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不良事件预测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马培煜 郑小卫 +1 位作者 张轶雯 陈素红 《癌症》 CAS 2024年第1期19-26,共8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作为癌症治疗的革命性突破被广泛用于肺癌、黑色素瘤、淋巴瘤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但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影响患者用药安全,严重时甚至危及患...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作为癌症治疗的革命性突破被广泛用于肺癌、黑色素瘤、淋巴瘤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但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影响患者用药安全,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探索irAEs预测标志物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系统阐述了现有irAEs预测标志物的研究,可为临床中ICIs的安全应用及irAEs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不良事件 预测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疗效预测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马兰兰 李卉 《癌症》 CAS 2024年第4期141-149,共9页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pe 2,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肿瘤侵袭性强,易复发,预后差。随着HER-2靶向治疗药物的应用与发展,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NAT)的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pe 2,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肿瘤侵袭性强,易复发,预后差。随着HER-2靶向治疗药物的应用与发展,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herapy,NAT)的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率得以提升,NAT成为早期HER-2阳性乳腺癌的标准疗法。但鉴于肿瘤异质性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等问题,研究日益聚焦于探索有效的生物标志物,以监测NAT的治疗反应,并精准预测其疗效,从而依据患者个体差异适时调整治疗方案,实现个体化、精准化治疗。本文汇总阐述了HER-2阳性乳腺癌NAT疗效预测标志物的研究,以期为临床实践及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2阳性乳腺癌 新辅助治疗 预测标志物 病理完全缓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单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预测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施敏 张俊 朱正纲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6期3831-3837,共7页
靶向EGFR的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和帕尼单抗的问世大大拓宽了转移性结直肠肿瘤疗效,而当人们意识到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EGFR蛋白表达阳性与应用EGFR单抗治疗的疗效并没有相关性,便致力于可能的疗效预测标志物的研究.EGFR信号转导... 靶向EGFR的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和帕尼单抗的问世大大拓宽了转移性结直肠肿瘤疗效,而当人们意识到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EGFR蛋白表达阳性与应用EGFR单抗治疗的疗效并没有相关性,便致力于可能的疗效预测标志物的研究.EGFR信号转导系统下游的例如K-ras、BRAF、PIK3CA的基因突变,以及肿瘤抑制基因PTEN的失活都成了研究的热点.在结直肠癌中,K-ras基因突变率为35%-45%,已成为EGFR单克隆抗体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主要疗效预测标志物.另外,在K-ras野生型基因的患者中,BRAF、PIK3CA基因突变以及PTEN的缺失表达,都可能与EGFR单克隆抗体的耐药有关,但在这些可能的疗效预测标志物被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前,还需进一步地研究以明确他们的价值,以期在选择适合接受EGFR单克隆抗体的患者中起到更大的作用.而K-ras基因突变被作为治疗前的疗效预测标志物,则是开创了转移性结直肠癌个体化治疗的第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 K-RAS基因突变 疗效预测标志物 转移性结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的潜在生物预测标志物的特点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彩存 林欢 《循证医学》 CSCD 2012年第1期29-31,共3页
3 背景 ·标准化而忽略个体化的化疗方案不能改善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cancel,SCLC)患者的生存。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预测标志物 化疗敏感性 免疫荧光(IHC) 自动定量分析(AQU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预测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志强 东帅 +1 位作者 李梦龙 梁锐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3年第2期186-190,共5页
寻找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预测标志物能够使更多的患者从免疫治疗中获益。肿瘤突变负荷(TMB)、POLE/POLD1突变、CMS分型、MGMT甲基化等多个指标具有对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进行预测的潜能和价... 寻找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预测标志物能够使更多的患者从免疫治疗中获益。肿瘤突变负荷(TMB)、POLE/POLD1突变、CMS分型、MGMT甲基化等多个指标具有对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进行预测的潜能和价值。本文通过对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预测标志物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寻找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患者的最佳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稳定 结直肠癌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预测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PD-L1阻断治疗肿瘤的影响因素、疗效预测标志物及联合治疗 被引量:1
6
作者 谢帅 李淑莲 施明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69-675,共7页
最近,程序性死亡之受体1及其配体(PD1/PD-L1)抗体在不同类型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较好效果,使部分患者的病情得到了长期控制。然而,多数患者并未从治疗中获益。本文将综述影响PD1/PD-L1阻断治疗的关键因素,评价疗效预测标志物的可靠性... 最近,程序性死亡之受体1及其配体(PD1/PD-L1)抗体在不同类型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较好效果,使部分患者的病情得到了长期控制。然而,多数患者并未从治疗中获益。本文将综述影响PD1/PD-L1阻断治疗的关键因素,评价疗效预测标志物的可靠性,并分析基于PD1/PD-L1阻断治疗的不同联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之受体1及其配体 影响因素 预测标志物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疗效预测标志物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科宇 李索妮 +3 位作者 郑琪 孙尚莹 高芝兰 赵征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1期264-271,共8页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ICIs)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治疗中取得了巨大的进展,NSCLC的免疫治疗已成为继手术、化疗、放疗后的标准治疗方法之一,但只有部分NSCLC患者能从ICI...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ICIs)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治疗中取得了巨大的进展,NSCLC的免疫治疗已成为继手术、化疗、放疗后的标准治疗方法之一,但只有部分NSCLC患者能从ICIs治疗中获益,因此,迫切需要探索出能够预测ICIs疗效的生物标志物,为临床优势人群的筛选提供依据。肿瘤程序性死亡配体-1 (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 PD-L1)是免疫治疗中最早进行探索的指标,对于免疫治疗的疗效展现出一定的预测作用,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他生物标志物也展现出一定的预测作用,例如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 burden, TMB)、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微卫星不稳定/错配基因修复(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ismatch repair, MSI/MMR)、肠道微生物群等。本文就不同指标在NSCLC免疫治疗的疗效预测价值展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治疗 预测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对Venetoclax的耐药机制及疗效预测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宋冰欣 胡慧仙 《癌症进展》 2022年第17期1733-1736,共4页
目前Venetoclax已经被广泛用于治疗不能耐受化疗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通常与去甲基化药物或阿糖胞苷联合用药,但仍有部分患者在初次接受Venetoclax联合方案治疗时即发生治疗抵抗,且部分患者在治疗后出现继发耐药的现象。关于其原... 目前Venetoclax已经被广泛用于治疗不能耐受化疗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通常与去甲基化药物或阿糖胞苷联合用药,但仍有部分患者在初次接受Venetoclax联合方案治疗时即发生治疗抵抗,且部分患者在治疗后出现继发耐药的现象。关于其原发及继发耐药机制的研究已广泛开展,一些机制已经得到验证,包括原发或继发基因突变、靶标表达的下调、替代途径、代谢改变等,也有部分机制仍在探索中。此外,了解Venetoclax治疗AML的疗效预测标志物能够帮助甄别最有可能受益的患者,对临床决策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目前Venetoclax对AML的耐药机制及疗效预测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netoclax 急性髓系白血病 耐药机制 预测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突变负荷作为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疗效预测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郑立刚 谭贵永 +1 位作者 张祥峰 覃继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0期170-172,共3页
肺癌是十分严重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其中尤以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最为常见,患者有较高的病死率,且治疗难度大,尤其是晚期NSCLC,主要依靠靶向用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药物治疗效果受到患者耐药性的影响,预后存在一定的不可预期性。本文... 肺癌是十分严重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其中尤以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最为常见,患者有较高的病死率,且治疗难度大,尤其是晚期NSCLC,主要依靠靶向用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药物治疗效果受到患者耐药性的影响,预后存在一定的不可预期性。本文主要探讨肿瘤突变负荷(TMB)在NSCLC免疫疗效预测中的价值,纳前人观点进行系统综述;第一部分探讨TMB的检测方法,第二部分探讨TMB的判读标准,第三部分探讨TMB在NSCLC免疫疗效上的预测价值。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突变负荷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疗效预测标志物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预测标志物建立的妊娠糖尿病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10
作者 多妍蓓 赵维纲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2025年第1期54-64,共11页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妊娠常见并发症之一,可影响母婴妊娠期间及产后长期的糖代谢状况,并与多种围产期并发症密切相关。为能尽早预判GDM的发生,近年来许多研究致力于探索GDM的早期预测标志物,并应用临床指...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妊娠常见并发症之一,可影响母婴妊娠期间及产后长期的糖代谢状况,并与多种围产期并发症密切相关。为能尽早预判GDM的发生,近年来许多研究致力于探索GDM的早期预测标志物,并应用临床指标、生化标志物、代谢/蛋白质组学标志物、基因多态性等指标建立了多种GDM早期预测模型。本文检索了目前已发表的GDM预测模型相关文献,从研究类型、建模方法、应用指标、模型预测能力、验证情况等多个角度进行汇总和评价,为GDM的早期防控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预测模型 预测标志物 早期预测
原文传递
非侵入性标志物预测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效果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郑迈克 赵艳 +1 位作者 王桂荣 胡明明 《癌症》 CAS 2024年第5期238-245,共8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中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显著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然而,ICI的治疗响应率仍较低,受益患者比例有限。目前,临床实践中...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中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显著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然而,ICI的治疗响应率仍较低,受益患者比例有限。目前,临床实践中多采用肿瘤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表达和肿瘤基因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 burden,TMB)等指标筛选ICI的潜在获益者。但基于组织样本的检测方法不仅具有侵入性,且受限于肿瘤异质性,难以实现动态监测。相比之下,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有望克服这些缺点,其在预测ICI疗效及预后方面的价值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血液生物标志物、T淋巴细胞相关标志物、肠道微生物及影像组学特征等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在预测NSCLC免疫治疗效果及预后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免疫治疗NSCLC获益人群的筛选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治疗 疗效预测 非侵入性 预测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脏毒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病危险因素及预测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12
作者 徐倩 王妍 汪朝晖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3期92-96,共5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已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但其介导的过度活化的免疫反应可以引起脱靶效应,导致影响多器官系统的广谱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其中最致命的就是ICI相关心脏毒性疾病,包括心肌炎、Takotsubo综合征、扩张型心肌病、心...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已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但其介导的过度活化的免疫反应可以引起脱靶效应,导致影响多器官系统的广谱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其中最致命的就是ICI相关心脏毒性疾病,包括心肌炎、Takotsubo综合征、扩张型心肌病、心包炎、心包积液、血管炎等。ICI相关心脏毒性疾病在临床上呈现一系列非特异性症状。ICI相关心肌炎所涉及的临床表现广泛,涵盖心悸、胸痛等。ICI相关Takotsubo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左心室功能障碍伴有心壁运动异常。ICI相关扩张型心肌病在临床表现上与Takotsubo综合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超声心动图检查中不显示根尖气球综合征特征。ICI相关心包疾病的临床症状较轻,如胸痛、呼吸急促等。ICI相关血管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可能引发失明、中风和动脉瘤。ICI相关心脏毒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较多,包括年龄、性别、BMI及吸烟史等个人相关危险因素,ICI药物的种类、用药剂量以及联合疗法等治疗相关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和合并疾病的病史、恶性肿瘤类型、潜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相关危险因素可以影响ICI相关心脏毒性的发生。血清肌钙蛋白浓度作为评估ICI相关心脏毒性的关键心脏生物标志物,在心肌炎等心脏毒性事件中已经展现出重要的价值,然而,其特异性有限。因此,探索新的ICI相关心脏毒性疾病的预测生物标志物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共享抗原及单核苷酸多态性等已表现出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不良反应 心脏毒性 临床表现 危险因素 预测标志 抗肿瘤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竹沥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13
作者 王鑫 曲建启 《医药前沿》 2024年第29期31-34,共4页
鲜竹沥是由竹子加热后的沥出液体制成,具有较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其价格适中且不良反应少,是治疗肺热咳嗽的传统药物,主要功效是清热化痰。目前鲜竹沥的质量控制方法包含色谱法和性状鉴别法等,但由于质量标准较低且缺乏安全性指标,这些... 鲜竹沥是由竹子加热后的沥出液体制成,具有较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其价格适中且不良反应少,是治疗肺热咳嗽的传统药物,主要功效是清热化痰。目前鲜竹沥的质量控制方法包含色谱法和性状鉴别法等,但由于质量标准较低且缺乏安全性指标,这些方法无法有效提高鲜竹沥的质量,从而影响其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因此,建立一个具有高专属性和高敏感度的质量评价体系对于确保鲜竹沥的临床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本文对鲜竹沥发热药理作用和化学成分进行综述,并结合质量标志物概念,从成分可测性、化学成分特有性以及传统功效等方面进行预测分析,以为鲜竹沥质量控制标志物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鲜竹沥 药理作用 化学成分 质量标志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TD-ILD概述及最新生物标志物预测
14
作者 孙凡乔 刘玮 高福生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3期150-152,共3页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MixedConnectiveTissueDisease-InterstitialLungDisease,简称MCTD-ILD)作为一种罕见而复杂的临床病症,可能引起严重的呼吸功能受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本文旨在综合评述MCTD-I...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MixedConnectiveTissueDisease-InterstitialLungDisease,简称MCTD-ILD)作为一种罕见而复杂的临床病症,可能引起严重的呼吸功能受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本文旨在综合评述MCTD-ILD,包括其流行病学、最新生物标志物预测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深入了解MCTD-ILD的相关知识,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TD-ILD 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 临床诊疗 标志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测心血管危险指数的相关标志物评估 被引量:3
15
作者 康红 刘小玲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8期1179-1181,共3页
目的 建立尿酸 (UA)、超敏C反应蛋白 (hs CRP)、游离脂肪酸 (FFA)的正常参考范围 ,并探讨对心血管病变的预测价值及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全自动生化仪检测 2 2 1例对照组UA、Hs CRP、FFA、TC、TG和 6 1例病例组的UA、Hs CRP、FFA... 目的 建立尿酸 (UA)、超敏C反应蛋白 (hs CRP)、游离脂肪酸 (FFA)的正常参考范围 ,并探讨对心血管病变的预测价值及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全自动生化仪检测 2 2 1例对照组UA、Hs CRP、FFA、TC、TG和 6 1例病例组的UA、Hs CRP、FFA。结果  (1 )对照组UA呈正态分布 ,浓度为 (0 .30± 0 .0 7)mg/L ,存在性别差异 (t=7.2 1 ,P <0 .0 0 0 1 ) ;Hs CRP和FFA呈偏态分布 ,经对数转换均数为 (0 .6 5± 0 .30 )mg/L ,(1 .4 9± 0 .79)mg/L ,性别无显著意义。(2 )病例组除UA :(0 .32± 0 .1 0 ) mg/L ,无显著性差异。Hs CRP :(5 .0 8± 5 .1 2 )mg/L ,FFA :(0 .96± 0 .6 2 )mg/L ,差异有显著意义。Hs CRP平均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3)经多元回归分析UA、Hs CRP、FFA与多因素的相关性 ,根据回归曲线得出UA和FFA均与年龄、肥胖、血脂存在相关性 ,Hs CRP仅与肥胖存在相关性。结论 Hs CRP是心血管病变存在和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 ,可作为测定慢性血管炎症动脉硬化的指标。Hs CRP、UA、FFA对预防性健康普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冠心痛 预测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免疫治疗的预测和预后标志物 被引量:3
16
作者 付烊 章必成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58-1062,共5页
肿瘤生物标志物主要包括预测标志物和预后标志物等。免疫治疗的预测标志物研究主要集中在预测正向疗效的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D-L1)、肿瘤突变负荷(TMB)和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性(MSI-H)/错配修复缺陷缺失(dMMR)上,其中又以PD-L1在临... 肿瘤生物标志物主要包括预测标志物和预后标志物等。免疫治疗的预测标志物研究主要集中在预测正向疗效的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D-L1)、肿瘤突变负荷(TMB)和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性(MSI-H)/错配修复缺陷缺失(dMMR)上,其中又以PD-L1在临床应用上的认可度最高。负性疗效预测的生物标志物则主要包括特定基因的突变、免疫抑制分子或免疫抑制细胞等。研究表明,仅有T细胞炎性基因表达谱(GEP)和体细胞拷贝数变异(SCNA),既是肿瘤的预后生物标志物,也是免疫治疗的疗效预测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治疗 预测标志物 预后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s作为癌症预测和预后标志物的巨大潜能
17
作者 南娟(翻译) 曹志成(校对) William CS CHO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I0003-I0006,共4页
“因为不同癌症疗法对不同亚型患者有效,所以急需新型预测和预后标志物来提高癌症患者的疗效。”miRNAs作为细胞通路的重要调控因子,在癌变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最近研究已鉴定出许多潜在癌症标志物的miRNAs,部分miRNAs起癌基因、抑... “因为不同癌症疗法对不同亚型患者有效,所以急需新型预测和预后标志物来提高癌症患者的疗效。”miRNAs作为细胞通路的重要调控因子,在癌变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最近研究已鉴定出许多潜在癌症标志物的miRNAs,部分miRNAs起癌基因、抑癌基因或转移调节因子的作用。因为不同癌症疗法对不同亚型患者有效,所以急需新型预测和预后标志物来提高癌症患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志 癌症 小分子RNA MIRNA 预测标志物 预后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预测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权阳 赵征 姚俊涛 《肿瘤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952-956,共5页
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肺癌治疗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正在迅速的改变着肺癌的治疗模式。由于免疫治疗费用高昂,单药治疗的获益人群较低,且非筛选人群免疫治疗的获益率仅为20%,因此如何筛选出免疫治疗获益人群显得尤为重要。肿瘤通过PD... 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肺癌治疗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正在迅速的改变着肺癌的治疗模式。由于免疫治疗费用高昂,单药治疗的获益人群较低,且非筛选人群免疫治疗的获益率仅为20%,因此如何筛选出免疫治疗获益人群显得尤为重要。肿瘤通过PD-1/PD-L1通路发生免疫逃逸,在效应CD8+T细胞进入肿瘤细胞周围过程中,产生大量IFNγ,可以诱导肿瘤细胞表面PD-L1上调,与效应T细胞表面的PD-1受体结合,从而降低效应T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引起细胞毒T细胞的耗竭,通过上调PD-L1的表达下调效应T淋巴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创造出适合自身生长的局部微环境,形成免疫逃逸,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肿瘤突变负荷已被多个临床研究证实可作为一种免疫治疗预测标志物,其表达高低可能与吸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微卫星不稳定在肺癌中表达较低,是否可将其与肿瘤淋巴浸润联合作为预测免疫治疗的标志物有待证实。除此之外,T细胞受体多样性、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1分子的表达均可能影响肿瘤新抗原的呈递和识别。DNA损伤修复基因的异常发生功能性突变,导致其他驱动基因缺失和插入性突变增加,这些移码突变导致新抗原和肿瘤突变负荷增加,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相关。免疫治疗时代的开展推动了对免疫治疗预测标志物更加严格的要求,新的免疫预测标志物层出不穷,免疫时代赋予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的预测标志物更需要临床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治疗 预测标志物 PD-L1 肿瘤突变负荷 MSI TIL
原文传递
GDF15作为T3/T4cN0M0口腔鳞癌患者TPF诱导化疗预测性生物标志物的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唐晓 孙文文 +10 位作者 朱东旺 马捷 马海龙 刘莹 谈亦然 涂瑶瑶 王丽珍 李江 钟来平 张陈平 张志愿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17-122,共6页
目的:探讨GDF15表达能否作为局部晚期口腔鳞癌的预后生物标志物,以及预测TPF(多西他赛、顺铂和5-氟尿嘧啶)诱导化疗疗效的生物标志物。方法:以256例局部晚期口腔鳞癌的前瞻性临床试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患者活检... 目的:探讨GDF15表达能否作为局部晚期口腔鳞癌的预后生物标志物,以及预测TPF(多西他赛、顺铂和5-氟尿嘧啶)诱导化疗疗效的生物标志物。方法:以256例局部晚期口腔鳞癌的前瞻性临床试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患者活检样本中GDF15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TPF诱导化疗的预后关系。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具有活检样本的230例口腔鳞癌患者中,低表达GDF15的患者68例,高表达GDF15的患者162例。低表达GDF15的患者具有较好的总生存率(P=0.046)、无病生存率(P=0.0496)、无局部复发生存率(P=0.065)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P=0.017)。高表达GDF15的患者中,临床无颈部淋巴结转移、接受TPF诱导化疗者预后较好,总生存率(P=0.018)、无病生存率(P=0.010)、无局部复发生存率(P=0.042)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P=0.006)显著为高。结论 :GDF15表达可作为局部晚期口腔鳞癌的预后生物标志物,也可作为从TPF诱导化疗生存获益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分化因子15 口腔鳞癌 诱导化疗 预后性生标志 预测性生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关预测性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长江 赵龙 +3 位作者 林易霖 叶颖江 王杉 申占龙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96-301,共6页
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为代表的免疫疗法开辟了肿瘤治疗的新纪元。目前ICIs已经广泛应用于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预测性标志物是精确筛选可从ICIs治疗中受益的患者群体的重要工具。本文回顾... 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为代表的免疫疗法开辟了肿瘤治疗的新纪元。目前ICIs已经广泛应用于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预测性标志物是精确筛选可从ICIs治疗中受益的患者群体的重要工具。本文回顾并总结了目前ICIs治疗结直肠癌重要的预测性标志物及其研究现状,包括错配修复缺陷及微卫星不稳定性、肿瘤突变负荷、DNA聚合酶ε/DNA聚合酶δ1以及PD-L1表达等。通过了解这些标志物对于结直肠癌ICIs治疗的响应及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生筛选潜在获益人群,提高治疗效率,实现精准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预测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