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低mRNA翻译起始区的稳定性原核非融合表达HAb18GEF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思河 邢金良 +1 位作者 姚西英 陈志南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5-180,共6页
为在大肠杆菌中非融合表达肝癌相关抗原HAb18G胞外区片段 (HAb18GEF) ,将HAb18GEF基因的cDNA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 1a +。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 ,对重组的HAb18GEF pET2 1a +的mRNA翻译起始区 (TIR)的二级结构和密码子偏性同时进行预测。... 为在大肠杆菌中非融合表达肝癌相关抗原HAb18G胞外区片段 (HAb18GEF) ,将HAb18GEF基因的cDNA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 1a +。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 ,对重组的HAb18GEF pET2 1a +的mRNA翻译起始区 (TIR)的二级结构和密码子偏性同时进行预测。结果发现其存在稳定的茎环结构和许多稀有密码子。通过优化二级结构和优化密码子偏性二种策略分别来降低HAb18GEF pET2 1a +的mRNA翻译起始区 (TIR)的稳定性。在不改变氨基酸序列的前提下 ,利用密码子的简并性 ,通过非连续定点突变实现这两种优化。将突变前后的重组子经酶切鉴定和测序验证后 ,转化感受态JM10 9 DE3宿主菌后 ,随机挑菌 3 7℃下用IPTG诱导表达。SDS PAGE、间接ELISA、Westernblot和细胞分级分离法分析这些重组子的诱导表达情况。RNAdotblot对比分析优化前后目的基因mRNA的量。结果证明 ,成功地构建了HAb18GEF pET2 1a +及其二种优化突变体。仅优化TIR区二级结构或仅优化TIR区密码子偏性均能实现HAb18GEF蛋白的非融合表达 ,而未优化的重组子不表达任何HAb18GEF。非融合表达产物在大肠杆菌中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高达 2 9 3 %。由于过表达和细胞渗漏 ,培养基和周质腔中也可检测到少许的HAb18GEF。优化二级结构和优化密码子偏性二种策略的HAb18GEF的非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NA 翻译起始区 非融合表达 HAbl8G胞外区 二级结构 密码子偏性 肝癌 粘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启动子p53/p14^(ARF)非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MG-63中的表达鉴定 被引量:2
2
作者 邹利军 杨述华 +2 位作者 李进 杨渝珍 梅荣成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34-239,共6页
目的构建单启动子非融合表达载体pIRES-p53-p14^(ARF)并观察其对骨肉瘤细胞增殖生长的影响及其功能初探。方法将p53与p14^(ARF)全长cDNA编码区依次亚克隆至pIRES载体中,并通过PCR、酶切鉴定重组质粒。用Lipofectamin 2000将野生型pIRES-... 目的构建单启动子非融合表达载体pIRES-p53-p14^(ARF)并观察其对骨肉瘤细胞增殖生长的影响及其功能初探。方法将p53与p14^(ARF)全长cDNA编码区依次亚克隆至pIRES载体中,并通过PCR、酶切鉴定重组质粒。用Lipofectamin 2000将野生型pIRES-p53-p14^(ARF)真核表达载体转染MG-63细胞,48h后采用axiovent200型倒置显微镜、荧光免疫细胞化学,观察其在细胞内的表达并初步探究其抑瘤功能。结果成功构建出含p53与p14^(ARF)全长基因片段的单启动子非融合表达载体pIRES-p53-p14^(ARF)。RT-PCR,酶切鉴定质粒大小、位点均符合实验设计。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p53阳性细胞同时也表现为p14^(ARF)免疫反应阳性,转染后瘤细胞可见散在凋亡现象。结论pIRES-p53-p14^(ARF)非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与真核细胞导入、目的基因表达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融合表达 pIRES-p53-p14^ARF 细胞凋亡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非融合表达纯化
3
作者 胡贻椿 卓勤 +1 位作者 朴建华 杨晓光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4-378,384,共6页
目的探索一种能获得具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CpTI)活性、免疫原性且氨基酸序列与天然蛋白一致的CpTI蛋白表达纯化方法,为评价转CpTI水稻的安全性提供重要材料。方法将CpTI基因克隆到PET41EK表达载体中,构建该基因的非融合表达载体PET41EK-... 目的探索一种能获得具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CpTI)活性、免疫原性且氨基酸序列与天然蛋白一致的CpTI蛋白表达纯化方法,为评价转CpTI水稻的安全性提供重要材料。方法将CpTI基因克隆到PET41EK表达载体中,构建该基因的非融合表达载体PET41EK-CpTI,将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和Rosetta(DE3)中进行表达,对诱导表达的时间、温度及IPTG浓度进行优化获得表达产物,对表达产物进行超滤和阴离子交换纯化从而获得纯化蛋白,对获得的纯化蛋白进行免疫原性、活性及N端测序鉴定等,并测定其浓度。结果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20~25℃、130r/min、0.5mmol/L IPTG、过夜诱导表达条件下,经过30kDa超滤和DAEE FF阴离子交换纯化,可以获得可溶表达量高、具有CpTI免疫原性和活性的纯化蛋白,其纯度达到95%。结论利用本研究建立的非融合表达方法可以得到在活性、免疫原性、分子量及氨基酸序列等方面与天然CpTI蛋白基本一致的CpTI蛋白,该法简单易行,能够满足大量生产表达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 非融合表达 原核表达
原文传递
金属硫蛋白非融合性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谭洁莹 付欣 李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4期2370-2372,共3页
目的:构建表达金属硫蛋白(metallo thionein,MT)的非融合性原核表达载体。方法:以大肠杆菌BL21中的PET-GST-MT质粒为模板,PCR扩增目的片段,双酶切,胶回收纯化,连接至pGEM-T载体扩增,双酶切,亚克隆至pBV220载体,转入大肠杆菌DH-5α中。结... 目的:构建表达金属硫蛋白(metallo thionein,MT)的非融合性原核表达载体。方法:以大肠杆菌BL21中的PET-GST-MT质粒为模板,PCR扩增目的片段,双酶切,胶回收纯化,连接至pGEM-T载体扩增,双酶切,亚克隆至pBV220载体,转入大肠杆菌DH-5α中。结果:PCR产物大小符合要求,重组质粒PBV220-MT双酶切鉴定与其一致,测序结果正确。结论:成功构建MT原核表达载体,为下一步从DH-5α-pBV220-MT工程菌中表达并纯化非融合性MT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硫蛋白 基因重组 pBV220载体 非融合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蚯蚓溶栓酶基因的克隆及非融合性表达 被引量:6
5
作者 陈飞 李莉 +3 位作者 孟宪志 梁国栋 刘艳玲 吴红艳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961-963,共3页
目的 克隆和表达我国特有的双胸蚓属蚯蚓 (Lumbricusbimastus)体内一种具有纤溶活性的蛋白质。方法 通过蛋白质N 末端测序、引物设计及合成、RT PCR得其对应的cDNA ,随后构建了 pBV2 2 0 P3 0 重组质粒 ,在大肠杆菌DH5α中进行非融... 目的 克隆和表达我国特有的双胸蚓属蚯蚓 (Lumbricusbimastus)体内一种具有纤溶活性的蛋白质。方法 通过蛋白质N 末端测序、引物设计及合成、RT PCR得其对应的cDNA ,随后构建了 pBV2 2 0 P3 0 重组质粒 ,在大肠杆菌DH5α中进行非融合性表达 ,再经亲和色谱柱纯化复性 ,得到重组蚯蚓溶栓酶蛋白。结果 克隆cDNA全长 888bp ,编码含 2 4 2个氨基酸的成熟肽 ,SDS PAGE电泳显示分子量在 30× 10 3 左右 ,因此将其命名为P3 0 ,经活性测定 ,具有纤溶活性。结论 P3 0 为首次发现的新基因 ,在国际基因库的输入号为GenebankAF 10 96 4 8,并获得国家专利 ,专利号为 9810 2 2 5 7.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溶栓酶 基因克隆 融合表达 双胸蚓属 重组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银环蛇毒素基因的克隆及其非融合型原核表达 被引量:5
6
作者 胡延春 张乃生 +3 位作者 邓俊良 左之才 廖玉辉 欧阳红生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3-469,共7页
根据文献报道α-银环蛇毒素的氨基酸序列推导出其DNA序列,设计并人工合成两两互补的14条寡核苷酸片段。经片段延伸、PCR、克隆,成功构建α-银环蛇毒素基因克隆质粒;质粒经XbaⅠ和EcoRⅠ双酶切回收后连接于表达载体pET28a(+)中,分别转化B... 根据文献报道α-银环蛇毒素的氨基酸序列推导出其DNA序列,设计并人工合成两两互补的14条寡核苷酸片段。经片段延伸、PCR、克隆,成功构建α-银环蛇毒素基因克隆质粒;质粒经XbaⅠ和EcoRⅠ双酶切回收后连接于表达载体pET28a(+)中,分别转化BL21(DE3)、BL21(DE3)Codon plus、BL21(DE3)plysS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Tris/tricine系统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已在大肠杆菌BL21(DE3)宿主菌中进行了非融合表达,其表达量占细菌总蛋白的11.98%,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同时对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其表达量可达16.28%。经Western blot分析,在大约8 kDa处出现明显的目的带,与预计蛋白分子量大小一致,说明表达产物与天然α-银环蛇毒素具有相似的免疫原性。表达产物纯化、复性后经动物毒性试验表明:表达的α-银环蛇毒素蛋白具有生物学活性,小鼠腹腔注射其LD50约为1.28μ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银环蛇毒素 基因克隆 融合原核表达 免疫原性 生物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白细胞介素-6基因的非融合原核表达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桂红 林海波 +7 位作者 詹国英 廖明 任涛 罗开健 曹伟胜 徐成刚 江经纬 辛朝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4-477,共4页
用DNA重组技术,将已克隆的猪IL-6基因阅读框片段插入非融合原核表达质粒pBV220中的适当位置,获得重组质粒pBVpIL-6,转化大肠杆菌DH5α后,42℃诱导阳性表达菌。经SDS-PAGE检测发现目的蛋白获得了高效表达,表达量约占总蛋白的20%。表达的... 用DNA重组技术,将已克隆的猪IL-6基因阅读框片段插入非融合原核表达质粒pBV220中的适当位置,获得重组质粒pBVpIL-6,转化大肠杆菌DH5α后,42℃诱导阳性表达菌。经SDS-PAGE检测发现目的蛋白获得了高效表达,表达量约占总蛋白的20%。表达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包涵体经过变性溶解和复性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做定性定量检测。ELISA结果证实了所表达的蛋白为猪IL-6,复性后具有一定活性,并测出了复性后活性蛋白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基因 融合原核表达 SDS-PAGE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牛肠激酶轻链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非融合表达与纯化
8
作者 许映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1期27-30,共4页
牛肠激酶由一条结构亚基和另一条催化亚基通过一条二硫键连接而成,其中催化亚基可以识别-Asp-Asp-Asp-Asp-Lys序列,其识别位点在全部识别序列之后。该研究从NCBI数据库中查找到牛肠激酶轻链基因序列,用Bitoligo软件设计成两端带有酶切... 牛肠激酶由一条结构亚基和另一条催化亚基通过一条二硫键连接而成,其中催化亚基可以识别-Asp-Asp-Asp-Asp-Lys序列,其识别位点在全部识别序列之后。该研究从NCBI数据库中查找到牛肠激酶轻链基因序列,用Bitoligo软件设计成两端带有酶切位点和overlap区的18条引物,通过PCR拼接技术合成牛肠激酶轻链基因片段,并克隆至pet-28a(+)载体中NcoI 和XhoI两个酶切位点之间。序列分析正确转化表达载体至ArcticExpress(DE3),37℃培养,当A600为0.8时,向培养液中加入1M IPTG至终浓度0.5mmoL/L,37℃诱导6h,进行非融合表达。离心收集菌体,包涵体经过复性实验后,用Ni2+亲和层析柱和分子筛凝胶柱进行纯化,得到总质量7.5mg的重组牛肠激酶,其纯度可以达到95%,为后期肠激酶的酶切鉴定及大规模制备重组牛肠激酶提供应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肠激酶轻链 非融合表达 亲和层析 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植酸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对酶热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吴琦 王红宁 +2 位作者 邹立扣 赵海霞 刘世贵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3-27,共5页
采用PCR法,获得不含有信号肽序列的来源于枯草芽孢杆菌的植酸酶phyC基因的非融合和融合表达片段,分别构建带有T7lac启动子的大肠杆菌的植酸酶pET30NFphyC和pET30FphyC表达载体,并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大肠杆菌分别在30℃和25℃经I... 采用PCR法,获得不含有信号肽序列的来源于枯草芽孢杆菌的植酸酶phyC基因的非融合和融合表达片段,分别构建带有T7lac启动子的大肠杆菌的植酸酶pET30NFphyC和pET30FphyC表达载体,并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大肠杆菌分别在30℃和25℃经IPTG诱导后实现了植酸酶的表达,非融合和融合植酸酶的表达量分别约占菌体总蛋白的13%和15%,分子量分别为40.13kDa和43.27kDa。表达产物具有植酸酶的生物学活性,非融合植酸酶和融合植酸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50℃和75℃,经90℃处理10min,残留酶活性分别为37℃时的31.9%和75.7%。分析表明,含13个氨基酸残基的融合片段有助于植酸酶的表达和酶热稳定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植酸酶 大肠杆菌 热稳定性 基因表达 诱导温度 非融合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房棘球绦虫ELP抗原在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及其在免疫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昌源 张洪花 +2 位作者 陈雅棠 李文桂 唐霓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实现多房棘球绦虫ELP蛋白在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制备高纯度、高特异性的重组抗原,为多房棘球绦虫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提供新的工具。方法在建立了多房棘球绦虫elp基因克隆的基础上,应用亚克隆方法将目的基因插入原核非融... 目的实现多房棘球绦虫ELP蛋白在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制备高纯度、高特异性的重组抗原,为多房棘球绦虫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提供新的工具。方法在建立了多房棘球绦虫elp基因克隆的基础上,应用亚克隆方法将目的基因插入原核非融合表达载体pQE30(+)。经酶切鉴定,转化于大肠埃希菌,以IPTG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及Westernblot进行鉴定。亲和层析纯化ELP蛋白,用于ELISA检测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结果酶切鉴定、SDS-PAGE及Westernblot分析证实,成功地构建了pQ-ELP原核非融合表达载体,该载体转化大肠埃希菌在IPTG诱导下能高效表达ELP蛋白。ELP重组抗原用于ELISA检测18份包虫病人血清均阳性,10份华支睾吸虫病、27份乙肝病毒感染者和10份健康人血清均为阴性。结论多房棘球绦虫ELP抗原在大肠埃希菌中得到了高效非融合表达,初步实验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对包虫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绦虫 ELP抗原 非融合表达 免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短型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纯化和鉴定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晓辉 梁述文 +2 位作者 王伟 申泉 郭焱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5期738-741,共4页
利用PCR、删除突变和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N端缺失3个氨基酸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des(1-3)IGF-]的表达载体pExSec/IGF,在大肠杆菌蛋白酶缺陷株BL21(DE3)中,通过用IPTG于超常规的12℃低温诱导16h,des(1-3)IGF-获得了可溶性表达。表达水... 利用PCR、删除突变和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N端缺失3个氨基酸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des(1-3)IGF-]的表达载体pExSec/IGF,在大肠杆菌蛋白酶缺陷株BL21(DE3)中,通过用IPTG于超常规的12℃低温诱导16h,des(1-3)IGF-获得了可溶性表达。表达水平达到可溶性细菌总蛋白约15%。经超滤和SephadexG-50凝胶过滤,des(1-3)IGF-纯度分别达到49%和82%,且表现出明显的免疫学活性和刺激Balb3T3细胞增殖的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短型 胰岛素样 生长因子 非融合表达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HZ96 VP2 cDNA的结构分析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7
12
作者 于涟 宋坤华 +2 位作者 金勇丰 李双茂 张耀洲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97-100,共4页
以随机引物反转录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 杭州分离株HZ96 基因组合成第1 链cDNA。以第1 链cDNA为模板,PCR 扩增HZ96 VP2 cDNA ;Sanger 双脱氧法测序HZ96 VP2 cDNA, 并对其基... 以随机引物反转录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 杭州分离株HZ96 基因组合成第1 链cDNA。以第1 链cDNA为模板,PCR 扩增HZ96 VP2 cDNA ;Sanger 双脱氧法测序HZ96 VP2 cDNA, 并对其基因结构氨基酸序列进行计算分析; 构建非融合表达质粒,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VP2 蛋白。结果表明, 克隆的HZ96VP2 cDNA 全长为1431 个核苷酸对(bp) , 含起始密码子ATG 和终止密码子TAA, 编码VP2 第20 至第495 共476 个氨基酸; HZ96 VP2 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上, 与其它I 型IBDV VP2 的同性均在90 % 以上; 对HZ96 分离株与强毒株VP2 cDNA 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二级结构和亲水性分析发现,HZ96 分离株VP2 第279 和284 位氨基酸的变异,可导致附近区域(274 ~290 位氨基酸) 的亲水性降低和α- 螺旋的消失。HZ96 VP2 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量为8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BDV VP2 CDNA 结构分析 非融合表达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神经突起因子的克隆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2
13
作者 于娜 黄瑾 +2 位作者 仙玲玲 潘泽民 何玲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139-142,共4页
从成年SD大鼠脑组织分离提取总RNA,反转录PCR扩增出鼠神经突起因子(neuritin)cDNA的最大开放阅读框(openingreadingframe,ORF)后,重组于克隆载体pGEM3z上,经PCR、限制内切酶鉴定和DNA测序鉴定,扩增出的cDNA426bp全部核苷酸序列与国外文... 从成年SD大鼠脑组织分离提取总RNA,反转录PCR扩增出鼠神经突起因子(neuritin)cDNA的最大开放阅读框(openingreadingframe,ORF)后,重组于克隆载体pGEM3z上,经PCR、限制内切酶鉴定和DNA测序鉴定,扩增出的cDNA426bp全部核苷酸序列与国外文献报道的完全一致;在已构建好的重组克隆载体neuritin pGEM3z基础上,将该neuritinORF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QE30上,为获取具有天然活性的neuritin蛋白及其功能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神经突起因子 克隆 构建 非融合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γ干扰素成熟蛋白基因的表达及其产物抗病毒活性测定 被引量:27
14
作者 蔡梅红 曹瑞兵 +3 位作者 周斌 谈国蕾 杨松 陈溥言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4年第1期32-35,共4页
以血淋巴细胞提取的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的方法克隆出鸡干扰素成熟蛋白的基因,把它与非融合表达载体pRLC相重组。通过对阳性宿主菌的不同时间的诱导摸索出最佳表达时间。把表达产物进行变性,复性,纯化后加入鸡胚成纤维细胞上,用水疱... 以血淋巴细胞提取的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的方法克隆出鸡干扰素成熟蛋白的基因,把它与非融合表达载体pRLC相重组。通过对阳性宿主菌的不同时间的诱导摸索出最佳表达时间。把表达产物进行变性,复性,纯化后加入鸡胚成纤维细胞上,用水疱性口炎病毒进行攻毒,测出鸡重组干扰素的活性单位为1.0?06U/mL,获得了满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表达 病毒抑制 鸡胚成纤维细胞 鸡γ干扰素成熟蛋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穿膜肽TAT以非融合形式递送蛋白质的能力探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窦佳 吉丽娜 华子春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384-2390,共7页
穿膜肽TAT被证实可用于不同类型药物分子的递送,包括核酸、蛋白质和小分子药物等。TAT可以通过共价连接和非共价连接等形式递送分子。但是迄今TAT采用非共价连接形式递送蛋白质分子的报道较少,也未有研究比较过融合形式和非融合形式下TA... 穿膜肽TAT被证实可用于不同类型药物分子的递送,包括核酸、蛋白质和小分子药物等。TAT可以通过共价连接和非共价连接等形式递送分子。但是迄今TAT采用非共价连接形式递送蛋白质分子的报道较少,也未有研究比较过融合形式和非融合形式下TAT递送蛋白质能力的差异。为了探究非融合形式对于TAT递送蛋白质能力的影响,本文采用了荧光显微镜观察和流式细胞检测法在细胞水平上探究了TAT以非融合形式递送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进入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的能力,发现其可以穿膜递送EGFP,并且递送能力与TAT浓度呈现正相关。同时,本文还表达纯化了TAT与绿色荧光蛋白质EGFP的融合蛋白TAT-EGFP并考察了其穿膜能力。本文将两种形式的递送效果进行定量对比后发现:当TAT以融合蛋白形式递送EGFP时,其递送能力要明显优于TAT以非融合形式递送EGFP的能力。本文报道了TAT能够以非融合形式递送EGFP,尽管其递送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但是该递送形式在操作便捷性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是未来一种值得选择的递送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穿膜肽 TAT 非融合表达 递送形式 TAT-EGFP 穿膜能力
原文传递
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毒M1蛋白的重组表达及在感染检测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茹志涛 寇志华 +5 位作者 李军锋 孙世慧 赵光宇 郭彦 董雨春 周育森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2117-2119,共3页
目的:原核表达重组高致病性禽流感基质蛋白M1并分析其在感染检测中的作用。方法:根据NCBI公布的基质蛋白M1的核苷酸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用高致病禽流感H5N1病人分离的病毒提取病毒RNA进行反转录合成cD-NA,扩增基质蛋白M1基因。将M1基因... 目的:原核表达重组高致病性禽流感基质蛋白M1并分析其在感染检测中的作用。方法:根据NCBI公布的基质蛋白M1的核苷酸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用高致病禽流感H5N1病人分离的病毒提取病毒RNA进行反转录合成cD-NA,扩增基质蛋白M1基因。将M1基因克隆到pQE30原核表达载体进行非融合表达,纯化重组表达的蛋白并用免疫学方法检测分析。结果:克隆了高致病禽流感H5N1病毒基质蛋白M1基因,并采用pQE30原核表达载体成功表达该蛋白。以该重组蛋白为检测包被抗原建立间接ELISA,检测6份病人血清标本均为阳性,而正常对照人群为阴性。结论:高致病禽流感H5N1病毒M1蛋白可以应用于感染检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禽流感2006年深圳株H5N1病毒 基质蛋白M1 非融合表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