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2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颊鳞状细胞癌超进展伴颈动脉窦综合征1例
1
作者 全玮旎 马进安 +2 位作者 赵夏琰 李云飞 吴元强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31-1537,共7页
颊鳞状细胞癌(buc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BSCC)是一种恶性程度高、复发率高、预后差、病死率高的口腔癌,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是局部晚期或已发生转移,需结合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以下简称“化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超进... 颊鳞状细胞癌(buc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BSCC)是一种恶性程度高、复发率高、预后差、病死率高的口腔癌,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是局部晚期或已发生转移,需结合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以下简称“化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超进展意味着肿瘤体积增大、增长速度加快、负荷增加,患者病情加重,是免疫治疗引起的严重不良后果。BSCC患者使用免疫治疗后发生超进展极少见,出现后可使用的挽救性治疗有限,患者生存受影响,预后极差。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21年10月收治1例局部晚期BSCC患者,该患者经根治手术后快速复发并颈部淋巴结和双肺转移;在接受2个周期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后颊部原发灶、颈部淋巴结和双肺转移灶均明显增大,考虑为超进展;同时,频发以心动过缓、低血压和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的颈动脉窦综合征,总生存4个月。探索超进展的原因和高风险因素,预防超进展的发生,是肿瘤免疫治疗时代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颊鳞状细胞癌 超进展 颈动脉窦综合征 免疫治疗 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交感神经在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电刺激改善肥胖相关性高血压中的作用
2
作者 肖玲玲 舒玲 +3 位作者 方学升 张若柳 席照青 包明威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8期28-34,共7页
目的探讨肠道交感神经在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电刺激(carotid baroreceptor stimulation,CBS)改善肥胖相关性高血压(obesity-related hypertension,OH)中的作用。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sham)组、OH假手术(OH-sham)组、OH... 目的探讨肠道交感神经在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电刺激(carotid baroreceptor stimulation,CBS)改善肥胖相关性高血压(obesity-related hypertension,OH)中的作用。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sham)组、OH假手术(OH-sham)组、OH植入CBS刺激仪(OH-CBS)组、OH腹腔注射6-羟基多巴胺(OH-6-OHDA-sham)组,每组各5只。采用高脂饮食和10%果糖水喂养4周建立OH模型。所有大鼠均在第4周末植入CBS刺激仪,OH-CBS组仪器发放电刺激,OH-sham组、C-sham组和OH-6-OHDA-sham组仪器不发放刺激,OH-6-OHDA-sham组于第6周腹腔注射6-OHDA。每周测量所有大鼠的血压及体质量;12周后,称重内脏脂肪含量,检测血清糖脂代谢指标;取回肠组织,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黏糖蛋白2(mucin-2,MUC2)、胞质紧密粘连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MUC2、ZO-1和白细胞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水平。结果与C-sham组比较,OH-sham组的肠道TH过量表达(P<0.05),血压、体质量、内脏脂肪含量、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葡萄糖、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明显升高(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IL-22、MUC2、ZO-1的表达降低(P<0.05);OH-CBS组和OH-6-OHDA-sham组则明显减少高脂、高糖喂养下的TH过度表达,降低OH大鼠血压、体质量、内脏脂肪含量、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葡萄糖、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IL-22、MUC2、ZO-1的表达(P<0.05)。结论肠道交感神经在CBS改善OH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相关性高血压 交感神经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电刺激 6-羟基多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窦区浸润阻滞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梁发 吴侑煊 +2 位作者 菅敏钰 刘海洋 韩如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36-840,共5页
目的观察颈动脉窦区浸润阻滞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中预防颈动脉窦反射(CSR)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择期症状性颈动脉C 1段狭窄行CAS的患者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54~81岁,BMI 19~32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 目的观察颈动脉窦区浸润阻滞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中预防颈动脉窦反射(CSR)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择期症状性颈动脉C 1段狭窄行CAS的患者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54~81岁,BMI 19~32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颈动脉窦区浸润阻滞组(B组)和阿托品预防组(C组),每组20例。B组在超声引导下应用1%利多卡因5 ml在颈动脉窦区进行浸润阻滞,注射后5 min球囊引导导管到位,行球囊扩张,并置入颈动脉支架;C组预防性静脉注射阿托品0.5 mg,注射后5 min球囊引导导管到位后,开始球囊扩张及置入颈动脉支架。所有患者在局麻监测下完成CAS。记录颈动脉窦浸润阻滞后/静脉注射阿托品后5 min(T_(1))、球囊扩张即刻(T_(2))、支架置入后5 min(T_(3))、10 min(T_(4))、20 min(T_(5))及术毕即刻(T_(6))的HR及T_(1)和T_(3)—T_(6)时的SBP,并计算T_(2)—T_(6)时HR与T_(3)—T_(6)时SBP降低幅度。CSR定义为:与T_(1)时比较,T_(2)—T_(6)时HR降低幅度>10%、或心动过缓(HR<60次/分)、或低血压(SBP<90 mmHg),分别记录HR降低幅度>10%、心动过缓和低血压的发生情况。记录应用阿托品及多巴胺补救例数。记录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局麻药中毒、误伤血管、心脏骤停及术后心脑血管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T_(2)时B组HR降低幅度明显小于C组(P<0.05),T_(3)—T_(6)时两组SBP、HR降低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阿托品补救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C组于T_(2)时出现心脏骤停1例,20 s后逐渐恢复自主循环,术后3 d死于大面积脑梗死1例;B组发生声音嘶哑4例,于术后1 h内恢复正常;其余未发生呼吸困难、局麻药中毒、误伤血管、心脏骤停及术后心脑血管相关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1%利多卡因颈动脉窦区浸润阻滞,可有效地预防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中颈动脉窦反射,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窦 浸润阻滞 动脉狭窄 动脉支架成形术 颈动脉窦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侧脑室内注射组胺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的影响及其中枢机制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国卿 周希平 黄伟秋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90-496,共7页
在 5 0只麻醉的大鼠孤离双侧颈动脉窦区 ,将不同窦内压 (ISP)与其对应的平均动脉压 (MAP)值进行Logistic五参数曲线拟合。根据所得ISP MAP关系曲线及其特征参数 ,观察侧脑室注射 (i c v )组胺 (HA)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 (CSR)的影... 在 5 0只麻醉的大鼠孤离双侧颈动脉窦区 ,将不同窦内压 (ISP)与其对应的平均动脉压 (MAP)值进行Logistic五参数曲线拟合。根据所得ISP MAP关系曲线及其特征参数 ,观察侧脑室注射 (i c v )组胺 (HA)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 (CSR)的影响 ,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如下 :( 1)i c v HA ( 10 0ng)导致ISP MAP关系曲线显著上移 ,ISP和增益 (Gain)关系曲线中部明显下移 ,反射参数中阈压 (TP)、饱和压 (SP)和最大增益时的窦内压 (ISPGmax)值增大 ,MAP反射变动范围 (MAPrange)及反射最大增益 (Gmax)减小。 ( 2 )预先i c v H1受体拮抗剂氯苯吡胺 (CHL ,5 μg)或H2 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 (CIM ,15 μg) ,可明显减弱HA的上述效应 ,CIM的这种减弱作用不如CHL的显著。 ( 3 )预先同时i c v CHL和CIM (分别为 5和 15 μg) ,能完全取消HA的效应。 ( 4)预先向孤束核 (NTS)内注射CHL ( 0 5 μg)或CIM ( 1 5 μg) ,对HA效应的影响与i c v CHL或CIM后的相类似 ,但NTS内注射CHL或CIM后i c v HA所致的TP变化表现明显下降。以上结果提示 ,侧脑室给HA使CSR产生快速重调定 ,反射敏感性下降 ,功能受抑 ;其机制是通过中枢HA受体介导 ,H1受体的作用比H2 受体更为明显 ;下丘脑 NTS的HA能通路可能是HA调节CSR的下行通路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侧脑室 注射 组胺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 中枢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中颈动脉窦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高飞 李达文 +1 位作者 朱敏 夏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8-330,共3页
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第一位的死亡原因,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占重要比重,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颈动脉狭窄被公认为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有20%~30%的脑梗死是由于颈内动脉狭窄引起的。
关键词 动脉狭窄 支架 颈动脉窦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动中枢组胺能受体对应激大鼠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重调定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国卿 周希平 黄伟秋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9-35,共7页
应激 1周的大鼠 ,麻醉后孤离双侧颈动脉窦区 ,将不同窦内压 (ISP)与其对应的平均动脉压 (MAP)值进行Logistic5个参数曲线拟合。根据所得ISP-MAP关系曲线及其特征参数 ,分别观察侧脑室 (i c v )注射和孤束核(NTS)内注射组胺受体拮抗剂对... 应激 1周的大鼠 ,麻醉后孤离双侧颈动脉窦区 ,将不同窦内压 (ISP)与其对应的平均动脉压 (MAP)值进行Logistic5个参数曲线拟合。根据所得ISP-MAP关系曲线及其特征参数 ,分别观察侧脑室 (i c v )注射和孤束核(NTS)内注射组胺受体拮抗剂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 (CSR)的影响 ,并与相应的非应激CSR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如下 :(1)应激导致ISP-MAP关系曲线显著全面上移 ,窦内压和增益 (ISP-Gain)关系曲线中部明显下移 ,反射参数中阈压 (TP)、饱和压 (SP)、调定点 (setpoint)和最大增益时的窦内压 (ISPGmax)值增大 ,MAP反射变动范围 (MAPrange)及反射最大增益 (Gmax)减小 ;(2 )I c v H1或H2 受体拮抗剂氯苯吡胺 (CHL) 5 μg或西咪替丁 (CIM ) 15 μg ,在 2 0min内均可明显减弱应激对CSR的上述改变 ,CIM的这种减弱作用不如CHL的显著 ;(3 )NTS内注射CHL(0 5 μg)或CIM (1 5 μg) ,对应激所致CSR变化的影响与i c v CHL或CIM后的相类似 ;(4)分别i c v 和NTS内注射CHL或CIM后 ,均不能使应激的CSR水平完全恢复到相应的非应激对照水平。以上结果提示 ,应激引起CSR重调定 ,反射敏感性下降 ;其部分机制可能是激活中枢组胺能系统 ,通过中枢组胺能受体 (H1和H2 受体 )尤其是H1受体介导而发挥作用 ;下丘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向 应激 氯苯吡胺 西咪替丁 侧脑室注射 弧束核 平均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的易化作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爽 范振中 何瑞荣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96-302,共7页
在27只隔离灌流颈动脉窦区的麻醉大鼠,观察了腺苷(adenosine,Ado)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的影响。所得结果如下:(1)以 Ado(125μmol/L)隔离灌流大鼠左侧颈动脉窦区时,压力感受器机能曲线向左下方移位,曲线最大斜率(PS)... 在27只隔离灌流颈动脉窦区的麻醉大鼠,观察了腺苷(adenosine,Ado)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的影响。所得结果如下:(1)以 Ado(125μmol/L)隔离灌流大鼠左侧颈动脉窦区时,压力感受器机能曲线向左下方移位,曲线最大斜率(PS)由0.37±0.02增至0 55±0.02kPa/KPa(P<0.001),反射性血压下降幅度(RD)由5.53±0.12增至7.76±0.36KPa;阈压(TP)、平衡压(EP)和饱和压(SP)则分别从8.60±0.27,12.53±0.30和23.69±0.15下降至5.63± 0.11kPa,10.89±0.29KPa和20.18±0.55KPa(P<0.01-0.001 )。其中RD,PS和TP的变化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2)用腺苷选择性 A1受体拮抗剂(8-cyclopentyl-l,3-dipropylianthene,0.134mmol/L)预处理后,Ado的上述反射效应即被阻断。(3)先给予KATP通道阻断剂格列苯脲(glibenclamide.10μmol/L)亦可取消腺苷对压力感受器反射的影响。以上结果表明, Ado对大鼠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活动有易化作用,这一作用似与腺苷A1受体介导的KATP通道开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 颈动脉窦 压力感受器 反射 平均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计算机控制的颈动脉窦区自动灌流系统 被引量:17
8
作者 易小林 范振中 何瑞荣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56-159,共4页
运用自动控制理论,设计出由LDB—M型电子蠕动泵、Apple—Ⅱ微型计算机构成的负反馈闭环自动灌流系统。该系统能自动完成均匀斜坡升、阶梯升、阶梯升降等灌流压曲线。同时对实验动物的平均血压、平均灌流压及心率进行实时数据采集,最后... 运用自动控制理论,设计出由LDB—M型电子蠕动泵、Apple—Ⅱ微型计算机构成的负反馈闭环自动灌流系统。该系统能自动完成均匀斜坡升、阶梯升、阶梯升降等灌流压曲线。同时对实验动物的平均血压、平均灌流压及心率进行实时数据采集,最后作自动分析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流 颈动脉窦 微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束核组胺能受体参与应激大鼠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的重调定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国卿 沈新娥 +2 位作者 孙万平 周希平 邹容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38-740,共3页
目的 探讨孤束核 (NTS)组胺 (HA)能受体是否影响应激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CSR)的重调定。方法 应激一周的大鼠 ,麻醉后孤离双侧颈动脉窦区 ,将不同窦内压 (ISP)与其对应的平均动脉压 (MAP)值进行Logistic五参数曲线拟合 ,求得ISP... 目的 探讨孤束核 (NTS)组胺 (HA)能受体是否影响应激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CSR)的重调定。方法 应激一周的大鼠 ,麻醉后孤离双侧颈动脉窦区 ,将不同窦内压 (ISP)与其对应的平均动脉压 (MAP)值进行Logistic五参数曲线拟合 ,求得ISP MAP关系曲线及特征参数 ,观察NTS注射不同HA受体拮抗剂对CSR的影响。结果 应激导致ISP MAP关系曲线显著全面上移 ,反射参数中阈压、饱和压、调定点和最大增益时ISP值增大 ,MAP反射变动范围及最大增益减小 ;NTS内注射H1或H2 受体拮抗剂 (氯苯吡胺 ,CHL ,0 5 μg或西咪替丁 ,CIM ,1 5 μg) 2 0min内均可明显减弱应激对CSR的上述改变 ,CIM减弱作用不如CHL ;NTS内注射CHL或CIM后 ,均不能使应激的CSR水平完全恢复到相应的非应激对照水平。结论 应激引起CSR重调定 ,反射敏感性下降 ;部分机制可能是激活中枢HA能系统 ,NTS的H1和H2 尤其H1受体在应激引起CSR重调定的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下丘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颈动脉窦 HA NTS 孤束核 组胺 压力感受性反射 CSR 氯苯 M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狭窄程度的颈动脉窦部支架置入术中颈动脉窦反应及对策 被引量:5
10
作者 田鸿福 邱峰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191-195,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狭窄程度的颈动脉窦部支架置入时,采用不同直径球囊逐步扩张,观察颈动脉窦反应特点,并探讨相关应对策略。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和南京脑科医院自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行颈动脉窦部支架置入术患者172例,按照颈... 目的研究不同狭窄程度的颈动脉窦部支架置入时,采用不同直径球囊逐步扩张,观察颈动脉窦反应特点,并探讨相关应对策略。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和南京脑科医院自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行颈动脉窦部支架置入术患者172例,按照颈动脉狭窄程度分A(90%~99%)28例、B(80%~89%)62例、C(70%~79%)82例共3组,观察分析不同狭窄程度患者在用相同直径球囊扩张以及3组患者分别在用不同直径球囊进行预扩、先扩及后扩时血压、心率、意识状态及窦部反应变化。结果狭窄程度越重,采用相同直径球囊扩张时,颈动脉窦反应越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扩较后扩颈动脉窦反应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直径球囊扩张,小直径球囊较大直径球囊颈动脉窦反应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次全闭塞预扩主要是助于保护伞通过,小球囊扩张安全性大于大球囊,先扩优于后扩,血压心率波动小,可以减少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发生,减少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窦 支架置入术 颈动脉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抑制麻醉大鼠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英文) 被引量:4
11
作者 薛红梅 武宇明 +3 位作者 肖琳 王茹 王福伟 何瑞荣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1-166,共6页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是否与其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作用有关。方法隔离灌流麻醉大鼠颈动脉窦区,同时记录动脉血压的变化,并绘制压力感受性反射的功能曲线。结果白藜芦醇(30,60和120μmol.L-1)隔离灌流颈动脉窦区,压力感...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是否与其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作用有关。方法隔离灌流麻醉大鼠颈动脉窦区,同时记录动脉血压的变化,并绘制压力感受性反射的功能曲线。结果白藜芦醇(30,60和120μmol.L-1)隔离灌流颈动脉窦区,压力感受性反射机能曲线向右上方移位,曲线的最大斜率下降,反射性血压下降的幅度降低,阈压增加,其变化呈浓度依赖性。预先应用NO合酶抑制剂L-NAME100μmo.lL-1或钙通道开放剂BayK8644500nmol.L-1可消除白藜芦醇对压力感受器的抑制作用。用酪氨酸磷酸酶抑制剂正钒酸钠1mmol.L-1预处理对白藜芦醇抑制压力感受性反射的作用无影响。结论白藜芦醇对大鼠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有抑制作用,此作用可能与局部NO的释放及减弱牵张敏感性通道的钙离子内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颈动脉窦 压力感受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体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研究方法的改进——窦内压的自动控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魏华 赵海燕 +4 位作者 刘萍 黄海霞 王伟 付小锁 钮伟真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创建一套离体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研究中窦内压力的自动控制系统。方法:制备颈动脉窦-窦神经标本并对其进行灌流。在该系统中,引入一个重要的可接受电脑指令的压力控制装置(PRE-U,Hoerbiger,Deutschland),用以钳制窦内压。通过比较... 目的:创建一套离体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研究中窦内压力的自动控制系统。方法:制备颈动脉窦-窦神经标本并对其进行灌流。在该系统中,引入一个重要的可接受电脑指令的压力控制装置(PRE-U,Hoerbiger,Deutschland),用以钳制窦内压。通过比较压力指令和相应产生的窦内压来鉴定本压力控制系统的可靠性。结果:利用该系统可以准确实现脉动式、斜坡式、阶跃式等多种窦内压力控制模式,并证实记录到压力依赖性窦神经放电活动。结论:应用这套颈动脉窦内压力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多种压力模式的控制。该系统为深入研究压力感受器机电换能机制提供了有用且灵活的压力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感受器 内压 颈动脉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钩藤碱对麻醉大鼠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活动的抑制作用(英文)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宜先 董京辉 +4 位作者 高璐 马慧娟 武宇明 张翼 何瑞荣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1-167,共7页
目的探讨钩藤碱(Rhy)对大鼠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活动的影响及其有关机制。方法通过隔离灌流颈动脉窦区的方法来获得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活动的各项参数,阈压(TP)、饱和压(SP)、最大斜率(PS)和窦神经放电的最大积分值(PIV)。① Rhy10, 50和... 目的探讨钩藤碱(Rhy)对大鼠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活动的影响及其有关机制。方法通过隔离灌流颈动脉窦区的方法来获得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活动的各项参数,阈压(TP)、饱和压(SP)、最大斜率(PS)和窦神经放电的最大积分值(PIV)。① Rhy10, 50和100μmo·lL-1用K-H液稀释后,隔离灌流颈动脉窦区。待钩藤碱发挥作用后,用K-H液冲洗恢复,在给药前后以阶梯方式升降窦内压以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同时记录窦神经传入放电及积分。②分别预先灌流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K+通道阻断剂四乙胺(TEA)和L-钙通道开放剂Bay K8644,观察他们对钩藤碱效应的影响。结果①Rhy 10μmol.L-1灌流隔离的颈动脉窦区,PS从(19.2±0.3)%降至(18.2±0.1)%·kPa-1,PIV从(219.3±3.3)%降至(199.1±3.8)%,同时TP和SP分别从(8.2±0.3)和(21.5±0.1)增加至(9.1±0.1)kPa和(22.1±0.1)kPa。用Rhy 50和100μmol·L-1进行灌流时,如PS,TP和SP的变化均呈浓度依赖性,表明Rhy可以抑制CBA。②预先灌流L-NAME不能阻断Rhy的效应。③预先灌流K+通道阻断剂TEA 1mmol·L-1也不能阻断Rhy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放电活动的抑制。④预先灌流L-钙通道开放剂Bay K8644可大部分阻断Rhy的作用。结论 Rhy可直接抑制大鼠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传入神经放电活动,其机制可能为Rhy抑制了动脉压力感受器上的Ca2+内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藤碱 颈动脉窦 压力感受器 BAY K864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迎穴的探讨及颈动脉窦定位实验 被引量:10
14
作者 蒋松鹤 杨文秀 张慧玲 《上海针灸杂志》 1994年第6期269-270,共2页
通过尸体解剖观察了颈动脉窦的定位 ,澄清了以往对人迎穴的混乱的认识 ,并为临床针刺颈动脉窦治疗高血压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人迎穴 颈动脉窦 穴位定位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激肽抑制麻醉大鼠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 被引量:8
15
作者 武宇明 何瑞荣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03-309,共7页
在36只隔离灌流左侧颈动脉窦区的麻醉大鼠上观察了缓激肽(bradykinin,BK)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的影响。结果如下:(1)以BK(10μmol/L)隔离灌流大鼠颈动脉窦区时,压力感受器机能曲线向右上方移位... 在36只隔离灌流左侧颈动脉窦区的麻醉大鼠上观察了缓激肽(bradykinin,BK)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的影响。结果如下:(1)以BK(10μmol/L)隔离灌流大鼠颈动脉窦区时,压力感受器机能曲线向右上方移位,曲线的最大斜率(peakslope,PS)由044±014降至031±001(P<001),反射性血压下降幅度(reflexdecrease,RD)由685±018kPa降至446±016kPa(P<001),阈压(TP)由776±020增至1004±009kPa(P<005),其中RD,PS和TP的变化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2)用环氧酶抑制剂消炎痛(indomethacin,10μmol/L)预处理后,对BK(10μmol/L)抑制压力感受器的作用无影响;(3)预先灌流NO合酶阻断剂(LNAME,100μmol/L),则可完全消除BK(10μmol/L)对压力感受器反射的抑制效应;(4)预先给予转换酶抑制剂(captopril,20μmol/L),可加强BK对压力感受器反射的抑制作用。以上结果表明:BK对大鼠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反射有抑制作用,此作用系BK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激肽 颈动脉窦 压力感受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易化大鼠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活动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爽 范振中 何瑞荣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25-531,共7页
在36只麻醉大鼠,以隔离灌流颈动脉窦区记录窦神经传入放电的方法观察了腺苷(adenosine,Ado)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传入放电的影响。所得结果如下:(1)以75μmol/LAdo隔离灌流大鼠左侧颈动脉窦区时,窦内压-窦神经传入放电积分(IS... 在36只麻醉大鼠,以隔离灌流颈动脉窦区记录窦神经传入放电的方法观察了腺苷(adenosine,Ado)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传入放电的影响。所得结果如下:(1)以75μmol/LAdo隔离灌流大鼠左侧颈动脉窦区时,窦内压-窦神经传入放电积分(ISP-ISNA)关系曲线向左上方移位,曲线最大斜率(PS)由(18.75±0.12)%/kPa增至(22.21±0.11)%/kPa(P<0.001),最大积分值(PIV)由(209.83±2.57)%增至(239.17±1.75)%;阈压(TP)和饱和压(SP)则分别从(8.57±0.24)和(22.99±0.34)下降至(7.15±0.23)kPa(P<0.001)和(21.21±0,43)kPa(P<0.01)。再分别以125和175μmol/LAdo灌流,机能曲线进一步向左上方移位,PS、TP和SP的变化均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2)用腺苷选择性A1受体拮抗剂8-cyclopentyl-1,3-dipropylxanthine(0.134mmol/L)预处理后,Ado的上述效应即被阻断。(3)先给予KATP通道阻断剂格列苯脲(10μmol/L)亦可取消腔苷对窦神经传入放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体隔离灌流大鼠颈动脉窦区条件下,Ado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活动有易化作用,此作用似与腺苷A1受体介导的KATP通道开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 颈动脉窦 神经传入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前路再手术后并发颈动脉窦强烈反应致难治性低血压1例报告 被引量:2
17
作者 田建平 张凯 +2 位作者 孙晓江 赵长清 赵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58-960,共3页
颈椎前路术后食管瘘的发生率为0.06%,取出内置物是治疗的关键[1]。但由于周边重要血管神经的存在及组织的粘连,导致颈前路再手术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大大增加。我科收治1例颈前路术后食管瘘患者,取出内置物后出现难治性低血压,考虑由颈动... 颈椎前路术后食管瘘的发生率为0.06%,取出内置物是治疗的关键[1]。但由于周边重要血管神经的存在及组织的粘连,导致颈前路再手术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大大增加。我科收治1例颈前路术后食管瘘患者,取出内置物后出现难治性低血压,考虑由颈动脉窦强烈反应(carotid sinus hyperactivity,CSR)所致,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低血压 强烈反应 颈动脉窦 术后并发 前路 椎前路术后 前路再手术 血管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窦内压力控制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萍 赵海燕 +3 位作者 王伟 魏华 钮伟真 黄海霞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900-903,共4页
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在维持机体动脉血压稳态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精确控制窦内压力是进行动脉压力感受器功能研究的关键[1].本研究室利用电气比例调节阀建立了控制颈动脉窦压力的自动化装置,适用于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功能的研究[2],然而... 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在维持机体动脉血压稳态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精确控制窦内压力是进行动脉压力感受器功能研究的关键[1].本研究室利用电气比例调节阀建立了控制颈动脉窦压力的自动化装置,适用于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功能的研究[2],然而该电气比例调节阀输出并作用于窦内的压力存在明显过冲和振荡.为减少这一过冲和振荡,我们在该压力控制系统中添加一缓冲装置,以保证应用该设备对颈动脉窦进行灌注时,对颈动脉窦区实现更理想的压力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窦 内压力 动脉压力感受器 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 制方 自动化装置 动脉血压 缓冲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构体aFGF对颈动脉窦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胡世凤 黄巨恩 +1 位作者 李校坤 谢露 《解剖学研究》 CAS 2003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目的 探讨损伤大白鼠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神经末梢后 ,改构体aFGF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改构体aFGF1组、改构体aFGF2 组、改构体aFGF3 每组各 10只。改构体组分别经静脉注射 0 14 μg/ml、0 4 3μg/ml、1 30... 目的 探讨损伤大白鼠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神经末梢后 ,改构体aFGF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改构体aFGF1组、改构体aFGF2 组、改构体aFGF3 每组各 10只。改构体组分别经静脉注射 0 14 μg/ml、0 4 3μg/ml、1 30 μg/ml的改构体aFGF(1ml/ 10 0g) ,而对照组注射同剂量的生理盐水。 2 0min后 ,用蘸有 80 %乙醇的棉球轻轻擦拭右颈动脉窦区 ,损伤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神经末梢 ,并放置 5min。观察记录各组损伤前后夹闭颈总动脉血压即 :收缩压 (SP)、舒张压(DP)、平均动脉压 (MP)和心率 (HR)的变化。结果  (1)损伤右颈动脉窦前 ,夹闭右颈总动脉 ,实验组和对照组血压均升高 ,夹闭前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2 )损伤右颈动脉窦后 ,夹闭右颈总动脉 ,改构体aFGF1组、对照组血压不变 ,夹闭前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改构体aFGF2 组、改构体aFGF3 组血压升高 ,夹闭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夹闭前后两组的血压差分别与对照组的差值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在本实验中 ,HR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改构体aFGF对颈动脉窦损伤有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构体aFGF 颈动脉窦损伤 WISTAR大鼠 血压 心率 压力感受器 神经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颈动脉窦阻滞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庆华 刘雪平 +1 位作者 程国兵 陆炜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10期795-797,共3页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病死率等特点,我国脑卒中发病率高达1.23%[1]。缺血性卒中占全部脑卒中患者的80%左右,而25%~30%的缺血性脑卒中由颅外颈动脉狭窄引起[1-2]。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rotid stenting,CAS)是目前临床治疗颈...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病死率等特点,我国脑卒中发病率高达1.23%[1]。缺血性卒中占全部脑卒中患者的80%左右,而25%~30%的缺血性脑卒中由颅外颈动脉狭窄引起[1-2]。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rotid stenting,CAS)是目前临床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重要手段,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临床应用广泛。由于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特殊性,术中球扩或支架植入时极易刺激颈动脉窦引起血压降低、心动过缓等低血流动力学改变(hemodynamic instability,HDI),增加了围手术期缺血性脑卒中、心跳停搏等严重心脑血管意外风险[3-4]。研究[5]表明术中行颈动脉窦阻滞可有效拮抗颈动脉窦刺激效应。本组旨在探讨在超声引导下颈动脉窦阻滞预防CAS术中HDI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支架植入术 脑卒中发病率 动脉狭窄 心动过缓 血流动力学改变 心脑血管意外 缺血性卒中 颈动脉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