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1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美学基础 被引量:2
1
作者 马新国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9-14,共6页
粉碎“四人帮”以后,文学艺术界在拨乱反正,批判林彪“四人帮”推行的反革命唯心主义文艺路线的过程中,强调文学艺术要真实的反映现实生活、恢复现实主义传统,无疑是必要的。然而,有人据此否定毛泽东同志提出的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 粉碎“四人帮”以后,文学艺术界在拨乱反正,批判林彪“四人帮”推行的反革命唯心主义文艺路线的过程中,强调文学艺术要真实的反映现实生活、恢复现实主义传统,无疑是必要的。然而,有人据此否定毛泽东同志提出的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文艺界一位同志说:“我主张不要再提‘两结合’,不要再作为重要的主张去提它。我觉得‘两结合’的创作方法的提出,带有一种先验的性质,先有这种主张,再让大家去实验。而三十年的实验结果,多半是生拉硬扯的解释,说得都相当勉强和生硬。”(《关于中国当代文学教材的编写问题》,载《文学十年风雨路》)有的人甚至认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作为两种创作方法的结合不仅它们本身不可能,在文学史上也是从来不曾有过的。”(《关于“两结合”创作方法的科学性问题》,载《文学评论》1982年第4期。)这种看法显然是错误的。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观点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到文艺的现实状态和能否使文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重要问题。因此,必须讨论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 美学基础 创作方法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作品 文学艺术 “两结合 海雪 艺术美 无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们为什么要提出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巴人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5年第2期29-36,共8页
《我们为什么要提出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一文,是我父亲巴人(王任叔)未曾发表的遗稿。这篇文章是在1959年,父亲应《文艺报》所约,根据他在1958年12月28日,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理论学习班上的报告改写而成的。从原... 《我们为什么要提出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一文,是我父亲巴人(王任叔)未曾发表的遗稿。这篇文章是在1959年,父亲应《文艺报》所约,根据他在1958年12月28日,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理论学习班上的报告改写而成的。从原稿可见,文章已经发排准备付印。但同年底,父亲因“宣扬资产阶级人性论”的罪名受到党内批判,之后发展为全国性批判,并受到严厉处分,因之,该文就不能与读者见面了。今特将原稿整理抄写,投交《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发表。希望该文的发表能对现代文艺理论的讨论和巴人研究方面作些贡献。由于文章第三部份较多的联系了当时的“大跃进”的社会现象,不符合目前的社会潮流,所以予以删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 作品 创作方法 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民间文学 浪漫主义精神 作家 文人 《西游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问题初探
3
作者 王志迅 《晋阳学刊》 1982年第5期93-95,共3页
对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问题,自一九五八年,特別是一九七八年以来,各地报刊上讨论得比较热烈.我也愿对这个关于创作方法的问题略抒己见,望同志们予以指正!我认为,“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这一提法,对我们社... 对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问题,自一九五八年,特別是一九七八年以来,各地报刊上讨论得比较热烈.我也愿对这个关于创作方法的问题略抒己见,望同志们予以指正!我认为,“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这一提法,对我们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和提高,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我是不同意把“两结合”作为一种新的独立的创作方法来看待的.先从理论上来说.所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包括毛泽东同志在内,在论述到事物的结合时,一般都是根据实际情况,把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差別的事物,作为矛盾的两个方面来看待的.比如劳逸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等等.这些各个不同的矛盾双方,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可以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方法 理论与实践结合 革命现实主义 革命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作家 结合 促进 文学史 创作实践 对立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4
作者 李佩华 《编辑之友》 1981年第4期117-127,共11页
自一九五八年以来,报刊上发表了不少文章,对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简称“两结合”)的创作方法问题进行探讨。现将一些主要论点摘录如下,供参考。
关键词 结合创作方法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革命现实主义 革命浪漫主义 结合 创作实践 文艺创作 社会主义文艺 文艺理论研究 文艺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谈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
5
作者 张居华 《北方论丛》 1982年第3期12-13,共2页
毛泽东同志正式提出“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以下简称“双革结合”),至今已有二十四年了。现在,有的同志居然否定“双革结合”的存在,认定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根本对立,是不可能结合的。
关键词 革命浪漫主义 革命现实主义 毛泽东同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主席诗词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的光辉典范
6
作者 龚依群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6期6-10,共5页
当全国人民在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英明领导下敲响了新长征的战鼓的时候,我们迎来了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诞生八十五周年。毛主席的光辉形象鼓舞着我们、毛主席的伟大思想引导着我们、毛主席的战斗诗篇激励着我们向着四个现代化胜利进军。
关键词 毛主席诗词 创作方法 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 “两结合 光辉典范 七律 无产阶级 英雄气概 形象思维 抒情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诗词的新天地——从毛主席诗词中学习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颂南 《浙江学刊》 1964年第2期32-38,共7页
英雄的时代需要英雄的语言,革命的现实需要革命的文艺,社会主义的文学艺术需要有新的艺术方法。一九五八年,毛主席提出了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方法,为我国文学艺术如何更好的反映伟大的时代指出了新的努力方向,开辟... 英雄的时代需要英雄的语言,革命的现实需要革命的文艺,社会主义的文学艺术需要有新的艺术方法。一九五八年,毛主席提出了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方法,为我国文学艺术如何更好的反映伟大的时代指出了新的努力方向,开辟了新的天地。几年来,我们对这个艺术方法在理论上、创作实践上都作了许多探索,但是不少问题还须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毛主席的诗词是这个新的艺术方法实践的最高典范,是我们学习的最好榜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主席诗词 创作实践 革命现实主义 结合 革命浪漫主义 艺术方法 战士 革命理想 浪漫主义精神 努力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主席的詩詞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学习毛主席詞詩的一点體会 被引量:1
8
作者 景生澤 岐国英 《人文杂志》 1960年第4期48-57,共10页
伟大的毛澤东同志,是当代最杰出的馬克思列宁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杰出的革命領袖,同时也是当代卓越的文艺理論家和詩人。一如他領导中国革命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他也領导中国革命文艺沿着工农兵方向,在胜利中不断前进。一... 伟大的毛澤东同志,是当代最杰出的馬克思列宁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杰出的革命領袖,同时也是当代卓越的文艺理論家和詩人。一如他領导中国革命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他也領导中国革命文艺沿着工农兵方向,在胜利中不断前进。一九五八年五月,毛澤东同志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議上,提出了革命的現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結合的艺术方法,这是对全部文学历史經驗的科学总結,是对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理論的創造性的發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主席 中国人民 中国革命文艺 革命理想 工农兵 长征 革命现实主义 英雄气概 革命浪漫主义 战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谈《创业史》(第一部)——兼驳“写中间人物”的资产阶级主张 被引量:1
9
作者 支克坚 乔先知 孙克恒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64年第Z1期47-56,共10页
《创业史》(第一部)出版以后,得到了评论界的一致好评。大家共同认为,这部长篇较成功地运用了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以下简称“两结合”)的创作方法,以蛤蟆滩为中心,深刻地反映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初期农村中的阶级和阶级斗... 《创业史》(第一部)出版以后,得到了评论界的一致好评。大家共同认为,这部长篇较成功地运用了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以下简称“两结合”)的创作方法,以蛤蟆滩为中心,深刻地反映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初期农村中的阶级和阶级斗争,满腔热情地歌颂了梁生宝这个一代新型农民的英雄形象。从“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提出以来,许多年过去了。在这个时期里,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实践证明,革命文艺工作者只有充分掌握并运用这一创作方法,才能表现今天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伟大时代面貌,突出时代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文艺 创作方法 社会主义革命 革命现实主义 革命浪漫主义 阶级斗争 中国农村 邵荃麟 结合 英雄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光辉典范试谈毛主席词二首的创作方法
10
作者 张长青 张会恩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76年第1期14-18,共5页
一九七六年元旦,发表了伟大领袖毛主席一九六五年写的词二首:《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鸟儿问答》。我们在认真学习和反复吟诵之后受到了巨大的鼓舞和深刻的教育。这两首光辉诗篇,以高度的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 一九七六年元旦,发表了伟大领袖毛主席一九六五年写的词二首:《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鸟儿问答》。我们在认真学习和反复吟诵之后受到了巨大的鼓舞和深刻的教育。这两首光辉诗篇,以高度的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形象,描绘了国内外的大好形势,歌颂了革命人民的英雄气概,揭示了马列主义必胜,修正主义必败的历史规律。毛主席这两首词的公开发表,不但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而且对于繁荣社会主义的文艺创作,推动无产阶级文艺革命,必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浪漫主义 革命现实主义 毛主席 创作方法 政治意义 水调歌头 艺术形象 马列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柄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2-17,共16页
用存在解释意识文学艺术史将用金字记载一九五八年这个年份——伟大的文艺理论家兼诗人毛主席在这一年,在文学艺术史上,首次提出了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这一文艺创作方法。这是文艺创作规律的科学总结,是无产阶级对文... 用存在解释意识文学艺术史将用金字记载一九五八年这个年份——伟大的文艺理论家兼诗人毛主席在这一年,在文学艺术史上,首次提出了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这一文艺创作方法。这是文艺创作规律的科学总结,是无产阶级对文学艺术的要求的理论表现,从一个方面丰富了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一文艺创作方法提出后,有褒有贬,先褒后贬,这不是它本身的过错。褒之不当,不能阐发它的精义;贬之不公,不能减损它的光辉;以不公之贬去攻击不当之褒,尤其与它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创作方法 结合 文学艺术 无产阶级 革命实践 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有强大的生命力
12
作者 陆一帆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94-104,共11页
近几年来,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下称“两结合”)在文艺界颇受一些同志的冷遇,反对者不少。有的人认为这个创作方法在理论上不能成立,在创作上也没有真正体现这个方法的作品。有的人认为“两结合”不能真实地反... 近几年来,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下称“两结合”)在文艺界颇受一些同志的冷遇,反对者不少。有的人认为这个创作方法在理论上不能成立,在创作上也没有真正体现这个方法的作品。有的人认为“两结合”不能真实地反映生活,1958年大跃进时期和“四人帮”横行时期,很多所谓“两结合”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 创作方法 革命现实主义 革命浪漫主义 结合 优秀作品 现实主义传统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现实与理想 生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不容否定
13
作者 舒其惠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0年第4期85-91,共7页
关于文学艺术的创作方法问题,是一个多次引起过争论的老问题。近年来,在深入揭批林彪、“四人帮”,拨乱反正,解放思想的新形势推动下,这个问题被再次提了出来,这对进一步解放文艺界的思想,冲破“四人帮”设置的种种禁区和教条生义的思... 关于文学艺术的创作方法问题,是一个多次引起过争论的老问题。近年来,在深入揭批林彪、“四人帮”,拨乱反正,解放思想的新形势推动下,这个问题被再次提了出来,这对进一步解放文艺界的思想,冲破“四人帮”设置的种种禁区和教条生义的思想桎梏,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但也有人在恢复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口号下,企图否定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台的原则,无端地把“造神文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现实主义 革命浪漫主义 创作方法 结合 革命现实主义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四人帮 作家 百家争鸣 艺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革命现实主义对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改造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晨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6-99,共4页
革命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注重创作内容和创作态度服务于政治目的的实际效果,这一创作方法的形成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均有所改造和接受。通过对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关系的梳理,可以更清晰地呈现革命现实主义... 革命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注重创作内容和创作态度服务于政治目的的实际效果,这一创作方法的形成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均有所改造和接受。通过对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关系的梳理,可以更清晰地呈现革命现实主义的本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中国 当代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英雄浪漫主义”到“革命现实主义”的潜移——论新时期我国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审美观念的转变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小凤 《船山学刊》 2005年第4期162-163,共2页
关键词 革命历史题材 革命现实主义 审美观念 浪漫主义 新时期 创作 英雄 长篇小说 红色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绸设计范式建构中革命现实主义、革命浪漫主义特征的考察与评述(1958-1986) 被引量:2
16
作者 龚建培 《服饰导刊》 2023年第2期32-41,共10页
设计“范式”作为某阶段、某领域中被公认和遵循的理论、方法论体系的总和,它的建构与转换决定了设计观念、设计模式、设计方法等的突破与进步。对特定设计范式的考察和研究不仅可以从设计历史发展的角度探究其与社会、科学、文化等历... 设计“范式”作为某阶段、某领域中被公认和遵循的理论、方法论体系的总和,它的建构与转换决定了设计观念、设计模式、设计方法等的突破与进步。对特定设计范式的考察和研究不仅可以从设计历史发展的角度探究其与社会、科学、文化等历史情境之间的关系,同样有利于现代设计范式的科学建构和发展。此研究运用社会文化学、文献学、图像学等方法,对20世纪中后期革命现实主义、革命浪漫主义以及“两结合”创作方针提出的历史背景以及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回溯,探讨了革命现实主义、革命浪漫主义以及“两结合”创作方针对丝绸设计范式建构及相关设计成果带来的积极、消极影响,并对此阶段三种主要丝绸设计范式的建构、转换过程、影响要素及主要特征进行了阐释。同时,从历史语境和具体案例两个方面,对上述设计范式引发的正面、负面效应和局限性等进行了科学认知和理性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设计 范式 建构与转换 革命现实主义 革命浪漫主义 考察与评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对马列主义文艺理论的贡献——也谈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统一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建煌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2年第8期5-7,共3页
毛泽东1958年提出的“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统一”,是他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又一贡献。 1938年4月28日,毛泽东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作“怎样做艺术家”的报告中说:“艺术上的浪漫主义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毛泽东1958年提出的“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统一”,是他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又一贡献。 1938年4月28日,毛泽东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作“怎样做艺术家”的报告中说:“艺术上的浪漫主义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我们每每鄙视浪漫主义,因为普遍一说的浪漫主义便有点下流的意思,好象浪漫主义便只是风花雪月哥哥妹妹的东西,殊不知浪漫主义原来的主要精神是不满现状,用一种革命的热情懂憬将来,此种思潮在历史上曾发生过伟大的积极作用。一种艺术作品只是流水帐式地记述现状,而没有对将来的理想是不好的。在现状中看出缺点,同时看出将来的光明和希望,才是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他给鲁迅题词:“抗日的现实主义,革命的浪漫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马列主义文艺理论 毛泽东 统一 革命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艺术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杰作——论艾特玛托夫的《白轮船》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南斗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68-70,共3页
中篇小说《白轮船》是艾特玛托夫的重要作品之一.它于1970年问世时,轰动了苏联文坛,引起了读者和评论界极大的兴趣. 这篇小说与作者前期作品不同,表现了新的创作特色和艺术风格.作品不仅对现实社会生活作了真实描绘,而且使神话传说成为... 中篇小说《白轮船》是艾特玛托夫的重要作品之一.它于1970年问世时,轰动了苏联文坛,引起了读者和评论界极大的兴趣. 这篇小说与作者前期作品不同,表现了新的创作特色和艺术风格.作品不仅对现实社会生活作了真实描绘,而且使神话传说成为它的重要内容,在艺术形式方面特别重视象征手法的运用,抒情色彩也很浓厚.浪漫主义因素与现实主义因素溶为一体,使这篇小说成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杰作。艾特玛托夫继承了托尔斯泰的现实主义传统,怀着满腔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通过自己的创作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揭示生活中的矛盾和斗争。在1970年发表的《白轮船》中,作者对国内邪恶势力的揭露和批判更加淋漓尽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色彩 现实主义传统 结合 创作特色 现实生活 艺术风格 作品 恶势力 神话传说 托尔斯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伟大胜利——学习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经验
19
作者 王振铎 《开封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4期73-80,共8页
在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以京剧革命为开端,以茧命样板戏为标志的无产阶级文艺革命,经过十年奋战,取得了伟大胜利,开辟了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新纪元。 革命样板戏遵照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运用茧命现实主义和茧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 在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以京剧革命为开端,以茧命样板戏为标志的无产阶级文艺革命,经过十年奋战,取得了伟大胜利,开辟了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新纪元。 革命样板戏遵照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运用茧命现实主义和茧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塑造了一大批光彩夺目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 革命样板戏 创作方法 大胜利 矛盾冲突 工农兵群众 创作经验 学习革命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专政
原文传递
闻一多的诗歌美学观及其发展演变——从积极浪漫主义到革命现实主义的美学历程
20
作者 龙泉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1年第2期98-105,共8页
【正】 中国现代美学思潮大致经历了两个大的历史发展阶段:在“五四”个性解放浪潮中,浪漫主义成为美学的主潮;在三四十年代的社会解放浪潮中,现实主义则成为美学的主潮。闻一多诗歌美学观及其发展演变,也并未超越时代。以前学术界认为... 【正】 中国现代美学思潮大致经历了两个大的历史发展阶段:在“五四”个性解放浪潮中,浪漫主义成为美学的主潮;在三四十年代的社会解放浪潮中,现实主义则成为美学的主潮。闻一多诗歌美学观及其发展演变,也并未超越时代。以前学术界认为他前期的诗歌美学观或是唯美主义的,或是现实主义的,或是现代主义的,或是消极浪漫主义的,意见分歧较大。而关于他后期的诗歌美学观大都语焉不详,或干脆以政治观代替美学观。笔者认为,闻一多的诗歌美学观与其思想的变化和社会历史的演进相联系,经历了从积极浪漫主义到革命现实主义的发展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美学 消极浪漫主义 革命现实主义 发展演变 积极浪漫主义 为艺术而艺术 美学历程 美学观 时代精神 唯美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