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稻米表观直链淀粉含量由两对非等位基因控制 |
陈业坚
舒庆尧
张增勤
程式华
孙宗修
吴平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5
|
|
2
|
例谈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 |
刘晓菊
|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3
|
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涉及非等位基因关系的例解 |
徐波
王金菊
|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4
|
“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试题例谈 |
陈龙
|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5
|
根据杂交实验结果巧判非等位基因位置的方法 |
祝远超
张清平
陈琼
|
《中学生理科应试》
|
2021 |
0 |
|
6
|
非等位基因相互作用的遗传学分析 |
张建民
|
《生物学通报》
北大核心
|
1995 |
5
|
|
7
|
例析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
潘文龙
|
《中学生物教学》
|
2018 |
0 |
|
8
|
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基因互作——诠释9:3:3:1中的异常性状分离比 |
王洪宾
张宝钗
左秋萍
|
《中学生物教学》
|
2009 |
0 |
|
9
|
例析非等位基因相互作用 |
谢静
|
《高考》
|
2013 |
0 |
|
10
|
DPY19L2基因与圆头精子症研究进展 |
吴秋月
李娜
夏欣一
殷志敏
|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
2012 |
9
|
|
11
|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教与学 |
吴成军
李学军
|
《小学语文》
|
2006 |
0 |
|
12
|
连锁基因相互作用方式教学探讨 |
彭文仲
|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
2003 |
1
|
|
13
|
广州地区1899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析 |
黄演婷
陈小明
杨小蓉
黄兰兰
|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
2023 |
4
|
|
14
|
基因互作形式判定的代数方法(Ⅱ) |
阎英骥
|
《生物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2
|
|
15
|
有关核基因在染色体上存在位置认识中的几个误区 |
楼芸萍
|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6
|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教案及点评 |
邓龙
胡国环
|
《广西教育》
|
2001 |
0 |
|
17
|
具有Y基因的大麦品种抗条锈性附加基因的鉴定 |
J.K.Luthra
王宗华
|
《西藏农业科技》
|
1993 |
0 |
|
18
|
《基因的相互作用》一节的表解法教学 |
郑先干
|
《生物学教学》
|
1987 |
0 |
|
19
|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易感基因多态性的研究现状 |
高琪
张华
|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
2020 |
2
|
|
20
|
重症药疹的基因机制 |
杨凡萍
骆肖群
|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
2016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