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
作者 郑维银 杨永沛 +3 位作者 张建设 朱宏伟 李焰 何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9-350,共2页
关键词 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平阳霉素 素治疗 疗效观察 成都军区总医院 2001年 治疗效果 口腔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被引量:19
2
作者 赵吉宏 赵怡芳 +3 位作者 王世平 李祖兵 李翠兰 夏风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2002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 :研究平阳霉素与碘化油混合后的药物效价 ,以及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①采用AgNO3 滴定液滴定法测定碘含量 ,评估碘化油与平阳霉素混合后平阳霉素的效价。② 38例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患... 目的 :研究平阳霉素与碘化油混合后的药物效价 ,以及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①采用AgNO3 滴定液滴定法测定碘含量 ,评估碘化油与平阳霉素混合后平阳霉素的效价。② 38例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 ,瘤腔内注射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 ,观察疗效 ;并在注射后不同的时间内拍摄X线平片 ,观察碘化油在瘤腔内存留量。结果 :①平阳霉素与碘化油混合后碘含量不变。②全部病例经过 1~ 4次注射后治愈 ;X线片显示多数病例注射后 2~ 2 4h瘤体内碘化油逐渐减少至接近排空 ,少数病例在末次注射后 1个月的X线片上仍见碘油存留。结论 :平阳霉素与碘化油混合后药物效价不变 ;②碘化油对血管瘤体内的微小血管具有栓塞作用 ;③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治疗海绵状血管瘤 ,可以延长平阳霉素作用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阳霉素 碘化油乳剂 治疗 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阳霉素与地塞米松联合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翟军 柴风良 高淑兰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70-271,共2页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联合注射治疗 地塞米松 平阳霉素 临床评价 口腔颌面部血管 面颈部皮肤 血管 皮下组织 解剖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针经皮栓塞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被引量:6
4
作者 施斌 戴宏 +1 位作者 陈乃俊 林李嵩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1年第2期200-201,共2页
关键词 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铜针 经皮栓塞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阳霉素、鱼肝油酸钠及地塞米松联合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莹 方一鸣 张林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266-267,共2页
目的 :评价平阳霉素联合鱼肝油酸钠瘤腔内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的疗效。方法 :采用地塞米松术前肌注 ,平阳霉素、鱼肝油酸钠联合于瘤腔内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 4 9例 (联用组 ) ,并与单纯用 5 %鱼肝油酸钠治疗颌面部海绵... 目的 :评价平阳霉素联合鱼肝油酸钠瘤腔内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的疗效。方法 :采用地塞米松术前肌注 ,平阳霉素、鱼肝油酸钠联合于瘤腔内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 4 9例 (联用组 ) ,并与单纯用 5 %鱼肝油酸钠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 5 6例 (单药组 )作对照。两组均 7d注射 1次 ,3~ 4次为一个疗程。结果 :单药组有效率为 86 % ,平均注射 4次 ,疗程为 2 8d ,联用组有效率为 97.9% ,平均注射 3次 ,疗程为 2 1d。结论 :平阳霉素 ,鱼肝油酸钠及地塞米松联合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比传统鱼肝油酸钠疗法更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阳霉素 鱼肝油酸钠 地塞米松 治疗 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P胶体加激素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62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朱鸿剑 刘庆红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8年第11期52-52,56,共2页
关键词 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32P胶体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阳霉素等联合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58例 被引量:1
7
作者 胡强 张志红 王秀荣 《医药导报》 CAS 2002年第4期214-215,共2页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和鱼肝油酸钠联合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 5 8例 ,用平阳霉素 8mg溶解在地塞米松溶液 1mL内 ,加 1%普鲁卡因 4mL ,然后将上述液体注射于血管瘤瘤体内 ,根据瘤体的大...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和鱼肝油酸钠联合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 5 8例 ,用平阳霉素 8mg溶解在地塞米松溶液 1mL内 ,加 1%普鲁卡因 4mL ,然后将上述液体注射于血管瘤瘤体内 ,根据瘤体的大小、患者年龄 ,再注射 0 .5~ 2 .0mL鱼肝油酸钠。一般平阳霉素每次不超过 8mg ,1周注射 1次 ,3~ 5次为 1个疗程 ,平阳霉素总量 <40mg。结果 :5 8例患者经治疗后 2a随访 ,治愈率 74.14 % ,基本治愈率 2 0 .69% ,好转 5 .17% ,总有效率 10 0 .0 0 %。结论 :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及鱼肝油酸钠联合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肝油酸钠 地塞米松 药物疗法 治疗 平阳霉素 联合治疗 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肝油酸钠、平阳霉素、尿素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8
作者 侯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9期103-104,共2页
关键词 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鱼肝油酸钠 平阳霉素 疗效观察 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 临床 口腔颌面部血管 先天性良性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鱼肝油酸钠加地塞米松瘤腔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被引量:4
9
作者 杨建斌 苏春芝 徐素华 《中原医刊》 2001年第2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药物疗法 鱼肝油酸钠 地塞米松 腔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俊 廖明华 +1 位作者 姚金光 陈海波 《广东牙病防治》 2004年第3期184-186,共3页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 (pingyangmycinoleumiodisatumemulsion ,PLE)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PLE注入瘤体内 ,通过透视及摄取平片 ,观察碘化油在瘤腔内存留情况和栓塞前后瘤体变化 ,记录临床体征改变及...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 (pingyangmycinoleumiodisatumemulsion ,PLE)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PLE注入瘤体内 ,通过透视及摄取平片 ,观察碘化油在瘤腔内存留情况和栓塞前后瘤体变化 ,记录临床体征改变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5例患者经平均 2 .3次注射后均治愈 ,瘤体消失 ,透视及平片示 3h内瘤体内碘化油浓度无明显改变 ,3~ 2 6h缓慢排空。结论 碘化油乳剂可使药液流动缓慢 ,药液在瘤体内滞留时间长 ,延长作用时间 ,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 治疗 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体内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阳霉素和鱼肝油酸钠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宏宇 《广西医学》 CAS 2000年第3期490-491,共2页
目的 :探求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新方法。方法 :分两组患者 ,每组 40例。A组 :用平阳霉素行血管瘤腔内注射。B组 :用鱼肝油酸钠行血管瘤腔内注射。结果 :平阳霉素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 77.5 %和 97.5 %。鱼肝油酸钠组的治愈率... 目的 :探求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新方法。方法 :分两组患者 ,每组 40例。A组 :用平阳霉素行血管瘤腔内注射。B组 :用鱼肝油酸钠行血管瘤腔内注射。结果 :平阳霉素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 77.5 %和 97.5 %。鱼肝油酸钠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 42 .5 %和 70 %。两组相比有差异或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效果明显优于鱼肝油酸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阳霉素 鱼肝油酸钠 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注射治疗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宏杰 高红芬 《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1年第6期319-321,共3页
目的 比较平阳霉素和鱼肝油酸钠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 ,探求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理想方法。方法 用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和鱼肝油酸钠分别行血管瘤腔内注射 ,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各 2 8例 ,对比分析两... 目的 比较平阳霉素和鱼肝油酸钠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 ,探求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理想方法。方法 用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和鱼肝油酸钠分别行血管瘤腔内注射 ,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各 2 8例 ,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 两组的有效率均为 10 0 % ,平阳霉素组的治愈率为82 1% ,鱼肝油酸钠组的治愈率为 5 7 1% ,两组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优于鱼肝油酸钠 ,而且副作用小 ,无复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阳霉素 鱼肝油酸钠 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阳霉素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40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潘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72-172,共1页
关键词 平阳霉素 治疗 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阳霉素注射联合手术切除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徐明 《中国医疗美容》 2016年第8期13-15,共3页
目的:观察研究平阳霉素注射联合手术切除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72例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采用平阳霉素注射联合手术切除治疗,取8mg 的平阳霉素溶于4mL 1%的利多卡因中,... 目的:观察研究平阳霉素注射联合手术切除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72例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采用平阳霉素注射联合手术切除治疗,取8mg 的平阳霉素溶于4mL 1%的利多卡因中,抽取药物注射到肿瘤的周边、根部及瘤体腔间缘软组织内。以注射到肿瘤表面及瘤体周边软组织有轻微肿胀苍白为标准,单次最大剂量不超过8.0mg,每两周注射一次,直到海绵状血管瘤完全消失或明显缩小。对于注射治疗4次后仍无效的患者进行手术切除,观察治疗后的恢复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并发症。结果:72例均未出现呼吸困难、面瘫、舌瘫及组织坏死等并发症,其中51例单纯接受平阳霉素治愈,构成比例为70.83%,另有21例患者经过3~4次平阳霉素注射未能达到治愈标准。结论:平阳霉素注射联合手术切除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治愈率高,术后几乎没有并发症发生且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阳霉素 手术切除 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国良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1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瘤体内注射治疗小儿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疗效。方法对20例小儿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行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瘤体内注射治疗。结果随访1年,20例中治愈15例(75%),有效4例(20%),好转1例(5%)。结论平阳霉素加地塞...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瘤体内注射治疗小儿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疗效。方法对20例小儿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行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瘤体内注射治疗。结果随访1年,20例中治愈15例(75%),有效4例(20%),好转1例(5%)。结论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瘤体内注射治疗小儿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阳霉素 地塞米松 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肝油酸钠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50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军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年第3期252-253,共2页
目的 观察 5 %鱼肝油酸钠对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 5 %鱼肝油酸钠行局部瘤腔注射。结果 随访 1年半后 ,瘤体完全消失有 44例 ,占 88%,瘤体明显缩小有 6例 ,占 1 2 %。结论  5 %鱼肝油酸钠对海绵状血管瘤行瘤腔注射是一... 目的 观察 5 %鱼肝油酸钠对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 5 %鱼肝油酸钠行局部瘤腔注射。结果 随访 1年半后 ,瘤体完全消失有 44例 ,占 88%,瘤体明显缩小有 6例 ,占 1 2 %。结论  5 %鱼肝油酸钠对海绵状血管瘤行瘤腔注射是一种既简单又经济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肝油酸钠 治疗 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疗效 不良反应 腔注射 海绵状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药物治疗进展
17
作者 刘宇飞 叶文中 《医学研究杂志》 2009年第7期119-120,共2页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药物治疗 血管内皮细胞 临床表现 毛细血管 蔓状血管 病理学特点 真性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18
作者 杜申钊 王何伟 +1 位作者 苏平 孟康 《中国民间疗法》 2007年第1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内注射治疗 平阳霉素 先天性良性肿 血管畸形 出生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阳霉素、地塞米松联合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70例疗效观察
19
作者 徐慧高 徐国 严红军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 2003年第11期707-708,共2页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与地塞米松联合应用治疗头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对70例头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采用平阳霉素1—8mg、地塞米松磷酸钠1—5mg加适量20g·L^-1利多卡因在血管瘤体外加压后局部注射治疗。结果...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与地塞米松联合应用治疗头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对70例头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采用平阳霉素1—8mg、地塞米松磷酸钠1—5mg加适量20g·L^-1利多卡因在血管瘤体外加压后局部注射治疗。结果 本组70例,治愈率为72.9%(51/70),总有效率为97.1%(68/70)。结论 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联合应用治疗海绵状血管瘤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平阳霉素的作用机制可能是其抑制了血管内皮细胞的合成与代谢,从而导致了变异血管内皮细胞的变性与坏死;地塞米松发挥了辅助作用,减少了单用平阳霉素所致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阳霉素 地塞米松 联合用药 药物治疗 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针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20
作者 颜学德 黄建华 郭新程 《湖南医学》 2001年第2期121-121,共1页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 针灸疗法 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铜针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