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2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小跨度悬索桥非线性液体黏滞阻尼器反应谱迭代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龙源 李硕娇 聂利英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0-554,共5页
通过中小跨度悬索桥的模态分析、地震激励分析以及相应的频谱分析,证明了纵飘振型为中小跨度悬索桥梁端纵向位移的单一控制振型.中小跨度悬索桥梁端纵向位移具有单自由度体系特征,故可根据纵飘振型建立中小跨度悬索桥梁端纵向位移单自... 通过中小跨度悬索桥的模态分析、地震激励分析以及相应的频谱分析,证明了纵飘振型为中小跨度悬索桥梁端纵向位移的单一控制振型.中小跨度悬索桥梁端纵向位移具有单自由度体系特征,故可根据纵飘振型建立中小跨度悬索桥梁端纵向位移单自由度模型,应用非线性液体黏滞阻尼器单自由度反应谱迭代方法,实现非线性液体黏滞阻尼器参数的选取和中小跨度悬索桥梁端纵向最大位移的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跨度悬索桥 反应谱迭代 非线性液体黏滞阻尼器 庆丰大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撑构件刚度对非线性黏滞阻尼器减震效果影响研究
2
作者 杜微笑 《新疆钢铁》 2025年第1期246-248,共3页
随着国家政策推动,减隔震技术在工程中大量应用。在减震结构实际应用里,黏滞阻尼器因适宜性强、耗能好而被广泛采用。但其力学性能复杂,直接求相关趋势困难。本文借助α=1及α=0时的位移与力关系,得出耗能效果表达式,再用插值公式算出0... 随着国家政策推动,减隔震技术在工程中大量应用。在减震结构实际应用里,黏滞阻尼器因适宜性强、耗能好而被广泛采用。但其力学性能复杂,直接求相关趋势困难。本文借助α=1及α=0时的位移与力关系,得出耗能效果表达式,再用插值公式算出0≤α≤1时的具体式子。随后对Kb/Cd、Kb/(Cdω)等参数展开研究,以阻尼器位移与结构位移比幅值β表示耗能效果。经研究得到不同α下,欲使阻尼器耗能效果达95%以上时,影响参数Kb/(Cdω)的取值范围。据此,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可合理设计、选择阻尼器支撑构件及参数,实现预期减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阻尼 减震效果 支撑构件刚度 阻尼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谐黏滞质量阻尼器-浮置板轨道低频隔振性能
3
作者 程志宝 张佳硕 石志飞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55-63,共9页
传统浮置板轨道结构将浮置板置于隔振器之上形成质量-弹簧系统,该系统可有效隔离1.4倍其特征频率以上的振动,但对低频振动具有放大作用。为改善传统浮置板轨道系统的低频隔振性能,将调谐黏滞质量阻尼器引入浮置板轨道并研究其低频减隔... 传统浮置板轨道结构将浮置板置于隔振器之上形成质量-弹簧系统,该系统可有效隔离1.4倍其特征频率以上的振动,但对低频振动具有放大作用。为改善传统浮置板轨道系统的低频隔振性能,将调谐黏滞质量阻尼器引入浮置板轨道并研究其低频减隔振性能。经理论推导给出浮置板轨道结构传递函数,考虑工程实际中轨道谱的随机性,应用H_(2)优化理论推导了调谐黏滞质量阻尼器的最优参数解析解;搭建车辆-轨道耦合系统瞬态响应仿真系统并验证其正确性,进一步应用其研究移动车辆荷载下的车轨动力响应。研究结果表明:附加调谐黏滞质量阻尼器的浮置板轨道,其固有频率附近的振动得到有效抑制,浮置板加速度峰值衰减率达到78%;浮置板轨道结构在低频区段(小于30 Hz)的隔振性能得到明显提升;传往基础的弹簧支反力有所降低;且不会对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影响。该技术可有效解决传统浮置板轨道结构低频隔振性能差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置板轨道 调谐质量阻尼 H_(2)优化 车轨耦合 低频隔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混合试验的黏滞阻尼器Maxwell模型参数识别
4
作者 郑欢 王涛 +4 位作者 王贞 孟丽岩 许国山 张佳辉 窦晓亮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53,106,共10页
为研究黏滞阻尼器在真实高频响应下的振动特性并识别其Maxwell模型参数,给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的Maxwell模型参数识别方法,开展物理子结构为黏滞阻尼器的高速列车减振器实时混合试验,得到车速在250~400 km/h内黏滞阻尼器真实滞回响应,并... 为研究黏滞阻尼器在真实高频响应下的振动特性并识别其Maxwell模型参数,给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的Maxwell模型参数识别方法,开展物理子结构为黏滞阻尼器的高速列车减振器实时混合试验,得到车速在250~400 km/h内黏滞阻尼器真实滞回响应,并根据阻尼器真实响应识别黏滞阻尼器Maxwell模型参数。结果表明:随着列车车速增大,黏滞阻尼器力与位移峰值响应均增大且位移基频提高,所识别Maxwell模型标准化刚度增大而标准化阻尼减小;所给参数识别方法精度较高,不同车速下黏滞阻尼器识别力与实测力时程的均方根误差不超过20.9%,且列车车速越大,均方根误差越小。该研究可为高频振动下黏滞阻尼器性能评估与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混合试验 阻尼 Maxwell模型 参数识别 回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黏滞阻尼器性能试验 被引量:6
5
作者 苏何先 潘文 +3 位作者 兰香 杨晓东 白羽 张兴仙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61-69,76,共10页
非线性黏滞阻尼器性能试验是控制其质量的重要手段,而我国非线性黏滞阻尼器性能测试标准的部分技术规定尚需进一步明确和细化。针对性能参数C、α确定、滞回曲线面积评定及慢速试验实施等争议较多的问题,分别从测试技术和数据处理两方... 非线性黏滞阻尼器性能试验是控制其质量的重要手段,而我国非线性黏滞阻尼器性能测试标准的部分技术规定尚需进一步明确和细化。针对性能参数C、α确定、滞回曲线面积评定及慢速试验实施等争议较多的问题,分别从测试技术和数据处理两方面进行探索研究。通过对工程常用非线性黏滞阻尼器开展性能试验,明确了性能参数C、α的数据处理方案,统一了地震疲劳性能试验评定滞回曲线面积的技术规定,细化了慢速试验实施的技术要求。研究成果可供非线性黏滞阻尼器性能试验技术标准完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阻尼 性能试验 性能参数 耗能公式 回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心结构非线性黏滞阻尼器位置优化的遗传算法求解 被引量:2
6
作者 乌兰 李爱群 沈顺高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1-208,共8页
目的研究遗传算法在偏心结构中非线性黏滞阻尼器位置优化的应用问题,通过与穷举法结果比较,验证了该优化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分别采用了二进制的对称分组和自由分组两种编码方式,基于改进的遗传算法(MGA)和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API开发... 目的研究遗传算法在偏心结构中非线性黏滞阻尼器位置优化的应用问题,通过与穷举法结果比较,验证了该优化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分别采用了二进制的对称分组和自由分组两种编码方式,基于改进的遗传算法(MGA)和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API开发了一种面向偏心结构中阻尼器快速优化布置的平台.推导了基于拟合标准反应谱生成的人工地震动记录的方法,提出了两种为抑制偏心结构扭转效应而设计的评价函数,然后引入两个性能评价指标,进行了大量逐步积分数值分析.与穷举法比较验证了该优化平台对于偏心结构中,给定数目黏滞阻尼器位置优化结果的可靠性和高效性.结果评价函数的设计和编码方法的选择对阻尼器优化影响较大,场地地震动输入会影响阻尼器的位置优化与编码方法的选择相关;力学参数的改变不影响阻尼器的位置分布,但非黏滞阻尼器阻尼系数和阻尼指数取值适中,可以兼顾层间位移角最大楼层和结构总体反应两个方面的减震效果.结论遗传算法与有限元方法的结合,可以方便快捷地解决偏心结构中阻尼器的位置优化的问题.但评价函数、编码方法以及地震动输入的选择要结合实际工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SAP2000API 阻尼 位置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黏滞阻尼器性能参数C、α测试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余明坤 许国伟 +3 位作者 邱成江 黄初涛 赵勇 贾万权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9年第6期6-10,共5页
非线性黏滞阻尼器力学性能测试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性能参数C、α是决定其力学性能的核心因素。《建筑消能阻尼器》(JG/T209—2012)规定了非线性黏滞阻尼器力学性能测试的基本要求和方法。而利用试验数据间接确定性能参数C、α的方法... 非线性黏滞阻尼器力学性能测试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性能参数C、α是决定其力学性能的核心因素。《建筑消能阻尼器》(JG/T209—2012)规定了非线性黏滞阻尼器力学性能测试的基本要求和方法。而利用试验数据间接确定性能参数C、α的方法不明确,导致非线性黏滞阻尼器性能参数测试结果存在争议。基于非线性黏滞阻尼器工作原理和能量原理,本文提出了确定性能参数C、α的曲线拟合法和简化的能量法,通过大量开展非线性黏滞阻尼器力学性能测试试验,对比验证了两种方法的合理性。综合分析了在非线性黏滞阻尼器性能参数测试中应用两种方法的理论意义及面临的现实问题,给出了两种方法联合使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阻尼 性能参数 回曲线 曲线拟合法 能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下调谐黏滞质量阻尼器减震结构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丽丽 韩建平 +1 位作者 李大伟 马连生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2-223,共12页
选择典型脉冲型近断层地震动记录分别对一安装有调谐黏滞质量阻尼器(tuned viscous mass damper,TVMD)、黏滞阻尼器(viscous damper, VD)和无阻尼器的6层3跨钢框架结构进行增量动力分析,进而基于增量动力分析结果得到3种结构不同损伤状... 选择典型脉冲型近断层地震动记录分别对一安装有调谐黏滞质量阻尼器(tuned viscous mass damper,TVMD)、黏滞阻尼器(viscous damper, VD)和无阻尼器的6层3跨钢框架结构进行增量动力分析,进而基于增量动力分析结果得到3种结构不同损伤状态的易损性曲线。易损性分析结果对比表明:随着惯容单元的引入,减震结构可靠性显著提升;相较于相同阻尼的VD,TVMD可以更有效地提升结构的抗震性能,减小结构在不同损伤状态下的失效概率。随着质量比的增加,TVMD减震结构在不同损伤状态下的失效概率减小,TVMD对结构性能状态的提升不会随非线性的增加而减小,且在结构经历弹性、弹塑性直至倒塌的整个过程中减震控制性能发挥稳定。进一步选取3组不同脉冲周期的近断层地震动记录对三种结构进行时程分析,讨论TVMD在不同脉冲周期近断层地震动下的减震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在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TVMD并不都会实现阻尼单元“阻尼增效”,阻尼器的性能发挥与地震动的特性有关。相较于VD,当T_1/T_p≥2时,TVMD可以更好地减少结构能量输入但其能量耗散效率低于VD,不能实现“阻尼增效”;当T_1/T_p <2时,TVMD可以减小结构残余位移,具有更优的减少能量输入和增大能量耗散效率的双重效应,体现了惯容的“阻尼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 调谐质量阻尼 阻尼 地震易损性 回曲线 能量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设黏滞阻尼器的RC框架结构抗震韧性评估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皓 阮鹏飞 +1 位作者 李宏男 侯世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72-179,210,共9页
为研究黏滞阻尼器对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抗震韧性影响,基于增量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对附设黏滞阻尼器的RC框架结构开展抗震韧性能力评估。结合FEMA P-58以及我国抗震韧性评价标准,将主要受损构件的修复费用、修复... 为研究黏滞阻尼器对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抗震韧性影响,基于增量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对附设黏滞阻尼器的RC框架结构开展抗震韧性能力评估。结合FEMA P-58以及我国抗震韧性评价标准,将主要受损构件的修复费用、修复时间曲线以及易损性信息按实际情况进行相应修正,并对无控结构和有控结构的修复费用、修复时间和人员伤亡等主要抗震韧性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了黏滞阻尼器对RC框架结构抗震韧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RC框架结构中适当设置黏滞阻尼器不仅能够减小结构地震响应、降低结构破坏概率,还能有效提升结构抗震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 阻尼 增量动力时程分析 抗震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黏滞阻尼器支撑刚度研究与分析
10
作者 王博 崔炜 +2 位作者 逯娟 詹旺宇 叶家剑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812-815,共4页
基于规范中对线性阻尼器支撑刚度的计算方法,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采用能量等效的方法,对非线性黏滞阻尼器的最小刚度做了计算,并就一工程中常用的一人字型支撑减震子结构为例,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对其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 基于规范中对线性阻尼器支撑刚度的计算方法,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采用能量等效的方法,对非线性黏滞阻尼器的最小刚度做了计算,并就一工程中常用的一人字型支撑减震子结构为例,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对其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计算得出的非线性黏滞阻尼器支撑刚度可以使得阻尼器较为充分的发挥耗能作用,可以用于实际工程中非线性阻尼器支撑刚度的确定,为后续非线性黏滞阻尼器大的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阻尼 支撑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BPNN代理模型的混合式黏滞阻尼器构造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拥军 陈皓 郭松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9-260,290,共13页
采取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数值模拟和基于代理模型的优化方法,研究混合式黏滞阻尼器在多参数设计空间内的构造参数优化问题。首先,分析黏滞阻尼器参数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正交试验理论选取间隙宽度、缸体内径、活塞... 采取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数值模拟和基于代理模型的优化方法,研究混合式黏滞阻尼器在多参数设计空间内的构造参数优化问题。首先,分析黏滞阻尼器参数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正交试验理论选取间隙宽度、缸体内径、活塞厚度、阻尼孔直径为关键参数,利用优化拉丁超立方设计和CFD数值模拟获得初始样本点耗能性能指标;然后,使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的方法构建代理模型,其能够准确反映构造参数耗能性能指标和构造参数之间的繁复关系。进一步地,循环更新GA-BPNN代理模型并结合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II,NSGA-II),以最佳耗能能力为目标,实现在全设计空间内的寻优,确定在典型阻尼介质黏度下双出杆混合式黏滞阻尼器的最优构造参数。最后,探讨了构造参数对黏滞阻尼器流动性能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双出杆混合式黏滞阻尼器构造参数在选用基于GA-BPNN代理模型的优化方法时,可有效提高计算效率且具有较高预测精度。从性能指标提升角度,全黏度下最优构造参数阻尼孔直径、活塞厚度、缸体内径和间隙宽度分别为1.31 mm、120.78 mm、199.87 mm、0.5 mm,相较于基准构造,最大阻尼力和能量耗材比分别提升33.8%和64.8%。该方法可为黏滞阻尼器构造参数优化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理模型 阻尼 构造参数优化 耗能性能 CFD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调谐黏滞质量阻尼器阻尼比增效效应与优化设计研究
12
作者 贺辉 郝霖霏 +2 位作者 谭平 游春华 向越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2-821,共10页
调谐黏滞质量阻尼器(Tuned Viscous Mass Damper,TVMD)是一种有效的被动惯容减震装置,本文针对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TVMD阻尼比增效效应与优化设计展开研究。将TVMD对结构自身阻尼耗能功率的控制效果归纳为TVMD等效附加阻尼比,并基于随机... 调谐黏滞质量阻尼器(Tuned Viscous Mass Damper,TVMD)是一种有效的被动惯容减震装置,本文针对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TVMD阻尼比增效效应与优化设计展开研究。将TVMD对结构自身阻尼耗能功率的控制效果归纳为TVMD等效附加阻尼比,并基于随机振动理论推导了等效附加阻尼比的理论表达式。为了使TVMD更具实际应用价值,TVMD理论上应取得比同阻尼系数的黏滞阻尼器(VD)更大的等效附加阻尼比,这一现象定义为TVMD阻尼比增效效应,并定义了阻尼比增效系数来量化评估阻尼比增效效应。将等效附加阻尼比和阻尼比增效系数均作为优化目标,提出了TVMD最优设计参数理论解。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本文解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适用性,为了更高效地发挥阻尼比增效效应,推荐TVMD质量比不超过0.3或阻尼比不超过0.1。以某七层标准钢框架结构作为工程算例展示了TVMD设计流程,并验证了本文解的有效性和优越性。算例分析结果表明,使用本文解设计TVMD能显著放大其阻尼元件变形,表现出了理想的阻尼比增效效应。与传统解相比,本文解还具有另一个明显优势,即保证TVMD的减震效果优于同阻尼系数的VD,不存在减震效率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谐质量阻尼 阻尼比增效效应 等效附加阻尼 理论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斯拉阀的黏滞阻尼器减震性能研究
13
作者 孙彤 赵广晋 +1 位作者 张皓 孙丽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7-175,共9页
针对一种基于特斯拉阀单向流通性的新型黏滞阻尼器,利用MTS landmark电液伺服试验系统对单双阀两种工况的阻尼器进行多振幅多频率循环加载;基于流体在特斯拉阀内的沿程损失建立理论模型,用MATLAB软件对新型阻尼器及传统孔隙式黏滞阻尼... 针对一种基于特斯拉阀单向流通性的新型黏滞阻尼器,利用MTS landmark电液伺服试验系统对单双阀两种工况的阻尼器进行多振幅多频率循环加载;基于流体在特斯拉阀内的沿程损失建立理论模型,用MATLAB软件对新型阻尼器及传统孔隙式黏滞阻尼器进行仿真分析,分组讨论新型阻尼器的耗能减震性能。试验及仿真结果表明:新型阻尼器是一种无刚度的速度相关型阻尼器,试验值与仿真值基本吻合,较传统阻尼器减震性能突出;单阀阻尼器其性能受流体速度影响存在适用局限性,可通过调整阀门组数以调节阻尼器耗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 特斯拉阀 单向阀 耗能 M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泄漏和温度效应的黏滞阻尼器性能演变研究
14
作者 杨孟刚 曹恺悦 +1 位作者 李新 胡尚韬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9-177,共9页
黏滞阻尼器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被动减振/震装置,其力学性能在全寿命周期内会发生演变。为探究其力学参数改变模式,揭示其性能演变机理,以油液泄漏和温度效应为主要影响因素开展了试验及仿真研究。首先,对不同漏油程度和环境温度下的黏... 黏滞阻尼器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被动减振/震装置,其力学性能在全寿命周期内会发生演变。为探究其力学参数改变模式,揭示其性能演变机理,以油液泄漏和温度效应为主要影响因素开展了试验及仿真研究。首先,对不同漏油程度和环境温度下的黏滞阻尼器分别开展了滞回试验研究和黏温关系分析;其次,对黏滞阻尼器进行了流体动力学仿真,获得其性能演变规律;最后,建立了漏油与温度联合作用下黏滞阻尼器性能演变的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油液泄漏将导致滞回圈出现零力平台段,且平台长度与漏油比例成正比;温度升高会导致阻尼系数的减小,从而影响阻尼力峰值;所建立的性能演变模型能够较为精确地反映黏滞阻尼器力学性能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 油液泄漏 温度效应 性能演变模型 回试验 流体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海大桥非线性黏滞阻尼器参数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范定强 柳佳晖 +1 位作者 阮汉林 王雄江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0-63,共4页
以一座V形墩连续刚构桥为工程背景,研究非线性黏滞阻尼器的设置对该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采用非线性动力时程法分析阻尼参数,讨论黏滞阻尼器在桥梁的设置位置,并与未设置阻尼器的桥梁地震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以一座V形墩连续刚构桥为工程背景,研究非线性黏滞阻尼器的设置对该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采用非线性动力时程法分析阻尼参数,讨论黏滞阻尼器在桥梁的设置位置,并与未设置阻尼器的桥梁地震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通过在桥梁上设置非线性黏滞阻尼器后,合理选择黏滞阻尼器的位置和参数,可有效降低桥梁关键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变形和内力响应,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刚构桥 非线性阻尼 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 抗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参数对非线性黏滞阻尼器的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政 刘子煜 +1 位作者 周云 张敏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1-81,共11页
为研究不同设计参数对黏滞阻尼器性能的影响,对二甲基硅油进行剪切试验,得到粘度和剪切应力随剪切速率的变化曲线。设计了27组不同参数的黏滞阻尼器,采用ICEM CFD建模和网格划分,导入FLUENT软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了缸筒内径、活塞杆直... 为研究不同设计参数对黏滞阻尼器性能的影响,对二甲基硅油进行剪切试验,得到粘度和剪切应力随剪切速率的变化曲线。设计了27组不同参数的黏滞阻尼器,采用ICEM CFD建模和网格划分,导入FLUENT软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了缸筒内径、活塞杆直径、活塞厚度、阻尼孔直径、间隙大小、阻尼孔数量、硅油粘度七个参数对黏滞阻尼器耗能性能的影响及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缸筒内径和活塞杆直径影响阻尼器内部腔体硅油容量,活塞速度一定时,腔体硅油容量越大,阻尼器出力和阻尼系数越大;活塞厚度影响阻尼孔和间隙的长度,活塞厚度越大,阻尼器出力和阻尼系数越大;阻尼孔直径、阻尼孔数量和间隙大小影响活塞上硅油流通面积的大小,活塞速度一定时,流通面积越大,阻尼器出力和阻尼系数越小,阻尼孔直径和阻尼孔数量主要影响速度指数的变化,对阻尼系数影响较小,间隙大小对阻尼系数影响较大;粘度越大,阻尼器出力和阻尼系数越大,速度指数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阻尼 幂律流体 仿真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刚度非线性黏滞阻尼器对斜拉索振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程志鹏 汪志昊 +1 位作者 郜辉 岳方方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52-662,共11页
为提升传统被动线性黏滞阻尼器(LVD)对斜拉索的减振效果,本文融合被动负刚度控制技术和非线性黏滞阻尼特征,开展了负刚度非线性黏滞阻尼器(NSNVD)对斜拉索减振增效的研究。基于能量等效线性化方法获得了NSNVD的线性等效力学模型;采用复... 为提升传统被动线性黏滞阻尼器(LVD)对斜拉索的减振效果,本文融合被动负刚度控制技术和非线性黏滞阻尼特征,开展了负刚度非线性黏滞阻尼器(NSNVD)对斜拉索减振增效的研究。基于能量等效线性化方法获得了NSNVD的线性等效力学模型;采用复模态分析获得了斜拉索张紧弦模型的附加模态阻尼比的近似解和迭代解,并分别与考虑或忽略斜拉索垂度和抗弯刚度的数值仿真解进行对比,验证了能量等效线性化方法对NSNVD斜拉索减振系统的适用性;基于考虑斜拉索垂度和抗弯刚度的仿真解分别开展了NSNVD对斜拉索单模态减振效果参数分析和多模态减振效果优化研究,获得了NSNVD负刚度系数和黏滞阻尼指数对斜拉索单模态和多模态减振效果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NSNVD的被动负刚度效应显著提升了斜拉索单模态减振效果,负刚度效应和非线性黏滞阻尼特征均有助于提升斜拉索多模态减振效果;与非线性黏滞阻尼器(NVD)和负刚度线性黏滞阻尼器(NSLVD)相比,NSNVD对斜拉索具有更好的减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索 被动负刚度 非线性阻尼 多模态振动控制 模态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滞阻尼器参数对框架结构减震效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兰香 张兴仙 +3 位作者 邵一凡 张龙飞 苏何先 潘文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6-187,共12页
通过探究框架结构中黏滞阻尼器参数对结构减震效率的影响,进而研究黏滞阻尼器参数的优化问题。以某一框架结构为背景,采用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以附加阻尼比、顶点位移降低率、基底剪力降低率和层间位移利用率... 通过探究框架结构中黏滞阻尼器参数对结构减震效率的影响,进而研究黏滞阻尼器参数的优化问题。以某一框架结构为背景,采用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以附加阻尼比、顶点位移降低率、基底剪力降低率和层间位移利用率等减震指标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敏感性分析研究了不同黏滞阻尼参数对各指标的影响规律;然后基于响应面法拟合黏滞阻尼参数与各指标之间的关系模型,并通过F检验法和判定系数R 2评估拟合效果;最后建立关键减震指标的目标函数进而寻求最优参数。结果表明:传统的敏感性分析法很难综合考虑不同减震效率指标的共同影响;响应面法拟合精度高,可预测性好,可作为优化模型;考虑与黏滞阻尼器参数匹配的支撑构件刚度后,通过实际工程案例的实操证明了最优阻尼参数的可实现性。提出一套简便且易于操作的黏滞阻尼器参数优化设计方法,为框架结构减震设计提供重要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能减震结构 框架结构 阻尼参数 减震效率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黏滞阻尼器在超高层结构上的抗震抗风效果和经济分析 被引量:44
19
作者 陈永祁 曹铁柱 马良喆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8-66,共9页
为了保护地震及大风环境下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加设液体黏滞阻尼器是目前被工程界广泛认同、发展最为迅速、最为有效的结构振动保护方案。综合介绍国内外安装液体黏滞阻尼器的7座高层建筑,对阻尼器的安置方式、减振结构的抗震(振)效果... 为了保护地震及大风环境下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加设液体黏滞阻尼器是目前被工程界广泛认同、发展最为迅速、最为有效的结构振动保护方案。综合介绍国内外安装液体黏滞阻尼器的7座高层建筑,对阻尼器的安置方式、减振结构的抗震(振)效果、相关规范以及经济性进行评述。其中墨西哥Mayor大楼、美国波士顿大楼是世界工程界成功应用耗能减震装置的经典案例,银泰中心、盘古大观是我国首批使用阻尼器进行减振控制的超高层建筑,对这些工程采用的计算分析方法,结构抗震设计进行汇总,并提供相关建议和意见,供设计者参考。近期美国几位学者在一座42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概念设计中,提出采用阻尼器替代剪力墙体系进行抗震设计的理念,对这一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新方向进行介绍,引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阻尼 跨层大支撑 套索式安置 加强层阻尼 TMD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用液体黏滞阻尼器的减振设计和类型选择 被引量:79
20
作者 陈永祁 耿瑞琦 马良喆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5-61,共7页
总结和归纳目前国内外桥梁工程中使用的不同类别的液体黏滞减振装置:锁定装置、液体黏滞阻尼器、熔断液体黏滞阻尼器、限位阻尼器和摩擦型液体阻尼器。对它们的构造、使用性能的共同及各自特性进行讨论,介绍或导出各类阻尼器的计算公式... 总结和归纳目前国内外桥梁工程中使用的不同类别的液体黏滞减振装置:锁定装置、液体黏滞阻尼器、熔断液体黏滞阻尼器、限位阻尼器和摩擦型液体阻尼器。对它们的构造、使用性能的共同及各自特性进行讨论,介绍或导出各类阻尼器的计算公式和分析模型。从我国的几个工程实例的计算分析结果来看,只要设计的合理,液体黏滞减振装置对不同结构形式的桥梁工程都能起到显著的减振作用。证明液体黏滞阻尼器在桥梁上的减振控制中的有效性。说明未经严格动力测试检验的阻尼器是不能保证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的。进而介绍阻尼器设计和使用上的一个关键——阻尼器的测试检验。详细阐述上述各类阻尼器需经过何种测试进行验证,给出测试评判的标准,供桥梁设计工作者设计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装置 液体阻尼 熔断阻尼 限位阻尼 摩擦型液体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