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音乐审美过程的共性原则
1
作者 黄金波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112-113,共2页
当今社会上,音乐已进入到每一个从事音乐和不从事音乐的家庭.当然,音乐是神圣的,人们之所以热爱音乐,是因为音乐所表达、所唤起和沟通的是人类生活当中最神圣的人的情感的交流.音乐也是神秘的,它看不见摸不着,只能凭耳朵和它打交道.因此... 当今社会上,音乐已进入到每一个从事音乐和不从事音乐的家庭.当然,音乐是神圣的,人们之所以热爱音乐,是因为音乐所表达、所唤起和沟通的是人类生活当中最神圣的人的情感的交流.音乐也是神秘的,它看不见摸不着,只能凭耳朵和它打交道.因此,我们很难感受出它的实体,但又知道它确实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审美过程 共性原则 主题 《朝景》 音乐欣赏 旋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嵇康音乐教育思想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小霞 白琨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8年第3期127-129,共3页
关于乐教问题,嵇康在批判传统音乐观的同时又有所继承和改造。魏晋时期的传统观念中,音乐具有道德属性,在他看来传统乐教实施的根本不在于音乐本身,而是统治者对于音乐价值的附加,如仁爱、道德等观念。嵇康"声无哀乐"的主张... 关于乐教问题,嵇康在批判传统音乐观的同时又有所继承和改造。魏晋时期的传统观念中,音乐具有道德属性,在他看来传统乐教实施的根本不在于音乐本身,而是统治者对于音乐价值的附加,如仁爱、道德等观念。嵇康"声无哀乐"的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音乐的道德教育,不过嵇康并没有完全否认音乐的教育作用,而且他认为音乐之所以具有教育作用在于音乐的内在机理即音乐自身的特殊感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无哀乐 乐教本质 音乐审美心理过程 乐无淫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