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颈胸交界处脊髓腹侧硬膜外占位病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沙成
菅凤增
王长春
刘树山
-
机构
北京医院神经外科
-
出处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50-152,共3页
-
文摘
报告了两例颈胸交界处脊髓腹侧硬脊膜外病变的手术治疗。采用经颈胸联合入路纵劈胸骨向下牵拉主动脉弓可充分显露上胸椎椎体前方,利用高速气动钻及显微外科技术,病变可获全切,术后两例患者均获良好恢复。文中详细讨论了手术过程。上胸椎前方病变的显露通常较为困难,作者采用颈胸联合入路,可充分显露该部位病变,疗效满意。适应于上胸椎及颈胸交界处椎体及硬膜外病变的治疗。
-
关键词
显微外科手术
颈胸交界病变
脊髓肿瘤
-
Keywords
Microsurgical technique Cervico-thoracic junction lesion
-
分类号
R739.420.5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颈胸交界处病变的颈前路手术治疗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周建伟
马华松
邹德威
谭荣
-
机构
解放军
-
出处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45-548,共4页
-
文摘
[目的]探讨颈胸交界处病变的颈前路治疗的手术方式和疗效。[方法]自1997年8月-2008年11月期间22例颈胸交界处病变的患者,采用经颈前路不劈开胸骨的手术路径,暴露病变的颈胸椎交界处(C6-T5),对病变进行清除、减压、植骨内固定。22例病人,其中椎体结核5例,椎管狭窄8例,椎体发育不良1例,肿瘤5例,创伤3例,年龄在13-74岁,平均32.3岁。术前通过X线和MR I进行评估,所有入选的病例其胸骨切迹水平所对的椎体位于病椎以远。[结果]全部患者安全完成手术,病灶清除和减压彻底,植骨融合或骨水泥填充,钢板内固定。11例多节段病变(大于3个节段)或者有后凸的病人需要行前后路联合的内固定治疗。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术后随访12-74个月,平均28.5个月,除2例肿瘤患者死亡外,其余患者全部获得骨性融合。[结论]颈胸交界处病变,术前进行仔细评估胸骨切迹所对椎体,如果位于病椎以远,采用颈前路延长切口,能够获得良好的显露,能够进行良好的减压和固定。对于多节段的病例或者有后凸的病例行后路的固定稳定脊柱是必要的。
-
关键词
颈胸交界处病变
颈前入路
-
Keywords
cervical-thoracic junctional lesions
anterior cervical approach
-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