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中医药真实世界数据验证中医可信联合分析平台中的安全多方计算:以描述性统计和频数分析为例
1
作者 赵冉 张雯 +4 位作者 唐旭东 张泽丹 何畅 温宵宵 王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24,I0030,共6页
目的利用真实世界中的中医药数据验证中医可信联合分析平台中安全多方计算的准确性、稳定性和效率,包括分布式描述性统计和分布式频数分析。方法利用真实世界中多家三甲医院脾胃科慢性胃炎患者的数据进行验证,将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后拆... 目的利用真实世界中的中医药数据验证中医可信联合分析平台中安全多方计算的准确性、稳定性和效率,包括分布式描述性统计和分布式频数分析。方法利用真实世界中多家三甲医院脾胃科慢性胃炎患者的数据进行验证,将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后拆分成多个数据集分别上传至平台中的各个节点,选取四个连续性变量(年龄、PGⅠ、PGⅡ、PGⅠ/PGⅡ)和三个二分类变量(证素、舌象、脉象)分别进行描述性统计计算和频数分析计算。在平台中分别进行单中心计算和分布式计算,在SPSS26.0中进行中心式计算,对于分布式描述性统计,调整节点的数据量和节点数量进行三次验证,最后比较三种结果以评估安全多方计算的准确性、稳定性。在Excel中使用t检验比较计算时间之间的差异以评估效率。结果最终纳入了5160份数据。四个连续性变量的分布式描述性统计的计算结果与中心式结果完全一致,多次验证的结果也相同,部分单中心的计算结果与总结果存在较大差异,三个分类变量的分布式频数分析结果和中心式结果同样完全一致。分布式描述性统计计算时间略高于单中心计算时间,但各变量都无显著差异(年龄变量P=0.05,PGⅠ变量P=0.08,PGⅡ变量P=0.31,PGⅠ/PGⅡ变量P=0.19),分布式频数分析的计算时间与单中心计算时间相近,总体无显著差异(P=0.32),然而频数分析的计算时间明显低于描述统计(描述性统计:51~84s,频数分析:28~40s)。结论可信联合分析平台安全多方计算中的分布式描述性统计和分布式频数分析在严格保护数据安全性的前提下准确性、稳定性和效率能达到足够的水平,可以用于实际的多中心中医药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多方计算 分布式计算 据共享 据安全 中医药 可信联合分析 描述性统计 频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数分析法的西辽河灌区盐碱地春玉米适宜水氮用量研究
2
作者 崔翔 刘美英 +6 位作者 景宇鹏 史培 段海文 张兰英 张东旭 沈祥军 孟庆伟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6-143,共8页
为了探求西辽河灌区盐碱地春玉米的适宜灌水量和追施氮量,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试验,设置3个灌溉量(W1,1800 m^(3)·hm^(-2);W2,1440 m^(3)·hm^(-2);W3,1080 m^(3)·hm^(-2))、3个追施氮量(N1,390 kg·hm^(-2);N2,27... 为了探求西辽河灌区盐碱地春玉米的适宜灌水量和追施氮量,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试验,设置3个灌溉量(W1,1800 m^(3)·hm^(-2);W2,1440 m^(3)·hm^(-2);W3,1080 m^(3)·hm^(-2))、3个追施氮量(N1,390 kg·hm^(-2);N2,273 kg·hm^(-2);N3,156 kg·hm^(-2))和1个既不灌水也不追施氮肥的对照处理。分析不同水氮梯度对春玉米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建立春玉米产量与灌溉量及追施氮量之间的回归模型,研究不同灌溉量和追施氮量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通过频数分析法得出西辽河灌区盐碱地春玉米适宜水氮用量。结果表明:在西辽河灌区盐碱地中,灌溉和追施氮肥对春玉米均有增产效应,水、氮交互作用为正效应,水分的作用大于施氮的作用;春玉米W3条件下灌溉水利用效率和N3条件下氮肥偏生产力高于其他处理。西辽河灌区盐碱地春玉米最高产量为9912 kg·hm^(-2),对应的灌溉量编码为0.80(实际用量1440 m^(3)·hm^(-2)),追施氮量编码为0.70(实际用量273 kg·hm^(-2))。通过模型寻优,得到西辽河灌区盐碱地种植春玉米的最佳水、氮配比方案为全生育期灌溉量为1271.7~1673.82 m^(3)·hm^(-2)、总追施氮量为224.95~342.34 kg·hm^(-2)。优化方案的水、氮用量分别较当地灌溉量(1800 m^(3)·hm^(-2))节水7%~29.4%,追施氮量(390 kg·hm^(-2))节肥12.2%~42.3%。优化范围包含了试验中春玉米最高产量的水、氮用量,产量与当地产量基本一致,符合当地灌溉及追施氮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产量 盐碱地 频数分析 水氮利用效率 水氮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脾胃湿热方的用药频数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杨雪梅 林端宜 +1 位作者 翁晓红 肖林榕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7期103-105,共3页
关键词 脾胃湿热方 用药频数分析 明清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数分析的中药复方防治脑病有效专利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旭杰 肖诗鹰 郭德海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9期26-29,共4页
目的探索中药复方防治脑病有效专利的用药规律,为新药研发及专利保护提供参照。方法以维持时间较长的脑病复方专利为研究对象,运用频数分析的方法研究其核心药物的组成、功效、归经及药对配伍。结果中药复方防治脑病有效专利的高频中药... 目的探索中药复方防治脑病有效专利的用药规律,为新药研发及专利保护提供参照。方法以维持时间较长的脑病复方专利为研究对象,运用频数分析的方法研究其核心药物的组成、功效、归经及药对配伍。结果中药复方防治脑病有效专利的高频中药包括川芎、丹参等47味,功效集中于活血化瘀类,主要归心、肝经,药对配伍应用较多,相当数量的药对来源于经方与古方。结论防治脑病有效专利中高频中药及其功效、归经与配伍规律体现出临床防治脑病疗效确切的复方治则、治法及组方遣药的特点,为防治脑病的中药复方研发及专利保护提供了参照并规划了新的研发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有效专利 防治脑病 频数分析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鼓胀病医案辨证分型规律及用药频数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熊焰 余东慧 +2 位作者 董婷 易法银 卢胜家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31-837,共7页
目的:通过收集明清时期鼓胀病病案的相关条文,挖掘其辨证分型及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对条文进行分析,建立相应数据库,对数据进行频数分析。结果:辨证以肝郁脾虚、湿热蕴结、脾阳虚证型最为常见;药物以利水渗湿药及补虚药为主;单味药使用... 目的:通过收集明清时期鼓胀病病案的相关条文,挖掘其辨证分型及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对条文进行分析,建立相应数据库,对数据进行频数分析。结果:辨证以肝郁脾虚、湿热蕴结、脾阳虚证型最为常见;药物以利水渗湿药及补虚药为主;单味药使用中前3味分别为茯苓、白术、陈皮。结论:明清鼓胀病用药规律主要为:病变脏腑,脾胃为要;辨证虚实夹杂,以虚为主;用药补泻兼施,以补为宜;证治对应,辨明主次,该规律为鼓胀病的临床和科研提供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胀 明清时期医案 辨证分型 用药规律 频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文垣医案》中治疗痹证药物频数分析及聚类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徐伟 李东海 +2 位作者 王键 王宗殿 胡建鹏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4-16,共3页
目的探究《孙文垣医案》中治疗痹证的用药规律。方法对孙一奎治疗痹证的药物进行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频数分析结果表明,甘草的使用频数居首位,其次为薏苡仁、黄柏、当归、苍术、威灵仙、五加皮、红花、人参、茯苓等。聚类分析结果... 目的探究《孙文垣医案》中治疗痹证的用药规律。方法对孙一奎治疗痹证的药物进行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频数分析结果表明,甘草的使用频数居首位,其次为薏苡仁、黄柏、当归、苍术、威灵仙、五加皮、红花、人参、茯苓等。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甘草、人参、薏苡仁、茯苓聚为一类,当归、红花、防风聚为一类,苍耳子、半夏、陈皮、苍术、五加皮聚为一类,牛膝、白芍、秦艽聚为一类,黄柏、黄芩聚为一类,威灵仙聚为一类。结论孙一奎力主从痰湿治疗痹证,以甘温药物健脾化湿,以苦寒药物辅佐,清化痰湿郁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一奎 孙文垣医案 痹证 频数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壮医火路病的用药组方规律 被引量:4
7
作者 庞宇舟 蒋祖玲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57-1860,共4页
目的:探讨壮医火路病的用药组方规律。方法: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204首火路病方剂进行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频数分析发现排名居前10位的两面针、大钻、鸡血藤等共12味药物为壮医火路病的常用药物;聚类分析发现通调火路病药、祛... 目的:探讨壮医火路病的用药组方规律。方法: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204首火路病方剂进行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频数分析发现排名居前10位的两面针、大钻、鸡血藤等共12味药物为壮医火路病的常用药物;聚类分析发现通调火路病药、祛风毒药、除湿毒药和解痧毒药为壮医火路病的常用配伍药类;走马胎+枫荷桂(千斤拔、透骨消),大钻+小钻,四方藤+穿破石+九节风(小钻),飞龙掌血+九节风,鸡血藤+麻骨风,宽筋藤+九节风,两面针+鸡血藤+宽筋藤+枫荷桂,过山风+九节风+九龙藤以及过山风+两面针为壮医火路病的基本组方结构。结论: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壮医火路病的用药组方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医火路病 壮医方剂 频数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联合化疗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用药频数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匡唐洪 汪静 +2 位作者 刘云霞 陈婧 温成平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6年第2期246-247,共2页
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结外淋巴组织的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或淋巴组织肿大,或伴有发热、盗汗、消瘦、脾大等症状,与中医“痰核”“瘰疬”“侠瘿”等病症症状类似。
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 用药频数分析 联合化疗 中药复方 结外淋巴组织 治疗 恶性肿瘤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治疗眩晕的用药频数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彭逢春 肖瑶 王净净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第5期369-371,共3页
目的通过临床数据分析,探索总结眩晕口服方药组方的常用有效药物和配伍规律。方法以"眩晕"为检索词,2000年1月~2011年7月为检索时限,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清华同方数据... 目的通过临床数据分析,探索总结眩晕口服方药组方的常用有效药物和配伍规律。方法以"眩晕"为检索词,2000年1月~2011年7月为检索时限,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清华同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中文期刊、相关会议记录及所获文献的参考文献。使用Excel2003、Access2003录入和整理数据并进行逻辑校对,对单味药的频数进行分析。结果对检索、筛选所得文献进行整理,获得眩晕口服治疗的中药复方,最终纳入132味中药,1262药次。临床用药以温、平性,归甘、辛、苦味,入肝脾经和补气类的药物为主;核心药物为天麻、川芎、白术、茯苓、半夏、甘草、葛根、泽泻、当归、黄芪、陈皮、红花、丹参、钩藤、白芍、赤芍。结论通过现代文献分析,初步揭示了治疗眩晕中药复方的用药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中药复方 频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数分析王彦刚教授运用化浊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宇 王彦刚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5年第3期34-37,共4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中的频数分析探索总结王彦刚教授运用化浊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证经验。方法:借助统计软件SPSS18.0对CAG浊毒内蕴证的门诊治验处方中涉及药物的频数、性味、归经和类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中的频数分析探索总结王彦刚教授运用化浊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证经验。方法:借助统计软件SPSS18.0对CAG浊毒内蕴证的门诊治验处方中涉及药物的频数、性味、归经和类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王彦刚教授临床治疗CAG浊毒内蕴证门诊验方252条,涉及186种药物,总用药6 141频次;运用"浊毒"理论临床辨治CAG的常用药物有:黄芩、半夏、黄连、茵陈、柴胡、香附等;在药物的选择上以具有清热、补虚、理气和活血化瘀作用的为主,多味苦性寒,主归脾、胃和肝经。结论:王彦刚教授在运用化浊解毒法论治CAG时,多以效专力宏的清热药为主打,辅以化湿涤痰和疏肝理气之品,注重肺、脾、肾三脏同调,同时不忘攻补兼施,祛邪扶正,以求万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数分析 王彦刚 化浊解毒法 浊毒内蕴 从痰论治 慢性萎缩性胃炎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用药频数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涛 殷胜骏 +2 位作者 薛新丽 尹晓娟 李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10期2176-2177,共2页
目的:通过临床数据分析,探索总结溃疡性结肠炎口服方药组方的常用有效药物和配伍规律。方法:对检索、筛选所得文献进行整理,获得溃疡性结肠炎口服治疗的处方,最终纳入143味中药,1400药次,对单味药的频数进行分析。结果:临床用药以苦、... 目的:通过临床数据分析,探索总结溃疡性结肠炎口服方药组方的常用有效药物和配伍规律。方法:对检索、筛选所得文献进行整理,获得溃疡性结肠炎口服治疗的处方,最终纳入143味中药,1400药次,对单味药的频数进行分析。结果:临床用药以苦、甘、辛味,入脾胃经和补气类的药物为主;核心药物为白术、甘草、黄连、茯苓、白芍、木香、党参、黄芪、当归、薏苡仁和陈皮。结论:通过用药频数分析可知,本病以脾虚、湿盛为主要病机,治疗着重健脾温中、清热燥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用药 频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频数分析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4
12
作者 于培彦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70-73,共4页
在农业多因素试验中,应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与频数分析方法寻找最佳农艺措施应注意两点:①如果回归剩余标准差远远小于约束条件的长度,那么统计区域必须选在单位球体内部(包括球面),或者选在外部的一个确定“球面”上。②如果... 在农业多因素试验中,应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与频数分析方法寻找最佳农艺措施应注意两点:①如果回归剩余标准差远远小于约束条件的长度,那么统计区域必须选在单位球体内部(包括球面),或者选在外部的一个确定“球面”上。②如果回归剩余标准差与约束条件长度相差不大,则应以实际产量的置信区间和约束条件相比较进行频数统计,这样才能保证统计结论有较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农艺 频数分析 旋转组合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汗病治疗药物性味归经频数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艾志福 徐义勇 +1 位作者 丁敏 吴莹莹 《中医药导报》 2014年第10期37-39,47,共4页
目的:归纳总结自汗病证候特点及临床治疗用药规律。方法:从药物类别、性、味、归经等方面,采用频数分析法,对收集到的208则自汗病古今医案中的药物进行挖掘分析。结果:自汗病以气虚为主要证侯,治疗用药多为甘温之品,药物多归属肺、脾两... 目的:归纳总结自汗病证候特点及临床治疗用药规律。方法:从药物类别、性、味、归经等方面,采用频数分析法,对收集到的208则自汗病古今医案中的药物进行挖掘分析。结果:自汗病以气虚为主要证侯,治疗用药多为甘温之品,药物多归属肺、脾两经。结论:自汗病以肺气不足、脾气虚弱两种证型最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汗 频数分析 归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盗汗病治疗药物性味归经频数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艾志福 丁敏 《中医研究》 2014年第5期64-67,共4页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对汗病的生理、病理等方面有许多宝贵的认识,如"阳加于阴谓之汗""五脏化液,心为汗"等。采用频数分析法,从药物类别、性、味、归经等方面,对收集到的158则盗汗病古今医案中的药物进行挖掘分析,...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对汗病的生理、病理等方面有许多宝贵的认识,如"阳加于阴谓之汗""五脏化液,心为汗"等。采用频数分析法,从药物类别、性、味、归经等方面,对收集到的158则盗汗病古今医案中的药物进行挖掘分析,归纳总结了盗汗病证候特点及临床治疗用药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盗汗 频数分析 归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1例艾滋病相关性痒疹的中医症状体征频数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小洁 李钦 +2 位作者 李金润 宋娜丽 杨绍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5年第3期33-34,共2页
艾滋病相关性痒疹(HIV-pruritic papular eruption,HIVPPE)是指艾滋病患者同时伴发皮肤瘙痒、泛发皮疹,丘疹、丘疱疹,结节、抓痕等皮肤炎性表现症状为主的病症。临床表现多样,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较大影响,为探讨HIV-PPE的中医症状... 艾滋病相关性痒疹(HIV-pruritic papular eruption,HIVPPE)是指艾滋病患者同时伴发皮肤瘙痒、泛发皮疹,丘疹、丘疱疹,结节、抓痕等皮肤炎性表现症状为主的病症。临床表现多样,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较大影响,为探讨HIV-PPE的中医症状体征特点及规律,笔者对111例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痒疹 频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治疗白癜风外用药物频数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业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29-330,共2页
目的收集古代文献中治疗白癜风的药物,分析病因病机,总结用药特点,以期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本研究收集古代白癜风外治方剂83首,建立相关数据库,然后运用统计学方法,客观地总结出古代医家治疗白癜风高频数外用药物。结果使用频率较高的前... 目的收集古代文献中治疗白癜风的药物,分析病因病机,总结用药特点,以期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本研究收集古代白癜风外治方剂83首,建立相关数据库,然后运用统计学方法,客观地总结出古代医家治疗白癜风高频数外用药物。结果使用频率较高的前6类药分别是:解毒杀虫止痒药、拔毒化腐生肌药、解表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祛风湿药和温里药。结论古代医家认为白癜风的发病与毒、风二邪密切相关,临床重视有毒之品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中药外用药 频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特发性水肿规律的频数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窦景云 黄克基 于俊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第3期7-9,共3页
目的运用频数分析方法,对治疗特发性水肿的中医治疗的临床研究类期刊文献,进行全面深入的收集整理,总结特发性水肿的中药治疗规律。方法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集自1997~2012年的有关特发性水肿中医治疗的现代临床观察类期刊... 目的运用频数分析方法,对治疗特发性水肿的中医治疗的临床研究类期刊文献,进行全面深入的收集整理,总结特发性水肿的中药治疗规律。方法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集自1997~2012年的有关特发性水肿中医治疗的现代临床观察类期刊文献,从药物使用角度出发,运用Excel建立数据库,对单味中药的性味归经及功效分类分别进行频数统计分析。结果经初步检索搜集文献297篇,根据纳入、排除和剔除标准收集文献67篇,方剂75首,所涉及的中药101味,805药次。经频数分析统计,临床用药性多为温、平,药味多为甘、辛、苦,归经多归脾、肝、肾经,以补益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为主;茯苓、白术、泽泻、黄芪、柴胡、益母草、当归、白芍、牛膝、桂枝、薏苡仁、泽兰、香附是治疗本病的常用药物。结论通过分析,本病主要病位为脾、肝、肾,与肺、心、胃相关,病机大致为脾虚肝郁,气滞血瘀水停。主要治则为健脾疏肝,利水渗湿,行气活血。初步揭示特发性水肿内服中药治疗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水肿 中药治疗 规律 频数分析 文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数分析的角膜炎近现代中药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晓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第11期59-60,共2页
基于频数分析与中医文献整理相结合方法,对近现代中医文献中治疗角膜炎的方药进行系统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近现代角膜炎用药以清热、解表、补虚、平肝熄风四类药物最为常用,四者累计频率达79.18%,推论这一时期对角膜炎病因病机的认... 基于频数分析与中医文献整理相结合方法,对近现代中医文献中治疗角膜炎的方药进行系统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近现代角膜炎用药以清热、解表、补虚、平肝熄风四类药物最为常用,四者累计频率达79.18%,推论这一时期对角膜炎病因病机的认识主要是风热犯目。该研究丰富了角膜炎治疗学内容,对临床实践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炎 频数分析 用药规律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数分析的清代角膜炎用药规律研究
19
作者 朱晓林 《江苏中医药》 CAS 2012年第10期69-70,共2页
基于频数分析与中医古籍文献整理相结合的方法,对清代中医文献中治疗角膜炎方药进行系统整理分析,频数分析结果显示清代角膜炎用药规律以清热、解表、补虚、活血化瘀四类药物最为常用,四者累计频率达75.74%,清热解表药中以清热泻火和发... 基于频数分析与中医古籍文献整理相结合的方法,对清代中医文献中治疗角膜炎方药进行系统整理分析,频数分析结果显示清代角膜炎用药规律以清热、解表、补虚、活血化瘀四类药物最为常用,四者累计频率达75.74%,清热解表药中以清热泻火和发散风寒药为主,从而推论这一时期对角膜炎病因病机的认识主要是风寒、风热犯目,瘀血与角膜炎的发生亦密切相关。对角膜炎临床治疗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炎 频数分析 用药规律 清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数分析的明代角膜炎用药规律研究
20
作者 朱晓林 《四川中医》 2012年第9期143-144,共2页
基于频数分析与中医古籍文献整理相结合的方法,对明代中医文献中治疗角膜炎方药进行系统整理分析,频数分析结果显示:明代角膜炎用药规律以解表、清热、补虚、平肝熄风四类药物最为常用,四者累计频率达75.16%,解表、清热药中以发散风寒... 基于频数分析与中医古籍文献整理相结合的方法,对明代中医文献中治疗角膜炎方药进行系统整理分析,频数分析结果显示:明代角膜炎用药规律以解表、清热、补虚、平肝熄风四类药物最为常用,四者累计频率达75.16%,解表、清热药中以发散风寒和清热泻火药最为常用,从而推论这一时期对角膜炎病因病机的认识主要是风寒、风热犯目,肝风内动亦为角膜炎常见病机之一。该研究丰富了角膜炎治疗学内容,对临床实践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炎 频数分析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