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肥胖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敏感性与血压控制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江秀娟 徐艳 +1 位作者 危正林 侯俊丞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5期56-61,共6页
目的探讨肥胖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敏感性(CBRS)与血压控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202例肥胖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肥胖血压正常患者101例作为对照组,同期健康志愿者101例作为正常组。比... 目的探讨肥胖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敏感性(CBRS)与血压控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202例肥胖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肥胖血压正常患者101例作为对照组,同期健康志愿者101例作为正常组。比较3组CBRS、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观察组均按指南给予相关治疗3个月,根据血压控制情况分为控制良好亚组(n=148)与控制不良亚组(n=54),对比两亚组临床特征、CBRS,分析CBRS与BMI、收缩压、舒张压的相关性,评价CBRS、BMI、收缩压、舒张压对血压控制的预测价值及CBRS对血压控制的影响。结果观察组CBRS低于对照组、正常组,对照组CBRS低于正常组(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BMI高于正常组,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高于对照组及正常组(P<0.05);控制不良亚组BMI、收缩压、舒张压高于控制良好亚组,CBRS低于控制良好亚组(P<0.05,P<0.01);CBRS与BMI、收缩压、舒张压呈负相关(r=-0.672、-0.710、-0.695,P<0.05)。CBRS、BMI、收缩压、舒张压联合预测血压控制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P<0.05)。以最佳截断值为界将CBRS分为低值与高值,CBRS低值的肥胖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良风险是CBRS高值的肥胖型高血压患者7.143倍。结论肥胖型高血压患者CBRS与BMI、收缩压、舒张压及血压控制不良风险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血压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肥胖症 质量指数 血压 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敏感性 相关 ROC曲线 曲线下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降低和尼古丁对家兔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庄甲举 庞雷 董力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89-593,共5页
在29只家兔的颈动脉体-窦神经标本,记录了55个窦神经中化学感受性传入单位的电活动。结果如下:(1)灌流液pH降低时,所有单位的放电均增加,频率由0.86±0.21增至1.75±040imp/s(P<0.001)。(2)在灌洗液中加入尼古丁... 在29只家兔的颈动脉体-窦神经标本,记录了55个窦神经中化学感受性传入单位的电活动。结果如下:(1)灌流液pH降低时,所有单位的放电均增加,频率由0.86±0.21增至1.75±040imp/s(P<0.001)。(2)在灌洗液中加入尼古丁(1,3,6,10和15μg/ml)后,10个单位的自发放电频率,由0.60±0.21分别增加到0.96±0.21,1.19±0.30,1.24±0.29,1.48±0.41和1.82±0.39imp/s,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肝(r=0.94,P<O.001)。简箭毒可阻断尼古丁的作用,但对自发放电无显著影响。(3)当以酸性Locke氏溶液灌流标本时,19个单位的放电频率由0.95±0.34增至1.84±0.55imp/s;在酸性灌流液中加入尼古丁后,放电频率由0.96±0.25增至1.53±0.24imp/s;与单纯酸刺激时相比,放电频率增加幅度减小(P<0.05)。(4)17个自发放电频率为1.08±0.33imp/s的单位,换以酸性Locke氏液灌流后,放电频率增加到1.64±0.43imp/s;加筒箭毒后,由对照的1.01±0.34增至1.70±0.43imp/s;灌流液pH降低时筒箭毒对化学感受性单位放电频率的变化无显著影响。上述结果提示:(1)ACh在颈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功能方面可能仅起调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化学感受器 PH值 尼古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体内一种化学感受器——颈动脉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乌仁套迪 础鲁 包双江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1期16-18,共3页
颈动脉体是机体内一种化学感受器 ,在机体血液内出现缺氧、CO2 分压升高、H+浓度增加等变化时 ,颈动脉体接受刺激而使机体发生相应的变化 ,表现为呼吸加深加快 ,心跳加快 ,心输出量增多 ,脑和心脏血流量加大 ,而腹腔内脏的血流量减少等... 颈动脉体是机体内一种化学感受器 ,在机体血液内出现缺氧、CO2 分压升高、H+浓度增加等变化时 ,颈动脉体接受刺激而使机体发生相应的变化 ,表现为呼吸加深加快 ,心跳加快 ,心输出量增多 ,脑和心脏血流量加大 ,而腹腔内脏的血流量减少等综合征 ,而且缺氧时颈动脉体细胞成分 ,电子致密核心囊泡 ,细胞内pH和膜电位等也发生变化。一般认为 ,颈动脉体主细胞胞浆内的电子致密核心囊泡是具有调节心血管及呼吸功能的神经分泌颗粒。颈动脉体接受交感神经颈前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化学感受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与高渗溶液对家兔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活动的影响
4
作者 王燕凌 庞雷 +1 位作者 苗智慧 董力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62-164,共3页
目的和方法:实验在游离灌流的颈动脉体窦神经标本上,观察氧分压降低和渗透压升高对化学感受性单位放电的影响。共记录72个有自发放电的化学感受性单位对二者的反应。结果:仅对PO2降低有反应的化学感受性单位有22例(占30... 目的和方法:实验在游离灌流的颈动脉体窦神经标本上,观察氧分压降低和渗透压升高对化学感受性单位放电的影响。共记录72个有自发放电的化学感受性单位对二者的反应。结果:仅对PO2降低有反应的化学感受性单位有22例(占30.6%),对两种自然刺激均有反应的化学感受性单位有35例(占48.6%),仅高渗引起化学感受性单位放电增加的有15例(占20.8%)。结论:在颈动脉体中不但存在着对缺氧敏感的化学感受性单位,还存在着对渗透压敏感的化学感受性单位,它们对氧分压、渗透压的改变有不同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高渗溶液 动脉 化学感受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变化对兔注食前后血压影响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卢水焕 邓泽熙 +4 位作者 詹球 刘学员 赵蕾 廖立 何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6期41-44,48,共5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硬化(CA)导致的兔压力感受器敏感性(BRS)变化,及其对注食前后血压的影响。方法17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按抽签法随机分为4组:A组(普通喂养)、B组(高脂喂养)、C组(高脂喂养+单侧手术)和D组(高脂喂养+双侧手术);其中A组2只... 目的探讨颈动脉硬化(CA)导致的兔压力感受器敏感性(BRS)变化,及其对注食前后血压的影响。方法17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按抽签法随机分为4组:A组(普通喂养)、B组(高脂喂养)、C组(高脂喂养+单侧手术)和D组(高脂喂养+双侧手术);其中A组2只,其余每组5只,喂养8周。C组、D组均于喂养1周后行右侧颈动脉内膜气体干燥术,D组再于5周后行左侧手术。喂养前和喂养结束称重并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喂养结束后,记录4组兔注食前及注食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计算平均动脉压(MAP)、BRS。术后取颈动脉段做病理观察。结果喂养结束时,B组、C组、D组的TG、TC、LDL-C均高于A组(P<0.05),C组、D组体重分别较各自喂养前增加(P<0.05),B组、C组、D组的TG、TC、LDL-C较喂养前升高(P<0.05)。光镜下观察,经气体干燥术的颈总动脉至窦部段形成CA病变。4组兔注食前及注食后的BRS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食前D组HR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注食后D组SBP、DBP、MAP均较注食前下降,C组MAP较注食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D组注食前后SBP、MAP变化均与BRS相关(P<0.05)。结论双侧CA与注食后血压降低相关,可能与双侧CA导致的BRS水平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压力感受器敏感 进食后 低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离子在颈动脉体化学感受性传递过程中的作用
6
作者 庄甲举 刘景东 +2 位作者 高贞 居桂平 庞雷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1-21,42,58,共3页
在颈动脉体(CB)化学感受性传递过程中,球细胞释放递质的机制至今尚未阐明。有文献报道无Ca2+时化学感受器释放多巴胺和颈动脉窦神经电活动均减少。另有实验研究显示,在细胞外液无Ca2+时基础状态下和低氧诱导的球细胞内c... 在颈动脉体(CB)化学感受性传递过程中,球细胞释放递质的机制至今尚未阐明。有文献报道无Ca2+时化学感受器释放多巴胺和颈动脉窦神经电活动均减少。另有实验研究显示,在细胞外液无Ca2+时基础状态下和低氧诱导的球细胞内cAMP明显升高,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离子 动脉 化学感受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在pH降低时的传递机制
7
作者 庄甲举 高贞 +2 位作者 刘景东 居桂平 勾凌燕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第10期1219-1222,共4页
目的 探讨胆碱能机制在 p H降低时颈动脉体 (CB)功能活动变化中的作用 .方法 在离体灌流条件下 ,记录颈动脉窦神经 (CSN)传入纤维的化学感受性单位放电 .结果 乙酰胆碱 (ACh)抑制单位放电 (n=16 ,P<0 .0 5 ) ,阿托品阻断 ACh的作... 目的 探讨胆碱能机制在 p H降低时颈动脉体 (CB)功能活动变化中的作用 .方法 在离体灌流条件下 ,记录颈动脉窦神经 (CSN)传入纤维的化学感受性单位放电 .结果 乙酰胆碱 (ACh)抑制单位放电 (n=16 ,P<0 .0 5 ) ,阿托品阻断 ACh的作用 ;尼古丁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单位放电 (n=10 ,r= 0 .94,P<0 .0 1) ;箭毒可阻断尼古丁的作用 ,对自发放电无显著影响 ;尼古丁并不增加化学感受性单位对 p H降低的放电反应 (n=19) ;p H降低时筒箭毒对化学感受性单位放电变化无显著影响 (n=17) ;硝苯吡啶 (5 mmol· L- 1 )对自发的基础单位放电 (n=8)和刺激诱导的电活动 (n=9)均无明显影响 .结论 胆碱能机制与 p H降低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碱能受 动脉化学感受器 pH降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对家兔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苏欣 张万育 何瑞荣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91-295,共5页
在39只乌拉坦麻醉家兔,记录了腺苷作用于颈动脉体时窦神经化学感受性传入单位的放电活动。全部实验中共记录了73个有自发放电的化学感受性单位。所得结果如下:(1)颈动脉内注射腺苷(10ug/kg)时,在55个单位中有51个的放电频率由0.76±... 在39只乌拉坦麻醉家兔,记录了腺苷作用于颈动脉体时窦神经化学感受性传入单位的放电活动。全部实验中共记录了73个有自发放电的化学感受性单位。所得结果如下:(1)颈动脉内注射腺苷(10ug/kg)时,在55个单位中有51个的放电频率由0.76±0.10增加到1.53±0.23 imp/s(P<0.001),部分实验中有新的单位被激活。(2)在隔离的颈动脉窦灌流液中加入腺苷(0.5,1.0、5.0、10、50和100μg/kg)时,9个单位的放电频率由0.51±0.06分别增加到0.58±0.07、0.78±0.13、0.96±0.15、1.11±0.017、1.34±0.21和1.38±0.18imp/s,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P<0.001).(3)9个自发放电频率为1.30±0.40 imp/s 的单位,在颈动脉内注射多巴胺(50μg/kg)后,其放电频率减慢至0.56±0.19imp/s(P<0.001)。在多巴胺作用的基础上再注射腺苷。可使放电频率增加到1.07±0.28imp/s,但与注射多巴胺前的腺苷效应相比,此增值明显减小(P<0.001)。根据以上结果,我们推测腺苷对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兴奋作用,可能与其作用于感受器复合体的突触前膜,从而使颈动脉体内抑制性递质多巴胺释放减少,以及腺苷直接兴奋化学感受性神经末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 多巴胺 动脉 化学感受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胆碱介导缺氧所致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兴奋传递(英文)
9
作者 高建新 张敏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4期320-325,共6页
哺乳动物缺氧主要通过颈动脉体 (CB)化学感受性反射导致肺通气量增加 ,但感受器细胞释放何种神经递质介导兴奋性化学传递仍存在争议。本工作利用鼠离体灌流颈动脉体 -窦神经标本及鼠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细胞 ( 型细胞 ,球型细胞 )与岩神... 哺乳动物缺氧主要通过颈动脉体 (CB)化学感受性反射导致肺通气量增加 ,但感受器细胞释放何种神经递质介导兴奋性化学传递仍存在争议。本工作利用鼠离体灌流颈动脉体 -窦神经标本及鼠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细胞 ( 型细胞 ,球型细胞 )与岩神经节细胞 (PNs)共培养建立的功能性化学突触模型 ,研究了乙酰胆碱 (ACh)在介导缺氧刺激 CB化学感受器兴奋传递中的作用。结果发现胆碱能 N受体 (n ACh R)阻断剂mecamylamine和 hexamethonium抑制离体颈动脉体 -窦神经标本细胞自发放电及缺氧诱发电位。穿孔膜片(perforated- patch)钳记录证明 mecamylamine(2 μmol/L)能部分地抑制共培养 PNs自发性突触后电位和缺氧诱发的去极化。应用乙酰胆碱酯酶 (ACh E)抑制剂毒扁豆碱 (eserine,1 0 0 μmol/L)加强缺氧诱发的 PNs去极化活动。提示鼠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及传入神经节细胞都表达 n ACh R,缺氧时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细胞可通过释放 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感受器 兴奋传递 乙酰胆碱 缺氧 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瘤(附三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秀权 《广西医学》 CAS 1995年第6期488-491,共4页
本文报告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瘤。1例行肿瘤切除,2例连同颈外动脉一并切除。提出本病部位特殊,强调术前颈总动脉压迫训练、脑电图检查、选择性脑血管造影对诊断及了解患侧大脑侧支循环是否建立,对手术方式选择是防... 本文报告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瘤。1例行肿瘤切除,2例连同颈外动脉一并切除。提出本病部位特殊,强调术前颈总动脉压迫训练、脑电图检查、选择性脑血管造影对诊断及了解患侧大脑侧支循环是否建立,对手术方式选择是防止术后脑部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的重要性。并结合有关文献提出作者在术中的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化学感受器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磷酸盐溶液对家兔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作用
11
作者 黄钦恒 汤树本 +1 位作者 张海燕 阎明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0年第2期140-144,共5页
在三种脑制备家兔模型上观察了用无机磷酸盐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所引起的行为和心血管活动效应。结果表明:①无机磷酸盐刺激脑组织完整兔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不产生任何效应;②无机磷酸盐刺激高位去大脑兔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可引起一... 在三种脑制备家兔模型上观察了用无机磷酸盐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所引起的行为和心血管活动效应。结果表明:①无机磷酸盐刺激脑组织完整兔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不产生任何效应;②无机磷酸盐刺激高位去大脑兔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可引起一系列典型的防御反应表现;③无机磷酸盐刺激脑桥制备兔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可引起动脉血压升高,下肢血管收缩和心动过缓反应。提示无机磷酸盐可以兴奋家兔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在高位去大脑兔可诱发出典型的防御警觉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化学感受器 无机磷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传出控制
12
作者 袁爱东 何瑞荣 《河北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3期179-183,共5页
颈动脉体有传入和传出神经支配,对其传入神经早有较多了解。随着研究手段的发展,近年来对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CBC)传出神经的研究日趋深入,其中较为突出的有:传出神经的发源和终止部位;CBC活动、血流和耗氧的传出调节;传出控制机理(包... 颈动脉体有传入和传出神经支配,对其传入神经早有较多了解。随着研究手段的发展,近年来对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CBC)传出神经的研究日趋深入,其中较为突出的有:传出神经的发源和终止部位;CBC活动、血流和耗氧的传出调节;传出控制机理(包括对多种化学物质的研究)及其机能意义等。本文拟评述最近10多年有关上述诸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化学感受器 传出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传出控制
13
作者 袁爱东 何瑞荣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02-205,共4页
关键词 动脉 化学感受器 传出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瘤一例
14
作者 程传芬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1989年第2期239-240,共2页
化学感受器瘤是一种罕见肿瘤,起源于化学感受器,在机体的分布范围很广,绝大部分在胸、颈、头部。颈动脉体以外的化学感受器瘤好发于四肢。所有化学感受器瘤中以颈动脉体瘤及颈静脉球体瘤最多,两者约占98%。鉴于此瘤比较少见,病理... 化学感受器瘤是一种罕见肿瘤,起源于化学感受器,在机体的分布范围很广,绝大部分在胸、颈、头部。颈动脉体以外的化学感受器瘤好发于四肢。所有化学感受器瘤中以颈动脉体瘤及颈静脉球体瘤最多,两者约占98%。鉴于此瘤比较少见,病理工作中容易误诊。本室近期收到一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感受器 动脉 病理工作 静脉球 四肢 罕见肿瘤 近期 起源 头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胆碱对家兔颈动脉窦神经化学感受性单位自发电活动的影响
15
作者 庄甲举 刘景东 +1 位作者 勾凌燕 居桂平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6期330-333,共4页
15只家兔的颈动脉体窦神经标本,记录了33个窦神经中化学感受性传入单位的电活动。实验结果:①大部分单位放电频率较低且不规则,少部分单位的放电频率高而规则;②在灌流液内加入乙酰胆碱(ACh)20μg/ml后,16个单... 15只家兔的颈动脉体窦神经标本,记录了33个窦神经中化学感受性传入单位的电活动。实验结果:①大部分单位放电频率较低且不规则,少部分单位的放电频率高而规则;②在灌流液内加入乙酰胆碱(ACh)20μg/ml后,16个单位的自发放电频率由1.26±0.31imp/s减至0.77±0.19imp/s(P<0.05)。③在灌流液中加入尼古丁(1、3、6、10、和15μg/ml)后,10个单位的自发放电频率,由0.60±0.21imp/s分别增加到0.96±0.21、1.19±0.30、1.24±0.29、1.48±0.41和1.82±0.39imp/s,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r=0.94,P<0.001)。④阿托品(10μg/ml)可阻断ACh的作用,筒箭毒(1.0μg/ml)可阻断尼古丁作用,但对自发放电均无显著影响。上述结果提示,ACh在颈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功能方面可能仅起调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胆碱 动脉 化学感受器 单位放电 电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敏感性钾离子(K_(ATP))通道的mRNA在大鼠颈动脉体的表达(英文)
16
作者 郑雅娟 辛华 吴雅臻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1-415,共5页
目的 探讨因缺氧引起颈动脉体K+ 流减少而导致颈动脉体神经活性增加的分子学机制。 方法 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评价大鼠颈动脉体的ATP敏感性钾离子 (KATP)通道的mRNA表达。 结果 在大鼠颈动脉体中内向整流性钾离子通道... 目的 探讨因缺氧引起颈动脉体K+ 流减少而导致颈动脉体神经活性增加的分子学机制。 方法 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评价大鼠颈动脉体的ATP敏感性钾离子 (KATP)通道的mRNA表达。 结果 在大鼠颈动脉体中内向整流性钾离子通道亚家族Kir6 .1的mRNA是存在的 ,而Kir6 .2和磺酰脲受体 (SUR1andSUR2 )则未见。 结论 Kir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A11P敏感钾离子通道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缺氧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总动脉旁化学感受器瘤1例
17
作者 程宇宁 于泽平 陈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4年第3期74-74,共1页
患者男性,27岁,偶然发现左颈上部包块2年,缓慢长大,无任何临床症状。体检:左咽侧壁局部向外膨隆,胸锁乳突肌深区扪及约3×4cm2大小肿块,质稍硬,表面光滑,固定,无压痛、无震颤及血管杂音,压迫近心端动脉,肿块无... 患者男性,27岁,偶然发现左颈上部包块2年,缓慢长大,无任何临床症状。体检:左咽侧壁局部向外膨隆,胸锁乳突肌深区扪及约3×4cm2大小肿块,质稍硬,表面光滑,固定,无压痛、无震颤及血管杂音,压迫近心端动脉,肿块无明显缩小,气管略向右侧移位。实验室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感受器 动脉 动脉 部血管瘤 部肿块 手术治疗 活组织检查 内分泌功能 手术并发症 副交感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总动脉旁化学感受器瘤1例
18
作者 程宇宁 于泽平 陈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4年第2期11-11,共1页
患者男性,27岁,偶然发现左颈上部包块2年,缓慢长大,无任何临床症状。体检:左咽侧壁局部向外膨隆,胸锁乳突肌深区扪及约3×4cm2大小肿块,质稍硬,表面光滑,固定,无压痛、无震颤及血管杂音,压迫近心端动脉,肿块无... 患者男性,27岁,偶然发现左颈上部包块2年,缓慢长大,无任何临床症状。体检:左咽侧壁局部向外膨隆,胸锁乳突肌深区扪及约3×4cm2大小肿块,质稍硬,表面光滑,固定,无压痛、无震颤及血管杂音,压迫近心端动脉,肿块无明显缩小,气管略向右侧移位。实验室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感受器 动脉 动脉 部血管瘤 手术治疗 活组织检查 内分泌功能 手术并发症 上部肿块 副交感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颈动脉体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9
作者 袁荣涛 郑家伟 +2 位作者 胡宇华 王丽珍 张志愿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71-174,共4页
恶性颈动脉体瘤临床罕见,迄今国内外文献报道病例仅100余例。其特征是肿瘤侵犯包膜及周围组织,颈部淋巴结和(或)远处转移,组织学表现为异型性。我科1993~2004年间收治颈动脉体瘤患者28例,恶性仅1例,且为术后5年复发患者。该例恶性颈动... 恶性颈动脉体瘤临床罕见,迄今国内外文献报道病例仅100余例。其特征是肿瘤侵犯包膜及周围组织,颈部淋巴结和(或)远处转移,组织学表现为异型性。我科1993~2004年间收治颈动脉体瘤患者28例,恶性仅1例,且为术后5年复发患者。该例恶性颈动脉体瘤患者伴同侧颈淋巴结转移,行肿瘤扩大切除及受累颈动脉切除,颈动脉人工血管重建,术后无脑神经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动脉 化学感受器 副神经节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感受器瘤颈椎转移1例报告 被引量:2
20
作者 齐双 焦鹰 夏茂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58-860,共3页
化学感受器瘤(chemodectoma)是指颈动脉化学感受器及其同类组织细胞发生的肿瘤。1950年由Mulhgan首次命名报道,又称为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ur)或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m)。这是一种罕见的肿瘤,仅占全部嗜铬细胞瘤10%-15%。
关键词 化学感受器 椎转移 动脉 副神经节瘤 嗜铬细胞瘤 细胞发生 类组织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