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5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精须根剪切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1
作者 郭宇辉 邓勇杰 +4 位作者 胡淑芬 赖曲芳 刘木华 邓吉 李长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3-204,共12页
【目的】针对新鲜黄精须根繁多、韧性大难以去除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干燥工艺去除须根的新方法,通过对黄精进行干燥处理,使黄精须根失水变脆,在剪切作用下,实现黄精须根的去除。通过研究黄精在不同取样部位、不同含水率和加载速率条件... 【目的】针对新鲜黄精须根繁多、韧性大难以去除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干燥工艺去除须根的新方法,通过对黄精进行干燥处理,使黄精须根失水变脆,在剪切作用下,实现黄精须根的去除。通过研究黄精在不同取样部位、不同含水率和加载速率条件下其须根的剪切力学特性,可为黄精须根机械化去除提供数据参考。【方法】以4年生多花黄精为试验对象,根据黄精不同取样部位进行分组,分为上表面须根组和下表面须根组共2个试验组,并测量上、下表面须根的初始直径;再通过干燥获得不同含水率的黄精,对这些黄精的含水率和须根直径进行测量,并设置质构仪的加载速率,对须根进行剪切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获得黄精须根剪切试验的载荷-位移曲线,该载荷-位移曲线分为4个阶段:剪切力近似线性增长阶段、剪切力振荡波动阶段、剪切力近似指数增长阶段、剪切力急速下降阶段。试验条件下,剪切力范围为1.39~44.37N,剪切强度范围为0.63~20.41MPa。黄精须根的剪切强度受取样部位和含水率影响显著(P<0.01);加载速率对黄精须根剪切强度无显著影响(P>0.05);各因素对黄精须根剪切强度影响的主次顺序依次为:含水率、取样部位和加载速率。【结论】当黄精须根含水率为(4.08±2)%时,须根的剪切力和剪切强度最小,剪切力均值为3.16N,剪切强度均值为0.83MPa,此时最适宜进行黄精须根去除。研究结果可为黄精须根机械化去除和参数选取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为黄精脱须工艺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须根 力学特性 剪切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须根提取液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2
作者 翟明昊 秦光和 +3 位作者 赵青剑 冯丽 李姿 刘敏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3期220-225,共6页
目的探究三七须根提取液对酒精引起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50只雄性C57BL/6J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67.5 mg/kg)、中剂量组(135.0 mg/kg)、高剂量组(270.0 mg/kg),每组10只。对照组与模型组灌胃纯水,三七须根提取... 目的探究三七须根提取液对酒精引起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50只雄性C57BL/6J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67.5 mg/kg)、中剂量组(135.0 mg/kg)、高剂量组(270.0 mg/kg),每组10只。对照组与模型组灌胃纯水,三七须根提取液剂量组分别灌胃相应浓度的受试物20 mL/kg;三七须根提取液剂量组与模型组5 h后灌胃40%乙醇10 mL/kg,连续14 d,最后一次灌胃后禁食16 h,再分别给予20 mL/kg乙醇进行冲击。称量各组小鼠空腹体重后腹主动脉取血,取肝脏称重,后测定小鼠血清及肝匀浆生化指标以及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水平。结果三七须根提取液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显著下降(P<0.05或P<0.01);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高剂量组肝脏中TG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低、高剂量组IL-1β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三七须根提取液对酒精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须根 酒精性肝损伤 氧化应激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附子须根成结的分子机制
3
作者 章景 李永宁 +3 位作者 袁鑫怡 王富华 高继海 彭成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20-27,共8页
目的:基于附子栽培基地中出现的须根成结现象,探究其形成的分子机制。方法:本研究针对附子须根成结现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附子、须根及根结转录组进行分析,探究附子须根成结的分子机制。结果:本研究共获得119.15 Gb Clean Data,794... 目的:基于附子栽培基地中出现的须根成结现象,探究其形成的分子机制。方法:本研究针对附子须根成结现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附子、须根及根结转录组进行分析,探究附子须根成结的分子机制。结果:本研究共获得119.15 Gb Clean Data,794466条unigenes,共有43899条unigenes在8大数据库得到注释。KEGG富集显示,共有28814条unigenes参与到138条通路中,其中植物-病原菌互作通路注释最为丰富,另有68条基因注释到参与植物防御病菌害的WRKY转录因子家族。通过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发现病原微生物通过侵害角质层、细胞壁突破植物防御,3-酮酰基-CoA合成酶和纤维素合成酶在防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UTP-葡萄糖-1-磷酸尿苷酰转移酶、1,4-α-葡聚糖分支酶、蔗糖合酶均在膨大根结中表达上调,提示淀粉和蔗糖代谢通路是根结膨大的重要途径。结论:本研究解析了附子须根成结的发生发育机制,为研究附子抗病原微生物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须根 根结 转录组测序 病原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母须根水提物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
4
作者 张影丽 郑良超 +2 位作者 汪婧雯 吴德玲 黄琪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2-947,共6页
目的探讨知母须根水提物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通过腹腔注射D-半乳糖结合双侧海马注射Aβ25-35淀粉样蛋白建立AD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多奈哌齐1.4 mg/kg)及知母须根低、中、高剂量组(3、6... 目的探讨知母须根水提物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通过腹腔注射D-半乳糖结合双侧海马注射Aβ25-35淀粉样蛋白建立AD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多奈哌齐1.4 mg/kg)及知母须根低、中、高剂量组(3、6、12 g/kg),每组10只,另取10只正常大鼠作为空白组。Y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变化,TUNEL染色观察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凋亡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PI3K、p-PI3K、Akt、p-Akt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自发交替正确率降低(P<0.01),海马神经元排列紊乱,核仁固缩,细胞破裂及凋亡,神经细胞损伤严重,尼氏体不清,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率以及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升高(P<0.01),p-PI3K/PI3K、p-Akt/Akt比值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知母须根水提物各剂量组大鼠自发交替正确率升高(P<0.05,P<0.01),海马组织病理学改变减轻,神经细胞形态部分恢复,神经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P<0.01),知母须根水提物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降低(P<0.01),p-PI3K/PI3K、p-Akt/Akt比值升高(P<0.05,P<0.01)。结论知母须根水提取对Aβ25-35联合D-半乳糖诱导的AD模型大鼠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减少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母须根水提物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细胞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须根提取物和益生菌对三黄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肠道形态及盲肠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卢圣鄂 任风鸣 +3 位作者 王晗 卓维 亓俊朋 杨希萌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8-696,共9页
【目的】研究饲粮中添加黄连须根提取物和益生菌对三黄鸡的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免疫器官指数、肠道组织形态及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有助于指导畜禽的科学养殖。【方法】以三黄鸡为试验对象,设置4个处理,试验组A为对照组,饲喂基础... 【目的】研究饲粮中添加黄连须根提取物和益生菌对三黄鸡的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免疫器官指数、肠道组织形态及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有助于指导畜禽的科学养殖。【方法】以三黄鸡为试验对象,设置4个处理,试验组A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B、C、D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4%黄连须根提取物+1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100 mg/kg植物乳杆菌、8%黄连须根提取物+1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100 mg/kg植物乳杆菌、12%黄连须根提取物+100 mg/kg枯草芽孢杆菌+100 mg/kg植物乳杆菌,测定比较其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免疫器官指数、肠道组织形态及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差异。【结果】饲粮中添加4%~12%黄连须根提取物+益生菌后显著增加三黄鸡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下同),显著降低血清中AST、TG、LDL-C含量,显著提高三黄鸡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显著提高三黄鸡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添加8%~12%黄连须根提取物+益生菌组合显著提升三黄鸡十二指肠和回肠的绒隐比,且显著提高三黄鸡盲肠菌群的Observed_species和Chao1丰富度指数,显著提高Shannon、Simpson多样性指数。添加4%~12%黄连须根提取物+益生菌组合的三黄鸡盲肠菌群中有害菌群Actinobacteria、拟杆菌属(Bacteroides)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益生菌群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粪球菌属(Coprococcus)和颤螺菌属(Oscillospira)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结论】饲粮中添加黄连须根提取物和益生菌,能提高三黄鸡的生长性能,增加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提高脂代谢水平和肝脏健康状况,促进免疫器官和肠道形态发育,促进了肠道中益生菌的繁殖,抑制了有害菌的增殖,丰富盲肠微生物区系,更好地保持三黄鸡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须根提取物 益生菌 三黄鸡 生长性能 免疫功能 盲肠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茅苍术根茎、须根挥发性成分比较
6
作者 陈袁袁 陈雷 +8 位作者 王萌 孙琳棋 邓娟 黄晓 陈庆梅 卫威 万雨露 汪文杰 余坤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330-3337,共8页
目的比较茅苍术根茎、须根挥发性成分。方法制作根茎、须根石蜡切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横切面。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GC-MS法检测苍术素、β-桉叶醇、茅术醇、苍术酮含量,并分析挥发性成分。采用多元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及... 目的比较茅苍术根茎、须根挥发性成分。方法制作根茎、须根石蜡切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横切面。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GC-MS法检测苍术素、β-桉叶醇、茅术醇、苍术酮含量,并分析挥发性成分。采用多元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及差异代谢物筛选。结果根茎横切面可见大型油室,须根中可见油细胞。须根挥发油含量占根茎的24.88%,共检测出共有成分55种、根茎特有成分2种、须根特有成分6种。根茎中β-桉叶醇、茅术醇、苍术酮、苍术素含量比例为22.84∶1.16∶2.78∶1.00,须根中为5.59∶0.22∶0.97∶1.00。根茎、须根中挥发性成分具有显著性差异,组间区分度良好。根据OPLS-DA模型筛选出茅术醇、β-桉叶醇等12种差异代谢物。结论茅苍术根茎、须根挥发油成分类似,但含量不同,后者综合利用潜力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苍术 根茎 须根 挥发性成分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须根自然腐解对滇重楼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袁林 李卓蔚 +4 位作者 王丹 郭冬琴 丁博 赵晶晶 周浓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4年第1期70-78,共9页
目的:研究滇重楼须根在自然腐解条件下对其根际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四年生和五年生滇重楼幼苗为试验材料,在供试土壤中加入不同剂量的滇重楼须根,研究它们腐解对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 目的:研究滇重楼须根在自然腐解条件下对其根际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四年生和五年生滇重楼幼苗为试验材料,在供试土壤中加入不同剂量的滇重楼须根,研究它们腐解对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滇重楼须根自然腐解会抑制根系活力、丛枝菌根真菌侵染强度以及总提取球囊霉素和易提取球囊霉素含量,降低根际土壤pH值、速效氮(AN)、速效磷(AP)和有机质(OM)含量以及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减少细菌、放线菌和总微生物数量,增加真菌数量和蔗糖酶活性,随着须根施用量的增加,上述指标的减少或增加幅度逐渐增加。相关分析发现,脲酶活性与土壤pH、AN、AP和OM含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其活性可作为表征滇重楼连作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重要指标。结论:人工种植滇重楼过程中遗留须根自然腐解显著改变滇重楼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可能是造成连作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实际生产中避免须根遗留是保障滇重楼生长发育及品质形成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重楼 须根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核桃壳与三七须根固态发酵灵芝研究
8
作者 谢晋奕 张天祎 +1 位作者 熊智 韩龙 《云南农业》 2024年第7期76-79,共4页
以铁核桃壳和三七须根作基质对灵芝固态发酵,探究发酵对灵芝菌丝活性成分的影响及其对三七须根中皂苷成分的富集效果。检测固态发酵灵芝菌丝中多糖、三萜及总皂苷含量,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菌丝中的皂苷种类。结果表明,赤芝和紫芝最... 以铁核桃壳和三七须根作基质对灵芝固态发酵,探究发酵对灵芝菌丝活性成分的影响及其对三七须根中皂苷成分的富集效果。检测固态发酵灵芝菌丝中多糖、三萜及总皂苷含量,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菌丝中的皂苷种类。结果表明,赤芝和紫芝最适配比为铁核桃壳∶三七须根=25∶55,该条件下赤芝菌丝多糖、三萜及总皂苷含量分别为54.28 mg/g、10.04 mg/g和16.89 mg/g,且高于对照组;紫芝菌丝多糖、三萜及总皂苷含量分别为45.99 mg/g、9.77 mg/g和25.28 mg/g,紫芝多糖、总皂苷含量高于对照组,而三萜含量低于对照组;液相色谱分析赤芝与紫芝菌丝均含有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Re、Rb1和Rd等成分。说明使用铁核桃壳与三七须根固态发酵灵芝对菌丝活性成分的合成有促进作用,且灵芝菌丝能够富集三七须根中的皂苷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核桃壳 三七须根 固态发酵 灵芝菌丝 活性成分 皂苷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白米的生药学研究之一须根、叶的组织构造 被引量:4
9
作者 胡本祥 王西芳 +1 位作者 李秋云 张宏华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32-33,共2页
太白米的生药学研究之一已另文发表,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太白米的能育须根不育须根和叶的形态、组织进行了研究,为探求太白米的生长发育和引种驯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太白米 能育须根 不育须根 组织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须根护坡力学效应的三轴试验研究 被引量:28
10
作者 张锋 凌贤长 +3 位作者 吴李泉 王立娜 朱占元 吴昊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2期3979-3985,共7页
依托浙江省武义县平头村山体高边坡,基于常规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探究植被须根含量和含水量对重塑非饱和粉质黏土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1)土样的主应力差–轴向应变关系曲线中,主应力差随轴向应变的增加而增大,试验曲... 依托浙江省武义县平头村山体高边坡,基于常规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探究植被须根含量和含水量对重塑非饱和粉质黏土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1)土样的主应力差–轴向应变关系曲线中,主应力差随轴向应变的增加而增大,试验曲线基本表现为硬化型,且随着围压的增加,土体强度增加。(2)含水量对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影响很大,黏聚力与含水量的变化关系呈抛物线型,存在一个界限含水量19%,高于或低于此含水量时,土样黏聚力较小;随含水量的增加,内摩擦角减小,二者近线性递减。(3)植被须根可以提高土体抗剪强度,但与土的含水量和须根含量大小有关,含水量为19%时,植被须根可以显著提高素土的黏聚力,且须根体积含量5%时土体黏聚力较大,但对内摩擦角影响较小。以上研究结果为浙江武义平头村山体高边坡的失稳预警与滑坡防治提供量化资料,同时也为其他植被护坡工程设计准备必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植被须根护坡 力学效应 抗剪强度 含水量 三轴压缩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处理的胡萝卜青头、须根与开裂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14
11
作者 韩仲志 邓立苗 +3 位作者 徐艳 冯永莲 耿琪超 熊凯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6-161,共6页
为了实现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胡萝卜外观品质自动分级系统,基于图像处理的方法,参照国家标准(SB/T10450-2007),该文提出影响胡萝卜外观等级的须根、青头、开裂等关键参数的提取算法。须根检测算法通过提取骨架检测端点数来实现,青头检测算... 为了实现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胡萝卜外观品质自动分级系统,基于图像处理的方法,参照国家标准(SB/T10450-2007),该文提出影响胡萝卜外观等级的须根、青头、开裂等关键参数的提取算法。须根检测算法通过提取骨架检测端点数来实现,青头检测算法通过R分量上二值化得到,开裂检测算法使用S分量结合区域标记的方法完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须根数、青头比和开裂度3个量化标准,对试验随机采集的520个胡萝卜图像的青头、须根和开裂进行检测,正确率分别达到了97.5%,81.8%,92.3%,总体识别率91.3%。该文所构建的胡萝卜关键特征检测方法,对研究机器视觉的胡萝卜外观品质自动检测装置与分级生产线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检测 品质分级 胡萝卜 青头 须根 开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酚-硫酸法测定麦冬须根中多糖的含量 被引量:19
12
作者 何佳奇 姚振生 +4 位作者 熊耀康 吴巧凤 刘宇文 顾芳芳 冯煌燕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51-52,共2页
目的测定麦冬须根中多糖的含量,与块根中多糖的含量比较。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结果最大吸收波长为485nm,多糖含量在0.101~1.012mg/L范围内与吸光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8267C+0.0163,r=0.9992。测得麦冬块根多糖含量约为... 目的测定麦冬须根中多糖的含量,与块根中多糖的含量比较。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结果最大吸收波长为485nm,多糖含量在0.101~1.012mg/L范围内与吸光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8267C+0.0163,r=0.9992。测得麦冬块根多糖含量约为0.3016mg/g,须根多糖含量约为0.3594g/g。平均回收率为100.30%,RSD=3.14%。结论麦冬须根含多糖,且含量不低于块根。麦冬须根亦有药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块根 麦冬须根 多糖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须根腐解对丹参根际土壤化感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伟 魏莹莹 +4 位作者 吕海花 周洁 王晓 耿岩玲 李奉胜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203-2206,共4页
目的:研究须根腐解对丹参根际土壤化感物质的影响。方法:采用XAD-4树脂提取并分离纯化丹参根际土壤化感物质,应用GC-MS对化感物质组成进行分析,利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物质相对含量。结果:须根腐解能够使丹参根际土壤提取液中的化感物... 目的:研究须根腐解对丹参根际土壤化感物质的影响。方法:采用XAD-4树脂提取并分离纯化丹参根际土壤化感物质,应用GC-MS对化感物质组成进行分析,利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物质相对含量。结果:须根腐解能够使丹参根际土壤提取液中的化感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明显增加。其中辛酸、乙醛、十六烷为丹参产生的主要化感物质,其相对含量与须根添加量呈正相关。须根腐解促使丹参产生有机酸类(乙酸、辛酸等)、小分子醛(乙醛等)、脂肪酸(十六烷酸等)、烃类(十六烷)、酚酸及衍生物类(邻苯二甲酸等)等一系列化感物质。结论:大田丹参残留须根在腐解后会促使植物产生一系列的化感物质,对丹参连作障碍的形成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须根 化感物质 连作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参须根中多肽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2
14
作者 焦连庆 魏俊杰 +1 位作者 徐景达 于敏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70-72,共3页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从红参须根中分得一个新的多肽化合物。根据氨基酸组成分析,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高效排阻层析分子量测定结果,鉴定为33肽。文中还报道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和免疫手段.研究了红参须根多肽的活性,并与人参皂...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从红参须根中分得一个新的多肽化合物。根据氨基酸组成分析,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高效排阻层析分子量测定结果,鉴定为33肽。文中还报道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和免疫手段.研究了红参须根多肽的活性,并与人参皂甙的活性进行了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参须根 多肽 聚丙烯酰胺凝胶 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明参须根中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帮经 彭树林 +1 位作者 梁健 丁立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16-618,共3页
关键词 川明参 须根 化学成分 中药 香豆素 黄酮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须根乙醇提取物抗氧化及抑真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庞明 李西柳 +2 位作者 陆刚 任姗 王俊儒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6-201,共6页
以没食子酸为标准品,对丹参须根乙醇提取物各萃取物中酚性化合物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DPPH.法对各萃取物进行自由基清除实验;以3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采用离体实验方法对丹参须根乙醇提取物各萃取物进行抑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石... 以没食子酸为标准品,对丹参须根乙醇提取物各萃取物中酚性化合物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DPPH.法对各萃取物进行自由基清除实验;以3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采用离体实验方法对丹参须根乙醇提取物各萃取物进行抑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及水溶物5部分的酚性成分含量依次为2.74%、11.11%、51.48%、31.80%、1.69%。(2)抗氧化实验显示,各部分清除DPPH.的IC50值分别为210.00、122.00、6.00、42.001、0 277.00μg.mL-1。(3)相关性分析表明,丹参须根乙醇提取物各萃取部分的抗氧化活性主要源于其中的酚性化合物。(4)在浓度为1 mg.mL-1时,石油醚萃取相抑菌效果最好,对番茄灰霉、棉花立枯、苹果炭疽3种病原菌抑菌率为81.44%、85.58%、82.73%。(5)不同浓度石油醚萃取相对相同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差异显著,对番茄灰霉、棉花立枯、苹果炭疽病原菌的72 hEC50值分别为0.361 5、0.422 1、0.270 8 mg.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须根 抗氧化活性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冬须根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姜宇 段昌令 +2 位作者 柴兴云 华会明 屠鹏飞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11-1114,共4页
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Thund.)Ker—Gawl.为百合科沿阶草属植物,其块根为常用中药,具有清心除烦、生津止渴、润肺止咳的功效。药理研究显示有抗缺氧、抗心律失常、改善心肌缺血、增加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增加免疫功能、降... 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Thund.)Ker—Gawl.为百合科沿阶草属植物,其块根为常用中药,具有清心除烦、生津止渴、润肺止咳的功效。药理研究显示有抗缺氧、抗心律失常、改善心肌缺血、增加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增加免疫功能、降血糖等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消渴症等。植物化学研究心,30表明甾体皂苷和高异黄酮是麦冬的主要成分,为了较全面认识麦冬的化学成分,并为麦冬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须根 化学成分 冠心病心绞痛 抗心律失常 心肌收缩力 常用中药 生津止渴 润肺止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丹参须根有效成分的酶法提取工艺 被引量:16
18
作者 陆刚 杜国栋 +1 位作者 王俊儒 梁宗锁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1976-1981,共6页
目的:研究丹参须状细根中有效成分的酶法提取工艺,同时优化酶解工艺的参数。方法:采用纤维素酶酶解再超声促提来提取丹参须状细根中的有效成分,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酶解参数,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多项式回归建立预测模型。结果:... 目的:研究丹参须状细根中有效成分的酶法提取工艺,同时优化酶解工艺的参数。方法:采用纤维素酶酶解再超声促提来提取丹参须状细根中的有效成分,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酶解参数,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多项式回归建立预测模型。结果:利用优选出的酶解工艺所得到的丹参须状细根提取液中总丹参酮和总丹酚酸的收率较非酶法分别提高了113.92%和30.64%,并且薄层检测表明纤维素酶酶解对提取液中的有效成分无质的影响;同时,建立的数学模型的复相关系数较高,并且通过检验。结论:采用纤维素酶酶解再超声促提的方法可以充分地提取出丹参须状细根中的有效成分,同时,利用多项式回归所建立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丹参 须根 纤维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须根总生物碱及单体的联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柳明 叶小利 +5 位作者 梁艳婷 王亮 蓝萍 陈新 黄文文 李学刚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44-1646,共3页
目的研究从黄连须根中分离纯化黄连生物碱单体和总碱的联产工艺。方法用0.3%硫酸水加热回流提取黄连须中总生物碱,用石灰乳调节提取液pH为5~6,过滤;滤液用JG-101树脂吸附,用不同洗脱剂分步洗脱;重结晶获得药根碱和小檗碱单体,盐析获得... 目的研究从黄连须根中分离纯化黄连生物碱单体和总碱的联产工艺。方法用0.3%硫酸水加热回流提取黄连须中总生物碱,用石灰乳调节提取液pH为5~6,过滤;滤液用JG-101树脂吸附,用不同洗脱剂分步洗脱;重结晶获得药根碱和小檗碱单体,盐析获得黄连总生物碱;用HPLC分析黄连生物碱及总碱含量。结果用2%氢氧化钠洗脱,酸中和后重结晶得药根碱单体;再用70%酸性甲醇(1%H2SO4)溶液洗脱总生物碱;洗脱液中加入2%NaCl沉淀并重结晶得小糪碱单体;上清液加20%NaCl沉淀获得余下总生物碱。结论用JG-101树脂能够很好吸附黄连总生物碱,药根碱和小檗碱单体的纯度均达到95%以上,总生物碱(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和药根碱之和)的含量为9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须根 总生物碱 生物碱单体 联产工艺 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须根提取物生物碱类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永欣 朱童 +6 位作者 杨丹 滕菲 朱晶晶 王智民 陈两绵 高慧敏 冯伟红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7期2556-2561,共6页
目的:在黄连的采收加工过程中,大量的黄连须作为农业废弃物而丢弃,为探索其在植物源农药方面的应用价值和前景,对黄连须根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提取物和单体成分进行活性筛选。方法:采用酸水提取,制备黄连须根提取物,采用... 目的:在黄连的采收加工过程中,大量的黄连须作为农业废弃物而丢弃,为探索其在植物源农药方面的应用价值和前景,对黄连须根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提取物和单体成分进行活性筛选。方法:采用酸水提取,制备黄连须根提取物,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对其生物碱类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指认黄连须根中的主要化学成分;采用一测多评方法,对其中的盐酸小檗碱、盐酸黄连碱、盐酸药根碱、盐酸表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等5个成分进行定量研究;采用抑菌圈法,评价须根提取物及部分单体成分对农业病原菌的抑制活性。结果:通过质谱指认了黄连须根酸水提取物中14种生物碱类成分,其中5种主要生物碱含量总和是6.9%~9.1%,其含量约为主根提取物的26%,具有开发利用价值。通过对黄连、须根2种提取物以及黄连须根中的主要成分盐酸黄连碱的活性筛选,发现黄连须根提取物在1、10、50、100 mg/L 4个浓度下对农业中常见病原菌(小麦赤霉菌、番茄灰霉菌、辣椒疫霉菌、小麦纹枯病、番茄早疫病、苹果斑点落叶病、辣椒炭疽菌、水稻稻瘟病)抑制活性较弱,仅有黄连提取物在高浓度(100 mg/L)时对辣椒疫霉菌的抑制活性达50%,其余抑菌活性均低于50%。须根中的盐酸黄连碱在50 mg/L对辣椒疫霉菌、小麦纹枯病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80%),对水稻稻瘟病、辣椒炭疽菌也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分别达71.43%和63.64%。结论:黄连须根中的生物碱成分含量较高,且对农业中常见病原菌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尤其是盐酸黄连碱对辣椒疫霉菌、小麦纹枯病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具备开发利用潜力,可以为黄连须根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须根 生物碱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