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配型民主治理:项目下乡促进治理有效的实践路径 被引量:1
1
作者 梁伟 桂华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82,M0005,共14页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借助项目下乡的契机促进乡村治理有效,是学界亟须回答的重要问题。研究发现,项目下乡促进治理有效的关键是通过分配型民主治理激发基层民主活力。分配型民主治理是基层民主制度的有效实践,内含了农民被动...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借助项目下乡的契机促进乡村治理有效,是学界亟须回答的重要问题。研究发现,项目下乡促进治理有效的关键是通过分配型民主治理激发基层民主活力。分配型民主治理是基层民主制度的有效实践,内含了农民被动员起来民主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的过程。分配型民主治理包括两个过程:一是分配型动员,即以需求为导向分配项目资源,从而实现对农民的动员;二是过程性民主,即通过利益协商和公共权力的实践过程来实现民主治理。基层实践表明,通过竞争式资源分配、赋权式项目管理和自主性项目实践等方式实现分配型民主治理,是促进乡村治理有效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治理 基层民主 分配型民主治理 分配型动员 过程性民主 治理有效 项目下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分利到整合:项目下乡中的多维利益运行逻辑——基于W村蘑菇产业项目的考察
2
作者 杜春林 王梦雅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1,共9页
项目在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项目下乡涉及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多元利益诉求重构了乡村社会利益网络,使乡村围绕利益分配形成新的治理秩序。通过对W村蘑菇产业项目落地案例的实地考察发现,基于政绩诉求、经济效益、伦理秩序... 项目在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项目下乡涉及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多元利益诉求重构了乡村社会利益网络,使乡村围绕利益分配形成新的治理秩序。通过对W村蘑菇产业项目落地案例的实地考察发现,基于政绩诉求、经济效益、伦理秩序以及社会效益行动逻辑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使得下乡项目在运作过程中形成了分利秩序。各利益相关方从权力、社会和资本等多方面影响着进村项目的落地与实施,并通过多重利益共生机制、利益联盟机制以及利益协调分配机制发挥整合作用,推动利益相关者形成合力,保障项目下乡的有效运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下乡 产业振兴 利益相关者 分利秩序 整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项目下乡中精英俘获的治理对策——以山东省X镇电商项目为例
3
作者 靳晓琳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15期58-60,104,共4页
项目下乡在乡村振兴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促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推动力。然而,精英俘获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依然存在。以山东省X镇电商项目为例,分析认为,项目下乡中精英俘获具有参与主体多元化、俘获过程阶段性以及影响因素多重... 项目下乡在乡村振兴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促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推动力。然而,精英俘获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依然存在。以山东省X镇电商项目为例,分析认为,项目下乡中精英俘获具有参与主体多元化、俘获过程阶段性以及影响因素多重性的特征,可从增强普通农民参与积极性,多元参与、强化监督,培育新型农民、提升农民现代化水平,破解乡村振兴背景下精英俘获困境,以推动乡村治理新体系的构建和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英俘获 项目下乡 村振兴 治理策略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消解自治”——项目下乡背景下的村治困境及其逻辑 被引量:128
4
作者 李祖佩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2-87,共6页
项目下乡背景下,一些村庄精英分子掌握村庄政治运作和公共利益分配,村庄权力格局失衡,普通村民在村庄公共生活中的话语空间缩小,村民自治流于形式,本文以"资源消解自治"指涉这种村治困境。在"乡政村治"的制度框架下... 项目下乡背景下,一些村庄精英分子掌握村庄政治运作和公共利益分配,村庄权力格局失衡,普通村民在村庄公共生活中的话语空间缩小,村民自治流于形式,本文以"资源消解自治"指涉这种村治困境。在"乡政村治"的制度框架下,项目制自身的运作机制导致"乡政"对"村治"的过度干预,而村庄社会变迁和后税费时期既存的乡村治理样态,构成项目下乡背景下"资源消解自治"得以可能的内外两方面原因。"资源消解自治"的村治困境的出现,要求我们正视项目下乡带来的"意外"后果,以更为整体性的政策安排确保国家资源的政治、社会效益充分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下乡 村治困境 资源消解自治 政村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下乡”中的共谋行为与分利秩序 被引量:41
5
作者 谭诗赞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7-163,共7页
当前,"项目下乡"现象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围绕田野观察和已有研究可以发现,基层政府及其直接上级行政部门之间构成的"条块关系"因"项目"的介入而发生一些新的变化。项目申请中的"共同包装"... 当前,"项目下乡"现象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围绕田野观察和已有研究可以发现,基层政府及其直接上级行政部门之间构成的"条块关系"因"项目"的介入而发生一些新的变化。项目申请中的"共同包装"、项目落地中的"共同摆平"和项目评估中的"共同应付"行为共同构成了"项目下乡"中的"条块共谋"现象。这一现象实际上是基于"条""块"之间的分利逻辑。分利逻辑引发的共谋行为使基层政府间的行为日益嵌入一种"分利秩序"中,这易引发一些政策设计者原初所意想不到的消极结果。因此,规制基层政府间的"共谋"行为与分利秩序需要走向"参与式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 项目下乡 条块关系 利益共谋 分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下乡、乡镇政府“自利”与基层治理困境——基于某国家级贫困县的涉农项目运作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2
6
作者 李祖佩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25,共8页
以我国西部某农业型乡镇为例,呈现项目下乡背景下乡镇运作逻辑以及由此形塑的基层治理样态。研究发现,国家项目输入的过程,也是乡镇政府自利性诉求凸显并发挥作用的过程。乡镇政府自利性主导项目运作,一方面是后税费时期乡镇的结构性处... 以我国西部某农业型乡镇为例,呈现项目下乡背景下乡镇运作逻辑以及由此形塑的基层治理样态。研究发现,国家项目输入的过程,也是乡镇政府自利性诉求凸显并发挥作用的过程。乡镇政府自利性主导项目运作,一方面是后税费时期乡镇的结构性处境使然,另一方面又是与项目资金所具有的一系列特殊性质密切相关。在乡镇项目运作中,存在着中心村、一般性村庄和边缘村三种类型的分野,虽然项目实践对不同类型村庄的影响及其内在逻辑不尽相同,但均造成基层治理新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下乡 镇自利性 村庄类型 基层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下乡”发生与发展的政治社会学阐释——一个功能主义的分析路径 被引量:10
7
作者 应小丽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5-82,共8页
文章将"项目下乡"的发生与发展置于特定的历史进程、宏观政治生态与社会基础中加以考察,研究认为:服务型国家建设、城乡差距和治道变革是客观理解"项目下乡"的宏观背景。"项目下乡"发生的基本逻辑是农村... 文章将"项目下乡"的发生与发展置于特定的历史进程、宏观政治生态与社会基础中加以考察,研究认为:服务型国家建设、城乡差距和治道变革是客观理解"项目下乡"的宏观背景。"项目下乡"发生的基本逻辑是农村公共产品陷入自我供给困境,国家通过外源性输入,借助行政吸纳服务机制,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建构国家与农民有机联系的一种制度安排和现实选择。从现代国家的理想体制来看,"项目下乡"的发展不仅仅是简单的财政转移支付,改善农村公共产品的问题,更要着眼于变革传统乡村,促进村庄公共精神成长,增强内生性供给能力,实现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农民的合作共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下乡 农村公共产品 服务型国家 外源性输入 合作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自治化”:项目下乡背景下村民自治的理想表达与现实困境 被引量:10
8
作者 袁明宝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68-73,共6页
项目下乡是新形势下解决村庄发展财政不足的重要途径,希冀通过外部资源输入激活村民自治和村庄经济发展的活力。但在实践过程中,项目下乡并没有带来村民自治的发展,甚至没有与村民自治发生任何互动,使得其成为单向度的资源输入形式,村... 项目下乡是新形势下解决村庄发展财政不足的重要途径,希冀通过外部资源输入激活村民自治和村庄经济发展的活力。但在实践过程中,项目下乡并没有带来村民自治的发展,甚至没有与村民自治发生任何互动,使得其成为单向度的资源输入形式,村民自治呈现出"去自治化"现象。具体表现有,村民选举出现"异化"状态,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较低,富人治村消解村民自治的政治空间。项目下乡背景下,村民自治发展不仅需要国家制度层面上的完善和资源输入,更需要基层组织发挥积极作用和村民主体性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下乡 村民自治 去自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下乡背景下村级组织的经营行为研究--基于鄂东南陈村的调研
9
作者 王文杰 《保山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26-33,共8页
项目下乡背景下,“造点”是基层常见的反控制行为;政府“造点”研究缺少村庄视角,越来越多的村级组织选择主动“造点”的方式经营村庄,以改变自上而下的资源分配方式,对基层治理产生深刻影响。通过一个典型案例的分析,发现村级组织主动... 项目下乡背景下,“造点”是基层常见的反控制行为;政府“造点”研究缺少村庄视角,越来越多的村级组织选择主动“造点”的方式经营村庄,以改变自上而下的资源分配方式,对基层治理产生深刻影响。通过一个典型案例的分析,发现村级组织主动“造点”的主要手段是不断制造亮点,吸引领导注意力,核心作用机制是村级组织对科层体系的反向运作。但看似占据主动的村级组织在主动造点的过程中,却不自觉的更深程度嵌入科层体系,丧失自治性,造成行政吸纳自治、资源低效使用和新村级债务等治理难题,对村民自治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下乡 造点 村级组织 反向运作 行政吸纳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下乡为何总陷“精英俘获”陷阱——基于苏北S县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汤瑜 于水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7-108,112,共13页
项目下乡中的精英俘获不仅包含精英人物对特定资源的占有,还包含精英地区对普通地区项目资源的挤占。精英俘获并不必然来源于制度缺陷或精英作恶,项目分配中的偶然初始选择、自我强化机制和成本收益考量是导致精英俘获的重要原因之一,... 项目下乡中的精英俘获不仅包含精英人物对特定资源的占有,还包含精英地区对普通地区项目资源的挤占。精英俘获并不必然来源于制度缺陷或精英作恶,项目分配中的偶然初始选择、自我强化机制和成本收益考量是导致精英俘获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制度隔离发挥了突出作用。这也解释了为何正式制度和国家权力对精英俘获的规训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治理 项目下乡 精英俘获 偶然初始选择 自我强化机制 成本收益考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下乡后村庄秩序的再审视 被引量:11
11
作者 邓泉洋 费梅苹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0-108,173,共10页
项目下乡过程中的资源输入和规则引导,重构了村庄内部的治理秩序。资源和规则下乡之后改变了村庄权力的运作逻辑以及公共资源的分配规则,构建起了村庄内部的“权力-利益网络”。村干部稳定的周期性选任、利益分配的圈子化和项目运作的... 项目下乡过程中的资源输入和规则引导,重构了村庄内部的治理秩序。资源和规则下乡之后改变了村庄权力的运作逻辑以及公共资源的分配规则,构建起了村庄内部的“权力-利益网络”。村干部稳定的周期性选任、利益分配的圈子化和项目运作的封闭化是村庄内部“权力-利益网络”的外在特征。信息分享构建起的关系网络,利益让渡推动的秩序运转,责任形式化形成的自主秩序等催生了村庄内部的新秩序。项目下乡推动村庄发展的制度设计,同时形塑了村庄内部社会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下乡 “权力-利益网络” 村庄秩序 精英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下乡中的乡村多元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山西省阳城R镇A项目为例
12
作者 李晓青 张文政 《生产力研究》 2022年第6期78-86,共9页
“项目制”是国家在分税制改革后向农村输入资源的一种方式,随着地方发展对项目资金的依赖日渐加深,这种资源输入通常以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实现,项目制已经成为乡村治理的主要内容。用多元化治理的研究视角,以乡村社会为特定的研究场域... “项目制”是国家在分税制改革后向农村输入资源的一种方式,随着地方发展对项目资金的依赖日渐加深,这种资源输入通常以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实现,项目制已经成为乡村治理的主要内容。用多元化治理的研究视角,以乡村社会为特定的研究场域,以项目下乡为研究载体,以项目制中多元主体参与治理为研究重点,以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详细分析论述案例项目在申请、落地、项目动员、纠纷产生和处理、项目验收和评估的全过程,从中分析出基层政府、村两委、村治精英等主体在乡村项目制中的治理角色,深刻剖析项目下乡背景下乡村多元治理的困境及产生原因,进而尝试探寻多元主体在参与乡村项目制的“善治”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社会 项目下乡 多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公共政策执行中的治理技术工具化——基于近二十年“项目下乡”实践的历时性考察
13
作者 谭九生 贾晓港 《中国行政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6,共11页
治理技术工具化是指在公共政策执行中将治理技术当作政策工具来使用的行为过程。基于本土政策执行实际,纳入“制度-技术-文化”的分析框架,构建出不同于既有研究的全新政策工具分类图谱,并根据近二十年“项目下乡”的实践历程,初步解析... 治理技术工具化是指在公共政策执行中将治理技术当作政策工具来使用的行为过程。基于本土政策执行实际,纳入“制度-技术-文化”的分析框架,构建出不同于既有研究的全新政策工具分类图谱,并根据近二十年“项目下乡”的实践历程,初步解析了治理技术作为一种政策工具的经验可能。研究发现,项目下乡进程中的政策执行采用了现有政策工具所没有包含的多种治理技术,其中制度性、技术性和文化性治理技术发挥了富有治理效能的工具作用。是故,把项目下乡作为方法,以国家减贫行动和乡村振兴战略作为经验材料,进一步论证了三种治理技术的工具性实践,及其所呈现的结构动能、化简功能和柔性势能等不同于旧有政策工具的区别性特征。提出治理技术工具化,不仅能够有效揭示治理技术与政策工具之间的内在联系,还有助于深化对治理技术的学科认识和拓宽政策工具的研究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技术 政策工具 治理技术工具化 公共政策执行 项目下乡
原文传递
竞争性适配:县域项目资源下乡的运作机理与路径探索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丽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2,共9页
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实现对农村公共品的有效供给成为重要的社会议题。作为一种制度内自上而下供给方式的项目制,在基层运转的过程中呈现“去竞争性”的运作特征,引发供需错配、民众认可度不高等诸多实践困境。湖南省长沙市C县在国家政... 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实现对农村公共品的有效供给成为重要的社会议题。作为一种制度内自上而下供给方式的项目制,在基层运转的过程中呈现“去竞争性”的运作特征,引发供需错配、民众认可度不高等诸多实践困境。湖南省长沙市C县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通过构建项目运作的自主空间、民主化的平台建设、嵌入性的资源输入,促进了项目资源、群众需求、村庄发展的一体化发展,探索出以县域为统筹单位的竞争性适配的公共品供给模式。研究发现竞争性适配的公共品供给模式通过县域的自主性统筹、民主化的项目运作、合法化的项目激励,保障了项目下乡过程中村庄的主体性、干部的积极性、群众的参与性,产生出推动村庄公共品有效供给的项目效能和集体性再生产的治理效能。其所彰显出来的对分散的项目资源进行类别化和在地化的整合、建立合理的项目运作统筹层级、强化项目落地中的竞争机制与民主制度建设等先进经验,对项目制的基层运作、农村公共品的有效供给、基层善治都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 项目下乡 公共品供给 竞争性适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异化控制:项目权力分配的实践机制及治理效应——基于鄂中与皖北乡镇的比较研究
15
作者 张静霞 《决策与信息》 2024年第9期38-49,共12页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项目制是政府通过落实项目资源的分配促进乡村振兴的途径之一,是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基层政府的差异化权力配置在目标设定、检查验收以及激励分配中呈现出高度关联和松散关联两种形态,在村庄项目运作...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项目制是政府通过落实项目资源的分配促进乡村振兴的途径之一,是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基层政府的差异化权力配置在目标设定、检查验收以及激励分配中呈现出高度关联和松散关联两种形态,在村庄项目运作实践中体现为“行政控制”和“自主控制”两种方式,由此产生两种不同的村庄治理样态。高度关联型的项目权力配置压缩了基层政府的自主性,过度强调高标准、重压力和强考核,使项目体制趋于刚性化,进而阻碍了乡村的发展;而松散关联型的项目权力分配赋予基层政府适度剩余控制权,能将精细化的项目标准与村庄发展需求相结合,发挥项目资源动员作用,促进项目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激活村庄治理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构建政府、村庄与村民共建共治共享的项目治理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资源 政府权力配置 村基层治理 项目下乡 农村公共品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维转向、组织建设和项目下乡:分裂型村庄的善治路径研究——以豫北L村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慧丽 许珍珍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2-109,共8页
在国家项目下乡背景下,分裂型村庄如何避免派系恶性竞争,趟出一条从组织村民开始的有效治理路径?以豫北L村为例的相关研究发现:自上而下地“赋智”于村党支部,构建了超越村庄派系政治并发挥既有资源优势的治理思维;村党支部以组建“铁... 在国家项目下乡背景下,分裂型村庄如何避免派系恶性竞争,趟出一条从组织村民开始的有效治理路径?以豫北L村为例的相关研究发现:自上而下地“赋智”于村党支部,构建了超越村庄派系政治并发挥既有资源优势的治理思维;村党支部以组建“铁姑娘队”为抓手,对村庄妇女进行“赋权”“赋能”,使其在环境治理等公共服务领域发挥了内生的治理效用;以农村妇女自组织建设链接村庄有效形成从省妇联项目下乡开始的体制内项目信任连带效应,为村庄探索出一条从软性公共服务项目到硬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再到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善治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下乡 分裂型村庄 有效治理 妇女组织化
原文传递
“去自治化”:项目下乡背景下村民自治的理想表达与现实困境
17
作者 袁明宝 《生态经济评论》 2014年第1期92-99,共8页
项目下乡是新形势下解决村庄发展财政不足的重要途径,希冀通过外部资源输入激活村民自治和村庄经济发展的活力。但在实践过程中,项目下乡并没有带来村民自治的发展,甚至没有与村民自治发生任何互动,使得其成为单向度的资源输入形式,村... 项目下乡是新形势下解决村庄发展财政不足的重要途径,希冀通过外部资源输入激活村民自治和村庄经济发展的活力。但在实践过程中,项目下乡并没有带来村民自治的发展,甚至没有与村民自治发生任何互动,使得其成为单向度的资源输入形式,村民自治呈现出'去自治化'现象。具体表现有,村民选举出现'异化'状态,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较低,富人治村消解村民自治的政治空间。项目下乡背景下,村民自治发展不仅需要国家制度层面上的完善和资源输入,更需要基层组织发挥积极作用和村民主体性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下乡 村民自治 去自治化 路径选择
原文传递
乡村建设背景下新乡贤参与农村公共服务研究——以闽南三村为例 被引量:13
18
作者 苏志豪 何慧丽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4期72-84,171,172,共15页
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并提升服务水平,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抓手。基于闽南三村案例,从国家项目承接和乡村社会建设双向维度可以提炼出新乡贤参与农村公共服务的作用机制。首先,在自上而下的外发维度,新乡贤的介入使得政府委托而村干部... 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并提升服务水平,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抓手。基于闽南三村案例,从国家项目承接和乡村社会建设双向维度可以提炼出新乡贤参与农村公共服务的作用机制。首先,在自上而下的外发维度,新乡贤的介入使得政府委托而村干部代理的“项目下乡”典型结构出现了“倒逼发包”“信任直投”和“服务转包”等新型模式,其关键在于契合了政府行政逻辑。其次,在自下而上的内生维度,新乡贤受“在归属中发展”的文化逻辑驱动而做出服务示范行动,通过文化引领、组织保障和经济支撑等方式引领、培育村民自觉供给公共服务。新乡贤基于家国理性弥合政府理性和村社理性,有助于实现乡村建设背景下政府行政和村民行动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有机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振兴 村建设 农村公共服务 项目下乡 家国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性治理:能人治村的动力机制研究
19
作者 佘国梁 黄玉琴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4-64,共11页
能人治村正成为中西部乡村治理的新趋势,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基础。能人治村的动力机制可概括为“发展性治理”:伴随乡村发展而来的各种项目进村,带来了乡村治理内容和方式的改变,影响了乡村治理形态,为能人治村开辟了空间。能人... 能人治村正成为中西部乡村治理的新趋势,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基础。能人治村的动力机制可概括为“发展性治理”:伴随乡村发展而来的各种项目进村,带来了乡村治理内容和方式的改变,影响了乡村治理形态,为能人治村开辟了空间。能人治村的中心任务围绕项目获取和实施展开,村级组织形成了明晰的权责分工和经营理念,人格化治理和关系经营成为能人治村的主要方式。地方政府发展主义的运作逻辑为能人治村提供了政治合法性,由乡村发展带来的治理任务变革为能人治村提供了社会合法性,并且能人治村存在经济利益获取和社会资本培育的内生动力。能人治村有助于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和促进乡村发展建设,但也可能产生分利秩序、治理悬浮和难以持续等非预期后果。为此,需要进一步规范项目制的运作,加强对村干部的监督机制建设,将乡村发展同农民的治理需要结合起来,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下乡 能人治村 经营村庄 发展性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品性质、技术适配与基层治理有效
20
作者 李佩娴 《决策与信息》 2024年第10期70-82,共13页
农村公共品可以分为标准化基本公共品、非规则基础性公共品、非规则发展性公共品三种类型,通过公共品性质辨析可以构建农村公共品供给的不同适应模式,进而提升资源下乡的治理效能。基于对宁乡市D镇“三三制”村级公共品供给模式调查发现... 农村公共品可以分为标准化基本公共品、非规则基础性公共品、非规则发展性公共品三种类型,通过公共品性质辨析可以构建农村公共品供给的不同适应模式,进而提升资源下乡的治理效能。基于对宁乡市D镇“三三制”村级公共品供给模式调查发现,农村公共品的“共域公给”导致了民主协商空间和民主监督空间消解。通过分类供给与确立责任边界、创设组织架构与打造治理平台,广泛组织动员群众参与到基层民主治理中来,不仅提升了村庄公共品供给效率,也实现了基层治理能力的提高。基于此,现阶段,要实现资源下乡背景下基层治理有效,一是要将以县为主的公共品供应模式变为乡镇统筹的竞争性适应模式,以解决项目资源不均衡分配与供需间的错位;二是要将治理成本包干主体下移,扭转国家资源下乡中基层治理能力的弱化趋势;三是要重塑新型治理模式,通过资源输入和制度输入解决传统代理人体制中代理人失控乱象,实现基层治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 项目下乡 公共品性质 公共品供给 村民自治 治理有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