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2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线性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的迭代学习控制与收敛性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阮小娥 万百五 高红霞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3-79,共7页
基于工业过程稳态优化中递阶控制结构和线性工业过程控制系统中的迭代学习控制规律 ,本文对饱和非线性工业过程控制系统和变增益非线性工业过程控制系统施行迭代学习控制 ,分别给出加权PD 型闭环迭代学习控制算法和加权幂型开闭环迭代... 基于工业过程稳态优化中递阶控制结构和线性工业过程控制系统中的迭代学习控制规律 ,本文对饱和非线性工业过程控制系统和变增益非线性工业过程控制系统施行迭代学习控制 ,分别给出加权PD 型闭环迭代学习控制算法和加权幂型开闭环迭代学习控制算法 ,提出了期望目标轨线的 δ 可达性和迭代学习算法的ε 收敛性的概念 .利用Bellman Gronwall不等式和λ 范数理论 ,论证了算法的收敛性 .数字仿真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迭代学习控制 可控性 收敛性 非线性工业过程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工业炉过程控制系统研究
2
作者 高杨 《工业加热》 CAS 2024年第11期46-48,57,共4页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工业炉过程控制系统作为工业生产的核心组成部分,也在不断受益于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工业炉控制方法存在较多问题,影响控制精度与可靠性。解决这...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工业炉过程控制系统作为工业生产的核心组成部分,也在不断受益于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工业炉控制方法存在较多问题,影响控制精度与可靠性。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引入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智能化算法和实时监测系统,以提高工业炉过程的控制精度、适应性、安全性和能源利用效率。工业炉过程控制系统的研究,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应用,为现代工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提升。通过对炉内温度、压力、流量等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测和精准控制,计算机网络技术使得工业炉过程更加智能、高效、可靠。本文基于传统工业炉控制问题研究,讨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工业炉过程控制系统设计以及关键技术应用。希望这一研究不仅推动工业生产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进程,也能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确保安全生产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技术 工业 过程控制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滞后的饱和非线性工业控制系统的迭代学习控制 被引量:9
3
作者 阮小娥 万百五 高红霞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19-223,共5页
基于稳态优化中递阶控制结构 ,对具有滞后的非平滑饱和非线性工业控制系统施行迭代学习控制 ,提出了期望目标轨线 δ-可达以及迭代学习算法的 ε-收敛的概念 ,给出了加权超前PD-型开环迭代学习算法 ,对算法的收敛性进行论证 .数字仿真... 基于稳态优化中递阶控制结构 ,对具有滞后的非平滑饱和非线性工业控制系统施行迭代学习控制 ,提出了期望目标轨线 δ-可达以及迭代学习算法的 ε-收敛的概念 ,给出了加权超前PD-型开环迭代学习算法 ,对算法的收敛性进行论证 .数字仿真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学习控制 可达性 收敛性 非线性工业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S7集成控制系统的非线性液位过程多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2
4
作者 郭宇晴 邹志云 +2 位作者 刘燕军 王志甄 于鲁平 《石油化工自动化》 CAS 2011年第3期30-34,共5页
以集成控制系统PCS7为平台,对多功能过程与控制实验系统(MPCE)中的三级液位非线性过程进行多模型预测控制。首先进行了PCS7集成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开发,通过信号隔离器实现了PCS7与MPCE的信号匹配及对MPCE的外控。其次,描述了PCS... 以集成控制系统PCS7为平台,对多功能过程与控制实验系统(MPCE)中的三级液位非线性过程进行多模型预测控制。首先进行了PCS7集成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开发,通过信号隔离器实现了PCS7与MPCE的信号匹配及对MPCE的外控。其次,描述了PCS7中的预测控制块,在PCS7系统中设计和实现了一种多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并进行了三级液位过程的设定值跟踪和抗干扰实验。运行结果表明PCS7多模型预测控制系统能够可靠稳定地运行,且具有优于PID控制和单模型预测控制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控制 多模型 非线性 多功能过程控制实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程控制系统中非线性系统参数的辨识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宝林 蔡宁生 向文国 《自动化仪表》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1-14,共4页
针对电力生产等工业过程中常见的非线性对象 ,以二阶时滞传递函数表征其模型 ,运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辨识 ,优化实时控制参数。运用全局搜索与局部搜索相结合 ,克服在种群规模减小、压缩使用最优区间的加速算法所带来的... 针对电力生产等工业过程中常见的非线性对象 ,以二阶时滞传递函数表征其模型 ,运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辨识 ,优化实时控制参数。运用全局搜索与局部搜索相结合 ,克服在种群规模减小、压缩使用最优区间的加速算法所带来的未成熟收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控制系统 非线性系统 参数辨识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动态模糊系统过程控制与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静 李凡长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0-83,共4页
针对自动控制领域中存在的大量的非线性动态模糊系统,提出了非线性动态模糊系统过程控制模型,并给出了动态模糊控制器的设计算法和该模型的稳定性分析,很好地解决了模糊控制系统所不能解决的动态性问题。
关键词 非线性动态模糊系统过程控制模型 动态模糊控制系统 动态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程工业控制系统类别及应用
7
作者 李建利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3期0046-0051,共6页
目前国内外最流行的三大控制系统是DCS、PLC、FCS。还有参与过程控制并带有安全质量任务的控制系统SIS、ESD;还有基本不参与生产过程而更专注于安全问题的GDS、FGS、视频监控系统、边界系统。与此同时,新型控制系统也开始应用于实践生... 目前国内外最流行的三大控制系统是DCS、PLC、FCS。还有参与过程控制并带有安全质量任务的控制系统SIS、ESD;还有基本不参与生产过程而更专注于安全问题的GDS、FGS、视频监控系统、边界系统。与此同时,新型控制系统也开始应用于实践生产当中,发挥越来越中大的作用。下面从生产流程角度分析各个系统的特点、适用项目情况。如此众多的控制系统,在过程工业设计中选择哪种或者哪几种控制系统来组成立体控制网络是关键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工业 控制系统 DCS PLC 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非线性系统预测控制 被引量:21
8
作者 张日东 王树青 李平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66-1073,共8页
针对离散非线性系统,提出一种可用于非线性过程的支持向量机预测控制方法,并给出了控制律的收敛性分析.该方法将复杂的非线性预测方程转化成直观而有效的线性形式,同时利用线性预测控制方法求得解析的控制律,避免了复杂的非线性优化求解... 针对离散非线性系统,提出一种可用于非线性过程的支持向量机预测控制方法,并给出了控制律的收敛性分析.该方法将复杂的非线性预测方程转化成直观而有效的线性形式,同时利用线性预测控制方法求得解析的控制律,避免了复杂的非线性优化求解,对非线性工业焦化装置温度控制的仿真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预测控制 非线性过程 工业焦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瞬态加热过程的高精度动态控制系统—“计算—对分”复合查找法
9
作者 李爱梅 《彭城职业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108-110,共3页
介绍一种采集非线性瞬态加热过程燃气锅炉和部分的热应力、应变、结构膨胀量等高温力学性能参数,并描述了动态控制的系统结构原理、控制程序,以及为在极短时间内能达到足够高精度而设计的“计算-对分”复合查找法。
关键词 非线性瞬态加热过程 动态控制系统 “计算-对分”复合查找法 计算机控制系统 燃气锅炉 系统结构 高温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时变非线性系统的参数反馈模糊控制器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9
10
作者 冯冬青 马书磊 +1 位作者 陈铁军 师黎 《信息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0-314,共5页
本文针对工业控制中一类常见的非线性时变系统 ,提出了一种利用参数反馈在线修正规则的模糊控制器 ;在全面介绍控制器结构与功能的同时 ,详细阐述了模糊规则修正器的原理和设计方法 ,并采用基于功能评价的方法进行系统分析 .在这个控制... 本文针对工业控制中一类常见的非线性时变系统 ,提出了一种利用参数反馈在线修正规则的模糊控制器 ;在全面介绍控制器结构与功能的同时 ,详细阐述了模糊规则修正器的原理和设计方法 ,并采用基于功能评价的方法进行系统分析 .在这个控制系统中 ,基本模糊控制器简单实用 ;模糊规则修正器能充分利用对被控对象的分析成果 ;GA寻优算法能进一步简化设计 ,提高性能 .仿真结果表明 ,这种控制器的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非线性系统 参数反馈 模糊控制 分析 设计 模糊控制 工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工业过程智能协调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杜云 吴学礼 +2 位作者 田强 孟凡华 任海萍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46-149,共4页
针对复杂工业过程系统的特点,提出一套智能协调控制方案:以管理信息系统局域网为基础,将人工智能、专家系统、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各自的优势综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智能协调控制系统,用于对复杂工业过程实现管控一体化,为复杂工业过程的控制... 针对复杂工业过程系统的特点,提出一套智能协调控制方案:以管理信息系统局域网为基础,将人工智能、专家系统、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各自的优势综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智能协调控制系统,用于对复杂工业过程实现管控一体化,为复杂工业过程的控制提出一条有效途径。经仿真和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控制性能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工业过程 协调控制系统 模糊神经网络控制 应用 设计 工业过程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 管控一体化 控制方案 人工智能 专家系统 控制实验 控制性能 局域网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般模型控制(GMC):一种简单实用的非线性过程控制新方法 被引量:8
12
作者 周东华 金以慧 王庆林 《信息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15-222,共8页
一般模型控制(GenericModelControl-GMC)是1988年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非线性过程控制方法,此方法具有简单实用,鲁棒性强的特点,而其控制效果却与微分几合方法相类似,因此在过去的九年里此方法已得到广... 一般模型控制(GenericModelControl-GMC)是1988年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非线性过程控制方法,此方法具有简单实用,鲁棒性强的特点,而其控制效果却与微分几合方法相类似,因此在过去的九年里此方法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此方法的发展状况,并指出了尚待解决的若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般模型控制 非线性系统 过程控制 G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lterra模型的非线性系统预测控制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强 许晓鸣 张卫东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39-341,344,共4页
基于系统的正、负和双阶跃响应 ,提出一种新的非线性预测控制模型的建立方法 ,同时给出了相应的非线性控制算法 ,并证明了控制算法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针对化工过程蒸馏塔控制系统 。
关键词 预测控制 非线性系统 Volterra模型 化工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型pH非线性过程的预测控制 被引量:20
14
作者 张智焕 王树青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9-31,55,共4页
对于强非线性系统 ,基于单一模型的传统预测控制系统的瞬态性能一般比较差 ,而克服这一缺点的直观且可行的方法是根据多个不同工作点建立多模型 ,通过在线切换设计自适应预测控制器 ,本文针对典型化工非线性对象 p H中和过程 ,应用多模... 对于强非线性系统 ,基于单一模型的传统预测控制系统的瞬态性能一般比较差 ,而克服这一缺点的直观且可行的方法是根据多个不同工作点建立多模型 ,通过在线切换设计自适应预测控制器 ,本文针对典型化工非线性对象 p H中和过程 ,应用多模型处理方法 ,提出了 p H过程的多模型预测控制设计方法 ;根据其工作范围建立了过程的多模型表示 ,然后在此基础上 ,设计了相应的预测控制器 ,通过模糊识别来调度控制器 ,从而获得大范围全局非线性对象的控制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型 模糊识别 预测控制 非线性系统 隶属度函数 连续搅拌槽反应器 pH非线性过程 化工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CSTR过程预测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9
15
作者 丁香乾 杨晓黎 杨华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5-147,共3页
针对非线性CSTR(continuously stirred tank reactor)过程,提出一种新的预测控制的设计与仿真实现。在对一类特殊非线性过程分析的基础上,从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出发,基于子空间辨识算法建立双线性系统模型来近似描述被控系统;设计新的... 针对非线性CSTR(continuously stirred tank reactor)过程,提出一种新的预测控制的设计与仿真实现。在对一类特殊非线性过程分析的基础上,从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出发,基于子空间辨识算法建立双线性系统模型来近似描述被控系统;设计新的预测控制算法实现对CSTR过程的跟踪控制;为补偿模型失配以消除控制中的稳态误差,将积分作用包含在预测控制器的设计中,实现对控制输出的良好跟踪性能;最后通过一个仿真实例验证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系统 CSTR过程 预测控制 子空间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工况分解的热工过程非线性控制模型建立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红波 李少远 柴天佑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85-790,共6页
充分考虑大多数复杂热工控制对象非线性特性与运行工况密切相关的实际特点,采用基于工况分解的多模型建模思路,提出一种面向控制的非线性过程建模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某电厂300MW机组锅炉过热汽温对象,实际考核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建立... 充分考虑大多数复杂热工控制对象非线性特性与运行工况密切相关的实际特点,采用基于工况分解的多模型建模思路,提出一种面向控制的非线性过程建模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某电厂300MW机组锅炉过热汽温对象,实际考核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建立的模型,即使在运行工况大范围变化时也具有满意的动态预测效果,验证了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况分解 面向控制的建模 非线性系统 系统辨识 热工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系统的多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曾静 薛定宇 袁德成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6-29,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型的预测控制方法,用于解决典型非线性对象——污水生化处理过程中的控制问题.首先给出了基于局部模型的多模型建模方法,该方法从积累的大量系统输入输出数据中找出与系统当前模态相匹配的数据集合,利用局部多项式拟...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型的预测控制方法,用于解决典型非线性对象——污水生化处理过程中的控制问题.首先给出了基于局部模型的多模型建模方法,该方法从积累的大量系统输入输出数据中找出与系统当前模态相匹配的数据集合,利用局部多项式拟合方法建立系统的局部模型,再根据系统模态的变化建立系统的多个模型;将所得多模型与预测控制相结合,提出一种多模型预测控制方法,从而解决了一类结构未知、仅使用大批历史数据工业过程的控制问题.仿真试验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系统 多模型 邻域 预测控制 污水处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炼铁过程炉温的非线性混合控制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祥官 罗世华 +1 位作者 刘元和 吴晓峰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1-396,共6页
从流体动力学机理和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的交叉角度研究高炉炼铁过程炉温控制的复杂性规律,揭示了不同动力学状态下炉内化学反应链及能耗的非线性.基于模糊模式划分、自适应学习确定模型参数等非线性方法,建立了炉温混合控制的偏微分方... 从流体动力学机理和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的交叉角度研究高炉炼铁过程炉温控制的复杂性规律,揭示了不同动力学状态下炉内化学反应链及能耗的非线性.基于模糊模式划分、自适应学习确定模型参数等非线性方法,建立了炉温混合控制的偏微分方程及其控制模式,对莱钢1号高炉《智能控制专家系统》在线采集的生产数据的仿真计算结果证明了控制方程对炉温预测控制的适用性,命中率达到90%以上.非线性混合控制方程为实现炼铁过程炉温预测控制的自动化奠定了模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炼铁 过程控制 非线性系统 混合控制 控制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化对非线性控制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新坚 邵惠鹤 张钟俊 《信息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5-119,共5页
首先讨论了离散化对非线性控制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其次通过一个例子的详细分析阐明了采样周期 T 的不同选择将使系统表现出诸如:平衡、失稳、周期解、分叉、浑沌等一系列复杂的动力学行为,并简要讨论了如何利用控制手段使系统退出(... 首先讨论了离散化对非线性控制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其次通过一个例子的详细分析阐明了采样周期 T 的不同选择将使系统表现出诸如:平衡、失稳、周期解、分叉、浑沌等一系列复杂的动力学行为,并简要讨论了如何利用控制手段使系统退出(或进入)浑沌区的方法.最后,提出了在实际分析非线性控制系统时值得注意的几个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控制系统 浑沌 动力学 工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的复杂工业生产过程智能控制系统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勇 董吉文 陈月辉 《控制工程》 CSCD 2004年第3期203-205,共3页
针对食品加工过程中质量控制这一动态范围宽、模型难以建立的过程,提出了一个基于视觉的面包加工过程智能控制系统,主要控制面包的形状、大小和颜色。内容包括参数检测、视觉系统、模型建立以及智能控制策略。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分析面包... 针对食品加工过程中质量控制这一动态范围宽、模型难以建立的过程,提出了一个基于视觉的面包加工过程智能控制系统,主要控制面包的形状、大小和颜色。内容包括参数检测、视觉系统、模型建立以及智能控制策略。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分析面包的质量参数,采用统计及神经 模糊技术建立其数学模型,构成多级计算机智能控制系统。通过产品的图像信息实时准确地检测产品的质量,构成质量闭环控制。该系统已应用到面包加工生产厂,达到了设计要求。该系统控制效果明显,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产品质量,不仅适合面包加工过程,同时可以应用到其他复杂工业生产过程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生产过程 智能控制系统 质量控制 图像处理 视觉检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