类药物(例如:0.1%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爱丽玻璃酸钠滴眼液等)治疗,实验组接受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0.1%氟米龙眼液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效果、症状缓解时间数据都好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皮质类固醇与氟米龙眼液联合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的效果,效果明显不错,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皮质类固醇 氟米龙眼液 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类固醇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在糖尿病肾病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孙玉根 孙爱丽 《糖尿病新世界》 2023年第20期185-189,共5页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重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研究显示盐皮质激素受体在糖尿病肾病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因高钾血症、男性乳腺发育等不良反应,传统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的临床应用受限,近年来非类固醇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作为新...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重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研究显示盐皮质激素受体在糖尿病肾病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因高钾血症、男性乳腺发育等不良反应,传统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的临床应用受限,近年来非类固醇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作为新型糖尿病肾病治疗药物受到关注。本综述介绍了盐皮质激素受体参与糖尿病肾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并简要概述了非类固醇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相关临床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固醇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类固醇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肾保护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雯瑜 郁胜强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23-1030,共8页
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不仅可以作为醛固酮拮抗剂和利尿剂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等疾病的治疗,还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和纤维化对心肾产生保护作用。自第一代类固醇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发现到现在,已经研发出了两种获批应用于临床的... 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不仅可以作为醛固酮拮抗剂和利尿剂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等疾病的治疗,还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和纤维化对心肾产生保护作用。自第一代类固醇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发现到现在,已经研发出了两种获批应用于临床的非类固醇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非奈利酮和艾莎利酮,其具有高亲和力、高选择性、心肾均衡分布等优点,可作为心肾保护药物应用于临床。本文回顾了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的发展史,对盐皮质激素受体导致炎症、纤维化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和各代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的异同进行了阐述,特别对非奈利酮和艾莎利酮的Ⅲ期临床研究结果进行了归纳分析,并综述了非类固醇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肾保护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固醇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2型糖尿病 慢性肾脏病 心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糖尿病肾脏病的诊治进展与热点问题
11
作者 李敏 刘岩 周亚茹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4期379-382,共4页
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最常见原因,据统计,全球30%~50%的ESRD由DKD导致[1-2]。DKD的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以持续性白蛋白尿和/... 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最常见原因,据统计,全球30%~50%的ESRD由DKD导致[1-2]。DKD的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以持续性白蛋白尿和/或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进行性降低为特征,最终发展为ES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病 终末期肾脏病 钠-葡萄糖同向转运蛋白2抑制剂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类固醇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爱宁乳膏治疗慢性湿疹50例疗效观察
12
作者 庞才滨 李永振 《广西医学》 CAS 2003年第6期1018-1019,共2页
关键词 慢性湿疹 普爱宁乳膏 盐酸多塞平 非皮质类固醇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