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内动脉灌注盐酸嘧啶亚硝脲治疗脑恶性肿瘤 被引量:2
1
作者 舒航 李昭杰 +5 位作者 林志俊 许作奎 林晓风 李贵福 詹升全 唐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29-130,共2页
目的 :研究颈内动脉灌注盐酸嘧啶亚硝脲 (ACNU)治疗脑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 115例经组织学确诊为恶性脑肿瘤患者采用患侧颈内动脉灌注ACNU ,并对照化疗前后的CT及MR表现 ,评价该化疗对恶性肿瘤的疗效。结果 :本组... 目的 :研究颈内动脉灌注盐酸嘧啶亚硝脲 (ACNU)治疗脑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 115例经组织学确诊为恶性脑肿瘤患者采用患侧颈内动脉灌注ACNU ,并对照化疗前后的CT及MR表现 ,评价该化疗对恶性肿瘤的疗效。结果 :本组 115例治疗后肿瘤完全消失 10例 (16 5 % ) ,部分消失 76例 (6 6 1% ) ,稳定 15例 (13 0 % ) ,恶化 5例 (4 4% )。颈内动脉灌注ACNU可明显降低静脉给药的并发症和毒性反应。结论 :颈内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脑肿瘤可将药物有效浓度灌注到颅内肿瘤组织 ,减轻全身毒性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药物疗法 颈内动脉灌注 盐酸嘧啶亚硝脉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下埋植化疗泵经颈外动脉插管进行颈内动脉灌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邓跃飞 林吉惠 钟志光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7年第2期86-88,共3页
关键词 肿瘤 颈内动脉灌注 药物疗法 化疗泵 皮下埋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ACNU治疗颅内恶性肿瘤临床观察
3
作者 杜仁法 徐国本 王树凯 《河南肿瘤学杂志》 1999年第4期319-320,共2页
关键词 颅内肿瘤 颈内动脉灌注 ACNU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脉灌注ACNU治疗脑恶性肿瘤(附24例报告)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志平 菅树声 +1 位作者 李文良 张继伟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1998年第1期32-33,共2页
目的 用ACNU治疗脑恶性肿瘤。方法 股动脉插管经颈内动脉灌注。结果 脑组织的药物浓度高,优于全身化疗。结论 ACNU在治疗脑恶性肿瘤方面是目前较好和有前途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 脑肿瘤 颈内动脉灌注治疗 ACNU 新亚硝脲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ACNU治疗颅内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尹忠民 赵丹丹 张可帅 《肿瘤药学》 CAS 2012年第3期208-209,219,共3页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盐酸嘧啶亚硝脲(ACNU)治疗颅内恶性肿瘤21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3月~2010年4月于本院确诊治疗的42例颅内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超选择性灌注组)和对照组(常规灌注组),每组21...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盐酸嘧啶亚硝脲(ACNU)治疗颅内恶性肿瘤21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3月~2010年4月于本院确诊治疗的42例颅内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超选择性灌注组)和对照组(常规灌注组),每组21例,治疗16周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1.43%,而对照组有效率为42.86%,治疗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ACNU治疗颅内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较常规灌注好,值得在此类疾病的治疗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 ACNU 颅内恶性肿瘤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脉灌注蝮蛇抗栓酶治疗急性脑梗塞3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覃峙钧 张小华 《广西医学》 CAS 2001年第2期382-383,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颈内动脉灌注 蝮蛇抗栓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盐酸嘧啶亚硝脲治疗颅内恶性肿瘤30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熊斌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12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盐酸嘧啶亚硝脲治疗颅内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颅内恶性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灌注化疗治疗颅内恶性肿瘤。观察组:采用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盐酸嘧啶亚...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盐酸嘧啶亚硝脲治疗颅内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颅内恶性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灌注化疗治疗颅内恶性肿瘤。观察组:采用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盐酸嘧啶亚硝脲治疗颅内恶性肿瘤。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0.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4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盐酸嘧啶亚硝脲治疗颅内恶性肿瘤具有较佳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 盐酸嘧啶亚硝脲 颅内恶性肿瘤 甘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脑通Ⅰ号颈内动脉灌注治疗脑梗塞临床观察
8
作者 周道忠 王丰年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0期47-47,共1页
我院3年来收治的脑梗塞患者中,有280例采用自拟的复方脑通Ⅰ号注射液颈内动脉灌注,并与81例同样患者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给药治疗对比,旨在探讨复方脑通Ⅰ号改善患者症状、体征的机理及其临床意义,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复方脑通Ⅰ号 颈内动脉灌注 脑梗塞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铂在脑瘤颈内动脉灌注化疗中的应用
9
作者 张芫 《华夏医学》 CAS 1997年第3期34-34,共1页
卡铂在脑瘤颈内动脉灌注化疗中的应用张芫(广西区南溪山医院药剂科桂林市541002)关键词卡铂;颈内动脉灌注;化疗颈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治疗颅内肿瘤,是70年代末逐渐兴起的一种方法。通过化疗药物动脉区域灌注,使肿瘤局部化疗... 卡铂在脑瘤颈内动脉灌注化疗中的应用张芫(广西区南溪山医院药剂科桂林市541002)关键词卡铂;颈内动脉灌注;化疗颈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治疗颅内肿瘤,是70年代末逐渐兴起的一种方法。通过化疗药物动脉区域灌注,使肿瘤局部化疗药物浓度达到最高水平,减少化疗全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铂 颈内动脉灌注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ACNU治疗颅内恶性肿瘤的疗效分析
10
作者 马永刚 王云彦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18期59-60,共2页
目的分析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ACNU治疗颅内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05—2013-04收治的120例颅内恶性肿瘤患者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灌注化疗进行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ACNU... 目的分析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ACNU治疗颅内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05—2013-04收治的120例颅内恶性肿瘤患者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灌注化疗进行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ACNU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43.33%,观察组总有效率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ACNU在治疗颅内恶性肿瘤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 ACNU 颅内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脉灌注尿激酶治疗脑梗塞2例
11
作者 柴建中 刘向军 张全 《包头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45-46,共2页
颈内动脉灌注尿激酶治疗脑梗塞2例柴建中,刘向军,张全(内蒙古二机医院放射科,内蒙古二机医院神经内科,包头014030)脑血管病是人类三大死亡疾病之一,是神经科老年性常见病,其病死率在某些国家虽有所下降,但仍无降低其发... 颈内动脉灌注尿激酶治疗脑梗塞2例柴建中,刘向军,张全(内蒙古二机医院放射科,内蒙古二机医院神经内科,包头014030)脑血管病是人类三大死亡疾病之一,是神经科老年性常见病,其病死率在某些国家虽有所下降,但仍无降低其发病率的有效方法。因此,探索有效的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尿激酶 颈内动脉灌注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通颈内动脉灌注治疗脑梗塞30例疗效观察
12
作者 陈秀英 王芹 +1 位作者 孙传英 嵇利亚 《苏州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312-313,共2页
62例动脉硬化性顿内动脉系统脑梗塞,30例经病灶侧作颈内动脉灌注生理盐水20ml+脑通4mg+2%普鲁卡因2ml,结果,疗效显著优于32例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治疗的对照组(P<0.05),重型病例疗效更明显(P<0.01).
关键词 脑梗塞 颈内动脉灌注 脑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内动脉灌注溶栓药治疗实验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被引量:5
13
作者 姚勇 蔡季平 沈晓文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86-188,共3页
目的 观察经颈内动脉灌注溶栓药治疗实验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CRAO)的效果及对全身的影响。 方法 对 15只猫 30只眼静脉注射光化学药物后激光照射猫视网膜动脉形成 CRAO模型 ,随机分为 3组 :颈内动脉给药组、静脉给药组及空白对照... 目的 观察经颈内动脉灌注溶栓药治疗实验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CRAO)的效果及对全身的影响。 方法 对 15只猫 30只眼静脉注射光化学药物后激光照射猫视网膜动脉形成 CRAO模型 ,随机分为 3组 :颈内动脉给药组、静脉给药组及空白对照组 ,每组 5只猫 10只眼 ,分别经颈内动脉、股静脉给予尿激酶 (UK)溶栓 ,空白对照组仅静脉给予等渗盐液。通过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判断动脉再通情况 ,同时作血液生化指标检查以观察其对全身的影响。 结果 用药 4 h后 ,经颈内动脉灌注组 5只猫 8只眼动脉完全再通 ,占 80 % ;静脉组 4只猫 5只眼完全再通 ,占 5 0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 (R值的 95 %可信区间无重叠 ,相差显著 )。用药后 ,颈内动脉给药组血液中的凝血、纤溶、抗纤溶等指标均优于静脉给药组和空白对照组 (P值均 <0 .0 1)。 结论 在用 UK溶栓治疗实验性 CRAO中 ,颈内动脉给药比静脉给药更安全有效 ,这为临床治疗 CRAO提供了新的给药途径和动物实验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灌注 溶栓药 溶栓治疗 实验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原文传递
经颈内动脉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后遗症 被引量:2
14
作者 武双林 王亮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与可行性。方法:病人9例,平均60.5岁。脑梗死发生后2wk~22mo。50岁以下取自体骨髓血120~150mL,50岁以上(含50岁),取胎儿脐带血约80mL。实验室即刻分离,分离后的骨髓干细胞(混于10m... 目的:探讨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与可行性。方法:病人9例,平均60.5岁。脑梗死发生后2wk~22mo。50岁以下取自体骨髓血120~150mL,50岁以上(含50岁),取胎儿脐带血约80mL。实验室即刻分离,分离后的骨髓干细胞(混于10mL生理盐水中)。经股动脉穿刺,以Seldinger氏方法,送入5.0F猎人头导管,导管尖端置于颈内动脉处缓慢注入。结果:移植术后2wk~3mo观察。肢体运动,痛温感觉语言功能。明显改善6例,改善2例,无变化1例。总有效率89%。结论:经颈内动脉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后遗症方法近期有效,安全性目前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后遗症 骨髓干细胞 移植 颈内动脉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内等体温与冷0.9%氯化钠注射液灌注在大鼠脑梗死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万勇 陈东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352-1354,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等体温0.9%氯化钠注射液灌注与冷0.9%氯化钠注射液灌注对大鼠大面积脑梗死效果的比较。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分成2组:颈内动脉的等体温0.9%氯化钠注射液灌注(INSI)组和颈内动脉的冷0.9%氯化钠注射液灌注(ICSI)组。再灌注48...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等体温0.9%氯化钠注射液灌注与冷0.9%氯化钠注射液灌注对大鼠大面积脑梗死效果的比较。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分成2组:颈内动脉的等体温0.9%氯化钠注射液灌注(INSI)组和颈内动脉的冷0.9%氯化钠注射液灌注(ICSI)组。再灌注48h后,检测脑梗死体积、脑含水量、血清学指标;再灌注24h,48h后,检测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结果再灌注开始后与INSI组比较,ICSI组能显著减少脑梗死体积、脑含水量、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以及神经行为学评分。而在再灌注即刻和再灌注后1h,ICSI组中的观察指标均低于INSI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INSI比较,ICSI可以明显降低局灶性脑缺血后梗死体积及脑含水量,缓解行为学损伤,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大鼠 颈内动脉冷盐水灌注 颈内动脉等体温盐水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择性颅内动脉灌注ACNU、VM-26治疗丘脑、脑干胶质瘤的临床价值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爱民 白俊利 +4 位作者 刘丽君 陈克兴 周景富 裴西国 赵玉红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S1期17-18,共2页
目的探索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盐酸尼莫司汀(ACNU)和替尼泊苷(VM-26)联合治疗丘脑、脑干胶质瘤的疗效并进行评价,找出适合治疗丘脑、脑干胶质瘤联合治疗的最佳药物。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150例丘脑、脑干胶质瘤的... 目的探索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盐酸尼莫司汀(ACNU)和替尼泊苷(VM-26)联合治疗丘脑、脑干胶质瘤的疗效并进行评价,找出适合治疗丘脑、脑干胶质瘤联合治疗的最佳药物。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150例丘脑、脑干胶质瘤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75例。观察组选择肿瘤同侧颈内动脉ACNU和VM-26联合灌注化疗的方法 .对照组选择传统治疗,口服司莫司汀治疗,并进行治疗结果疗效对比。结果:观察组癌症的完全和部分改善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恶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具有显著的的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 :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ACNU、VM-26治疗丘脑、脑干胶质瘤疗效优良,药物产生的毒性作用小,安全可靠,且临床价值得到肯定,可作为临床上治疗丘脑、脑干胶质瘤的重要药物,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选择性颈内动脉灌注 ACNJ VIN-26 丘脑 脑干胶质瘤 临床价值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激肽对大鼠缺血区血脑屏障的影响
17
作者 王玉勤 安平 薛一雪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5年第2期 95-98,共4页
目的研究缓激肽对局部脑缺血区超微结构、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及继发性脑水肿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在大脑中动脉缺血2 hr再灌注1 hr末,颈内动脉灌注小剂量缓激肽(10μg/kg/min),应用电镜观察血脑屏障超微结构的改变;测... 目的研究缓激肽对局部脑缺血区超微结构、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及继发性脑水肿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在大脑中动脉缺血2 hr再灌注1 hr末,颈内动脉灌注小剂量缓激肽(10μg/kg/min),应用电镜观察血脑屏障超微结构的改变;测定脑组织伊文思蓝含量来判断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应用于湿法测定脑含水量的变化.结果缓激肽灌注大鼠脑毛细血管紧密连接开放,对照组大鼠紧密连接完整;与对照组相比,缓激肽灌注组缺血侧脑组织伊文思蓝含量明显高于缺血对照组(P<0.01),但再灌注24hr后脑含水量并没有增加(P>0.05).结论小剂量缓激肽通过开放紧密连接来增加缺血区血脑屏障的通透性,但并不会增加继发性脑水肿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脑屏障 缓激肽 缺血区 继发性脑水肿 大脑中动脉缺血 颈内动脉灌注 紧密连接 超微结构 伊文思蓝 脑含水量 通透性 对照组 缺血模型 电镜观察 毛细血管 灌注 小剂量 脑组织 大鼠脑 含量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低温诱导方式对大鼠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效果比较 被引量:6
18
作者 冀雅彬 吴永明 +4 位作者 姬仲 宋玮 徐隋意 王遥 潘速跃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9-92,100,共5页
目的比较冰帽、全身低温及颈内动脉冷盐水灌注(ICSI)对于大鼠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时不同低温方式的选择和ICSI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250~300 g 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冰帽组、全身低温组和ICSI组,... 目的比较冰帽、全身低温及颈内动脉冷盐水灌注(ICSI)对于大鼠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时不同低温方式的选择和ICSI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250~300 g 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冰帽组、全身低温组和ICSI组,用线栓法复制大脑中动脉栓塞2 h模型,各低温方式的目标温度为33~34℃维持20 min。再灌48 h后,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取脑行2,3,5-氯化三苯四氮唑染色;干湿重法检测脑含水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浓度。结果各低温方式均能降低大鼠梗死体积,其中冰帽能使梗死体积减小27.4%(P〈0.05),而全身低温和ICSI能使梗死体积减小47.6%和61.6%(P〈0.01)。全身低温组和ICSI组的脑含水量低于模型组(P〈0.05);冰帽组的含水量低于模型组,但并无统计学意义。各低温组中,仅有ICSI组的神经行为学评分与模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学方面,ICSI组的NSE和S100β的浓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全身低温组和冰帽组中各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CSI对于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冰帽和全身低温,而全身低温比冰帽有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帽 全身低温 颈内动脉冷盐水灌注 脑梗死 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阿霉素、卡铂与鬼臼乙叉甙联合超选择动脉灌注治疗颅内恶性肿瘤
19
作者 张永权 康晓东 +2 位作者 王长平 张新定 郭祖才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1-243,共3页
目的对颅内恶性肿瘤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 DSA)超选择灌注化疗 ,探讨有效、合理的化疗方案 ,化疗的适应症、并发症及相应的处理方法。方法对 18例颅内恶性肿瘤行超选择颈内动脉灌注化疗。结果 18例恶性肿瘤实施超选择动脉内灌注化疗... 目的对颅内恶性肿瘤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 DSA)超选择灌注化疗 ,探讨有效、合理的化疗方案 ,化疗的适应症、并发症及相应的处理方法。方法对 18例颅内恶性肿瘤行超选择颈内动脉灌注化疗。结果 18例恶性肿瘤实施超选择动脉内灌注化疗后 ,近期疗效 :显效 4例、有效 6例、无效 6例、恶化 2例。结论颅内恶性肿瘤术前、术后辅以超选择灌注化疗 ,能抑制肿瘤生长 ,甚至使肿瘤完全消散 ,同时可明显降低眼部及全身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表阿霉素 卡铂 鬼臼乙叉甙 颈内动脉超选择性灌注化疗 颅内肿瘤
原文传递
两种化疗方案超选择动脉灌注治疗颅内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并发症比较
20
作者 张永权 张映辉 郭祖才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24-725,共2页
目的比较表阿霉素 (组 )、长春新碱 (组 )分别联合卡铂、VP16超选择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脑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超选择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脑恶性肿瘤 3 0例 ,随机使用表阿霉素 (组 )、长春新碱 (组 )分别联合卡铂、VP16治疗并比较其... 目的比较表阿霉素 (组 )、长春新碱 (组 )分别联合卡铂、VP16超选择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脑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超选择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脑恶性肿瘤 3 0例 ,随机使用表阿霉素 (组 )、长春新碱 (组 )分别联合卡铂、VP16治疗并比较其疗效。结果两组有效率 (CR+ PR)分别为 5 5 .6% (10 / 18)和 5 8.3 % (7/ 12 ) (P>0 .0 5 ) ,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两组联合治疗方案的疗效相当 ,但表阿霉素组脱发更为明显 ,且价格昂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恶性肿瘤 表阿霉素 长春新碱 颈内动脉超选择性灌注化疗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