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动脉迂曲合并静脉扩张导致脑缺血1例并复习文献
1
作者 郝斌 许刚 《山西临床医药》 2000年第6期469-469,共1页
关键词 脑缺血 颈动脉迂曲 静脉扩张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酷似颈部占位病变的颈动脉迂曲伴脑梗死1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长春 周卫东 +1 位作者 徐云燕 霍健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2期108-108,共1页
关键词 部包块 颈动脉迂曲 占位病变 脑梗死 右侧肢体无力 言语不清 症状持续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并迂曲九例
3
作者 张立成 陈福业 +4 位作者 辛振学 马金邦 王传刚 彭涛 王新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23-830,共8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并迂曲患者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6月至2023年8月于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9例颈动脉狭窄并迂曲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包括基本信息(性别、年龄)、...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并迂曲患者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6月至2023年8月于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9例颈动脉狭窄并迂曲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包括基本信息(性别、年龄)、入院初步诊断、临床表现、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术前术侧及对侧血管影像学情况。根据血管迂曲类型分为以下3种手术方法:(1)颈内动脉“C”形迂曲采用斜行离断颈内动脉起始部,外翻剥离斑块,并向远端延长颈内动脉切口,近端延长颈总动脉切口,将颈内动脉下拉与颈总动脉行端侧吻合;(2)颈内动脉盘曲采用斜行离断颈内动脉起始部,外翻剥离斑块后切除颈内动脉起始段冗长部分并下拉与颈总动脉行端侧吻合;(3)颈内、颈外动脉均折曲或颈总动脉折曲采用横断颈总动脉后外翻剥离斑块,并切除部分颈总动脉,下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后,行颈总动脉端端吻合。所有患者术后1~3 d行颈部CT血管成像(CTA)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颈动脉通畅情况、迂曲改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1~3 d颈部CTA、颈部血管超声评估残余狭窄率≤30%、迂曲改善、无卒中发生为手术成功。术后观察有无卒中、心肌梗死、声音嘶哑、手术切口出血、肿胀及愈合不良等并发症。术后1、6、12个月门诊复查颈动脉超声,评估再狭窄(收缩期峰值流速>220 cm/s,血管直径减少70%以上)情况。结果9例患者中男4例,女5例;年龄61~74岁,平均(67±4)岁。颈动脉无症状性重度狭窄3例,症状性中度狭窄3例,症状性重度狭窄3例。既往高血压病9例,糖尿病5例,高脂血症6例,冠心病4例,吸烟5例,饮酒4例。术侧颈内动脉“C”形迂曲5例,颈内动脉盘曲2例,颈内、颈外动脉均折曲1例,颈总动脉折曲1例。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3 d颈部CTA示所有患者术侧颈动脉均通畅,血管迂曲较前改善,颈部血管超声均提示血流动力学情况良好。无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术后1、6、12个月门诊随访行颈部血管超声,9例患者均未发生再狭窄。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并迂曲的有效方法,术前应对患者血管情况进行详细评估,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且样本量小,研究结论尚需多中心、大型研究进一步验证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动脉 显微外科手术 颈动脉迂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迂曲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陈鲲鹏 王俊杰 +6 位作者 王利军 陆军 祁鹏 胡深 杨希孟 王海峰 王大明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08-612,共5页
目的 探讨颈动脉迂曲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医院神经外科自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行颈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的单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73例患者资料,男性51例,女性22例,年龄48~ 90岁,平均(65.9... 目的 探讨颈动脉迂曲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医院神经外科自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行颈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的单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73例患者资料,男性51例,女性22例,年龄48~ 90岁,平均(65.9±9.5)岁;左侧颈动脉狭窄38例,右侧颈动脉狭窄35例;狭窄程度30%~90%,中位狭窄程度44.0%(25.5%).按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组43例,颈动脉平均狭窄程度(37.5±5.4)%;中重度狭窄组30例,颈动脉平均狭窄程度(65.6±10.9)%.测量患者的双侧颈总动脉(CCA)迂曲指数、颈内动脉(ICA)角和颅外段颈内动脉(EICA)迂曲指数,采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狭窄侧与正常侧颈动脉各项迂曲参数值的差异.结果 73例患者狭窄侧与正常侧颈动脉的CCA迂曲指数、ICA角及EICA迂曲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584,P=0.559;t=0.278,P=0.781;Z=-0.377,P=0.706).轻度狭窄组患者狭窄侧颈动脉的ICA角大于正常侧[39.0°(19.0°)比30.0°(15.0°)](Z=-2.439,P=0.015);中重度狭窄组患者狭窄侧颈动脉的ICA角小于正常侧[(31.5±11.7)°比(39.1±16.2)°](t=-2.529,P=0.017);两组狭窄侧与正常侧颈动脉的CCA(Z=-0.720,P=0.472;Z=-0.013,P=0.990)和EICA(Z=-0.349,P=0.727;Z=-0.114,P=0.909)的迂曲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同正常颈动脉相比,轻度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颈动脉的CCA-ICA分叉部更迂曲,而中重度狭窄颈动脉的CCA-ICA分叉部更直;CCA和EICA的迂曲程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迂曲 动脉 迂曲指数
原文传递
颈动脉迂曲伴重度狭窄患者两例报道并诊疗策略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瑞卿 刘增品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6期110-112,116,共4页
颈动脉迂曲伴重度狭窄患者介入器材通过困难,手术难度高,通常被认为是介入治疗的禁忌证。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采用提前回收保护伞、中间导管辅助Precise颈动脉支架植入的方法成功完成2例颈动脉迂曲伴重度狭窄支架植入术,提示颈动脉迂... 颈动脉迂曲伴重度狭窄患者介入器材通过困难,手术难度高,通常被认为是介入治疗的禁忌证。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采用提前回收保护伞、中间导管辅助Precise颈动脉支架植入的方法成功完成2例颈动脉迂曲伴重度狭窄支架植入术,提示颈动脉迂曲伴重度狭窄的介入治疗安全、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疾病 颈动脉迂曲 动脉重度狭窄 介入治疗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动脉迂曲和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殷亮 李倩倩 +2 位作者 张丽娜 钱伟东 屈洪党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723-725,共3页
目的:探讨颈部动脉迂曲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及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行头颈部CT血管成像检查的病人162例。采用蒙特利尔智能量表评价病人认知功能;计算颈部动脉迂曲个数;分析颈部动脉迂曲与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相... 目的:探讨颈部动脉迂曲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及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行头颈部CT血管成像检查的病人162例。采用蒙特利尔智能量表评价病人认知功能;计算颈部动脉迂曲个数;分析颈部动脉迂曲与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相比较认知正常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病人颈动脉迂曲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颈动脉迂曲是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1),而椎动脉迂曲与认知功能障碍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迂曲个数和认知功能障碍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618,P<0.05)。结论:颈动脉迂曲有可能是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迂曲 认知功能障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颈部动脉迂曲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
7
作者 姜波 蔡志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1期93-97,共5页
研究和分析颈部动脉迂曲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3年3月在巴彦淖尔市医院进行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241例及非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55例,分别归入至缺血性脑血管病组及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实施头... 研究和分析颈部动脉迂曲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3年3月在巴彦淖尔市医院进行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241例及非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55例,分别归入至缺血性脑血管病组及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实施头颈部血管造影检查并测量血管迂曲指数和血管狭窄率,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头颈部动脉狭窄影响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头颈部动脉狭窄程度及椎动脉颅外段(EVA) TI、 颈内动脉颅外段(EICA) TI均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均为头颈部动脉狭窄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颈部动脉迂曲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影响因素,颈部动脉迂曲颈部动脉狭窄相关性仍然有待深入研究和分析,临床可通过测定血管迂曲指数的方式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进行疾病诊断及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迂曲 缺血性脑血管病 血管迂曲指数 血管狭窄率 病情诊断 预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搏动性肿块的影像学诊断
8
作者 崔红 张立仁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1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 探讨颈部搏动性肿块的影象学诊断价值,并着重分析其血管造影征象。材料与方法 经病理和临床证实的颈部搏动性肿块患者32例,其中颈动脉体瘤9例、动静脉瘘7例、颈动脉瘤5例、颈部假性动脉瘤3例、颈动脉迂曲症7例和巨大蔓状... 目的 探讨颈部搏动性肿块的影象学诊断价值,并着重分析其血管造影征象。材料与方法 经病理和临床证实的颈部搏动性肿块患者32例,其中颈动脉体瘤9例、动静脉瘘7例、颈动脉瘤5例、颈部假性动脉瘤3例、颈动脉迂曲症7例和巨大蔓状血管瘤1例。所有患者均行选择性颈动脉造影,20例行血流超声检查、4例行CT检查、1例行MR检查。结果 32例患者中术前血管造影正确诊断31例,其中21例与病理结果相符,仅有1例假性动脉瘤误诊为真性动脉瘤;所有病变均显示其大小、起源和与周围大血管的关系。2例假性动脉瘤和5例颈动脉迂曲症彩超术前误诊为真性颈动脉瘤。结论 选择性颈动脉造影是一种安全可靠的低创伤性影像学检查方法,结合其他影像学技术如彩超、CT、MR等可准确做出定位和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搏动性肿块 影像学诊断 巨大蔓状血管瘤 部假性动脉 影像学检查方法 颈动脉迂曲 动脉造影 动脉 动脉体瘤 真性动脉 周围大血管 影像学技术 诊断价值 造影征象 动静脉瘘 CT检查 超声检查 MR检查 正确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手术治疗颅内外动脉多发性狭窄一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巩勇 洪韬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2-43,共2页
患者男,56岁,2014年3月因左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1个月余入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患者在当地医院按脑缺血接受药物治疗,症状无改善。患者有高血压病史20年,糖尿病史10年,吸烟、饮酒史30年。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体格检查... 患者男,56岁,2014年3月因左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1个月余入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患者在当地医院按脑缺血接受药物治疗,症状无改善。患者有高血压病史20年,糖尿病史10年,吸烟、饮酒史30年。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体格检查:右侧鼻唇沟略浅,伸舌居中,其余脑神经功能检查无阳性体征;双足踝关节以下浅感觉减退,四肢肌张力正常,左侧肌力Ⅴ-级,左手轮替笨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疾病 大脑中动脉狭窄 颈动脉迂曲 复合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