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栓合成酶B_2,6-酮-前列环素合成酶F1与颅外颈动脉狭窄率的相关性
1
作者 魏麓云 董晓英 +2 位作者 杨期明 陈琳 欧阳征仁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5期5310-5311,共2页
目的:了解血栓合成酶B2(TXB2)、前列环素合成酶F1(PGF1)与颅外颈动脉狭窄率的相关性,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机制。方法:34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和11例普查有颈动脉斑块者共45例为观察组,15例健康老人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放免法测定TXB2... 目的:了解血栓合成酶B2(TXB2)、前列环素合成酶F1(PGF1)与颅外颈动脉狭窄率的相关性,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机制。方法:34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和11例普查有颈动脉斑块者共45例为观察组,15例健康老人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放免法测定TXB2,6-Keto-PGF1,彩色超声扫描仪、多普勒测定颅外颈动脉斑块,并计算其动脉狭窄率。结果: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法,TXB2与颅外颈动脉狭窄率,TXB2/6-Keto-PGF1的比值与颅外颈动脉狭窄率均成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64,0.851,P=0.0007,=0.0006。结论:TXB2,6-Keto-PGF1比值失衡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重要启动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合成酶B2 6-酮-前列环素合成酶F1 颅外颈动脉狭窄率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MRA与DSA下颈内动脉狭窄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武昌 涂明义 +1 位作者 王亚瑟 江旺祥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5年第12期1165-1166,共2页
目的比较增强颈部血管核磁成像术(CE—MRA)与血管造影技术(DSA)下颈内动脉狭窄率有无显著性的差异。方法收集133例CE—MRA与DSA均提示右侧颈内动脉C1段狭窄的影像学的资料,采用NASCET(北美颈内动脉内膜切除术)法测量其狭窄率。... 目的比较增强颈部血管核磁成像术(CE—MRA)与血管造影技术(DSA)下颈内动脉狭窄率有无显著性的差异。方法收集133例CE—MRA与DSA均提示右侧颈内动脉C1段狭窄的影像学的资料,采用NASCET(北美颈内动脉内膜切除术)法测量其狭窄率。结果两组检查方法无统计学的差异(P〉0.05)。结论CE—MRA检测颈内动脉c1段的狭窄率是真实可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率 CE—MRA D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高灌注综合征护理 被引量:2
3
作者 谢慧蓉 吴远聪 刘秀梅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7年第5期593-595,共3页
近年来,随着脑血管介入治疗及介入材料的高度发展,使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ngioplasty stenting,CAS)治疗逐渐成为颈内动脉狭窄主要的治疗方法,CAS快速发展,但具有一定风险,医护人员关注如何预防减少手术风险和并发症,高灌注... 近年来,随着脑血管介入治疗及介入材料的高度发展,使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ngioplasty stenting,CAS)治疗逐渐成为颈内动脉狭窄主要的治疗方法,CAS快速发展,但具有一定风险,医护人员关注如何预防减少手术风险和并发症,高灌注综合征(hyperperfusion state,HS)常发生在术中及术后3 d之内,有极高的致残和致死率[1]。HS作为早期发生的严重并发症,已成为CAS术最需关注的问题[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高灌注综合征 支架植入术 脑血管介入 carotid 颈动脉狭窄率 介入材料 颅多普勒 动脉狭窄 血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狭窄的脑血管反应性和反应曲线参数的解析
4
作者 郭倩倩 周立春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7年第9期19-22,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脑血管反应性(cerebrovascular reactivity,CVR)表现,研究CVR曲线中与CVR密切相关的表观参数。方法应用TCD(transcranial doppler)联合二氧化碳吸入法采集轻、中、重度颈动脉狭窄的58例患者单侧或者双...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脑血管反应性(cerebrovascular reactivity,CVR)表现,研究CVR曲线中与CVR密切相关的表观参数。方法应用TCD(transcranial doppler)联合二氧化碳吸入法采集轻、中、重度颈动脉狭窄的58例患者单侧或者双侧CVR。比较各实验组间CVR有无差异,并且研究CVR曲线中反应加速度、反应时间和CVR的关系。结果颈动脉狭窄组平均CVR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颈动脉重度狭窄组平均CVR较轻度和中度狭窄组显著降低,但轻度狭窄组与中度狭窄组之间,轻度狭窄组与对照组之间CVR无显著性差异(P>0.05)。CVR和颈动脉狭窄率呈负相关,和CVR曲线中加速度呈正相关。结论颈动脉严重狭窄的患者CVR降低。对于CVR降低的患者应强化治疗,预防卒中发生及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反应性 颈动脉狭窄率 曲线参数 超声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解毒汤联合针灸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梨花 官建华 +2 位作者 易泳鑫 林维志 张敏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6期94-98,共5页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联合针灸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1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C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治...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联合针灸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1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C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治疗组采用黄连解毒汤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颈动脉硬化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面积(PA)、斑块积分(Course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率、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解毒汤联合针灸治疗CAS可有效调节血脂水平,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黄连解毒汤 针灸 动脉中重度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王艳阳 杨耀国 陈忠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期78-83,共6页
颈动脉管腔狭窄率一直作为评估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程度的指标,并依据颈动脉狭窄率来判断是否需要临床干预[1]。然而,国外学者证实,发生缺血性事件主要取决于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即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预后的因素是斑块的质而不是量... 颈动脉管腔狭窄率一直作为评估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程度的指标,并依据颈动脉狭窄率来判断是否需要临床干预[1]。然而,国外学者证实,发生缺血性事件主要取决于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即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预后的因素是斑块的质而不是量[2,3]。目前,针对斑块易损性的研究仍无统一的客观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率 动脉管腔狭窄 纤维帽 活化的巨噬细胞 脂质核心 狭窄程度 溃疡斑 血流动力学研究 致密结缔组织 动脉内膜剥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易损斑块的评估方法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高形国 李健 +2 位作者 马剑 李延静 王小永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59-960,共2页
在西方国家,30%的缺血性卒中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所致,也是第3位导致致死率和致残率的疾病。目前,颈动脉的狭窄程度被作为临床危险分层的诊断参数。大量的临床试验已经证实对于颈动脉狭窄率〉70%患者明显受益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但是对于... 在西方国家,30%的缺血性卒中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所致,也是第3位导致致死率和致残率的疾病。目前,颈动脉的狭窄程度被作为临床危险分层的诊断参数。大量的临床试验已经证实对于颈动脉狭窄率〉70%患者明显受益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但是对于中度颈动脉狭窄(50%-69%)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总体效益风险比是不明显的。临床发现大量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于中度狭窄颈动脉患者。因此寻求更有效的临床危险分层方法已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损斑块 动脉 颈动脉狭窄率 危险分层 缺血性卒中 狭窄程度 中度狭窄 纤维帽 评估方法研究 诊断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在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8
作者 陈念桥 自秀梅 杨云涛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5年第2期172-173,共2页
2型糖尿病属于一种全身性质的代谢性疾病,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伴发血管类病变,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又被认为是多种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高危因素[1,2]。在临床检测中能够通过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来判断患者是否... 2型糖尿病属于一种全身性质的代谢性疾病,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伴发血管类病变,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又被认为是多种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高危因素[1,2]。在临床检测中能够通过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来判断患者是否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为了进一步明确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以及斑块情况对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实际临床意义,笔者特进行本次试验,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超声测量 多普勒超声检测 代谢性疾病 颈动脉狭窄率 试验结果 狭窄程度 中膜 粥样硬化性 管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心脏超声联合颈部血管超声诊断对老年冠心病的应用价值
9
作者 张丽莎 《新疆医学》 2024年第11期1342-1345,共4页
目的探究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心脏超声联合颈部血管超声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108例接受冠心病诊断的老年患者,时段为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按照接诊时间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颈部血管超声诊断,... 目的探究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心脏超声联合颈部血管超声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108例接受冠心病诊断的老年患者,时段为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按照接诊时间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颈部血管超声诊断,观察组采取心脏超声联合颈部血管超声诊断,比较2组的诊断效能及颈动脉狭窄检出率;结果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患者中82例被确诊为冠心病,非冠心病26例。两组诊断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灵敏度、准确度及特异度都高于对照组(P<0.05),且误诊率及漏诊率小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颈动脉狭窄检出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心脏超声联合颈部血管超声的诊断方式,相较于单一诊断的诊断效率更高,能够提升老年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冠心病 心脏超声 部血管超声 诊断效能 动脉狭窄检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