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传统音乐表演形式衍变研究 |
蔡亚军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
2021 |
0 |
|
2
|
现代音乐作品中的非音乐声响及非音乐形式表演 |
高永谋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1998 |
4
|
|
3
|
中国音乐艺术表演形式变迁概述 |
李晓红
|
《音乐时空》
|
2013 |
0 |
|
4
|
“路”地理文化空间对闽台客家采茶音乐的影响 |
姜庆新
|
《民族音乐》
|
2024 |
0 |
|
5
|
《民族音乐概论》与传统音乐分类研究 |
王亚丽
|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
2011 |
5
|
|
6
|
小号表演艺术发展历程初探 |
赵宏斌
|
《戏剧之家》
|
2014 |
1
|
|
7
|
从“工作室”到“舞台”——电子音乐的表演形式及特征 |
李鹏云
|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8
|
钢琴教师素质培养探究——评《成功之路——谈钢琴演奏与教学》 |
刘晓晖
王琳
|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9
|
再谈单簧管哨片研究 |
庞亮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11 |
2
|
|
10
|
浅谈民族声乐的发展与艺术魅力——评《声乐演唱艺术与民族声乐之微探》 |
红梅
|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1
|
浅谈宋代瓦子勾栏及对市民娱乐的影响 |
轩一丹
|
《北方音乐》
|
2020 |
2
|
|
12
|
关于合唱教学过程中相关问题的探究 |
邓炎树
|
《广东教育(职教)》
|
2020 |
0 |
|
13
|
关于中国风格弦乐四重奏的思考 |
张雯萱
|
《艺术家》
|
2023 |
0 |
|
14
|
美声唱法教学的基础训练 |
伍星星
|
《艺术家》
|
2020 |
0 |
|
15
|
钢琴演奏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 |
陈美志
|
《艺术家》
|
2024 |
|
|
16
|
肩负时代的重托——从抗“非典”歌曲谈中国歌曲创作的忧国忧民情结 |
孙家国
|
《人民音乐(评论)》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17
|
管乐交响诗《更尽酒》乐队配器的特点 |
慕峤
|
《音乐生活》
|
202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