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旋CTA评估脑梗死患者颈部血管狭窄的价值
1
作者 潘素芬 潘穗英 +1 位作者 余秀奎 谢宇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5年第4期4-6,13,共4页
目的探析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脑梗死(CI)患者颈部血管狭窄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22年3月至2024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C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MS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以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 目的探析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脑梗死(CI)患者颈部血管狭窄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22年3月至2024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C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MS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以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SCTA对颈部血管狭窄的诊断价值。结果80例CI患者共对192条颈部血管进行DSA检查,结果示检出无血管狭窄64条(33.33%),计为阴性;颈部血管狭窄128条(66.67%),计为阳性,其中轻度狭窄36条(18.75%),中度狭窄48条(25.00%),重度狭窄30条(15.63%),完全闭塞14条(7.29%)。据此分为轻度狭窄组(n=36)、中度狭窄组(n=48)及重度狭窄组(n=44),不同狭窄程度组MSCTA参数颈内外动脉直径、脑血流量、脑血容量、表面通透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重度狭窄组均低于轻、中度狭窄组(P<0.05);Spearman检验结果显示,CI患者颈部血管狭窄程度与上述MSCTA参数均呈负相关性(r=-0.451、-0.435、-0.669、-0.657、-0.596,P<0.05)。MSCTA检出阴性68条(35.42%),阳性124条(64.58%),其中轻度狭窄34条(17.71),中度狭窄47条(24.48%),重度狭窄29条(15.10%),完全闭塞14条(7.29%),其诊断颈部血管狭窄程度的Kappa值、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815、92.19%、90.63%、91.67%、95.16%、85.29%。结论MSCTA对于CI患者颈部血管狭窄程度的诊断效能较高,还可通过相关参数的定量分析为颈部血管狭窄程度的诊断提供更加丰富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颈部血管狭窄 螺旋CT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部血管狭窄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思思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1期182-184,187,共4页
目的:探究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部血管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颈部血管狭窄患者72例,均接受经颅多普勒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血管造影检查为金标准,分析经颅... 目的:探究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部血管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颈部血管狭窄患者72例,均接受经颅多普勒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血管造影检查为金标准,分析经颅多普勒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血管狭窄的诊断效能,比较不同检查方案的诊断效能的差异,并比较不同狭窄程度患者的超声参数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管狭窄程度与超声参数的相关性。结果:经颅多普勒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颈部血管狭窄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率分别为79.76%(Kappa值=0.702)、86.90%(Kappa值=0.806)、96.43%(Kappa值=0.946);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准确率高于经颅多普勒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单一检查(P<0.05);经颅多普勒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单一检查的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组的双侧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均高于轻度组,舒张末期流速(EDV)低于轻度组(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颈部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与EDV呈负相关性(P<0.05),与IMT、PSV、PI、RI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评估颈部血管狭窄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程度,诊断效能高,并且可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 颈部血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筛查颈部血管狭窄性病变的超声诊断与MRI血管成像的价值对比
3
作者 彭金花 曾莉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2414-2416,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筛查颈部血管狭窄性病变的超声与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血管成像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于都县人民医院确诊的62例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和MRI检测,以... 目的:探讨脑卒中筛查颈部血管狭窄性病变的超声与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血管成像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于都县人民医院确诊的62例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和MRI检测,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上述两种检测方法诊断及其联合诊断的准确度和kappa一致性。结果:以DSA结果为金标准,颈动脉超声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76.19%和76.92%,MRI血管成像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90.48%和73.85%,两种检查方式诊断结果kappa一致性分别为0.457和0.518,联合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95.24%和76.92%,kappa一致性分别为0.589,均具有较好一致性。颈动脉超声诊断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74%、51.61%和90.91%,MRI结果分别为77.91%、52.78%和96.00%,联合诊断结果分别为81.40%、57.14%和98.04%(P>0.05)。62例脑卒中患者DSA检查结果显示:共有86处狭窄,其中轻度、中度、重度和闭塞分别为36例、29例、17例和4例,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和MRI血管成像检查结果中轻度、中度、重度和闭塞分别为31例、37例、15例、3例和34例、32例、16例和4例。结论:超声和MRI血管成像及其联合检测对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性病变均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颈部血管狭窄性病变 超声 MRI血管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血管超声联合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颈部血管狭窄的临床分析
4
作者 詹秋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052-0055,共4页
评估患者在颈部血管狭窄的诊断中,通过颈部血管超声和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联合作用,为患者提供超声的效果。方法 我们的研究团队在2022年1月-2024年3月间,接收了70位颈部血管狭窄的患者,进行了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和经颅彩超检查比较单独... 评估患者在颈部血管狭窄的诊断中,通过颈部血管超声和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联合作用,为患者提供超声的效果。方法 我们的研究团队在2022年1月-2024年3月间,接收了70位颈部血管狭窄的患者,进行了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和经颅彩超检查比较单独诊断准确率,结果 联合诊断的准确率与单独诊断相比较高(P<0.05)。结论 为患者提供颈部血管超声联合经颅彩超,在颈部血管狭窄的诊断中,更准确,减少漏诊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血管狭窄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 血管超声 联合诊断 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血管超声联合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颈部血管狭窄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何微微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3期138-140,共3页
评估颈部血管超声联合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颈部血管狭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3年01月入院治疗的60例颈部血管狭窄患者,所有患者在入院时都应用颈部血管超声和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患者检查的金标准为数字减影... 评估颈部血管超声联合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颈部血管狭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3年01月入院治疗的60例颈部血管狭窄患者,所有患者在入院时都应用颈部血管超声和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患者检查的金标准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检查结果。结果: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模式总检出率占全部患者的91.67%,而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模式总检出率占全部患者的50.00%。以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模式的数据作为本次比较的参考资料,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模式的总检出率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超声检查组的总检出率占全部患者的96.67%,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模式总检出率占全部患者的100.00%。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模式的数据作为本次比较的参考资料,联合超声检查组的总检出率与参考资料接近,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部血管超声联合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颈部血管狭窄的应用效果比较显著,能够更准确地筛查出颈部血管狭窄严重的患者,而且两种联合检查模式的准确率还比较高,该检查模式值得社会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超声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 颈部血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A诊断及介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 被引量:22
6
作者 邢晓明 孟会红 +5 位作者 张超 钱倩 赵静 任翠剑 刘永刚 曹姗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99-701,共3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及介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4例,均进行DSA诊断。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及介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4例,均进行DSA诊断。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介入治疗。观察DSA诊断缺血性颈部血管狭窄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狭窄程度情况、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结果DSA诊断显示,颈部血管轻度狭窄17例,中度狭窄32例,重度狭窄25例。两组治疗后颈部血管狭窄程度轻度较治疗前显著增加,观察组中度和重度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颈部血管狭窄程度轻度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mRS和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DSA可作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程度有效诊断方法,介入治疗可降低颈动脉狭窄程度,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 介入 缺血性脑卒中 颈部血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A诊断及介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的疗效及生存质量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新志 赵恒 +2 位作者 罗谊 许敏华 闵晓黎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0期121-125,共5页
目的观察DSA诊断及介入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的疗效及生存质量。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和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并行DSA的患者共103例为研究对象,78例患者进行介入... 目的观察DSA诊断及介入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的疗效及生存质量。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和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并行DSA的患者共103例为研究对象,78例患者进行介入手术,观察不同检查对颈部血管的诊断情况,介入术后的即刻疗效、术后随访结果及并发症情况。对患者术前、术后1周相关神经功能进行比较。结果 DSA较CTA和MRA,能检出更多病例及狭窄在70%~99%、50%~69%及<50%的血管。78例共88支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重度狭窄的血管进行介入手术,手术成功率100%,术后78例患者88支血管的狭窄率明显减少,1周后神经功能症状明显减轻,经随访3月~2 a,介入手术的血管无再次狭窄情况发生,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为3.85%。结论 DSA诊断及介入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具有较好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 介入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 颈部血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颈部血管狭窄2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润雄 罗根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11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颈部血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鼻咽癌放疗后颈部血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实施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随诊复查颈动脉彩超或(和)颈动脉CT血管造影(CTA),记录病情变化及改良Rankin评分...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颈部血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鼻咽癌放疗后颈部血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实施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随诊复查颈动脉彩超或(和)颈动脉CT血管造影(CTA),记录病情变化及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结果25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成功率100%。25例患者共放置支架30枚,25例全部用CPD(ev3 Spider FX)。放置支架均采用颈动脉保护装置。术前干预血管平均狭窄度(66.25±15.64)%,放置支架后成形不满意采用球囊后扩者3例。支架放置后造影显示20例(80%)残余狭窄度<10%,4例(16%)残余狭窄度<20%,仅1例(4%)残余狭窄度为30%,平均狭窄度(10.42±6.29)%。术后血管平均狭窄度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559,P<0.05)。术中有12例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患者采用锥形支架。围手术期无脑缺血事件发生。随访6~2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8.25±4.09)个月,复查颈动脉彩超或(和)颈动脉CTA无再狭窄、无支架断裂、移位。结论血管内支架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颈部血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严重血管狭窄情况,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支架植入术 鼻咽癌 颈部血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人眩晕与颈部血管狭窄15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赵珊珊 徐晓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第19期70-71,共2页
目的观察青年人眩晕与颈部血管狭窄的特点,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50例不伴耳鸣、耳聋及高血压的青年眩晕患者,均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部分患者行颅脑MRI或CT、TCD检查,发现颈部血管病变部分病例做颅脑MRA检查。结果颈部动... 目的观察青年人眩晕与颈部血管狭窄的特点,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50例不伴耳鸣、耳聋及高血压的青年眩晕患者,均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部分患者行颅脑MRI或CT、TCD检查,发现颈部血管病变部分病例做颅脑MRA检查。结果颈部动脉狭窄51例(34%),其中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并斑块形成;颈部血管先天异常9例(6%),其中2例反复眩晕,颅脑MRI示腔隙性脑梗死;另外在颈部血管检查无异常中颅脑MRI证实为垂体瘤1例。结论颈部血管狭窄是青年人眩晕原因之一,进而发展成脑血管疾病,早期行颈部血管彩超,配合影像学检查有助于预防青年脑血管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颈部血管狭窄 青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血管狭窄伴基底动脉瘤行介入治疗1例临床护理
10
作者 臧丽丽 张旋 王慧慧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8期108-108,111,共2页
颈部血管狭窄伴基底动脉瘤行介入治疗手术风险大,术后护理有一定难度。本科医护人员经过积极的术前准备,成功实行了经皮穿刺脑血管腔内球囊成形+支架植入术+基底动脉瘤栓塞术,患者好转出院。
关键词 血管内介入治疗 护理 基底动脉瘤 颈部血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筛查颈部血管狭窄性病变的超声诊断与MRI血管成像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5
11
作者 孙新党 王岩青 +1 位作者 白梦展 谭慧敏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5期69-71,共3页
目的对比脑卒中筛查颈部血管狭窄性病变的超声诊断与核磁共振(MRI)血管成像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06脑卒中患者为受试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超声以及MRI血管成像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为金标准,对比颈动脉超声与MRI血管成像... 目的对比脑卒中筛查颈部血管狭窄性病变的超声诊断与核磁共振(MRI)血管成像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06脑卒中患者为受试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超声以及MRI血管成像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为金标准,对比颈动脉超声与MRI血管成像诊断颈动脉血管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Kappa值。结果超声诊断颈部血管狭窄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Kappa值分别为80.22%、60.00%、77.36%、92.41%、33.33%、30.15%;MRI血管成像诊断颈部血管狭窄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Kappa值分别为79.12%、93.33%、81.13%、98.63%、42.42%、48.27%。结论MRI血管成像诊断颈部血管狭窄性病变特异度较高,与DSA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可通过血管结构与血流动力学变化来评估血管狭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颈部血管狭窄性病变 超声诊断 MRI血管成像 评估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对颈部血管狭窄性病变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伟钦 朱光源 郑华英 《临床医学工程》 2014年第11期1382-1383,共2页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狭窄性病变行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43例患者进行检查,随机分为实验组22例,对照组21例,实验组采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对照组采用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颈部血管病...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狭窄性病变行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43例患者进行检查,随机分为实验组22例,对照组21例,实验组采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对照组采用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颈部血管病变的诊断结果。结果实验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5.5%,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为76.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通过血管后重建能够立体、直观地显示血管情况,准确判断椎动脉狭窄、闭塞情况,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血管狭窄性病变 CT血管造影(CTA)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合并颈部血管狭窄的患者与甲状腺抗体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利贞 阎俊 靳凌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3期500-501,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颈部血管狭窄的患者与甲状腺抗体的相关性。方法对150例急性脑梗死入院的患者行甲状腺激素及抗体水平及颈部血管检查,分组采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管狭窄组的TPOAb阳性者明显高于对照组(...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颈部血管狭窄的患者与甲状腺抗体的相关性。方法对150例急性脑梗死入院的患者行甲状腺激素及抗体水平及颈部血管检查,分组采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管狭窄组的TPOAb阳性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TPOAb水平的升高可能是颈部血管发生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血清甲状腺抗体升高,尤其是TPOAb水平的升高可能与颈部大血管狭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抗体 血管 脑卒中 脑梗死 颈部血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A介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的疗效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伯麟 王金 杨博鑫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20期192-193,共2页
目的:探究DSA介入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8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进行DSA的患者总共100例,其中对70例实施介入治疗,分析DSA检查对患者颈部血管的诊断结果,以及介入治疗后的效果、治... 目的:探究DSA介入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8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进行DSA的患者总共100例,其中对70例实施介入治疗,分析DSA检查对患者颈部血管的诊断结果,以及介入治疗后的效果、治疗后的随访情况,对比分析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的颈部血管狭窄率及神经功能症状。结果:DSA相比其他检查方法能够检查出更多患者以及狭窄率在70%到90%、20%左右的颈部血管,70例患者中总共有80条因动脉粥样硬化出现严重狭窄的颈部血管实施介入治疗,手术的成功率达到100%,手术后70例患者中80条颈部血管的狭窄率下降了,一个星期之后神经功能症状也出现好转,随访3个月,介入治疗的颈部血管不再发生狭窄。结论:DSA介入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颈部血管狭窄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显著减轻神经功能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A 介入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 颈部血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16
15
作者 周瑞银 周强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1198-1202,共5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60例缺血性脑卒中颈部血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CT血管成像(CTA)与DSA检查。根...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60例缺血性脑卒中颈部血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CT血管成像(CTA)与DSA检查。根据DSA检查结果给予患者介入手术治疗或药物治疗,根据患者是否进行介入治疗将其分为介入组204例和非介入组56例,分析DSA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结果DSA的病变例数与病变血管检出率均较CTA升高(均P<0.05)。前循环梗死中以颈动脉起始部较为多见,后循环梗死中以椎底动脉颅内段较为多见,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以锁骨下动脉起始部与颈内动脉颅内段及大脑中动脉较为多见,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以椎动脉起始部、颈内动脉颅内段及大脑中动脉、椎底动脉颅内段较为多见(均P<0.05)。介入组卒中复发率、残疾率、死亡率均较非介入组降低(均P<0.05)。结论DSA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同时对介入手术治疗提供较高的参考价值,且经手术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结局较好,可有效降低患者颈部血管的狭窄率,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脑卒中 颈部血管狭窄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吡格雷治疗对SIP患者恢复期颈部血管狭窄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变化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海林 马青芳 吴丽娟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15-117,共3页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治疗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stroke in progression,SIP)患者恢复期颈部血管狭窄度、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变化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收治的SIP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治疗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stroke in progression,SIP)患者恢复期颈部血管狭窄度、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变化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收治的SIP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应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评价颈部血管狭窄度,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评价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测量2组FIB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2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内径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内径宽度均显著增加,且研究组宽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NIHSS评分和ADL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和ADL评分均显著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FIB和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FIB和hs-CRP水平显著降低,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氯吡格雷治疗SIP患者恢复期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颈部血管狭窄度,降低FIB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颈部血管狭窄 血浆纤维蛋白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A诊断及介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郑壮 《生命科学仪器》 2022年第S01期143-143,145,共2页
目的:研究DSA诊断及介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0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全部患者实施DSA诊断,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析诊断结果和治疗... 目的:研究DSA诊断及介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0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全部患者实施DSA诊断,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析诊断结果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轻度占比均增加,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血清NSE、hs-CRP、血浆D-D水平以及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运用DSA诊断及介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降低狭窄程度,可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A诊断 介入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 颈部血管狭窄 临床效果 狭窄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超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成像在颈部血管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静 《华夏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彩超与经颅多普勒超声成像联合检查在颈部血管狭窄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疑似颈部血管狭窄患者84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已接受彩超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成像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目的:探讨彩超与经颅多普勒超声成像联合检查在颈部血管狭窄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疑似颈部血管狭窄患者84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已接受彩超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成像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彩超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成像在颈部血管狭窄中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及颈部血管狭窄严重程度诊断一致性分析。结果: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彩超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成像诊断颈部血管狭窄患者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0.41%、90.91%、90.48%;彩超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成像诊断颈部血管狭窄严重程度与DSA检查具有较高一致性(Kappa=0.856)。结论:彩超与经颅多普勒超声成像联合检测在颈部血管狭窄诊断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且其对血管狭窄程度评价的准确度与DSA具有较高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血管狭窄 彩超 经颅多普勒超声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超联合经颅多普勒诊断颈部血管狭窄研究
19
作者 唐雪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10期123-125,共3页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颈部血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疑似颈部血管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开展经颅多普勒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血管造影检查,以患者的血管造影检查结...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颈部血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疑似颈部血管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开展经颅多普勒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血管造影检查,以患者的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来判定实际病变情况,依次观察并比较单纯经颅多普勒超声、单纯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联合检查的诊断效果。结果经颅多普勒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联合检查分别检出动脉血管病变82例、86例、94例,三种检查方法与血管造影检查的符合率分别为82.9%、88.2%、98.0%,联合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纯一种检查方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联合检查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特异性与敏感度均明显高于单纯一种检查方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方式可提高颈部血管狭窄的诊断准确率,具有确切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血管狭窄 彩色多普勒超声 经颅多普勒超声 诊断价值 血管造影 诊断符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的诊断及介入治疗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东京 刘秋武 +5 位作者 尹丽鹤 姚亚红 史红岗 方小康 沈红涛 张洪妹 《临床研究》 2016年第12期75-76,共2页
目的 分析研究采用介入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患者80例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在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患者符合介入治疗指征,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非介入治疗,观... 目的 分析研究采用介入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患者80例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在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患者符合介入治疗指征,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非介入治疗,观察组行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 两组狭窄再次发生率比较,观察组2.50%明显低于对照组27.5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介入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的治疗中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临床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颈部血管狭窄 诊断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