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米表观直链淀粉含量由两对非等位基因控制 被引量:5
1
作者 陈业坚 舒庆尧 +3 位作者 张增勤 程式华 孙宗修 吴平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9-371,共3页
利用籼粳交 (0 2 4 2 8/特青 )花培 DH群体 ,研究了稻米表观直链淀粉含量 (AAC)及其组成因子——热水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 (HISAC)和热水可溶性直链淀粉含量 (HSAC)的遗传特性。结果表明 ,HSAC和 HISAC都表现为一对主效基因遗传 ,且两者... 利用籼粳交 (0 2 4 2 8/特青 )花培 DH群体 ,研究了稻米表观直链淀粉含量 (AAC)及其组成因子——热水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 (HISAC)和热水可溶性直链淀粉含量 (HSAC)的遗传特性。结果表明 ,HSAC和 HISAC都表现为一对主效基因遗传 ,且两者表现为连锁遗传关系。用 Amys( t) 表示控制 HSAC的基因 ,用 Amyi( t) 表示控制 HISAC的基因 ,两基因的连锁遗传距离为 12 .9c M。由于 Amys( t) 和 Amyi( t) 相互连锁 ,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表观直链淀粉含量 非等位基因 基因控制 蒸煮食用品质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例谈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
2
作者 刘晓菊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5-67,共3页
本文基于例题总结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2性状分离比为9∶3∶3∶1的各种变形情况,分析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存在的基因相互作用。
关键词 基因自由组合 性状分离 非等位基因 基因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涉及非等位基因关系的例解
3
作者 徐波 王金菊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生物学教材 非等位基因 高中 遗传现象 科学解释 杂交实验 遗传规律 遗传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试题例谈
4
作者 陈龙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0-51,共2页
在实际的性状遗传中,非等位基因之间往往存在相互作用,致使F1自交后代和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出现不同的变式。建立在这类情景之上的遗传学考题可以从知识上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从能力上考查考生的“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 在实际的性状遗传中,非等位基因之间往往存在相互作用,致使F1自交后代和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出现不同的变式。建立在这类情景之上的遗传学考题可以从知识上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从能力上考查考生的“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本文选取2016年的两例考题分析这类遗传学考题的解题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等位基因 相互作用 自由组合定律 高考试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杂交实验结果巧判非等位基因位置的方法
5
作者 祝远超 张清平 陈琼 《中学生理科应试》 2021年第7期49-50,共2页
近年来,非等位基因位置的判断类试题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众所周知,非等位基因既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也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还可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那么,如何根据杂交实验结果来判断非等位基因的位置呢?
关键词 高考命题 非等位基因 同源染色体 杂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等位基因相互作用的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建民 《生物学通报》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18-21,共4页
本文主要阐述了多对非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别讨论了6种基因互作的自交和测交后代的表型分离比。
关键词 基因互作 非等位基因 数量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例析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7
作者 潘文龙 《中学生物教学》 2018年第10X期57-58,共2页
1基因互作的概念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叫作基因互作。基因互作是指非等位基因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影响同一性状表现型的现象,如鸡的鸡冠形状的遗传(图1)。基因互作包含了非等位基因之间的互补、积加、重叠、抑制、上位等作用。2基因互作... 1基因互作的概念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叫作基因互作。基因互作是指非等位基因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影响同一性状表现型的现象,如鸡的鸡冠形状的遗传(图1)。基因互作包含了非等位基因之间的互补、积加、重叠、抑制、上位等作用。2基因互作的5种形式2.1互补作用概念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分别处于纯合显性或杂合显性状态时共同决定一种性状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等位基因 基因互作 分离比 显性基因 隐性上位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基因互作——诠释9:3:3:1中的异常性状分离比
8
作者 王洪宾 张宝钗 左秋萍 《中学生物教学》 2009年第6期49-51,共3页
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中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试验,得出子二代4种表现型之比为9:3:3:1。然而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并不一定都呈现9:3:3:1的比例。本文就9:3:3:1中的异常性状分离比的情况作一归纳综述。
关键词 基因互作 非等位基因 异常性状分离比 高中 生物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例析非等位基因相互作用
9
作者 谢静 《高考》 2013年第3X期69-69,共1页
在孟德尔遗传定律中都是假定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个单位性状,才会出现典型的两对性状9:3::3:1的比例。其实有些单位性状并不是受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是受两对甚至许多对基因控制。
关键词 非等位基因 相互作用 类型
原文传递
DPY19L2基因与圆头精子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吴秋月 李娜 +1 位作者 夏欣一 殷志敏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1期1028-1031,共4页
圆头精子症是一种严重的畸形精子症,临床上100%圆头缺陷精子的病例比较少见,这类患者精液中精子头部呈圆形,一般无顶体或者顶体异常,可伴有杂乱的中段和尾部。由于顶体内含有精子和卵细胞受精所需要的酶类,这类异常的精子无论体内或体... 圆头精子症是一种严重的畸形精子症,临床上100%圆头缺陷精子的病例比较少见,这类患者精液中精子头部呈圆形,一般无顶体或者顶体异常,可伴有杂乱的中段和尾部。由于顶体内含有精子和卵细胞受精所需要的酶类,这类异常的精子无论体内或体外都不易自主与卵细胞受精,因而圆头精子症患者临床表现为不育。最新研究表明,一种编码跨膜结构域蛋白基因DPY19L2(dpy-19-like 2)的缺失是导致圆头精子产生的主要原因。本文就DPY19L2与圆头精子症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为圆头精子症的基因诊断和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头精子症 dpy-19-like 2基因 低拷贝重复序列 非等位基因的同源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教与学
11
作者 吴成军 李学军 《小学语文》 2006年第11期88-90,共3页
孟德尔建立的两大遗传定律因为比较抽象和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距离较远,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和重点,怎样才能很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两大定律,解决生产实践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是摆在教师和学生面前的一道难题。本人经过教学实践发现,在教学中“换... 孟德尔建立的两大遗传定律因为比较抽象和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距离较远,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和重点,怎样才能很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两大定律,解决生产实践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是摆在教师和学生面前的一道难题。本人经过教学实践发现,在教学中“换位思考”,按孟德尔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来学习这两大定律,并找出其中的记忆规律,可以起到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遗传定律 基因分离 引导学生 非等位基因 相对性状 杂交实验 演绎推理 豌豆 分离定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锁基因相互作用方式教学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文仲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18-320,共3页
本文自拟了3道例题,这三个例题都突破了普通遗传学教材中相关内容的范畴,这类例题在教学中是首次探讨,用以介绍连锁的非等位基因不同作用方式的解题分析,以此来拓展和深化遗传学的教学内容。
关键词 表型效应 非等位基因 基因间相互作用 基因互补 隐性上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1899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演婷 陈小明 +1 位作者 杨小蓉 黄兰兰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 分析广州地区人群中细胞色素P450酶等位基因(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布的特征,为临床氯吡格雷的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7—2022年间就诊于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并拟用氯吡格雷治疗的1 899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 分析广州地区人群中细胞色素P450酶等位基因(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布的特征,为临床氯吡格雷的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7—2022年间就诊于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并拟用氯吡格雷治疗的1 899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PCR法检测CYP2C19基因多态性结果,分析该地区人群CYP2C19基因型和代谢型分布情况。结果 1 899例检测标本中,CYP2C19*1/*1、CYP2C19*1/*2、CYP2C19*1/*3、CYP2C19*2/*2、CYP2C19*2/*3、CYP2C19*3/*3基因型所占比例分别为40.3%、39.6%、6.6%、10.4%、2.8%、0.3%;CYP2C19代谢型(快、中、慢)所占比例分别为40.3%、46.2%、13.5%。最常见的非功能等位基因是CYP2C19*2,突变频率为31.6%。结论 广州地区心脑血管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存在个体差异。建议使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时,进行CYP2C19基因分型检测,以实现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C19 基因多态性 功能等位基因 氯吡格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互作形式判定的代数方法(Ⅱ) 被引量:2
14
作者 阎英骥 《生物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56-59,共4页
关键词 基因互作 代数方法 表型频率 分离比 亲代基因 显性上位作用 非等位基因 累加作用 显性基因 隐性纯合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核基因在染色体上存在位置认识中的几个误区
15
作者 楼芸萍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1-51,共1页
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线性排列。根据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可以分为相同基因、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这些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关系是理解遗传学定律、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关键所在。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理解核基因... 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线性排列。根据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可以分为相同基因、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这些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关系是理解遗传学定律、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关键所在。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理解核基因在染色体上存在位置有几个明显的误区,本文针对学生的误区进行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结构变异 位置关系 基因 误区 非等位基因 遗传学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教案及点评
16
作者 邓龙 胡国环 《广西教育》 2001年第29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基因自由组合规律 非等位基因 相对性状 教学目标 同源染色体 遗传实验 教案 孟德尔 自由组合定律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Y基因的大麦品种抗条锈性附加基因的鉴定
17
作者 J.K.Luthra 王宗华 《西藏农业科技》 1993年第1期45-48,共4页
国外已鉴定到大麦对条锈菌小种24的3个隐性基因,这些基因命名为 yrl(品种Abyssinizn14),yr2(品种 Abed Binder)和 yr3(品种Ⅰ.5);Johnson(1968)又报道品种 Cambrinus 中具有对小种23的一个显性基因,并命名为 Yr4。另一方面,印度的 Baks... 国外已鉴定到大麦对条锈菌小种24的3个隐性基因,这些基因命名为 yrl(品种Abyssinizn14),yr2(品种 Abed Binder)和 yr3(品种Ⅰ.5);Johnson(1968)又报道品种 Cambrinus 中具有对小种23的一个显性基因,并命名为 Yr4。另一方面,印度的 Bakshi 和 Luthra 发现了 EB410、EB438和 EB145中抗5个小种的8个抗性位点,并命名为 Ps1—Ps8.但是关于 P^s 基因与 Y(?)基因的关系仍未明确.本文报道了3个可知具 Yr 基因的大麦品种,即 Abyssinian14.Ⅰ·5和 Cambr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品种 Y基因 条锈 隐性基因 抗性品种 附加基因 皮大麦 基因控制 显性基因 非等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的相互作用》一节的表解法教学
18
作者 郑先干 《生物学教学》 1987年第1期43-44,共2页
河北师大等回校合编的师范院校统编教材《遗传学》,在第三算第四节《基因的相互作用》中,篇幅占四页八西,约三千字。该节内容在全书或本章中虽不是重点和难点,但因名词术语、例图、符号、数字等都比较多。
关键词 河北师大 基因互作 师范院校 统编教材 例图 非等位基因 分离比 自由组合规律 显性基因 隐性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易感基因多态性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琪 张华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第1期118-122,共5页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肝内胆汁淤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点以大量抗线粒体抗体(AMA)的产生和胆管上皮细胞的损伤为特征。PB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和环境等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异常自身免疫反应...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肝内胆汁淤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点以大量抗线粒体抗体(AMA)的产生和胆管上皮细胞的损伤为特征。PB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和环境等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异常自身免疫反应有关。PBC的家族聚集性、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以及同卵双胞胎患病的高度一致性,均提示了遗传易感性在PBC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以及病例对照研究已经鉴定出与PBC相关的各种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和非HLA等位基因,并证实了PBC的种族差异性。本文综述了可能与PBC相关的易感基因多态性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遗传易感性 基因组关联分析 单核苷酸多态性 HLA和HLA等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药疹的基因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凡萍 骆肖群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2016年第6期681-687,共7页
重症药疹(SDRs)包括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药物反应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DRESS)以及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AGEP)。一旦罹患,不仅影响患者原发疾病的临床治疗,而且因其死亡率高、后遗症多... 重症药疹(SDRs)包括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药物反应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DRESS)以及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AGEP)。一旦罹患,不仅影响患者原发疾病的临床治疗,而且因其死亡率高、后遗症多,给患者及社会带来巨大损失。重症药疹的基因研究近年来有重大突破:特定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目前已被证实与阿巴卡韦、卡马西平、别嘌呤醇、柳氮磺胺吡啶等临床常见药物所致药疹相关;药物/药物代谢产物-HLA分子-T细胞受体(TCR)复合物的形成与重症药疹的发病密切相关;非HLA基因如药物代谢相关酶基因、功能性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亦被发现参与药疹发病。这些研究一方面为药疹发病机制的阐明提供了新的线索;另一方面,进行临床用药前易感HLA等位基因的筛查能很大程度上保证用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 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等位基因 人类白细胞抗原等位基因 药物代谢酶相关基因 细胞因子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