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6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件工程专业研究生多维度协同人才培养新模式
1
作者 葛方振 李想 +1 位作者 刘怀愚 洪留荣 《科技风》 2025年第3期83-85,共3页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地方性高校面临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此,以软件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为例,提出多维度协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校政企多维度协同研究生人才培养的...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地方性高校面临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此,以软件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为例,提出多维度协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校政企多维度协同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新途径,该模式将导师精细化培育和学生差异化发展相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有力推动了软件工程专业研究生教育发展,实践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软件工程专业 多维度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背景下软件测试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
作者 顾云山 《学周刊》 2025年第7期77-80,共4页
随着各类应用软件在大众生活中的普及,软件的功能越来越复杂,软件测试在保障软件质量和可靠性方面越来越重要。而目前传统软件测试教育与企业需求存在一定距离,本文通过对产教融合背景下软件测试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同时结合CNAS软件... 随着各类应用软件在大众生活中的普及,软件的功能越来越复杂,软件测试在保障软件质量和可靠性方面越来越重要。而目前传统软件测试教育与企业需求存在一定距离,本文通过对产教融合背景下软件测试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同时结合CNAS软件测试国家级标准,旨在为高校和企业提供可行的培养模式和路径,促进软件测试人才的培养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测试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模式 CN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下创新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3
作者 吴志攀 杜华英 《教育教学论坛》 2025年第11期185-188,共4页
根据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了融入思政元素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提出了课程思政下创新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改革尝试,建设了优质的线上课程资源,培养了“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打造了协同创新型第二课堂,构建了... 根据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了融入思政元素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提出了课程思政下创新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改革尝试,建设了优质的线上课程资源,培养了“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打造了协同创新型第二课堂,构建了科产教融合,以赛促建,完善了师生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激励机制,以培养具有爱国主义、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经实践表明,该人才培养模式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软件工程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所有制视域下面向软件行业的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4
作者 汪露雲 陈伟东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5年第8期60-62,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行业在数字经济浪潮下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双高计划”背景下,改革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的重要途径。为适应这一趋势,应构建“混合所有制”下的高职软件技术人才产教协同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行业在数字经济浪潮下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双高计划”背景下,改革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的重要途径。为适应这一趋势,应构建“混合所有制”下的高职软件技术人才产教协同育人创新模式,深化“职业情境、项目育人”的特色培养方法,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与实践,探索面向数字经济的高职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软件行业 高职技术技能型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接产业链人才需求研究与实践软件人才靶向培养模式
5
作者 苏绍培 《产业创新研究》 2024年第8期175-177,共3页
随着软件产业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软件人才的培养模式亟须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产业链需求。本文旨在研究与实践靶向高职院校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对接产业链需求的要求。通过对产业链需求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 随着软件产业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软件人才的培养模式亟须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产业链需求。本文旨在研究与实践靶向高职院校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对接产业链需求的要求。通过对产业链需求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产业链,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靶向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来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首先对产业链需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然后设计了靶向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实践案例分析提升高职软件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接产业链需求 靶向软件人才培养模式 KPP 三教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6
作者 张远夏 吕洁 蒙峭缘 《科技经济市场》 2024年第2期131-133,共3页
文章根据OBE教育理念和思想,结合软件工程专业的特点和行业需求,构建了以学生为本、以能力为导向、加强实践、突出应用、坚持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文章提出构建以培养社会新型人才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模式和课... 文章根据OBE教育理念和思想,结合软件工程专业的特点和行业需求,构建了以学生为本、以能力为导向、加强实践、突出应用、坚持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文章提出构建以培养社会新型人才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鼓励学科竞赛,以及构建多元化教学成果评价体系、持续改进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等措施,旨在培养出具备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增强他们的竞争力和就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软件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应用开发技术在人才培养中的融合转变
7
作者 廖若飞 张玮 《知识经济》 2025年第3期225-228,共4页
移动应用开发技术,顾名思义是指在移动终端设备上进行应用程序开发的相关技术。随着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穿戴设备的普及以及汽车移动终端的智能化,移动终端呈现多样化发展,移动应用程序的开发需求不断增长,与移动应用开发的相关技术也... 移动应用开发技术,顾名思义是指在移动终端设备上进行应用程序开发的相关技术。随着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穿戴设备的普及以及汽车移动终端的智能化,移动终端呈现多样化发展,移动应用程序的开发需求不断增长,与移动应用开发的相关技术也得到飞速发展。文章针对移动应用开发技术的发展变化,分析了目前常用移动应用开发相关技术,探索其在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融合与转变,力求培养出适应信息产业发展新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应用 软件技术 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化工程型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构建 被引量:3
8
作者 秦永彬 龙慧云 +1 位作者 汪健 周婵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期5-9,14,共6页
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迅猛发展,但是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不能完全对接市场需求,人才供需不平衡。为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聚焦产业发展,培养适应行业和企业需要的高水平工程应用型人才,与企业深度合作,发挥校企双方各... 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迅猛发展,但是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不能完全对接市场需求,人才供需不平衡。为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聚焦产业发展,培养适应行业和企业需要的高水平工程应用型人才,与企业深度合作,发挥校企双方各自优势,探索形成六位一体的校企深度融合的产业化、实践型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在此体系下,形成较好的人才培养效果,形成一种可借鉴、可复制的面向本科层次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化 软件工程 校企深度融合 六位一体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9
作者 刘辉 王秀友 余世干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5-19,共5页
针对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如何培养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问题,在对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现存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培养、教学模式、实践环境建设和实践体系完善及实施等方面,构建校企联动的地方高校... 针对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如何培养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问题,在对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现存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培养、教学模式、实践环境建设和实践体系完善及实施等方面,构建校企联动的地方高校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在阜阳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工程专业进行初步实践。实践结果表明,这种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的软件人才培养效果,提高了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对其他地方兄弟院校软件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软件工程 人才培养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10
作者 叶燕芬 王金强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4年第17期39-43,46,共6页
在新时代的发展趋势下,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构建是为社会培养全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这不仅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还展示了我国教育改革长期积累的重要成果。此模式致力于丰富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并在各项... 在新时代的发展趋势下,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构建是为社会培养全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这不仅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还展示了我国教育改革长期积累的重要成果。此模式致力于丰富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并在各项管理教学活动中发挥指导作用,是教育实践中不可或缺的方向。为了促进和支持高职院校软件产业的快速进步,相关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快软件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多项对培养软件人才有益的教学体系,力争为软件行业发展提供优质人才。文章对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了综合探讨,并综合评估了社会发展及市场需求,旨在为软件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出相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职院校 软件技术 人才培养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环境下软件与信息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1
作者 刘涛 朱幸昊 胡颖 《数字通信世界》 2024年第7期192-194,共3页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行业人才需求愈发多元化和专业化。该文以岳阳市网络工程职业技术学校为例,分析了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面临挑战,探讨了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为其他学校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 大数据环境 软件与信息服务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工程专业“2+1+1”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9
12
作者 王文发 武忠远 侯业智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5-28,共4页
随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推行、中国加入《华盛顿协议》以及地方高校转型等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现有的培养模式的不足也逐渐显现,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地方高校通过"2+1+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 随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推行、中国加入《华盛顿协议》以及地方高校转型等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现有的培养模式的不足也逐渐显现,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地方高校通过"2+1+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实施和有效监控等举措,能够大力提升软件工程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工程 地方高校 2+1+1 校企联合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IO下应用型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2
13
作者 佟玉军 周军 +2 位作者 谢文阁 张兴 梅红岩 《计算机教育》 2016年第11期54-57,共4页
基于CDIO工程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校企联合为抓手,强调优化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育体系和创新教育体系,阐述如何提高应用型软件工程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和培养卓越软件工程人才,以形成定位准确和培养目标明确的应用型软件... 基于CDIO工程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校企联合为抓手,强调优化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育体系和创新教育体系,阐述如何提高应用型软件工程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和培养卓越软件工程人才,以形成定位准确和培养目标明确的应用型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IO 校企联合 应用型 软件工程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化融合”的复合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11
14
作者 黄明 梁旭 +2 位作者 董长宏 林莉 葛继平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70-73,共4页
中国作为一个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又面临着实现信息化艰巨任务的发展中国家,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之路。而复合型软件人才培养是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有力保障,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乃至"两化融合"... 中国作为一个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又面临着实现信息化艰巨任务的发展中国家,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之路。而复合型软件人才培养是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有力保障,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乃至"两化融合"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以大连交通大学为例,探讨五年制双专业复合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与原则,提出了基于"两化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产生了明显的实践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化融合 复合型软件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阶段技能递进式”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被引量:48
15
作者 李洛 古凌岚 汪清明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12-15,共4页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提出并实践"三阶段技能递进式"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在高职学生的三年学习期间,将教学时间分为三个阶段,第1至4学期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第5学期培养学生的企业项目开发能力,第6学期提升...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提出并实践"三阶段技能递进式"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在高职学生的三年学习期间,将教学时间分为三个阶段,第1至4学期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第5学期培养学生的企业项目开发能力,第6学期提升学生的岗位技能,并开发出学习评价方案,加强校企合作和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使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高技能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型国际化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7
16
作者 干红华 何钦铭 +1 位作者 陈德人 陈越 《计算机教育》 2008年第13期30-34,共5页
2001年软件学院创办之初,教育部就提出软件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高级软件人才。教育部领导后来在多种场合也针对目前我国高校IT类人才培养的现状,指出软件学院一定要培养出符合市场要求、面向产业发展... 2001年软件学院创办之初,教育部就提出软件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高级软件人才。教育部领导后来在多种场合也针对目前我国高校IT类人才培养的现状,指出软件学院一定要培养出符合市场要求、面向产业发展的工程型精英,软件人才的水平和规模成为体现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加快软件人才培养成为我国在新世纪顺利实现社会经济总体目标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软件学院 国际化 工程型 软件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目标 市场要求 社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曾文权 曾文英 龙立功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2-67,共6页
本文根据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针对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和实际,提出了软件技术专业以"教学企业"为主基地、以真实项目为载体,实施异步教学组织形式的校企双主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此模... 本文根据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针对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和实际,提出了软件技术专业以"教学企业"为主基地、以真实项目为载体,实施异步教学组织形式的校企双主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此模式专业在课程体系、项目资源库、师资队伍、教学企业、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建设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软件技术 校企双主体 工学结合 异步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台化实践教学体系的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被引量:11
18
作者 朱青 沈琦 +2 位作者 俞敏 谌云莉 王建伟 《计算机教育》 2010年第17期1-3,共3页
针对软件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一种基于平台化实践教学体系的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信息化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并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搭建不同层次的多维实践教学平台,培养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针对软件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一种基于平台化实践教学体系的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信息化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并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搭建不同层次的多维实践教学平台,培养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工程 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X”证书制度的软件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56
19
作者 赖红 李钦 王寅峰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5-29,共5页
Web前端开发作为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证书之一,对于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学历证书+职业技能证书”的软件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设计基于学分制的“1+X”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Web前端开发作为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证书之一,对于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学历证书+职业技能证书”的软件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设计基于学分制的“1+X”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专业核心课程和技能证书的课证融通,面向不同层次人才重构分类的精细化培养体系,提升了软件技术专业群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证书 人才培养模式 软件技术专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 被引量:5
20
作者 高燕 赵根林 +1 位作者 刘燕鹏 杨乃鹏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56-157,共2页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软件人才 人才培养质量 市场需求 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 技术工人 毕业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