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知的领导距离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研究——心理安全感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井辉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3-89,共7页
组织中的领导因素在促进员工建言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员工所感知到的领导距离对其建言行为有何影响?本文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并通过对160名员工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员工感知的权力距离对促进性建言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组织中的领导因素在促进员工建言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员工所感知到的领导距离对其建言行为有何影响?本文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并通过对160名员工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员工感知的权力距离对促进性建言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感知的社会距离对抑制性建言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心理安全感在感知的权力距离与促进性建言之间、感知的权力距离和抑制性建言之间有显著的中介效应。这一结论为促进和改进中国情境下的员工建言行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距离 心理安全感 促进性建言 抑制性建言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容性领导和领导距离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社会交换和社会认知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井辉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8-61,共4页
组织中的领导因素在促进员工建言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包容性领导和领导距离对员工建言有什么样的影响?基于社会交换和社会认知理论,并通过对169名员工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包容性领导的开放性和易接近性两个维度对... 组织中的领导因素在促进员工建言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包容性领导和领导距离对员工建言有什么样的影响?基于社会交换和社会认知理论,并通过对169名员工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包容性领导的开放性和易接近性两个维度对员工的促进性建言和抑制性建言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员工感知的领导距离中的社会距离维度对员工的促进性建言和抑制性建言行为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领导距离中的关系距离维度对员工的促进性建言和抑制性建言行为均无显著影响。这一结论为认识中国情境下的员工建言行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领导 领导距离 促进性建言 抑制性建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领导距离”的魅力型CEO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扬眉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51-53,共3页
提出了魅力型CEO的模型,试图通过对“领导距离”概念的探讨,运用直观的模型向人们展示领导力是如何影响组织绩效表现的。同时,还具体阐述了基于“领导距离”的亲密型领导关系和疏远型领导关系,将其作为解读CEO领导魅力的途径。
关键词 领导距离 领导魅力 CEO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关于领导距离的研究综述
4
作者 王扬眉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10-112,共3页
文章介绍了国外对于领导距离研究的相关文献,总结了区分领导距离三大维度,即:领导——下属之间的客观距离、可认知的领导——下属社交距离、可认知的领导——下属互动频率;近距离领导和远距离领导的特征和区别;以及领导距离对领导魅力... 文章介绍了国外对于领导距离研究的相关文献,总结了区分领导距离三大维度,即:领导——下属之间的客观距离、可认知的领导——下属社交距离、可认知的领导——下属互动频率;近距离领导和远距离领导的特征和区别;以及领导距离对领导魅力的影响。最后,依据领导距离的三大维度对领导的风格进行了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距离 领导风格 领导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下属视角的领导力研究——领导距离的影响作用
5
作者 杜艺珊 刘鹏 席酉民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8-81,共4页
研究分析提出了领导距离影响以下属为中心领导力的机制模型,认为下属的特质会对下属心理状态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下属的行为选择和领导结果,在这一过程中,领导距离会对下属对领导者的识别、评价和态度产生影响,并在远近不同距离的情境下... 研究分析提出了领导距离影响以下属为中心领导力的机制模型,认为下属的特质会对下属心理状态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下属的行为选择和领导结果,在这一过程中,领导距离会对下属对领导者的识别、评价和态度产生影响,并在远近不同距离的情境下有不同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 下属视角 领导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领导距离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模式研究
6
作者 杨振宇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 2018年第10期158-159,共2页
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就是领导和被领导之间的关系,因此领导距离理论可以借鉴到辅导员工作模式研究之中,这有助于分析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机制,增强辅导员工作模式研究的系统性、深度性。立足于领导距离,辅导员工作模式有三点可以... 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就是领导和被领导之间的关系,因此领导距离理论可以借鉴到辅导员工作模式研究之中,这有助于分析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机制,增强辅导员工作模式研究的系统性、深度性。立足于领导距离,辅导员工作模式有三点可以改进:以亲和力替代严肃力;上班时间灵活化;学院制与书院制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距离 高校辅导员 工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下属视角的领导距离形成研究——以海底捞火锅为案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杜艺珊 刘鹏 葛京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7-101,共5页
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以海底捞火锅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组织中领导距离的形成过程和影响机制,提出了领导距离形成的过程模型。研究结果揭示了领导距离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阐释了领导互动意愿与行为对领导距离形成的影响作用,以及组织制度... 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以海底捞火锅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组织中领导距离的形成过程和影响机制,提出了领导距离形成的过程模型。研究结果揭示了领导距离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阐释了领导互动意愿与行为对领导距离形成的影响作用,以及组织制度的导向性作用,辨识且突显了下属在领导距离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距离 领导距离的形成 距离维度 过程模型
原文传递
领导与下属权力距离一致性对下属工作绩效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40
8
作者 刘海洋 刘圣明 +1 位作者 王辉 徐敏亚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5-65,共11页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本文分析了领导下属权力距离价值观的一致性对下属工作绩效的影响。通过两次问卷调查,采用跨层次多项式回归分析、块变量分析以及带邹氏检验的"两步法"结构方程分析的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一致效应和...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本文分析了领导下属权力距离价值观的一致性对下属工作绩效的影响。通过两次问卷调查,采用跨层次多项式回归分析、块变量分析以及带邹氏检验的"两步法"结构方程分析的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一致效应和跨层次带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领导下属权力距离不一致会导致员工情绪衰竭。(2)不一致的情况中,领导权力距离高—下属权力距离低时更容易产生情绪衰竭。(3)情绪衰竭中介了领导下属权力距离一致性对工作绩效的影响。(4)同事支持调节了这一过程。本文提供了领导下属权力距离价值观差异性对员工工作绩效影响的情绪路径及可能的解决途径,也对研究的意义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下属权力距离一致性 情绪衰竭 同事 支持 工作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与下属性别匹配视角下权力距离一致与内部人身份认知对员工建言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树文 罗瑾琏 梁阜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5-373,共9页
采用响应面分析、Bootstrapping等研究方法,以传统制造企业的多时点领导-下属配对数据为研究基础,检验了领导与下属权力距离一致性对员工建言的影响路径与边界。研究结果表明:领导与下属权力距离越一致,员工的内部人身份认知越高;内部... 采用响应面分析、Bootstrapping等研究方法,以传统制造企业的多时点领导-下属配对数据为研究基础,检验了领导与下属权力距离一致性对员工建言的影响路径与边界。研究结果表明:领导与下属权力距离越一致,员工的内部人身份认知越高;内部人身份认知在权力距离一致性与员工建言间起中介作用;领导与下属性别相同更能强化权力距离一致对员工建言的影响;而领导与下属性别不同更能强化权力距离一致对下属内部人身份认知的影响,进而增进员工建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权力距离 下属权力距离 内部人身份认知 性别相似性 员工建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下属权力距离一致性对双元领导的权变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树文 罗瑾琏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1-80,共10页
基于领导距离理论与资源保存理论,构建了领导-下属权力距离一致性对双元领导的作用模型,并采用传统制造企业的43位领导及其182位下属的配对数据,对相关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1)领导-下属权力距离可以被划分为“高领导-高下属... 基于领导距离理论与资源保存理论,构建了领导-下属权力距离一致性对双元领导的作用模型,并采用传统制造企业的43位领导及其182位下属的配对数据,对相关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1)领导-下属权力距离可以被划分为“高领导-高下属”“低领导-低下属”“低领导-高下属”“高领导-低下属”四种匹配情境。(2)相比“低领导-高下属”情境,在“高领导-低下属”情境下双元领导程度更高;相比“低领导-低下属”情境,在“高领导-高下属”情境下双元领导程度更高;相比“高领导-低下属”情境,在“高领导-高下属”情境下双元领导程度更高。(3)双元组合在权力距离一致性与双元领导间起正向调节作用;而双元平衡与双元组合在权力距离一致性与双元领导间发挥正向联合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下属权力距离一致性 双元领导 双元平衡 双元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处不胜寒?领导工作场所孤独感的多层次双刃剑效应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理 加锁锁 +1 位作者 李圭泉 李蔓林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82-596,共15页
在组织中,由于存在权力和地位差异等因素,领导者往往难以获得充分的人际关系满足,孤独成为领导者这一群体的普遍体验。事实上,领导者的工作场所孤独感不仅会对领导者自身产生一系列影响,且还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会给团队及其追随者带来... 在组织中,由于存在权力和地位差异等因素,领导者往往难以获得充分的人际关系满足,孤独成为领导者这一群体的普遍体验。事实上,领导者的工作场所孤独感不仅会对领导者自身产生一系列影响,且还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会给团队及其追随者带来后续影响。然而,目前组织管理领域有关孤独感的文献主要集中于探讨员工的工作场所孤独感,罕有研究考察领导工作场所孤独感究竟会造成何种影响。并且,现有研究普遍只关注孤独感的消极效应,缺乏对其潜在积极效应的挖掘。因此,本文将通过3个子研究,结合多层次、多理论、多研究方法的全景研究范式,全面考察领导工作场所孤独感的双刃剑效应及其机制。本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和拓展工作场所孤独感的理论体系,也能为企业发挥领导工作场所孤独感的积极作用与抑制其负面效应提供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工作场所孤独感 双刃剑效应 自我调节理论 情绪即社会信息模型 领导距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文化距离对突破性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12
作者 杨刚 王健权 《科研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3-192,共10页
突破性创新是企业实现技术超越并获得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然而,既有研究较少关注突破性创新中的群体关联度问题,尤其在文化距离对突破性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上缺乏应有的探索。因此,本文基于交易成本理论,通过探究领导文化距离对突破性... 突破性创新是企业实现技术超越并获得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然而,既有研究较少关注突破性创新中的群体关联度问题,尤其在文化距离对突破性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上缺乏应有的探索。因此,本文基于交易成本理论,通过探究领导文化距离对突破性创新绩效的影响及传导机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经分析路径回归系数对假设做逐项检验,其实证结果显示:领导文化距离通过知识隐藏降低突破性创新绩效;而任务互依则在领导文化距离与突破性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中发挥调节效应,任务互依削弱了知识隐藏与突破性创新绩效间的负向关系。研究结论从新的创新能力视角为深入提高突破性创新绩效提供了反向思路,并有效指导突破性创新管理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文化距离 突破性创新绩效 任务互依 知识隐藏
原文传递
权力分配差异视角下领导权力距离取向与领导对下知识共享意愿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金辉 孙晨银 +1 位作者 罗小芳 王建刚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6-153,共18页
相较于员工间水平知识共享和员工对上知识共享,领导对下知识共享是学界长期忽视的一个重要研究议题。从领导对权力分配差异的认知视角出发,选取领导权力距离取向作为自变量,选取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和领导心理安全感作为中介变量,探讨了... 相较于员工间水平知识共享和员工对上知识共享,领导对下知识共享是学界长期忽视的一个重要研究议题。从领导对权力分配差异的认知视角出发,选取领导权力距离取向作为自变量,选取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和领导心理安全感作为中介变量,探讨了领导对下知识共享意愿的发生机理。通过对中船重工多家成员单位237位领导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领导权力距离取向会显著负向影响领导对下知识共享意愿;(2)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在领导权力距离取向与领导对下知识共享意愿之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3)领导心理安全感在领导权力距离取向与领导对下知识共享意愿之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但该中介效应与领导权力距离取向主效应方向相反,即存在"遮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对下知识共享意愿 领导权力距离取向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 领导心理安全感
原文传递
权力距离导向与员工建言:组织地位感知的影响 被引量:68
14
作者 周建涛 廖建桥 《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5-44,共10页
员工建言对于组织运营和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中国情境下往往事与愿违,员工常常会选择知而不言。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81名团队领导与其467名下属的配对样本,运用多层线性模型方法,从文化价值观的视角探讨中国情境下不同层级... 员工建言对于组织运营和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中国情境下往往事与愿违,员工常常会选择知而不言。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81名团队领导与其467名下属的配对样本,运用多层线性模型方法,从文化价值观的视角探讨中国情境下不同层级个体的权力距离导向对员工建言的效应以及领导组织地位感知和员工组织地位感知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领导权力距离导向和员工权力距离导向对员工建言行为都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领导组织地位感知显著调节领导权力距离导向与员工建言间的关系,员工组织地位感知显著调节员工权力距离导向与员工建言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中国情境下员工建言的影响因素和边界条件,对于改变这种现状、实现组织的有效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权力距离导向 员工权力距离导向 员工建言 组织地位感知
原文传递
与“亲近”的人畅所欲言:双元领导对员工建言的影响路径与边界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李树文 罗瑾琏 梁阜 《外国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9-110,共12页
基于领导距离理论与社会交换理论,本文采用bootstrapping、层次回归等方法,以传统制造企业的多时点领导-下属配对数据为研究基础,检验了双元领导对员工建言的影响路径与边界。研究结果表明:双元领导能够显著促进员工建言;双元领导主要... 基于领导距离理论与社会交换理论,本文采用bootstrapping、层次回归等方法,以传统制造企业的多时点领导-下属配对数据为研究基础,检验了双元领导对员工建言的影响路径与边界。研究结果表明:双元领导能够显著促进员工建言;双元领导主要通过提升内部人身份认知进而激发员工做出促进性建言与抑制性建言;员工权力距离对内部人身份认知的作用发挥产生促进效应,即员工权力距离越高,内部人身份认知对员工建言的影响越强。研究揭示出中国高权力文化中不同建言内容的差异化动力机制,并为员工建言前因探讨提供了重要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元领导 内部人身份认知 领导权力距离 员工权力距离 员工建言
原文传递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cloud-to-ground lightning with multiple grounding points
16
作者 Bin FAN Ping YUAN +3 位作者 Xuejuan WANG Yang ZHAO Jianyong CEN Yanling SU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8期1127-1135,共9页
Using the optical images of a cloud-to-ground lightning flash with multiple grounding points obtained by a highspeed video system in the Qinghai Province of China along with synchronous radiated electric field informa... Using the optical images of a cloud-to-ground lightning flash with multiple grounding points obtained by a highspeed video system in the Qinghai Province of China along with synchronous radiated electric field information, th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 and the electric field change features of the leaders and the grounding behavior of discharge channels are analyzed.In addition, the two-dimensional velocity of the leader was estimated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the time interval of the corresponding subsequent return stroke, and that with the peak current of return stroke a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distance between the three obvious grounded points of the first return stroke channel is about 512.7 m, and the average time interval between the pulses of the corresponding electric field fast changes is 3.8 μs. Further, the average time interval between electric field pulses from the stepped leader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normal single grounding lightning. The observed lightning in our study has two main channels, namely the left and right channels. Based on our observations, it is clear that the dart leader comes close to the ground in case of the left channel after the first return stroke, but it fails to form a return stroke.However, the right channel exhibits a relatively rare phenomenon in that the subsequent return stroke R2 occurred about 2.1 ms after the dart leader arrived at the ground, which was unusually long; this phenomenon might be attributed to the strong discharge of the first return stroke and insufficient charge accumulation near the grounded point in a timely manner. The two-dimensional velocities for the stepped leader of the two main channels are about 1.23×105 and 1.16×105 m s-1, respectively. A sub-branch of stepped leader for the left channel fails to reach the ground and develops into an attempt leader eventually; this might be attributed to the fact that the main branch connects considerably many sub-branches, which leads to the instantaneous decline of the pot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ub-branch and ground. Furthermore, it might also be because the propagation direction of this sub-branch is almost perpendicular to the atmospheric electric field direction,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charge transfer. The two-dimensional velocities for the dart leaders of five subsequent return strokes are all in the normal range, and they positively correlate with the peak current of the subsequent return stro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le grounding lightning High-speed camera Electric field changes LEADE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