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王晓明 张洋 +3 位作者 王鲲 田伊茗 刘鑫 王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6期605-609,共5页
目的探究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9月至2024年8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新诊断的T2DM患者70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60名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 目的探究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9月至2024年8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新诊断的T2DM患者70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60名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统计并比较两组受检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疾病史、吸烟、饮酒、收缩压、舒张压)、实验室指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同型半胱氨酸(Hcy)、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Hb)、尿酸]、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情况及急性胰岛素反应(AIR 3~5)。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AIR 3-5与各变量的相关性;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究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受检者在性别构成比、年龄、疾病史(高血压、冠心病)、吸烟、饮酒、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LDL-C、HDL-C和Hcy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体重指数、甘油三酯、空腹血糖、GHb、尿酸分别为(28.62±4.23)kg/m^(2)、(2.87±0.56)mmol/L、(7.73±0.36)mmol/L、(8.36±0.52)%、(420.25±89.55)μmol/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5.48±3.66)kg/m^(2)、(1.68±0.46)mmol/L、(5.26±0.63)mmol/L、(5.62±0.67)%、(340.26±42.54)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颈部斑块检出率为64.29%,显著高于对照组,且AIR 3-5水平为(4.25±0.80)μU/mL,显著低于对照组[(7.64±1.45)μ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指数、甘油三酯、空腹血糖、GHb、尿酸、颈部斑块检出率与AIR 3-5均呈负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体重指数、甘油三酯、颈部斑块是AIR 3-5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新诊断T2DM患者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存在显著相关性。患者体重指数、甘油三酯水平以及颈部斑块检出情况是影响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诊断2型糖尿病 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 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在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胡俊岩 张之键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2期114-117,共4页
深入探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斑块分布特征以及狭窄程度评估状况,评判超声检测于动脉狭窄程度分级和治疗方案抉择中所发挥的指引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涵盖 2022 年 2 月至 2024 年 12 月期间我院接收诊治的 100 例颈动脉粥样硬化... 深入探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斑块分布特征以及狭窄程度评估状况,评判超声检测于动脉狭窄程度分级和治疗方案抉择中所发挥的指引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涵盖 2022 年 2 月至 2024 年 12 月期间我院接收诊治的 100 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其中,实验组的 50 例为吸烟患者,其斑块多呈现为中至重度狭窄;对照组的 50 例为不吸烟或者低危人群。运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展开检测,对内膜中膜厚度、斑块形态以及狭窄率予以评估,检测的参数涵盖血流速度峰值(PSV)、舒张末期速度(EDV)以及阻力指数(RI),狭窄程度依照 NASCET 标准实施分级。结果 研究表明,实验组不规则型斑块的重度狭窄占比达 7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22.3%(x2=12.07,P<0.001)。规则型斑块在两组间的差异相对较小。就狭窄程度而言,实验组重度狭窄的比例达 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14%(x2=18.92,P<0.001)。超声检测在吸烟患者中的敏感性为 87.5%,特异性为 80.0%,而在对照组中特异性高达 92.5%,但敏感性稍低(80.0%)。另外,血流动力学数据显示,实验组的 PSV 和 RI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吸烟属于影响斑块形态及狭窄程度的独立高危要素,吸烟患者的不规则型斑块更易致使重度狭窄,增大脑血管事件的风险。高分辨率超声能够精准判别高风险斑块并评估狭窄程度,其在吸烟人群中的敏感性凸显,有助于早期诊断以及个性化治疗方案的拟定,对卒中风险的评估和预防具备关键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诊断 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人群残余胆固醇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联分析
3
作者 张丽华 闫肃 +2 位作者 秦迁 陈静锋 丁素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6-850,共5页
目的:分析残余胆固醇(RC)与正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人群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病风险的关联。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23年6月体检的正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者7152人,依据RC分为低、高RC组,绘制Kaplan-Meier风险曲线,并通过Log-rank检... 目的:分析残余胆固醇(RC)与正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人群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病风险的关联。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23年6月体检的正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者7152人,依据RC分为低、高RC组,绘制Kaplan-Meier风险曲线,并通过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分析RC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RC、糖化血红蛋白为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因素,HR(95%CI)分别为1.041(1.037~1.046)、1.153(1.042~1.276)、1.123(1.023~1.233)、1.088(1.024~1.156);RC水平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风险有关(P=0.033),随RC增高,患病风险呈先逐渐增高再平稳趋势。结论:RC升高可增加正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人群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胆固醇 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限制性立方样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参胶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
4
作者 刘丹 薛敏 +1 位作者 曹丹 恽瑞元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4期17-20,共4页
目的 研究蒲参胶囊和二甲双胍联合应用于2型糖尿病并发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靖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应用... 目的 研究蒲参胶囊和二甲双胍联合应用于2型糖尿病并发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靖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和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蒲参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糖脂代谢指标、血清炎症反应指标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糖脂代谢指标、血清炎症反应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颈动脉中层厚度为(0.86±0.27)mm,斑块面积(14.97±1.29)mm^(2),斑块数量为(1.07±0.16)个,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74、8.112、19.767,P均<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用蒲参胶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疗效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蒲参胶囊 2型糖尿病 颈部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联合TCD技术诊断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新勇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3期533-535,539,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TCD技术诊断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CAEI)的临床价值。方法:以62例CAEI患者为对象,以同期62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均接受血管超声及TCD检查,分析二者诊断CAEI的价值。结果:观察组颈总动脉收缩期内径(Ds)、内中膜厚度(I...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TCD技术诊断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CAEI)的临床价值。方法:以62例CAEI患者为对象,以同期62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均接受血管超声及TCD检查,分析二者诊断CAEI的价值。结果:观察组颈总动脉收缩期内径(Ds)、内中膜厚度(IMT)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d、Vs低于对照组,RI、PI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斑块检出率为85.48%,高于对照组(19.35%,P<0.05)。模型1(Ds+IMT)诊断CAEI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754(95%CI:0.669-0.827)、79.03%、74.19%;模型2(Vs+Vd+RI+PI)诊断CAEI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14(95%CI:0.735-0.878)、82.26%、70.97%;模型3(Ds+IMT+Vs+Vd+RI+PI)诊断CAEI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71(95%CI:0.799-0.924)、90.32%、74.19%。模型3诊断CAEI的AUC高于模型1、模型2(P<0.05)。结论:超声联合TCD检测可了解CAEI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及血流信息,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TCD 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联合通心络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疗效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刘子琪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9期31-34,共4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颈部动脉粥样硬化使用瑞舒伐他汀与通心络联合治疗的疗效以及对其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0月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2型糖尿病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颈部动脉粥样硬化使用瑞舒伐他汀与通心络联合治疗的疗效以及对其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0月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2型糖尿病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患者服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62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通心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血脂控制情况、颈动脉斑块情况以及血管内皮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增高,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TC、LDL-C、TG更低,HDL-C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斑块数量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内皮素-1(ET-1)、过氧化物酶(MPO)均降低,一氧化氮(NO)增高,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ET-1、MPO更低,NO更高(P<0.05)。结论2型糖尿病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服用瑞舒伐他汀、通心络联合治疗后,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改善其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和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颈部动脉粥样硬化 瑞舒伐他汀 通心络 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针联合疏肝清脂法治疗颈部动脉粥样硬化合并斑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胡楠 于睿 +2 位作者 张威 姜南辉 张欢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2160-2163,共4页
目的:观察疏肝清脂法联合眼针治疗颈部动脉粥样硬化合并斑块临床疗效。方法:辨证后将全部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取眼针穴区进行针刺治疗,每周治疗5 d,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两组都同时配合中药疏肝清脂方加减... 目的:观察疏肝清脂法联合眼针治疗颈部动脉粥样硬化合并斑块临床疗效。方法:辨证后将全部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取眼针穴区进行针刺治疗,每周治疗5 d,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两组都同时配合中药疏肝清脂方加减口服。12周后根据临床效果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各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疏肝清脂法联合眼针治疗颈部动脉粥样硬化合并斑块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针 疏肝清脂法 颈部动脉粥样硬化合并斑块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相关性 被引量:3
8
作者 曹文慧 王海波 +1 位作者 栗昭生 杨红艳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24期190-192,共3页
目的分析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收取我院5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50例非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收治时间为2015年12月-2016年8月,对两组患者颈部血管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将两组患者检测后的斑块大小... 目的分析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收取我院5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50例非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收治时间为2015年12月-2016年8月,对两组患者颈部血管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将两组患者检测后的斑块大小、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斑块类型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94.00%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斑块大小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脑梗死患者、对照组非脑梗死患者均以混合斑较为常见,两组患者斑块分布类型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和预防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脑梗死 相关性 非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胆红素与中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敏 柯亭羽 《中国医药》 2023年第3期380-38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与中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85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40~60岁,有15~30年吸烟史且不超过20...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与中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85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40~60岁,有15~30年吸烟史且不超过20支/d,均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合乙醇量<140 g/周。根据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将颈部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1.0 mm或合并有明显斑块者定义为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粥样硬化组,41例),IMT<1.0 mm以及动脉管壁光滑者定义为无颈部动脉粥样硬化(对照组,44例)。记录2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等临床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模型分析各指标与颈部动脉IMT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中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结果粥样硬化组年龄、糖尿病病程、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长于对照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2±5)μmol/L比(14±4)μmol/L、3.10(2.45,4.25)μmol/L比4.05(3.63,4.50)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总胆红素(r=-0.251,P=0.020)、直接胆红素(r=-0.299,P=0.006)与颈部动脉IMT呈负相关,血红蛋白(r=0.270,P=0.012)与颈部动脉IMT呈正相关。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血红蛋白是中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是其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中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与颈部动脉IMT呈负相关,二者是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清胆红素 颈部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动脉粥样硬化彩超诊断与脑梗死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朱杰琳 贺丽萍 宋雪珠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8期19-19,22,共2页
目的对颈部动脉粥样硬化彩超诊断与脑梗死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8月-2013年8月间桂洲医院内一科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和同期非脑梗死患者60例,对其展开颈部动脉粥样硬化彩超检查... 目的对颈部动脉粥样硬化彩超诊断与脑梗死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8月-2013年8月间桂洲医院内一科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和同期非脑梗死患者60例,对其展开颈部动脉粥样硬化彩超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检出率为87.5%,非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检出率为16.67%,显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检出率较非脑梗死患者高(P<0.05)。结论脑梗死的发生同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临床应给予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动脉粥样硬化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锁骨下动脉的超声表现对早期诊断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意义
11
作者 贾蓉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8期2149-2150,共2页
颈动脉硬化导致的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由于大多数颈动脉硬化没有临床症状,所以常常被忽视。随着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这"三高"患者数量的日趋增多,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增高。因此,早期颈部... 颈动脉硬化导致的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由于大多数颈动脉硬化没有临床症状,所以常常被忽视。随着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这"三高"患者数量的日趋增多,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增高。因此,早期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检出率尤为重要。本文总结分析了415例颈部动脉超声声像图,通过总结不同年龄患者不同部位动脉硬化程度的评价,重点分析比较右锁骨下动脉起始处与双侧颈总动脉分叉处管壁及斑块的病变情况,旨在为临床发现早期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动脉粥样硬化 右锁骨下动脉 早期诊断 超声表现 动脉硬化 缺血性脑血管病 动脉粥样硬化 患者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彩超检查及其与脑梗死相关性的探讨
12
作者 贾月霞 徐宝福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18期73-73,共1页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原因,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无创性检查有磁共振血管造影和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评价有独特的优点它通过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TM)...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原因,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无创性检查有磁共振血管造影和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评价有独特的优点它通过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TM)管径斑块形态大小回声特点及对各部位学流速度测定,确定斑块的性质和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为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客观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检查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相关性 动脉内中膜厚度 磁共振血管造影 彩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局部脑血灌注量变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梁萍 胡长林 +2 位作者 程朝英 冉海涛 吴碧华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7期1072-1073,共2页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对照观测有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的脑供血不足患者局部脑血灌注量。方法 采用Peter运用彩色多普勒参数 ,对 84例有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脑供血不足患者及 30例正常人颈动脉局部脑血灌注量进行对照观测。结果 颈部动...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对照观测有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的脑供血不足患者局部脑血灌注量。方法 采用Peter运用彩色多普勒参数 ,对 84例有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脑供血不足患者及 30例正常人颈动脉局部脑血灌注量进行对照观测。结果 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硬化斑近端有涡流 ,管径轻度扩张 ,局部血灌注量较正常人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供血不足 颈部动脉粥样硬化 血灌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的昼夜血压节律分析
14
作者 廖青 李依航 贺春雪 《中国民康医学》 2010年第16期2070-2071,共2页
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的昼夜血压节律。方法:连续选择13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入选对象均在在开始治疗前接受无创便携式(美国AMR4型)动态血压监测仪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检查。结果:133例原发性高血... 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的昼夜血压节律。方法:连续选择13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入选对象均在在开始治疗前接受无创便携式(美国AMR4型)动态血压监测仪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检查。结果:13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合并颈部动脉粥样硬化41例(30.83%,观察组),后者中夜间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率、收缩压杓型和舒张压杓型例数均明显少于未合并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92例,对照组),而收缩压非杓型和舒张压非杓型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均〈0.01~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存在着明确的异常昼夜血压节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颈部动脉粥样硬化 24H动态血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桑丹 臧嘉斌 +3 位作者 庄雄杰 曾玲 段新月 柳岚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8-153,共6页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我科的新诊断T2DM患者328例,其中男性237例,女性91例,平均年龄(49.1±13.4)岁。根据精氨酸刺激试验(...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我科的新诊断T2DM患者328例,其中男性237例,女性91例,平均年龄(49.1±13.4)岁。根据精氨酸刺激试验(AST)后C肽(CP)变化[CP增值(ΔCP)],将研究对象分为低ΔCP组(n=110)、中ΔCP组(n=109)、高ΔCP组(n=109)。收集各组患者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双侧颈动脉及锁骨下动脉。结果:随着空腹CP及ΔCP的降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病率逐渐升高,在高ΔCP组、中ΔCP组和低ΔCP组分别为43.1%、56.9%、68.2%(P<0.05);在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ΔCP下降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独立相关(β值=-0.332,OR=0.717,95%CI:0.571~0.902,P<0.05);与高ΔCP组比较,中ΔCP组、低ΔCP组罹患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OR值(95%CI)分别为1.967(0.969~3.995)和2.681(1.256~5.721)。结论:新诊断T2DM患者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下降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诊断 2型糖尿病 Β细胞 第一时相 颈部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磊 庞洪波 费世早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胆红素的关系。方法:经头颈CT血管造影(CTA)检查确诊有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60例,无斑块者60例;根据检查结果,将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分为钙化斑块组84例,混合斑...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胆红素的关系。方法:经头颈CT血管造影(CTA)检查确诊有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60例,无斑块者60例;根据检查结果,将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分为钙化斑块组84例,混合斑块组142例,非钙化斑块组34例;以及颈部动脉轻度狭窄组73例,中重度狭窄组89例,无狭窄组98例;比较不同组别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差异及血清胆红素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均低于无斑块组(P<0.01);钙化斑块及混合斑块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高于非钙化斑块组(P<0.05);中重度狭窄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低于无狭窄组(P<0.05);轻度狭窄组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于无狭窄组P<0.05)。结论:高血清胆红素是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保护性因素,与颈部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胆红素 颈部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黎向阳 罗菊香 +1 位作者 何丽 刘春阳 《临床医药实践》 2017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探究使用超声检测高血压患者的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3月收治的43例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选取43例同龄健康者为对照组,均使用超声检测方法进行颈动脉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颈总动脉内径(CADIA)... 目的:探究使用超声检测高血压患者的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3月收治的43例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选取43例同龄健康者为对照组,均使用超声检测方法进行颈动脉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颈总动脉内径(CADIA)有扩大现象,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AIMT)有明显增厚现象,上述现象与患者的年龄、病期之间呈现正相关性。观察组斑块查出率为(79.06%)明显高于对照组(3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血压3期患者的斑块查出率为100.00%。结论:通过超声检测,可快速获取高血压患者的CADIA、CAIMT异常现象,同时这两项指标出现异常时可提示患者身体出现动脉硬化情况,而斑块的数量、特征、大小能够反映出患者动脉硬化症状的病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颈部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对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测情况及评估缺血性脑卒中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勇 《江西医药》 CAS 2022年第9期1241-1243,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对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测情况及评估缺血性脑卒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82例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临床资料作为颈动脉硬化组,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 目的探讨超声对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测情况及评估缺血性脑卒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82例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临床资料作为颈动脉硬化组,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作为脑卒中组,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斑块稳定性、IMT、斑块总面积、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情况、颈动脉血流参数。结果脑卒中组不稳定斑块占比(69.51%)显著高于颈动脉硬化组(37.80%,P<0.05)。脑卒中组颈动脉左侧、右侧IMT厚于颈动脉硬化组(P<0.05),斑块总面积大于颈动脉硬化组(P<0.05)。脑卒中组CCA、ICA、VA狭窄率及颈动脉RI、PI均高于颈动脉硬化组(P<0.05)。脑卒中组PSV、EDV低于颈动脉硬化组(P<0.05)。结论与单纯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相比,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稳定斑块占比更高、颈动脉IMT更厚、斑块总面积更大、CCA、ICA、VA狭窄率及颈动脉血流阻力更高,超声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具有良好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颈部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超声 检测 评估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A对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松青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13期2726-2727,共2页
目的:研究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A对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63例颈部动脉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彩超(观察组)进行检查,之后患者使用CTA(对照组)进行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 目的:研究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A对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63例颈部动脉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彩超(观察组)进行检查,之后患者使用CTA(对照组)进行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作为标准,分析比较两组对颈部动脉病患者的诊断情况。结果:观察组轻度、中度、重度狭窄及闭塞诊断情况分别为27条、53条、45条、5条。对照组轻度、中度、重度狭窄及闭塞分别为47条、31条、22条、10条。观察组动脉中度狭窄诊断准确率9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特异性(82.54%)及灵敏度(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65.08%)、(6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灵敏度及特异性较高。在临床上运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筛选,安全性高,可靠性强,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颈部动脉粥样硬化 狭窄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36期11-12,共2页
目的对超声检查在高血压患者颈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价值展开观察与研究。方法将45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其颈部动脉展开超声检查。统计两组的超声检查结果,并进行对比。结... 目的对超声检查在高血压患者颈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价值展开观察与研究。方法将45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其颈部动脉展开超声检查。统计两组的超声检查结果,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AIMT(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及CADIA(颈总动脉内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方面,观察组为77.8%,相比于对照组的26.7%明显升高(P<0.05)。结论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展开超声检查,可对其CAIMT及CADIA异常情况进行快速了解,并且这两项指标异常时,可表明患者存在颈动脉硬化症状,进而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颈部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