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5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诊断在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胡俊岩 张之键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2期114-117,共4页
深入探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斑块分布特征以及狭窄程度评估状况,评判超声检测于动脉狭窄程度分级和治疗方案抉择中所发挥的指引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涵盖 2022 年 2 月至 2024 年 12 月期间我院接收诊治的 100 例颈动脉粥样硬化... 深入探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斑块分布特征以及狭窄程度评估状况,评判超声检测于动脉狭窄程度分级和治疗方案抉择中所发挥的指引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涵盖 2022 年 2 月至 2024 年 12 月期间我院接收诊治的 100 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其中,实验组的 50 例为吸烟患者,其斑块多呈现为中至重度狭窄;对照组的 50 例为不吸烟或者低危人群。运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展开检测,对内膜中膜厚度、斑块形态以及狭窄率予以评估,检测的参数涵盖血流速度峰值(PSV)、舒张末期速度(EDV)以及阻力指数(RI),狭窄程度依照 NASCET 标准实施分级。结果 研究表明,实验组不规则型斑块的重度狭窄占比达 7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22.3%(x2=12.07,P<0.001)。规则型斑块在两组间的差异相对较小。就狭窄程度而言,实验组重度狭窄的比例达 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14%(x2=18.92,P<0.001)。超声检测在吸烟患者中的敏感性为 87.5%,特异性为 80.0%,而在对照组中特异性高达 92.5%,但敏感性稍低(80.0%)。另外,血流动力学数据显示,实验组的 PSV 和 RI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吸烟属于影响斑块形态及狭窄程度的独立高危要素,吸烟患者的不规则型斑块更易致使重度狭窄,增大脑血管事件的风险。高分辨率超声能够精准判别高风险斑块并评估狭窄程度,其在吸烟人群中的敏感性凸显,有助于早期诊断以及个性化治疗方案的拟定,对卒中风险的评估和预防具备关键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诊断 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王晓明 张洋 +3 位作者 王鲲 田伊茗 刘鑫 王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6期605-609,共5页
目的探究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9月至2024年8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新诊断的T2DM患者70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60名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 目的探究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9月至2024年8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新诊断的T2DM患者70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60名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统计并比较两组受检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疾病史、吸烟、饮酒、收缩压、舒张压)、实验室指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同型半胱氨酸(Hcy)、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Hb)、尿酸]、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情况及急性胰岛素反应(AIR 3~5)。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AIR 3-5与各变量的相关性;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究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受检者在性别构成比、年龄、疾病史(高血压、冠心病)、吸烟、饮酒、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LDL-C、HDL-C和Hcy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体重指数、甘油三酯、空腹血糖、GHb、尿酸分别为(28.62±4.23)kg/m^(2)、(2.87±0.56)mmol/L、(7.73±0.36)mmol/L、(8.36±0.52)%、(420.25±89.55)μmol/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5.48±3.66)kg/m^(2)、(1.68±0.46)mmol/L、(5.26±0.63)mmol/L、(5.62±0.67)%、(340.26±42.54)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颈部斑块检出率为64.29%,显著高于对照组,且AIR 3-5水平为(4.25±0.80)μU/mL,显著低于对照组[(7.64±1.45)μ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指数、甘油三酯、空腹血糖、GHb、尿酸、颈部斑块检出率与AIR 3-5均呈负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体重指数、甘油三酯、颈部斑块是AIR 3-5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新诊断T2DM患者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存在显著相关性。患者体重指数、甘油三酯水平以及颈部斑块检出情况是影响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诊断2型糖尿病 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重度狭窄患者血管超声评估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探讨
3
作者 张青 《科技与健康》 2025年第1期25-28,共4页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引发重度狭窄的情况下,血管超声检测参数与同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之间的相关性。对2023年1月—2024年12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32名颈动脉粥样硬化重度狭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近6个月内是否发生过同侧缺血...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引发重度狭窄的情况下,血管超声检测参数与同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之间的相关性。对2023年1月—2024年12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32名颈动脉粥样硬化重度狭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近6个月内是否发生过同侧缺血性脑卒中分为脑卒中组和对照组,探讨血管超声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结果显示,脑卒中组的狭窄段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 in the stenosis section,PSVs)、狭窄段舒张期末流速(end diastolic velocity in the stenosis section,EDVs)和收缩期峰值流速的比值(PSVs/PSVd)显著高于对照组,PSVd显著低于对照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溃疡斑块是同侧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超声诊断溃疡斑块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35%、93.94%,与CTA具有较高一致性。研究发现,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中,溃疡斑块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管超声在诊断溃疡斑块方面具有高准确性,可作为有效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重度狭窄 血管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CTA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及与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左玮玮 郭泓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狭窄程度及与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ANCPTL8)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155例为合并组,根据病情严... 目的:探讨颈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狭窄程度及与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ANCPTL8)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155例为合并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50)、中度组(n=38)和重度组(n=67),另选92例单纯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未合并组。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血清Lp-PLA2、ANCPTL8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分析CTA检测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与DSA检测结果比较,CTA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和重度组患者血清Lp-PLA2、ANCPTL8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与中度组患者比较,重度组患者血清Lp-PLA2、ANCPTL8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两组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脂血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合并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占比、血清Lp-PLA2、ANCPTL8水平显著高于未合并组(均P<0.05)。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清Lp-PLA2、ANCPTL8水平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均P<0.05)。血清Lp-PLA2、ANCPTL8水平与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具有较高相关性,且与其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颈动脉CTA检测对颈动脉狭窄程度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且血清Lp-PLA2、ANCPTL8水平与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具有较高相关性。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清Lp-PLA2、ANCPTL8水平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 动脉狭窄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指标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及颈动脉超声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血管狭窄评估中的应用
5
作者 薛佳佳 王肖肖 +2 位作者 王旭 孙源源 朱弘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103-109,共7页
目的 探究甲状腺功能指标[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und,TCD)及颈动脉... 目的 探究甲状腺功能指标[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und,TCD)及颈动脉超声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ASCI)血管狭窄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9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82例ASCI患者,均行TCD、颈动脉超声及甲功3项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为金标准,分析TCD、颈动脉超声联合TSH、FT4、FT3对ASCI血管狭窄的评估作用。结果 182例ASCI患者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证实颈内动脉血管轻度狭窄64例(35.16%),中度狭窄69例(37.91%),重度狭窄29例(15.93%),完全闭塞20例(10.99%)。不同血管狭窄程度各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血管狭窄程度各组颈内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流速(end-diastolic volume,EDV)随着血管狭窄程度加重呈升高趋势,搏动指数(pulse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管径(diameter,D)随着血管狭窄程度加重呈降低趋势(P <0.05);不同血管狭窄程度各组TSH、FT4随着血管狭窄程度加重呈升高趋势,FT3随着血管狭窄程度加重呈降低趋势(P <0.05);TSH、FT4与血管狭窄程度呈正相关,FT3与血管狭窄程度呈负相关(P <0.05);TSH、FT4与PSV、EDV呈正相关,与RI、PI、D呈负相关,FT3与RI、PI、D呈正相关,与PSV、EDV呈负相关(P <0.05);RI、PI、D、PSV、EDV、TSH、FT4、FT3联合评估ASCI血管狭窄程度的AUC值最大,为0.941(P <0.05)。结论 TCD、颈动脉超声联合甲功3项对ASCI颈内血管狭窄评估有较高价值,RI、PI、D、PSV、EDV、TSH、FT4、FT3联合评估有利于诊断不同程度血管狭窄,为临床提供治疗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经颅多普勒超声 动脉超声 促甲状腺激素 游离甲状腺素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血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6-MSCTA联合颈动脉超声筛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对冠心病的预测效能分析
6
作者 梁耘 莫健姣 +3 位作者 杨静爱 吴英宁 李保生 黄昌辉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69-72,共4页
目的 分析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256-MSCTA)联合颈动脉超声筛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对冠心病的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3例冠心病患者资料,调取全部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CAG)、256-MSCTA与颈动脉超... 目的 分析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256-MSCTA)联合颈动脉超声筛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对冠心病的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3例冠心病患者资料,调取全部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CAG)、256-MSCTA与颈动脉超声资料,对比CAG与256-MSCTA检查参数结果的差异性;以CAG为“金标准”,分析256-MSCTA对冠脉狭窄分级与“金标准”的一致性,分析256-MSCTA、颈动脉超声与二者联合对于冠心病的预测价值及预测效能指标:敏感度、特异性;对比0级冠脉狭窄与1~4级冠脉狭窄患者颈动脉中膜厚度(IMT)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对比256-MSCTA下冠脉斑块钙化与非钙化患者的冠脉斑块CT值与颈动脉斑块CT值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63例患者共检出病变冠脉段103段,256-MSCTA对冠脉狭窄程度的诊断结果与“金标准”间具有较高一致性(P<0.05);CTA与CAG检查EEM面积、MLA、PA、PB、EI、RI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256-MSCTA、二者联合诊断结果与“金标准”间具有高度一致,颈动脉超声具有较高一致性(P<0.05);经ROC曲线分析联合诊断的预测价值最高(AUC=0.992,P<0.05);本组资料中0级冠脉狭窄的共39例、1~4级狭窄的共24例;冠脉狭窄1~4级的患者IMT高于0级,冠脉狭窄程度与IMT间具有中度相关性(P<0.05);本组患者中冠脉斑块非钙化29例,钙化34例;钙化斑块患者CT值均高于非钙化,冠脉斑块CT值与颈动脉斑块CT值具有高度相关性(P<0.05)。结论 256-MSCTA联合颈动脉超声筛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能够为冠心病的预测提供准确性参考,且颈动脉斑块与冠脉斑块的钙化程度及颈动脉与冠脉狭窄程度均具有明确相关性,超声筛查颈动脉情况能够辅助提高冠心病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狭窄 动脉超声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向的推桥弓手法对轻度稳定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7
作者 刘婷 钟凯霖 +4 位作者 鹿文静 刘珍 罗渊 李明波 陈晓英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第4期31-34,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方向的推桥弓手法对轻度稳定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90例,随机分为正推桥弓组、反推桥弓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30例。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正推桥弓组自上而下推... 目的:观察不同方向的推桥弓手法对轻度稳定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90例,随机分为正推桥弓组、反推桥弓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30例。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正推桥弓组自上而下推按桥弓穴,反推桥弓组则自下而上推按桥弓穴,空白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干预30 d后,先根据彩超检测的斑块横切面及血管横切面横径计算颈总动脉斑块狭窄率,然后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时间平均峰值流速(TAMAX)、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结果:在治疗过程中,正推桥弓组有1例、反推桥弓组有2例因个人原因退出研究。在颈部中立位下,各组患者斑块狭窄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反推桥弓组斑块狭窄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PSV、EDV、TAMAX、RI、PI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反推桥弓组PSV、EDV、TAMAX、RI、PI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反推桥弓手法在短时期内不会影响轻度、稳定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也不会加重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弓穴 推拿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狭窄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人群残余胆固醇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联分析
8
作者 张丽华 闫肃 +2 位作者 秦迁 陈静锋 丁素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6-850,共5页
目的:分析残余胆固醇(RC)与正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人群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病风险的关联。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23年6月体检的正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者7152人,依据RC分为低、高RC组,绘制Kaplan-Meier风险曲线,并通过Log-rank检... 目的:分析残余胆固醇(RC)与正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人群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病风险的关联。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23年6月体检的正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者7152人,依据RC分为低、高RC组,绘制Kaplan-Meier风险曲线,并通过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分析RC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RC、糖化血红蛋白为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因素,HR(95%CI)分别为1.041(1.037~1.046)、1.153(1.042~1.276)、1.123(1.023~1.233)、1.088(1.024~1.156);RC水平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风险有关(P=0.033),随RC增高,患病风险呈先逐渐增高再平稳趋势。结论:RC升高可增加正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人群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胆固醇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限制性立方样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内动脉狭窄、斑块诊断中的效能分析
9
作者 顾国梁 郭巍巍 陆艳艳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5年第5期170-172,共3页
目的:分析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内动脉狭窄、斑块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4年5月江苏省太湖康复医院与滨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38例疑似颈动脉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 目的:分析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内动脉狭窄、斑块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4年5月江苏省太湖康复医院与滨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38例疑似颈动脉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为金标准,分析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狭窄、斑块中的诊断效能。结果:金标准检查138例疑似颈动脉疾病患者中,115例存在颈内动脉狭窄或斑块,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准确诊断113例存在颈内动脉狭窄或斑块;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内动脉狭窄、斑块诊断中的特异度为95.65%(22/23)、灵敏度为98.26%(113/115)、准确率为97.83%(135/138),Kappa为0.923,与金标准高度一致;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颈部斑块性质、狭窄严重程度诊断中的准确率分别为93.33%(140/150)、94.78%(109/115)。结论: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内动脉狭窄和斑块的诊断中准确率较高,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 动脉狭窄 斑块 诊断效能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血管超声诊断脑梗死并颈动脉狭窄价值分析
10
作者 岳凡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84-187,共4页
探讨颈部超声在检测脑梗患者并发颈动脉狭窄中的临床效用。方法 选取2023年8月至2024年2月期间的52名脑梗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作为样本,对他们实施了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与颈部血管超声两种诊断方法,并对所得的诊断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 探讨颈部超声在检测脑梗患者并发颈动脉狭窄中的临床效用。方法 选取2023年8月至2024年2月期间的52名脑梗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作为样本,对他们实施了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与颈部血管超声两种诊断方法,并对所得的诊断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显示,DSA与颈部血管超声的诊断结果高度一致,证明了颈部血管超声在诊断上的高效性。研究认为,颈部血管超声能有效提升病变的检出效率,准确判断颈动脉狭窄的程度,对于临床诊疗具有重要价值;同时,该检查手段也能为评估脑卒中风险和制定治疗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超声 脑梗死 动脉狭窄病变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头颈部CTA在动脉硬化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作用分析
11
作者 缪茂军 张新苗 张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5年第1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究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CVUS)联合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在动脉硬化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宝应县人民医院2022年3月—2024年3月收治的68例疑似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均实施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 目的:探究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CVUS)联合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在动脉硬化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宝应县人民医院2022年3月—2024年3月收治的68例疑似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均实施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VUS及头颈部CTA检查。将DSA结果视作金标准,分析CVUS联合头颈部CTA检查诊断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效能。比较阳性组与阴性组内膜厚度及平均斑块数,以及不同检查手段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检出情况。结果:DSA检查结果显示阳性41例,阴性27例;CVUS共检出阳性40例,其中漏诊9例,误诊8例;头颈部CTA共检出阳性41例,其中漏诊7例,误诊7例;联合检测共检出阳性41例,其中漏诊1例,误诊1例。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CVUS联合头颈部CTA诊断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7.56%、96.30%、97.06%,均高于CVUS、头颈部CTA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内膜厚度及平均斑块数均大于非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VUS联合头颈部CTA对轻度冠状动脉狭窄的检出率为91.67%,均高于CVUS与头颈部CTA单独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VUS联合头颈部CTA诊断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效能较佳,尤其是在轻度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展现出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 血管彩超 CT血管成像 内膜厚度 冠状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豪 邓欢 +2 位作者 黎彪 雷冬 季一飞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87-192,共6页
目前,我国脑缺血性卒中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位居所有疾病首位[1]。研究[2]发现,在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患者中有20%的患者存在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最常见的病因是颈动脉粥样硬化[3]。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狭窄 动脉内膜切除术 动脉支架置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外段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外科治疗京津冀专家共识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新宇 +3 位作者 王涛 赵宗茂 赵岩 林云鹏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225-230,共6页
颅外段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病类型,外科治疗是降低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天津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牵头组织京津冀专家结合近年来我国的临床实践和国内外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制订了该共识。该共识对颅外... 颅外段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病类型,外科治疗是降低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天津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牵头组织京津冀专家结合近年来我国的临床实践和国内外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制订了该共识。该共识对颅外段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危险人群的筛查、危险因素控制、外科治疗方案以及围手术期管理等进行了总结,旨在为我国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循证的规范性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狭窄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治疗进展及脑卒中风险评估
14
作者 葛曼悦 杨鹏飞 张磊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3-420,共8页
无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导致同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但目前针对无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医疗实践和临床证据之间存在矛盾,其最佳治疗方法仍有争议。因此,评估无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脑卒中发生风险... 无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导致同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但目前针对无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医疗实践和临床证据之间存在矛盾,其最佳治疗方法仍有争议。因此,评估无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脑卒中发生风险,选择易损斑块进行外科干预以提高疗效是必要的。本文回顾了无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流行病学、治疗方法及脑卒中风险评估和潜在干预指征的最新成果,旨在减少不必要的干预,更加有效地预防脑卒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狭窄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极重度狭窄伴血栓形成介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傅懋林 王双虎 +4 位作者 郑晓鸣 赵晴 金润女 吴美娜 阮志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59-164,共6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预处理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极重度狭窄伴血栓形成介入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6—2022-06联勤保障部队第910医院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极重度狭窄伴发原位血栓形成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检查诊断后72 h内行CAS,...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预处理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极重度狭窄伴血栓形成介入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6—2022-06联勤保障部队第910医院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极重度狭窄伴发原位血栓形成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检查诊断后72 h内行CAS,根据在球囊扩张术或支架成形术前是否给予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预处理分为研究组(15例)及对照组(19例)。结果研究组经替罗非班预处理后血栓消失6例(40.00%),血栓缩小5例(33.33%),无变化4例(26.67%)。研究组术后残余狭窄率为(15.33±12.46)%,对照组(17.37±11.95)%,2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1例患者出现新发急性脑梗死,对照组8例。术后1周头颅MRI检查,研究组1例出现新发梗死灶,对照组8例。研究组出现临床事件及影像学新发梗死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近期手术并发症单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3个月后mRS评分(0.47±0.83)分,对照组为(1.68±1.20)分,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t=-3.331,P=0.002)。结论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极重度狭窄伴血栓形成患者行介入治疗时,进行替罗非班预处理后可有效降低血栓逃逸、支架内血栓形成等手术相关并发症,而且不额外增加出血、再灌注损伤、死亡等风险,并有助于提高此类患者远期预后,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动脉粥样硬化 重度狭窄 血栓形成 动脉支架置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推拿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重度狭窄病变的血管拉伸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祁冀 张少群 +2 位作者 平瑞月 张磊 李义凯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7-542,共6页
目的探讨颈部推拿手法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CAS)重度狭窄的血管拉伸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45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颈椎旋转组(n=12)、推桥弓组(n=12)、模型对照组(n=12)和空白对照组(n=9),在颈椎旋转组、推桥弓组和模型对照组建立左侧CAS模... 目的探讨颈部推拿手法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CAS)重度狭窄的血管拉伸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45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颈椎旋转组(n=12)、推桥弓组(n=12)、模型对照组(n=12)和空白对照组(n=9),在颈椎旋转组、推桥弓组和模型对照组建立左侧CAS模型,并分别接受颈椎旋转手法、推桥弓手法干预3周,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不作手法干预。取左侧颈动脉进行单轴拉伸试验和病理观察,比较四组兔颈动脉的拉伸力学特性。结果 (1)26只兔造模成功,其中颈椎旋转组、推桥弓组、模型对照组兔颈动脉的最大载荷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同时最大应变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2)颈椎旋转组兔颈动脉的弹性模量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推桥弓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而推桥弓组兔颈动脉的弹性模量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可致兔颈动脉血管拉伸力学特性下降,而颈部旋转推拿治疗可导致严重粥样硬化病变并重度狭窄的兔颈动脉弹性下降,为临床安全应用颈部推拿手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推拿 安全性 拉伸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临床护理规范专家共识 被引量:1
17
作者 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护理专业委员会 吴从从 +5 位作者 王金萍 李海燕 植艳茹 魏小龙 刘静 赵志青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04-710,共7页
为规范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临床护理,撰写了《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临床护理规范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在充分借鉴颈动脉狭窄诊疗指南和共识、参考国内外近10年护理循证依据基础上,邀请血管外科及相关领域51名医护专家对... 为规范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临床护理,撰写了《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临床护理规范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在充分借鉴颈动脉狭窄诊疗指南和共识、参考国内外近10年护理循证依据基础上,邀请血管外科及相关领域51名医护专家对初稿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本共识终稿,内容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常见手术方法、术前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出院教育等5方面。本共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临床护理提供实践指导,确保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 腔内手术 外科开放手术 临床护理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参胶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
18
作者 刘丹 薛敏 +1 位作者 曹丹 恽瑞元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4期17-20,共4页
目的 研究蒲参胶囊和二甲双胍联合应用于2型糖尿病并发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靖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应用... 目的 研究蒲参胶囊和二甲双胍联合应用于2型糖尿病并发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靖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和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蒲参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糖脂代谢指标、血清炎症反应指标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糖脂代谢指标、血清炎症反应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颈动脉中层厚度为(0.86±0.27)mm,斑块面积(14.97±1.29)mm^(2),斑块数量为(1.07±0.16)个,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74、8.112、19.767,P均<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用蒲参胶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疗效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蒲参胶囊 2型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狭窄患者采用超声造影技术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丽莎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 探析超声造影技术应用在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定于2020年07月至2021年07月开展,纳入本院收治的颈动脉狭窄患者42例配合研究,均进行病理诊断,行超声、CEUS方法诊断,比较两种技术的诊... 目的 探析超声造影技术应用在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定于2020年07月至2021年07月开展,纳入本院收治的颈动脉狭窄患者42例配合研究,均进行病理诊断,行超声、CEUS方法诊断,比较两种技术的诊断价值。结果 42例患者,结果显示增强斑块共有50个,其中易损斑块有32个、稳定斑块有18个,依据病理检验结果,CEUS技术诊断准确度92.00%(46/50)、灵敏度93.75%(30/32)均较超声准确度76.00%(38/50)、灵敏度71.88%(23/32)高(P<0.05),CEUS特异性为88.89%(16/18)与超声特异性为83.33%(15/18)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出50个增强斑块,肩部有32个、基底部有16个、尾部有2个,软斑块31个、混合斑块10个、硬斑块9个。CEUS在软斑块、混合斑块、硬斑块的增强强度分级比较中有明显差异(P<0.05);混合斑块、硬斑块的达峰时间、平均渡越时间高于软斑块,最大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低于软斑块(P<0.05)。结论 颈动脉狭窄患者采用CEUS方法评估,可有效明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可对斑块稳定性予以客观、灵敏的反映,可定量分析斑块内新生血管,临床上可借鉴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稳定性 超声造影技术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对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分析
20
作者 崔前辉 郭元勋 +1 位作者 杨帆 袁国胜 《临床研究》 2024年第1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颈部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对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320例脑梗死患者均进行常规超声、颈部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为金标准... 目的探讨颈部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对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320例脑梗死患者均进行常规超声、颈部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为金标准,比较斑块检出率、稳定性与不稳定性、斑块检查参数及诊断价值。结果320例脑梗死患者中共检出CAS斑块251例(78.44%);颈部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对CAS斑块检出率(98.41%)高于常规超声(87.65%)、颈部超声弹性(94.42%)、超声造影(94.82%);颈部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和超声造影对软斑块检出率(98.11%、95.60%)高于常规超声和颈部超声弹性成像(86.16%、89.31%);颈部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对硬斑块检出率(97.22%)显著高于常规超声(77.78%);稳定性斑块组斑块厚度、弹性评分、增强密度均小于不稳定性斑块组;斑块厚度、弹性评分、增强密度单项及联合诊断脑梗死CAS不稳定性斑块的AUC分别为0.888、0.973、0.774、0.995,发现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超声、颈部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均可诊断脑梗死CAS,同时其检查参数斑块厚度、弹性评分、增强密度可有效评估脑梗死CAS斑块稳定性,联合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弹性成像 超声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