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构骨皮瓣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侯伟东 唐向阳 +2 位作者 陈平 万圣祥 谢小青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12期63-65,共3页
目的建立一个血管束植入预构骨皮瓣的动物实验模型,以研究血管束植入后的预构骨皮瓣的形成及代谢变化。方法 40只新西兰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对照组移植右髂骨块于颈单蒂任意皮瓣下方,形成骨皮瓣,实验组颈部骨... 目的建立一个血管束植入预构骨皮瓣的动物实验模型,以研究血管束植入后的预构骨皮瓣的形成及代谢变化。方法 40只新西兰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对照组移植右髂骨块于颈单蒂任意皮瓣下方,形成骨皮瓣,实验组颈部骨皮瓣植入右耳中央动、静脉束。2组再随机分为5组,每组4只,按时间顺序在2、3、4、5、6周时观察皮瓣的成活情况、同位素扫描及组织切片。结果实验组骨皮瓣出现坏死3例,成活率85%(17/20),对照组出现坏死8例,成活率60%(12/20),植入血管束的预构骨皮瓣成活情况好;同位素扫描实验组骨皮瓣中骨组织代谢生长及血供明显优于对照组,ECT值实验组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织学检查实验组骨组织无坏死及吸收,而对照组骨组织有坏死及吸收。结论血管束植入具有加速血运重建,保持骨组织结构稳定,无吸收,5周左右达到良好的血运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构骨皮瓣 血管束植入 动物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敷护理在减轻前臂预构骨皮瓣修复术患者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2
作者 曾雪芬 池丽娜 林琳 《中国临床护理》 2019年第4期324-326,共3页
目的探讨冰敷护理在前臂预构骨皮瓣修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9月采用前臂预构骨皮瓣修复治疗的12例尺桡骨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2年4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将2014年1月-201... 目的探讨冰敷护理在前臂预构骨皮瓣修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9月采用前臂预构骨皮瓣修复治疗的12例尺桡骨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2年4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将2014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冰敷护理。观察2组术后疼痛评分及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48h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t=2.771,P=0.010)。2组术后皮瓣均全部成活,前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65,P=0.699)。结论冰敷护理能显著缓解前臂预构骨皮瓣修复术患者术后的疼痛,且不影响治疗效果和术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敷护理 预构骨皮瓣 移植 前臂肤组织缺损 尺桡缺损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束植入预构骨皮瓣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杨芳 李胜兰 +1 位作者 康尚英 程芬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 2007年第7期1-3,共3页
目的通过建立1个血管束植入预构骨皮瓣的动物实验模型,探讨血管束植入后的预构骨皮瓣的形成及变化过程,为预构骨皮瓣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4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5组,移植右髂骨块于颈单蒂任意皮瓣下方,形成骨皮瓣,各组动物... 目的通过建立1个血管束植入预构骨皮瓣的动物实验模型,探讨血管束植入后的预构骨皮瓣的形成及变化过程,为预构骨皮瓣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4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5组,移植右髂骨块于颈单蒂任意皮瓣下方,形成骨皮瓣,各组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只。实验组切开骨皮瓣翻起,仅保留血管束作为蒂部,再原位缝合。对照组皮瓣切开翻起后重新缝合。分别于植入后第2、3、4、5、6周,观察和监测皮瓣的成活与骨皮瓣吸收情况及组织学变化。结果同期植入血管束的骨皮瓣与任意骨皮瓣相对比,植入血管束的预构骨皮瓣成活情况好,骨组织无坏死及吸收(P〈0.01)。结论血管束植入具有加速血运重建,保持骨组织结构稳定,无吸收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构骨皮瓣 血管束植入 实验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束植入预构骨皮瓣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辉 王绪凯 +2 位作者 郝玉芹 王雨 杨玉霞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03年第3期108-111,119,共5页
目的 :建立一个血管束植入预构骨皮瓣的动物实验模型 ,以研究血管束植入骨皮瓣后的预构骨皮瓣的形成及代谢变化。方法 :20支新西兰白兔分成5组 ,移植右髂骨于额或颈单蒂任意皮瓣下方 ,形成骨皮瓣 ,分别在1/2动物的额部骨皮瓣与另外1/2... 目的 :建立一个血管束植入预构骨皮瓣的动物实验模型 ,以研究血管束植入骨皮瓣后的预构骨皮瓣的形成及代谢变化。方法 :20支新西兰白兔分成5组 ,移植右髂骨于额或颈单蒂任意皮瓣下方 ,形成骨皮瓣 ,分别在1/2动物的额部骨皮瓣与另外1/2动物颈部骨皮瓣植入右耳中央动、静脉束 ,按时间顺序2~6周 ,观察皮瓣的成活、同位素扫描及墨灌注组织切片。结果 :同期植入血管束的任意骨皮瓣对比 ,植入血管束的预构骨皮瓣成活情况好 ,骨组织无坏死及吸收 ,ECT扫描结果显著。结论 :血管束植入具有加速血运重建 ,保持骨组织结构稳定 ,无吸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束植入 预构骨皮瓣 实验研究 血运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段游离胫骨异位预构骨皮瓣二期带蒂原位回植修复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5
5
作者 周明武 张迅 +5 位作者 幸超峰 王飞云 朱杰 宋力 李扬 周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0-324,共5页
[目的]探讨大段游离胫骨异位血管化预构骨皮瓣二期带蒂原位回植修复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例大段胫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并皮肤软组织缺损者,其中,1例胫骨骨折术后发生严重感染(例1),另1例游离胫骨段严重污染(例2),分... [目的]探讨大段游离胫骨异位血管化预构骨皮瓣二期带蒂原位回植修复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例大段胫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并皮肤软组织缺损者,其中,1例胫骨骨折术后发生严重感染(例1),另1例游离胫骨段严重污染(例2),分别将体外灭菌处理的大段游离胫骨异位于股直肌与股外侧肌间隙之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管处预构骨皮瓣,同时对胫骨开放创面进行抗感染治疗,待感染创面治愈后,择期行携带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的异位血管化骨皮瓣原位回植修复骨及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两患者游离胫骨段在异位预构骨皮瓣的整个过程中均未发生感染,预构骨皮瓣术后3个月DSA均显示:游离胫骨段周围可见大量血管生长,且部分血管长入胫骨段内。1例小腿部感染创面在预构骨皮瓣术后6个月治愈;预构骨皮瓣术后1年行带血管蒂的预构骨皮瓣原位回植修复胫骨及小腿部皮肤缺损,回植术后5个月,原骨折部位下段发生慢性感染,经抗感染治疗6个月后治愈;回植术后12个月患肢负重行走功能开始恢复。例2污染创面在预构骨皮瓣术后一个半月闭合;预构骨皮瓣术后6个月行带血管蒂的骨皮瓣原位回植修复胫骨及小腿部皮肤缺损;回植术后11个月患肢负重行走功能完全恢复。[结论]大段游离胫骨异位于股直肌与股外侧肌间隙之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血管处可预构带血管蒂的骨皮瓣,其可作为修复大段骨缺损的自体骨来源,为大段骨缺损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胫 预构骨皮瓣 回植 缺损 肤软组织缺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