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基因型月季长宽法估算叶面积模型及有效性检验
1
作者 叶韵宇 王俊云 +4 位作者 印轩鹏 陈俊吉 朱洪凤 段升升 吴红芝 《南方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358-3368,共11页
【目的】研究不同基因型月季叶面积估算模型,并对其进行有效性检验,为月季叶面积测量和月季生长发育数字模型构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300个月季品种的6000片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游标卡尺测定每个品种月季叶片的叶长和叶宽,采用Ima... 【目的】研究不同基因型月季叶面积估算模型,并对其进行有效性检验,为月季叶面积测量和月季生长发育数字模型构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300个月季品种的6000片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游标卡尺测定每个品种月季叶片的叶长和叶宽,采用ImageJ图像处理软件获得测量叶面积,基于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对建立的7个叶面积模型通过模拟叶面积分别与各品种的测量叶面积进行拟合,基于不同基因型月季的叶片品系、叶片形态的叶形系数3个因素对月季进行分类和模型系数的计算。【结果】7个叶面积估算模型中,模型3、4、7的模拟叶面积和测量叶面积分布于1∶1线附近,说明能较好地预测月季叶面积,其中模型4的R2为0.907,RMSE为0.726 cm^(2),NRMSE为0.082 cm^(2),精度较高且简便、通用性好,适用于大规模田间测量。不同月季品系间的模型系数无显著差异(P>0.05)。圆形叶片的平均模型系数显著高于卵圆形和椭圆形叶片(P<0.05,下同)。将叶片按叶形系数以0.2为1个间隔分为7类的分类下RMSE总值为0.863 cm^(2),小于利用叶形系数以0.4间隔分类(0.894 cm^(2))。随机选取70个月季品种对其叶面积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叶形系数因子的叶面积模型系数的平均相对误差值为-0.499%,小于5%,表明基于叶形系数的叶面积模型系数可适用于测定月季叶面积。【结论】计算月季叶面积精度较高且通用性较好的模型公式为叶面积=平均模型系数×叶长×叶宽,叶形系数以0.2为1个间隔更能准确反映月季叶片的形状特征,利用平均模型系数计算的叶面积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季 面积模型 长宽法 不同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不同无性系叶面积模型的选择及其建立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建伟 刘雅荣 +2 位作者 朱春全 王世绩 Terence J.Blake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81-486,共6页
应用Li-3000A叶面积仪测定了8个无性系的叶型及叶面积指标,选择了8个模型,以叶片主脉长(L)和最大宽(W),以及两者乘积(L×W)为三个变量作与叶面积的相关关系分析,筛选出复相关系数均达0.95以上的最佳模... 应用Li-3000A叶面积仪测定了8个无性系的叶型及叶面积指标,选择了8个模型,以叶片主脉长(L)和最大宽(W),以及两者乘积(L×W)为三个变量作与叶面积的相关关系分析,筛选出复相关系数均达0.95以上的最佳模型为:(1)与两者乘积的叶面积模型:lgY=a+bx+b+clgx,(2)与最大宽度的模型:Y=a+bx+cx2。但与叶片主脉长模拟效果较差。此外,还得出了杨树无性系的叶面积通用模型,即:Y=—0.450826十0.00071X+0.976335lgx(x为L×W),和Y=—1.697387十0.733497x—0.001253x2(x为W)。上述8个无性系及杨树通用的模型的建立为叶面积的计算、预测等生理生态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使得叶面积测定更加省时、可靠和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无性系 叶片 面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落叶松断面积模型参数比较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希菲 洪玲霞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00-505,共6页
断面积模型是全林模型系统中最重要的模型。本文应用南方5省(区)杉木、北方3省长白落叶松标准地,分别建立了10组断面积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杉木按立地区建模时,虽然优势高生长过程相似,但断面积生长过程却不同,不能使... 断面积模型是全林模型系统中最重要的模型。本文应用南方5省(区)杉木、北方3省长白落叶松标准地,分别建立了10组断面积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杉木按立地区建模时,虽然优势高生长过程相似,但断面积生长过程却不同,不能使用同一模型参数。杉木按产区建模时,虽属同区同带,断面积生长过程差异仍很大,因此杉木产区也不是建模的依据。东北3省长白落叶松建模结果表明,各省优势高和断面积生长过程接近,模型参数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长白落叶松 面积模型 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种源对断面积模型影响的检验和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明亮 李希菲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85-590,共6页
对鸡公山、大岗山和洪雅种源试验的调查材料,用随机效应检查和固定效应检查两种方法检验和比较了同一地区不同种源对断面积生长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源试验中采用随机效应检查较好,固定效应检查容易造成差异显著的误判。随机效应... 对鸡公山、大岗山和洪雅种源试验的调查材料,用随机效应检查和固定效应检查两种方法检验和比较了同一地区不同种源对断面积生长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源试验中采用随机效应检查较好,固定效应检查容易造成差异显著的误判。随机效应检查的结果表明,同一地区不同种源的断面积模型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种源 面积模型 随机效应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种源对断面积模型参数影响的验证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明亮 李希菲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0-53,共4页
对杉木种源所设 5个种源基因库以及四川省珙县洛表、民胜及邛崃所设种源试验区的 8个种源试验调查材料 ,用随机效应检查方法检验同一地区不同种源对断面积生长模型参数的影响。结果证明了“同一地区不同种源的断面积模型参数相同”这一... 对杉木种源所设 5个种源基因库以及四川省珙县洛表、民胜及邛崃所设种源试验区的 8个种源试验调查材料 ,用随机效应检查方法检验同一地区不同种源对断面积生长模型参数的影响。结果证明了“同一地区不同种源的断面积模型参数相同”这一结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种源 面积模型 随机效应 模型参数 立地指数 密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化床反应器气固传热面积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燕青芝 李灵芝 +2 位作者 于丰东 程振民 袁渭康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20,共5页
研究了流化床反应器内发生气固反应时的传热机理 ,认为气固间的传热面积包括两部分 ,即气泡内所含颗粒的表面积与气泡和泡晕间的有效传热面积 ,据此首次导出了气固传热面积模型A=u0 - umf2 2 .2 6 db0 .5- umf[4.5 umfρg Cpgdb +5 .85 ... 研究了流化床反应器内发生气固反应时的传热机理 ,认为气固间的传热面积包括两部分 ,即气泡内所含颗粒的表面积与气泡和泡晕间的有效传热面积 ,据此首次导出了气固传热面积模型A=u0 - umf2 2 .2 6 db0 .5- umf[4.5 umfρg Cpgdb +5 .85 (λgρg Cpg) 0 .5g0 .2 5db1.2 5]Lm Sα将该模型应用于半间歇的裂化催化剂烧炭再生过程 ,与实验数据的比较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反应器 气固传热 面积模型 鼓泡床模型理论 结焦催化剂 再生 传热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水平非线性混合效应蒙古栎林单木断面积模型 被引量:28
7
作者 符利勇 唐守正 +1 位作者 张会儒 雷相东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31,共9页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184块样地中的10 111株蒙古栎为例,首先选用线性函数、Richards函数、Logistic函数、指数函数等7种常用函数形式,分析4个因变量(后期胸径、后期胸高断面积、直径增量和胸高断面积增量)与前期胸径的影响,确定一个用于...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184块样地中的10 111株蒙古栎为例,首先选用线性函数、Richards函数、Logistic函数、指数函数等7种常用函数形式,分析4个因变量(后期胸径、后期胸高断面积、直径增量和胸高断面积增量)与前期胸径的影响,确定一个用于构建混合效应模型的基础模型。然后确定同时考虑林场效应和林场与样地交互效应时基础模型中最优的形式参数构造形式,利用逐步回归方法确定模型中所包含的林分变量,并分析和比较用来消除异方差的3种常用残差方差函数(指数函数、幂函数和常数加幂函数),最后检验模型预测效果。结果表明:Wykoff模型且因变量为后期胸高断面积拟合效果较好,故作为基础模型;除前期胸高直径(D)外,当考虑坡度正切(ST),对象木胸高直径与样地算术平均直径的比(RAD),样地胸高总断面积(TBA),样地中大于对象木直径所有树木的胸高断面积和(GSBA),对象木胸高断面积与样地算术平均胸高断面积的比(RABA)和对象木胸高断面积与样地胸高总断面积的比(RBA)等林分变量时能进一步提高模型预测精度;对于残差方差,指数函数、幂函数和常数加幂函数都能消除异方差,但幂函数效果最好;当模型同时考虑林场效应和林场与样地交互效应时预测精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栎林 混合模型 单木断面积生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积温-辐射与LAI积分面积模型的玉米成熟期预测 被引量:3
8
作者 黄健熙 王佳丽 +3 位作者 黄然 黄海 苏伟 朱德海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3-143,共11页
为预测区域尺度的玉米成熟期,以4 d的MODIS叶面积指数产品(LAI)为数据源,选择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3省玉米为研究对象,结合农业气象资料和全球多模式集合预报资料(THOPREX interactive grand gloabal ensemble,TIGGE),采用积温-辐射... 为预测区域尺度的玉米成熟期,以4 d的MODIS叶面积指数产品(LAI)为数据源,选择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3省玉米为研究对象,结合农业气象资料和全球多模式集合预报资料(THOPREX interactive grand gloabal ensemble,TIGGE),采用积温-辐射和LAI曲线积分面积两种模型,提前10 d对东北地区玉米成熟期进行逐日动态预测。结果表明,LAI曲线积分面积模型的预测结果在时效和精度上均为最优,该模型决定系数R 2达到0.87,均方根误差(RMSE)为2.5 d,并且有效地克服了当前成熟期预测方法空间分辨率低和预测时效性差等局限性。LAI曲线积分面积模型适用于大面积农作物成熟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积温辐射模型 LAI曲线积分面积模型 成熟期预测 全球多模式集合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抛物线中面积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徐芸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19年第1期65-67,共3页
抛物线的面积问题是中考数学的重点问题,该类问题一般以抛物线为载体,以图形的面积作为条件或问题进行命题.求解时可以借助特定的面积模型,建立几何面积与抛物线上点的坐标的关系.本文将从教材公式衍生面积模型,然后结合考题具体讲解面... 抛物线的面积问题是中考数学的重点问题,该类问题一般以抛物线为载体,以图形的面积作为条件或问题进行命题.求解时可以借助特定的面积模型,建立几何面积与抛物线上点的坐标的关系.本文将从教材公式衍生面积模型,然后结合考题具体讲解面积模型的应用方法,以期对师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积模型 抛物线 应用 数学 求解 几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归类中梳理提炼——以教材中的一个面积模型图的应用为例
10
作者 华板玉 《中学教学参考》 2022年第5期26-28,共3页
解题是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善于将做过的题进行归类,在归类中梳理解题中所用到的知识点,提炼其中蕴含的思想方法,体会“变中不变”的辩证思想,这样才能提升解题质量。在归类中梳理提炼,尤在中考阶段性复习中,效果会更... 解题是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善于将做过的题进行归类,在归类中梳理解题中所用到的知识点,提炼其中蕴含的思想方法,体会“变中不变”的辩证思想,这样才能提升解题质量。在归类中梳理提炼,尤在中考阶段性复习中,效果会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题 归类 梳理提炼 面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教材模型,利用等积变形巧解综合题——以反比例函数中的面积模型为例
11
作者 吴小珍 《求知导刊》 2021年第21期87-88,共2页
解决反比例函数与面积问题时,一般可以结合k值与面积的基本模型解题,但是在反比例函数几何综合题中往往需要进行面积转化,而等积变形法则是图形面积转化的重要工具之一。文章将举例介绍依托面积模型,利用等积变形巧解反比例函数几何综... 解决反比例函数与面积问题时,一般可以结合k值与面积的基本模型解题,但是在反比例函数几何综合题中往往需要进行面积转化,而等积变形法则是图形面积转化的重要工具之一。文章将举例介绍依托面积模型,利用等积变形巧解反比例函数几何综合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比例函数 面积模型 等积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面积模型 巧妙探究问题
12
作者 张全明 《中学数学研究》 2004年第3期41-42,共2页
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蕴涵于数学体系之中,是处理数学问题的指导思想、基本策略和方法,常被比喻为数学的灵魂;它的获得和运用,对加深理解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优化思维品质,培养辩证观念、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关键词 面积模型 数学思想方法 创新意识 数形结合 高中 数学 解析几何题 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化视角下“两位数乘两位数”与“面积模型”的联结与拓展
13
作者 刘霞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 2021年第5期16-18,41,共4页
结构化视角下,计数领域与计量领域之间可以借助运算意义建构起关联。教师在设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时以“运算意义”为基点,以“面积模型”为活动载体,重视将运算的算理与算法进行联结,用拓展课助推学生思维的结构化发展。具体教... 结构化视角下,计数领域与计量领域之间可以借助运算意义建构起关联。教师在设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时以“运算意义”为基点,以“面积模型”为活动载体,重视将运算的算理与算法进行联结,用拓展课助推学生思维的结构化发展。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从“联结、拓展和应用”三个层次设计问题,促成知识网状系统的建构,让学生在问题驱动、活动探究和知识应用中学习,促进思维的顺利进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化视角 两位数乘两位数 面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面积模型 实施探究性学习
14
作者 张全明 《数学教学通讯(教师阅读)》 2012年第11期16-17,共2页
基本数学思想方法蕴含于数学体系之中,是处理数学问题的指导思想、基本策略和基本方法,也是学习数学的指导思想和普遍适用的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本文通过数形结合的特殊模式——面积模型.展示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在探究性学习中的功能.
关键词 构建面积模型 实施探究性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巧借面积模型 探寻最值问题——由“一道题”到“一节课”的教学探究及思考
15
作者 陈慰椿 《小学数学教师》 2024年第S01期46-50,共5页
数学课堂作业本中的配套练习承载着巩固、拓展与探究的功能。教师在面对多数学生都存在解决障碍的练习时,可以展开系统分析并进行深度开发,将一道题变成一节课,形成研题导学式的课堂教学新形态。本文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作业本第27页的... 数学课堂作业本中的配套练习承载着巩固、拓展与探究的功能。教师在面对多数学生都存在解决障碍的练习时,可以展开系统分析并进行深度开发,将一道题变成一节课,形成研题导学式的课堂教学新形态。本文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作业本第27页的一道最值问题为例,系统分析学生在解决最值问题时的障碍,并借助面积模型,从简化、建模、迁移、变式四个层次阐述最值问题的教学路径及策略,提炼出最值问题教学的注意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值问题 面积模型 一道题 一节课
原文传递
液压圆柱滑阀K-K型节流槽流量面积参数模型
16
作者 张宇航 闫桂山 +3 位作者 杨明昆 余聪 陈革新 姜文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5-226,共12页
针对K-K型节流槽流量系数复杂时变及结构参数强耦合的特征,采用流量面积参数模型(FAPM),开展了液压圆柱滑阀K-K型节流槽阀口流量压降特性研究。首先,推导出K-K型节流槽阀口面积的数学模型,并将其等效为3个单阶K型节流槽阀口面积的组合形... 针对K-K型节流槽流量系数复杂时变及结构参数强耦合的特征,采用流量面积参数模型(FAPM),开展了液压圆柱滑阀K-K型节流槽阀口流量压降特性研究。首先,推导出K-K型节流槽阀口面积的数学模型,并将其等效为3个单阶K型节流槽阀口面积的组合形式;其次,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和响应面模型(RSM),建立了极限饱和流量下K-K型节流槽的FAPM模型;最后,通过对FAPM模型的分析,得到组合型节流槽阀芯结构与流量压降的映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入口体积流量大于7.31 L/min时,满足极限流量饱和条件,此时流量系数与入口体积流量无关;当入口体积流量分别为20、30、50 L/min时,FAPM模型预测的K-K型节流槽阀口压降与CFD仿真值的平均误差均控制在7%以内。该模型完成了对K-K型节流槽阀芯结构的近似表达,并可应用于其他类型的组合型节流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圆柱滑阀 K-K型节流槽 流量面积参数模型 流量压降 计算流体动力学 响应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大面积”模型及其训练学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翼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91-94,共4页
将"木桶理论"体积表达式简化为面积表达式,进而提出了限制运动成绩的"双瓶颈点"概念、板块权重值概念,以及反映项目对因素板块相对需求程度的伸缩系数K值概念,提出了建立刻画运动素质与能力关系的"最大面积&qu... 将"木桶理论"体积表达式简化为面积表达式,进而提出了限制运动成绩的"双瓶颈点"概念、板块权重值概念,以及反映项目对因素板块相对需求程度的伸缩系数K值概念,提出了建立刻画运动素质与能力关系的"最大面积"模型的构想,新增了各板块位置的自动排序功能,较好地从整体角度对运动成绩变化进行动态的综合量化评价,为确定运动训练方向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面积模型 双瓶颈点结构 伸缩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缺陷的矩形模型及其关键面积计算
18
作者 王俊平 郝跃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974-1977,共4页
在集成电路(IC)中,为了进行有效的成品率估计和故障分析,与光刻有关的缺陷形状通常假设为圆模型.然而,真实缺陷的形状多种多样.本文提出一种真实缺陷的矩形模型及与之相关的关键面积计算模型,该模型既考虑了真实缺陷的形状又考虑了IC版... 在集成电路(IC)中,为了进行有效的成品率估计和故障分析,与光刻有关的缺陷形状通常假设为圆模型.然而,真实缺陷的形状多种多样.本文提出一种真实缺陷的矩形模型及与之相关的关键面积计算模型,该模型既考虑了真实缺陷的形状又考虑了IC版图布线的特点.在缺陷引起故障概率预测方面,仿真结果表明新模型比圆模型更接近真实缺陷引起的故障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缺陷 缺陷的矩形模型 关键面积模型 成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落叶松叶面积回归模型及比叶面积估计 被引量:5
19
作者 解雅麟 雷相东 +2 位作者 王海燕 秦倩倩 李翔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7-63,共7页
[目的]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40株10-40年生长白落叶松的健康针叶为研究对象,建立叶面积回归模型并估计其比叶面积。[方法]通过WinSEEDLE种子和针叶图像分析系统获取长白落叶松50束共150针的针叶面积、长度、宽度以及周长,再分... [目的]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40株10-40年生长白落叶松的健康针叶为研究对象,建立叶面积回归模型并估计其比叶面积。[方法]通过WinSEEDLE种子和针叶图像分析系统获取长白落叶松50束共150针的针叶面积、长度、宽度以及周长,再分别烘干至恒质量获得叶片干质量。建立以叶长 L、叶宽W、叶周长P和叶片干质量X为自变量,叶面积LA为因变量的一元、二元和三元线性、指数和幂函数回归模型,并用平均误差、总体相对误差、平均系统误差、平均预估误差和均方根误差等统计量来评价模型误差和拟合优度。采用算术平均法、比估计法和最小二乘法计算比叶面积,并对3种方法的方差进行比较,获取最优估算值。[结果]一元、二元和三元模型均以指数函数最佳,模型分别为 LA=5.929 e^ 1.313W (R^2=0.858),LA=6.194 e^(0.023L+0.637W)(R^ 2=0.936)和LA=6.445 e ^(0.021L+0.598W+18.067X)(R^ 2=0.941)。[结论]算术平均法获取的比叶面积的精度最高,该方法得到的长白落叶松的比叶面积为8.026 m 2·kg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面积模型 比叶面积 WinSEED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叶面积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清峰 薛敏 杨重法 《热带农业科学》 2022年第12期119-123,共5页
为了建立便捷、准确、非破坏性的番茄叶面积预测模型,以串串红、红箭、黄箭樱桃、金帝、惠丰三号、金冠一号、凯利亚、夏抗一号8个番茄品种为材料,采集样本叶片431片,观测全叶长宽、最大小叶长宽、顶叶长宽、小叶数量,用扫描法测定面积... 为了建立便捷、准确、非破坏性的番茄叶面积预测模型,以串串红、红箭、黄箭樱桃、金帝、惠丰三号、金冠一号、凯利亚、夏抗一号8个番茄品种为材料,采集样本叶片431片,观测全叶长宽、最大小叶长宽、顶叶长宽、小叶数量,用扫描法测定面积。结果表明:全叶长宽、小叶长宽、顶叶长宽、小叶数和叶面积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小叶长宽与叶面积之间的相关性高于全叶长宽和顶叶长宽。以全叶长A、全叶宽B、小叶长C、小叶宽D、小叶数N为自变量构建的番茄叶面积模型S=-16.15+0.476A^(0.769)·B+0.474C·D·N拟合效果较好,决定系数R^(2)为0.9619,均方根误差RMSE为17.29。模型外部检验结果,叶面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9807,相对误差9.73%;8个品种的外部检验结果,相关系数大于0.96,串串红相对误差14.14%、其他品种小于10%。模型预测准确高,具有比较广泛的适应性,可以应用于生产调查和一般科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叶长 叶宽 小叶数 面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