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0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与CT对术前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评价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锐锋 韩咏峰 +3 位作者 蔡少雨 曾鹏程 漆平 麦耀芳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1022-1024,共3页
甲状腺癌是过去几十年中,发生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上升情况达2.4倍左右,这一现象的发生部分是由于影像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临床中隐匿性肿瘤检出率得到提高[1]。经研究发现,10%以上甲状腺癌是偶然被发现,且大部分均是微... 甲状腺癌是过去几十年中,发生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上升情况达2.4倍左右,这一现象的发生部分是由于影像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临床中隐匿性肿瘤检出率得到提高[1]。经研究发现,10%以上甲状腺癌是偶然被发现,且大部分均是微小癌。笔者以96例甲状腺乳状癌颈部转移淋巴结患者及其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转移淋巴结 CT 甲状腺乳头状癌 影像学技术 超声检查 上升情况 淋巴结转移 影像检查 乳状 中央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对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邓小芸 陈兴 +1 位作者 卫光宇 刘伟斌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34-535,共2页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诊断价值和诊断标准。方法 对经临床和病理确诊为鼻咽癌颈部淋巴转移的初诊患者130例(共4 16个淋巴结) ,行颈部肿块高频灰阶超声检查,并与该组患者首次颈部CT对照。结果 本组转移淋巴结大...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诊断价值和诊断标准。方法 对经临床和病理确诊为鼻咽癌颈部淋巴转移的初诊患者130例(共4 16个淋巴结) ,行颈部肿块高频灰阶超声检查,并与该组患者首次颈部CT对照。结果 本组转移淋巴结大小从0 4~5 0cm ,85 %以上长径与短径之比<2 ,内部回声主要为不均的低回声,液化者可为液实混合回声或液性无回声,淋巴结皮质不均匀增厚或消失,边界多模糊不清。高频超声准确性与CT相近。结论 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超声图像在形态、边缘、内部回声结构等方面均有较为特征性的表现,根据二维高频超声灰阶检查结果,可作出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鼻咽癌 颈部转移淋巴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转移淋巴结的MRI研究及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侃 欧阳汉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12期1347-1349,共3页
关键词 颈部转移淋巴结 MRI 淋巴结转移 恶性肿瘤 胸腹肿瘤 淋巴结 转移 肿瘤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头状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超声特征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邵喜艳 白璐 +1 位作者 李金花 黎明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67-70,共4页
目的:分析乳头状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超声表现特征,以提高乳头状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超声诊断准确率。方法:将经手术或细针穿刺病理检查证实为乳头状甲状腺癌并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45例(128个淋巴结)作为研究对象,均经彩... 目的:分析乳头状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超声表现特征,以提高乳头状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超声诊断准确率。方法:将经手术或细针穿刺病理检查证实为乳头状甲状腺癌并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45例(128个淋巴结)作为研究对象,均经彩色超声检查,分析转移淋巴结的超声声像特点。结果:128个PTC颈部转移淋巴结主要分布在Ⅵ区(43.7%)、Ⅲ区(26.6%)、Ⅳ区(16.4%);长径8~38 mm、短径4~25 mm。 PTC颈部转移淋巴结彩色超声检查常表现为L/S〈2、短径〉8 mm、淋巴门结构消失、淋巴门结构偏移、边界清晰锐利、微钙化或微粗钙化并存、囊性变、周边型血管模式、混合型血管模式、动脉血流RI〉0.7,其发生比率分别为87.5%、74.2%、68%、26.6%、72.7%、70.3%、43%、47.6%、35.2%、53.1%。结论:乳头状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淋巴结超声显像具有一定特征性表现,认真综合分析各项声像图特征,能较好地提高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诊断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甲状腺癌 颈部转移淋巴结 超声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影像学诊断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余雷 梁晔鑫 骆科美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5期97-97,99,共2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检查对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患者32例,给予常规超声、CT灌注成像检查、病理检查。结果:CT灌注成像对颈部转移淋巴结良恶性的诊断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常规超声检查,差异...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检查对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患者32例,给予常规超声、CT灌注成像检查、病理检查。结果:CT灌注成像对颈部转移淋巴结良恶性的诊断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常规超声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灌注成像检查对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转移淋巴结 CT灌注成像 常规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对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周丽冰 《实用医技杂志》 2011年第5期480-481,共2页
鼻咽癌(NPC)是我国南方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绝大多数为未分化或低分化鳞状细胞癌,肿瘤除局部外突或浸润性生长外,向下沿颈部淋巴结转移,转移率超过80%,其中大多数病例以颈部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准确判断颈部淋巴结的转移对于NPC的临... 鼻咽癌(NPC)是我国南方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绝大多数为未分化或低分化鳞状细胞癌,肿瘤除局部外突或浸润性生长外,向下沿颈部淋巴结转移,转移率超过80%,其中大多数病例以颈部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准确判断颈部淋巴结的转移对于NPC的临床治疗方案和估计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回顾性分析45例NPC患者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声像图特点,旨在探讨超声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转移淋巴结 诊断价值 鼻咽癌 淋巴结转移 超声 低分化鳞状细胞癌 恶性肿瘤 浸润性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彭莉玲 陶晓峰 《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 2015年第3期58-64,共7页
颈部淋巴结引流非常丰富。对于头颈部肿瘤,有孤立淋巴结转移50﹪预后不良,若发生对侧转移或淋巴结包膜侵犯,5年生存率再降50﹪[1]。颈部淋巴结的转移是原发肿瘤的成功治疗与患者的低生存率(5年生存率为50﹪-60﹪)相矛盾的主要原因。因... 颈部淋巴结引流非常丰富。对于头颈部肿瘤,有孤立淋巴结转移50﹪预后不良,若发生对侧转移或淋巴结包膜侵犯,5年生存率再降50﹪[1]。颈部淋巴结的转移是原发肿瘤的成功治疗与患者的低生存率(5年生存率为50﹪-60﹪)相矛盾的主要原因。因此,淋巴结转移是肿瘤预后不良的最重要的预测因子之一。目前诊断转移淋巴结的主要方法有临床触诊、影像学诊断及病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转移淋巴结 影像诊断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诱导化疗后血供变化预测近期放化疗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朱雪莲 周丽明 +1 位作者 陈顺平 赵亮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第11期148-151,共4页
目的观察鼻咽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诱导化疗后的血供变化及序贯放疗后的退缩率,探讨诱导化疗后的血供变化预测近期放化疗效应的价值。方法选取40例病理证实的鼻咽癌初治患者及其颈部转移性淋巴结65枚,以转移性淋巴结化疗前后的血供变化将... 目的观察鼻咽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诱导化疗后的血供变化及序贯放疗后的退缩率,探讨诱导化疗后的血供变化预测近期放化疗效应的价值。方法选取40例病理证实的鼻咽癌初治患者及其颈部转移性淋巴结65枚,以转移性淋巴结化疗前后的血供变化将其分为血供减少组、血供改善组和血供无变化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转移性淋巴结治疗前的大小、纵横比、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以及诱导化疗后的血供变化及序贯放疗后退缩率,计算诱导化疗后的血供变化与近期放化疗效应间的相关性。结果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序贯放疗后的退缩率在血供减少组、血供改善组及血供无变化组3组间依次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化疗后的血供变化与序贯放疗后退缩率间相关性良好(r=0.553,P=0.00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鼻咽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诱导化疗后血供变化的监测可作为初步预测近期放化疗效果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转移淋巴结 诱导化疗 血供变化 近期放化疗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放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卜俊国 高秀荣 肖明星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6期580-582,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和评价其放射效应中的作用。方法对 19例鼻咽低分化鳞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 ,在放疗前、中、后进行了多次颈部淋巴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重点观察其血供变化情况。结果(1)血供...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和评价其放射效应中的作用。方法对 19例鼻咽低分化鳞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 ,在放疗前、中、后进行了多次颈部淋巴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重点观察其血供变化情况。结果(1)血供好的淋巴结退缩率高。 (2 )在上颈部淋巴结直径大于 4厘米的患者的中下颈测得多个血流分级III或IV级的直径小于 1厘米的淋巴结 ,放疗 6 0Gy时 ,血流均为II级以下。 (3)颈部淋巴结接受 76~ 80Gy照射后残存的无血流的淋巴结中未见肿瘤细胞。结论 (1)血供是影响放射效应的重要因素。 (2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帮助判断是否有触诊未及和CT扫描观察不到的小的颈部淋巴结。建议 :若上颈淋巴结直径大于 4cm ,中下颈剂量应达 6 0Gy为好。 (3)颈部淋巴结接受剂量 70Gy后 ,若淋巴结残存 ,局部补量 6~ 10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淋巴结转移 放射治疗 彩色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对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悦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89-390,共2页
目的 探讨超声对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诊断价值和诊断标准。方法 对经临床和病理确诊为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初诊患者 30例 (共 96个淋巴结 ) ,行颈部肿块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多普勒能量图检查。结果 本组转移淋巴结大小... 目的 探讨超声对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诊断价值和诊断标准。方法 对经临床和病理确诊为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初诊患者 30例 (共 96个淋巴结 ) ,行颈部肿块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多普勒能量图检查。结果 本组转移淋巴结大小从 0 4~ 5 0cm ,85%以上的长径与短径之比 <2 ,内部回声主要为不均匀的低回声 ,液化者可为液实混合回声或液性无回声 ,淋巴结皮质不均匀增厚或消失 ,淋巴结门偏心或消失 ,边界多模糊不整。血流分布主要为周边型 ( 4 7 9% )和无血流型 ( 33 3% ) ,Rl值较高 ,平均为 0 72。部分可见颈静脉受压或静脉内癌栓。结论 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超声图像在形态、边缘、内部回声结构、血流分布、血流动力学及淋巴结包膜外转移等方面均有较为特征性的表现 ,根据二维灰阶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多可作出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淋巴结转移 超声波诊断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放射治疗后残存病灶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11
作者 严永明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1年第8期956-957,共2页
鼻咽癌首选放射治疗,据报道5年生存率为39%~52%[1],但根治性放疗后仍有10%~20%死于颈部淋巴结残留。残留淋巴结再次放疗疗效不佳,且短期内再次放疗可引起严重的放射并发症,据报道其5年生存率不超过20%[2]。
关键词 放射治疗后 颈部转移淋巴结 鼻咽癌 外科治疗 淋巴结残留 病灶 残存 再次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型癌及其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超声诊断 被引量:6
12
作者 丁全全 王雁 +1 位作者 翟渊鹏 王成增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1269-1271,共3页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分化型甲状腺癌约占所有甲状腺癌的90%以上^([1]),根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TNM)分类,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分化型甲状腺癌约占所有甲状腺癌的90%以上^([1]),根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TNM)分类,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和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同属于分化型甲状腺癌(D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转移淋巴结 超声诊断 分化型癌 CARCINOMA 分化型甲状腺癌 甲状腺乳头状癌 国际抗癌联盟 甲状腺滤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针吸活检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明 秦日升 陈森 《华夏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306-307,共2页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淋巴结转移 针吸活检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冬强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18期208-209,共2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疗效。方法:以2017年1月—2019年5月为时间段,选取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淋巴结患者102例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其相关资料,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疗效。方法:以2017年1月—2019年5月为时间段,选取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淋巴结患者102例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其相关资料,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经超声造影、常规超声检查随访治疗前后各时段血清Tg(甲状腺球蛋白)水平、转移淋巴结体积。结果:本组102患者存在转移淋巴结共156个,且均完全消融,成功率100%;而治疗前后各时段患者的血清Tg水平、转移淋巴结体积等对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疗效显著,即可降低血清Tg水平,可将转移淋巴结有效完全消融,因此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颈部转移淋巴结 超声引导 射频消融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志军 《临床研究》 2018年第10期9-10,共2页
目的探究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5年1月~2017年6月尉氏县中心医院收治的5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淋巴结患者,均经穿刺活检证实,所有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在治疗... 目的探究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5年1月~2017年6月尉氏县中心医院收治的5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淋巴结患者,均经穿刺活检证实,所有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时进行常规超声、超声造影检查随访,对比不同时期转移淋巴结体积及血清Tg水平。结果本次51例共78枚转移淋巴结均完全消融,治疗成功率为100%;治疗后各时期淋巴结体积均明显缩小,不同时期间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各时期血清Tg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各时期血清Tg水平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疗效确切,能够有效完成转移淋巴结的消融,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射频消融 甲状腺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访鼻咽癌放疗中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超声表象及意义
16
作者 张会民 高树明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1997年第4期319-320,共2页
鼻咽癌经常引起颈部淋巴结转移,放疗是鼻咽癌及其颈部转移结节的最佳治疗手段。采用高分辨力的超声诊断仪随访鼻咽癌放疗,查明颈部恶性结节在放疗过程中超声图象的改变,以便及时、准确地区分治疗后的恶性结节。为此。
关键词 鼻咽癌放疗 转移淋巴结 放疗后 转移结节 淋巴结转移 超声图象 超声检查 超声诊断仪 不规则的反射 图象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联合TERT启动子突变构建列线图模型对PTMC并发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效能
17
作者 吴昌慧 黄志平 +3 位作者 戴慧萍 邱慧芳 何春 唐芳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56-765,共10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联合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启动子突变构建列线图模型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并发颈部淋巴结转移(CLNM)的预测能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3月在我院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或全部切除+淋巴结清扫的PTMC患者202例,根...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联合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启动子突变构建列线图模型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并发颈部淋巴结转移(CLNM)的预测能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3月在我院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或全部切除+淋巴结清扫的PTMC患者202例,根据术后病理检查是否并发CLNM分为CLNM组(97例)和非CLNM组(105例)。收集所有PTMC患者的一般资料和超声(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特征,采用Sanger测序检测TERT启动子突变。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PTMC并发CLNM的影响因素;RStudio4.4.1软件构建超声造影联合TERT启动子突变的PTMC并发CLNM列线图模型,用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和C指数评价列线图模型的一致性和净收益,Hosmer-Lemeshow检验列线图模型的拟合优度;MedCalc22.023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评价超声造影、TERT启动子突变和超声造影联合TERT启动子突变构建列线图模型对PTMC并发CLNM的预测能效。结果经术后病理检查,202例PTMC患者CLNM发生率为48.02%(97/202)。单因素分析显示,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病灶数目、纵横比、微钙化、增强时间、增强方式、增强强度、被膜连续性、TERT启动子突变与PTMC并发CLNM有关(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显示,多灶性肿瘤(OR=3.487,95%CI:1.641~7.406,P=0.001)、微钙化(OR=4.484,95%CI:2.113~9.516,P<0.001)、等或高增强(OR=3.187,95%CI:1.460~6.957,P=0.004)、被膜连续性中断(OR=2.201,95%CI:1.051~4.608,P=0.036)、TERT启动子突变阳性(OR=4.460,95%CI:2.132~10.103,P<0.001)为PTMC并发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PTMC并发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超声造影联合TERT启动子突变列线图模型[Logit(P)=-4.486+1.350×病灶数目+1.399×微钙化+2.124×增强强度+1.524×被膜连续性+2.175×TERT启动子突变]。该列线图模型的C-指数为0.899(95%CI:0.893~0.905),校准曲线走形接近理想曲线,决策曲线高于两条极端曲线,Hosmer-Lemeshow检验P>0.05。ROC曲线显示,超声造影联合TERT启动子突变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PTMC并发CLNM曲线下面积为0.899,大于超声造影、TERT启动子突变单独预测的0.857、0.697(P<0.05)。结论超声造影联合TERT启动子突变构建列线图模型对PTMC并发CLNM具有较高的预测能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超声造影 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突变 淋巴结转移 列线图 预测能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血清CK-19、Galectin-3水平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意义及对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价值
18
作者 刘志生 高金亮 +2 位作者 张露 孙阳 汪操 《实用癌症杂志》 2025年第2期279-283,共5页
目的 探究术前血清CK-19、Galectin-3水平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的关系及对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10例,术前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K-19、Galectin-3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术前血清CK-19、Galect... 目的 探究术前血清CK-19、Galectin-3水平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的关系及对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10例,术前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K-19、Galectin-3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术前血清CK-19、Galectin-3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的关系,ROC曲线分析术前血清CK-19、Galectin-3水平对患者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 术前CK-19、Galectin-3水平与肿瘤直径、临床分期、转移类型、腺外侵犯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病灶数无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清CK-19水平与肿瘤直径、转移类型、腺外侵犯相关(P<0.05),术前血清Galectin-3水平与肿瘤直径、临床分期、转移类型、腺外侵犯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与单一血清指标比较,术前血清CK-19、Galectin-3水平联合预测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AUC可达到0.878,灵敏度为0.765,特异度为0.862,95%CI为0.810~0.947,P<0.001。结论 术前血清CK-19、Galectin-3水平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CK-19 GALECTIN-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成像对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19
作者 卢梦雅 张博 +5 位作者 曾琪 方飞 李洪涛 黄帅 刘义康 吉六舟 《中国医学工程》 2025年第2期64-68,共5页
目的 探讨CT成像对桥本甲状腺炎(HT)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LNM)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孝感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初次就诊行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证实为HT合并PTC的82例患者,根据颈部是否有LNM分为有LNM... 目的 探讨CT成像对桥本甲状腺炎(HT)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LNM)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孝感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初次就诊行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证实为HT合并PTC的82例患者,根据颈部是否有LNM分为有LNM组与无LNM组,分析两组性别、年龄、肿瘤个数、肿瘤最大径、平扫期HT区CT值、动脉期HT区CT值、静脉期HT区CT值以及不同期相HT区CT值的差值,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LNM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诊断效能。结果 82例患者中,37例有LNM,45例无LNM。有LNM组与无LNM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肿瘤最大径、平扫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径、平扫CT值是颈部LN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肿瘤最大径ROC的AUC最大为0.791,敏感度为83.8%、特异度为32.8%,此时诊断阈值为0.85 cm。平扫期HT区CT值ROC的AUC最大为0.699,敏感度为94.6%、特异度为60.0%,此时诊断阈值为72.16 HU。肿瘤最大径联合平扫期HT区CT值的ROC的AUC最大为0.835,敏感度为81.1%、特异度为80.0%。结论 肿瘤最大径、平扫期HT区CT值是HT合并PTC患者颈部LNM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最大径联合平扫期HT区CT值对HT合并PTC患者颈部LNM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桥本甲状腺炎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组学术前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Meta分析
20
作者 庞家伟 刘玲 +2 位作者 秦志骋 王玉虹 高华阳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6-463,共8页
目的:运用Meta分析法系统评估影像组学术前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CLNM)的临床价值。方法:在当前主流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并收集使用影像组学方法术前预测PTC患者CLNM的相关文献,由3名研究人员按照研究方法、术后病... 目的:运用Meta分析法系统评估影像组学术前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CLNM)的临床价值。方法:在当前主流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并收集使用影像组学方法术前预测PTC患者CLNM的相关文献,由3名研究人员按照研究方法、术后病理及统计数据完整性等关键指标进行文献筛选并汇总有效数据后,使用Meta-DiSc 1.4、Stata 14和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质量偏倚风险评估及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经筛选最终纳入14项相关研究,共计3557例PTC患者,其中淋巴结转移阳性1464例,阴性者2093例。Meta分析显示,影像组学术前预测PTC伴有CLNM的总体敏感度为0.80(95%CI:0.78~0.82),特异度为0.79(95%CI:0.78~0.81),阳性似然比(PLR)为4.00(95%CI:2.47~5.25),阴性似然比(NLR)为0.23(95%CI:0.19~0.32),诊断比值比(DOR)为16.90(95%CI:9.67~29.54),AUC为0.877(95%CI:0.843~0.912)。Meta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像检查模式(超声、CT、MRI)、病例数量(>200例或≤200例)、是否联合临床特征及ROI部位(原发病灶/淋巴结)均不是异质性来源,Meta研究异质性的来源与是否使用增强扫描图像有关,并且以超声增强效能最优。Deeks发表偏倚检验显示无潜在的发表偏倚(P=0.64>0.05)。Fagan图显示,在术前预测PTC患者CLNM时,若影像组学的验前概率为50%,且阳性似然比为4.00、阴性似然比为0.23,则其验后概率可分别提升至80%和降低至19%。结论:影像组学可以很好地在术前预测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CLNM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