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颗粒流法在车辆地面力学研究中的应用与探索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军 张宇 +1 位作者 周靖凯 巩承原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3年第5期23-25,共3页
研究车辆地面力学的主要方法和理论大致分为:纯经验法、模型试验法、半经验法和数值模拟法。数值模拟法中,可分为两类:连续机理方法和离散单元法。连续机理方法以弹塑性力学理论为基础,将离散物质近似地作为一个连续体介质进行处理,这... 研究车辆地面力学的主要方法和理论大致分为:纯经验法、模型试验法、半经验法和数值模拟法。数值模拟法中,可分为两类:连续机理方法和离散单元法。连续机理方法以弹塑性力学理论为基础,将离散物质近似地作为一个连续体介质进行处理,这种方法侧重整个物体的力学行为,而忽略了物体中单元个体性质,难以准确模拟土壤类离散物质复杂的动态行为。颗粒流法是通过离散单元法建立圆形颗粒物质数值模型的方法,在分析车辆地面力学时表现出了极大的优越性,将颗粒流法和地面力学相结合的前景十分宽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力学 颗粒流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流法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结构参数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海峰 池秀文 《采矿技术》 2018年第6期19-22,共4页
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中,采场结构参数(分段高度、进路间距和放矿步距)对矿石的贫化、损失以及生产效率影响较大,最佳结构参数的确定至关重要。以国内某金刚石矿为研究背景,采用颗粒流法建立数值模型,在采场分段高度10 m的条件下,设计了... 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中,采场结构参数(分段高度、进路间距和放矿步距)对矿石的贫化、损失以及生产效率影响较大,最佳结构参数的确定至关重要。以国内某金刚石矿为研究背景,采用颗粒流法建立数值模型,在采场分段高度10 m的条件下,设计了进路间距10~13m、放矿步距2~5m共9组方案。根据总矿石回收率、纯矿石回收率、贫化率和回贫差4种指标综合考虑选择最优方案。试验结果表明,进路间距11m、放矿步距4m为分段高度10m条件下的最佳结构参数。试验方法与结果可为同类矿山的结构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底柱分段崩落 采场结构参数 放矿 颗粒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颗粒流方法的隧道围岩力学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海峰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21年第1期82-84,88,共4页
针对加载机制作用下深部岩石的力学特性,本文利用二维颗粒流数值模拟(PFC2D)方法,对阜新海棠山隧道围岩(砂岩)进行了不同加载速率下单轴压缩试验、巴西劈裂试验以及不同围压下的双轴压缩试验,分析了不同实验条件下砂岩的力学响应特征,... 针对加载机制作用下深部岩石的力学特性,本文利用二维颗粒流数值模拟(PFC2D)方法,对阜新海棠山隧道围岩(砂岩)进行了不同加载速率下单轴压缩试验、巴西劈裂试验以及不同围压下的双轴压缩试验,分析了不同实验条件下砂岩的力学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围压下,随着加载速率的逐渐增大,砂岩的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均呈逐渐递增趋势,加载速率由0.5 mm/s增大至2.0 mm/s,单轴抗压强度提升约6.91%,抗拉强度提升约13.53%;同一围压下,随着加载速率的逐渐增大,砂岩的双轴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试样的峰值强度逐渐增大,在低围压状态时试样呈脆性破坏,在高围压状态时试样呈塑性破坏,且峰后曲线的波动性随加载速率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砂岩 颗粒流法 双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颗粒流模型的TBM滚刀破岩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75
4
作者 苏利军 孙金山 卢文波 《岩土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823-2829,共7页
为了研究全断面岩石掘进机(TBM)盘型滚刀的破岩机制及其影响因素,采用颗粒流方法建立了岩石与滚刀的二维数值模型,实现了对TBM滚刀破岩过程的模拟。分析表明,滚刀的破岩过程可分为冲击挤压破碎、大量微裂纹生成、张拉性主裂纹扩展3个阶... 为了研究全断面岩石掘进机(TBM)盘型滚刀的破岩机制及其影响因素,采用颗粒流方法建立了岩石与滚刀的二维数值模型,实现了对TBM滚刀破岩过程的模拟。分析表明,滚刀的破岩过程可分为冲击挤压破碎、大量微裂纹生成、张拉性主裂纹扩展3个阶段,证实了滚刀破岩的挤压-张拉破坏理论。在滚刀侵入深度相同的前提下,随着刀圈刃角以及刃宽的增加,滚刀下的压碎区也相应增大,张拉性主裂纹数目增多,滚刀的破岩能力提高;与平刃刀圈相比,楔刃刀圈的"楔块劈裂"作用更加显著,使径向裂纹扩展得更快且更深入岩石内部。TBM滚刀对强度较高或较低岩石的破坏损伤较小,而对中等强度的岩石破坏损伤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M 滚刀 破岩机制 颗粒流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颗粒形状的节理花岗岩力学性能颗粒流模拟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宿辉 唐阳 段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5期123-130,共8页
以齐热哈塔尔水电站的片麻花岗岩为研究背景,基于颗粒流数值理论,采用离散单元法,运用其内置的Fish语言建立由不同形状的clump单元组成的片麻花岗岩数值模型。通过预制7种不同倾角的光滑节理模型来分析片麻花岗岩节理方向性下的力学响... 以齐热哈塔尔水电站的片麻花岗岩为研究背景,基于颗粒流数值理论,采用离散单元法,运用其内置的Fish语言建立由不同形状的clump单元组成的片麻花岗岩数值模型。通过预制7种不同倾角的光滑节理模型来分析片麻花岗岩节理方向性下的力学响应与损伤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倾角下节理岩体的破坏模式为三种类型:翼裂纹的张拉模式、剪切模式、拉剪复合耦合模式,倾角为60°岩样相比于其余倾角强度最低,拉应力引起的裂纹起裂是导致各种宏观破坏的主要诱因,研究成果可为实际工程提供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麻花岗岩 光滑节理模型 颗粒流法 CLUMP 齐热哈塔尔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概率密度函数的DEM试样生成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沈超敏 刘斯宏 +3 位作者 张燎军 王怡舒 阚丽景 王子健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7-171,共5页
离散元模拟颗粒材料力学性能时,为保证生成数值试样级配曲线的连续性以及与所需级配曲线的吻合性,基于概率密度函数法,提出一种用于制备颗粒流离散单元法数值试样的新方法。定义了级配的不匹配度参数,用来定量描述生成试样的级配曲线与... 离散元模拟颗粒材料力学性能时,为保证生成数值试样级配曲线的连续性以及与所需级配曲线的吻合性,基于概率密度函数法,提出一种用于制备颗粒流离散单元法数值试样的新方法。定义了级配的不匹配度参数,用来定量描述生成试样的级配曲线与原型级配曲线的偏差。对比了该方法和现有试样制备法,并讨论生成颗粒数目对生成试样级配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试样生成法能够模拟任意级配曲线的试样,且生成的数值试样级配曲线具有良好的连续性和光滑性。随着生成颗粒数目的增大,该试样生成法生成的试样级配曲线收敛于原型试样级配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力学性能 颗粒体材料 颗粒级配曲线 颗粒离散单元 试样生成 概率密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送混凝土流变性及泵送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辉 赵嘉兴 +1 位作者 何世钦 刘旭辉 《粉煤灰综合利用》 CAS 2023年第1期70-75,共6页
在高层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流变性能对泵送效果有很大影响。而单纯的流变性指标不足以准确描述其泵送性能,盘管试验又存在成本过高的问题,鉴于此,为保障泵送安全、保证施工质量,多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混凝土流变性及泵送... 在高层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流变性能对泵送效果有很大影响。而单纯的流变性指标不足以准确描述其泵送性能,盘管试验又存在成本过高的问题,鉴于此,为保障泵送安全、保证施工质量,多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混凝土流变性及泵送过程进行研究。现阶段常用模拟方法分为三类:计算流体动力学法(CFD)、离散颗粒流法(DEM)以及二者耦合法。各模拟方法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目前的重点便是结合已有实例的试验与模拟结果,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改进计算方法,降低模拟误差。针对上述数值模拟方法,选取了典型的混凝土流变性模拟实例,归纳了各类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分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各方法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对今后泵送混凝土流变性及泵送过程数值模拟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送混凝土 变性 数值模拟 计算体动力学(CFD) 离散颗粒流法(D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RDX基熔铸炸药的力学性能研究
8
作者 李媛媛 赵雪 +1 位作者 仇斯琪 丁文远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为了探究温度对RDX基熔铸炸药的力学性能影响,采用了单轴压缩试验和直接拉伸试验,利用颗粒流数值模拟软件建立相应的数值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试验,对不同温度下RDX基熔铸炸药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不同温度下试样在不同应... 为了探究温度对RDX基熔铸炸药的力学性能影响,采用了单轴压缩试验和直接拉伸试验,利用颗粒流数值模拟软件建立相应的数值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试验,对不同温度下RDX基熔铸炸药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不同温度下试样在不同应力状态阶段的微观损伤机理,发现温度显著影响试样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抗变形能力明显依赖于温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试样的峰值强度增大,弹性模量先增大后降低。根据微观裂纹、接触力链以及颗粒位移场的发育演化过程可以看出,温度越低,试样破坏后分块数越少,越容易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发生局部破坏,试样完全破坏后,裂纹数量随温度降低而减少,接触力链数量增大,颗粒位移方向由复杂分散逐渐有序,抗变形能力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X 熔铸炸药 力学性能 颗粒流法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M滚刀破岩过程影响因素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86
9
作者 孙金山 陈明 +2 位作者 陈保国 卢文波 周传波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91-1897,共7页
全断面岩石掘进机(TBM)的破岩效率主要受刀盘设计和岩体特征的影响。采用颗粒流方法建立了岩石试件与滚刀的数值模型,对TBM滚刀破岩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单刃滚刀交替作用下强度较低的岩石中易形成规则的张拉裂纹而生成... 全断面岩石掘进机(TBM)的破岩效率主要受刀盘设计和岩体特征的影响。采用颗粒流方法建立了岩石试件与滚刀的数值模型,对TBM滚刀破岩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单刃滚刀交替作用下强度较低的岩石中易形成规则的张拉裂纹而生成较大岩碴;强度较高的岩石中滚刀的侧向挤压促使形成块度较小的片状岩碴;双刃滚刀作用下岩石表面受到强烈挤压后出现较大的拉应力,使岩石更易破碎,且仅在强度较高的岩石中才易形成透镜状岩碴。滚刀破岩过程中存在能耗最小的最佳间距,该最佳间距随着岩石强度的增大而减小。滚刀破岩过程中,结构面对裂纹扩展具有显著的控制性作用,并阻隔损伤向结构面下的岩石中渗透;随着结构面与滚刀侵入方向夹角的减小,结构面将引导裂纹向岩石深部扩展,而当夹角较大时,结构面则会引导裂纹横向扩展,易导致大块岩碴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断面岩石掘进机(TBM) 滚刀 破岩 颗粒流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岩土体细观力学参数研究 被引量:73
10
作者 周喻 吴顺川 +1 位作者 焦建津 张晓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821-3826,共6页
目前颗粒流计算方法中所采用的细观力学参数,均需根据岩土体宏观力学参数试验结果反复调试获取,调试效率很低且有较大的盲目性,因此,急需引入一种新方法,建立岩土体宏观力学参数与细观力学参数的关系。基于PFC3D程序,采用BP(back propag... 目前颗粒流计算方法中所采用的细观力学参数,均需根据岩土体宏观力学参数试验结果反复调试获取,调试效率很低且有较大的盲目性,因此,急需引入一种新方法,建立岩土体宏观力学参数与细观力学参数的关系。基于PFC3D程序,采用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方法,建立宏观力学参数与细观力学参数的非线性模型,通过输入宏观力学参数,即可快速、准确地反演岩土体细观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BP神经网络模型反演确定的细观力学参数,输入数值模型计算其宏观力学参数,结果与试验值相比,精度一般高于90%;(2)当模型最小尺度上的颗粒数RES=10、隐含层含6个神经元时,BP神经网络模型的反演性能最佳。实例计算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对于岩土体细观力学参数的确定具有良好的反演性能,该方法为颗粒流理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颗粒流法 宏观力学参数 细观力学参数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卸载岩爆试验及PFC^(3D)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9
11
作者 吴顺川 周喻 高斌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2期4082-4088,共7页
以张家口—石家庄高速公路隧道岩爆灾害为工程背景,进行室内卸载岩爆试验;并基于颗粒流法和PFC3D程序,采用内置Fish语言编制加卸载命令流,进行卸载岩爆试验数值模拟,得出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岩样细观破裂现象与过程,可有效地判别与验证岩... 以张家口—石家庄高速公路隧道岩爆灾害为工程背景,进行室内卸载岩爆试验;并基于颗粒流法和PFC3D程序,采用内置Fish语言编制加卸载命令流,进行卸载岩爆试验数值模拟,得出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岩样细观破裂现象与过程,可有效地判别与验证岩爆的产生。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灰质白云岩的岩爆类型为瞬时岩爆,岩爆烈度等级为IV级;岩爆发生时试件端部全面崩垮,试件卸载面中部片状剥离并伴随颗粒混合弹射。(2)根据应力环境的变化,卸载岩爆试验的进程可分为平静期、局部颗粒弹射期、发展期及最终爆发期等4种状态。(3)瞬时岩爆发生时的颗粒黏结破裂机制以张拉型破裂为主、剪切型破裂为辅。(4)模拟卸载岩爆发生时的荷载等级、试件应力–计算时步曲线、破坏形式等均与室内试验结果较为吻合,表明PFC3D数值模拟方法可部分代替室内卸载岩爆试验,大幅降低试验费用,是岩爆试验研究中的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岩爆 卸载试验 颗粒流法 PFC3D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颗粒流的矽卡岩静态加载速率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礼忠 朱俊 +1 位作者 刘涛 武建力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1-106,共6页
采用颗粒流离散元软件PFC2D,通过Fish语言编写程序,模拟了矽卡岩岩样3级不同加载速率下的室内单轴压缩试验,并分析了其静态加载速率效应。模拟结果表明:模拟得到的岩样破裂形态、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强度变化等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加载... 采用颗粒流离散元软件PFC2D,通过Fish语言编写程序,模拟了矽卡岩岩样3级不同加载速率下的室内单轴压缩试验,并分析了其静态加载速率效应。模拟结果表明:模拟得到的岩样破裂形态、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强度变化等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加载速率增大,峰值强度及其对应的应变增大,且在10-2数量级内增幅明显,峰后变形能力减弱,弹性模量、泊松比基本不变;加载速率增大,临界扩容应力和扩容点对应应变增大,扩容曲线软化段都很平缓,体积膨胀急剧;岩样主要破坏形态为剪切破坏,且随着加载速率增加,由单一剪切破裂过渡到共轭剪切破裂,更易形成锥形破坏。研究结果可为相关岩体的室内试验及岩土工程的稳定性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载速率 单轴压缩 力学特性 颗粒流法 PFC2D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基于PFC^2D的某矿区反倾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何倩 薛喜成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4-79,共6页
基于离散元二维颗粒流程序(PFC^2D),以某矿区岩质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单轴压缩模拟试验对边坡各岩土层的细观力学参数进行标定,建立边坡的颗粒流模型,对边坡的运动过程及破坏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边坡中部较破碎岩土层处首先发生剪... 基于离散元二维颗粒流程序(PFC^2D),以某矿区岩质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单轴压缩模拟试验对边坡各岩土层的细观力学参数进行标定,建立边坡的颗粒流模型,对边坡的运动过程及破坏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边坡中部较破碎岩土层处首先发生剪切破坏,由于重力挤压作用,坡脚处岩土层挤压破坏滑出并在坡脚处堆积,坡顶失去底部土体支撑作用产生拉张裂缝后向下滑动,最终导致边坡整体失稳破坏。研究结果与实际边坡情况基本吻合,可为矿区安全开采及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边坡 稳定性分析 颗粒流法 运动过程 PFC^2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相互作用对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勇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8-202,共5页
针对岩石矿物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程度不同的特点,采用弯矩贡献因子β模拟了岩石矿物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强弱。依据花岗岩室内单轴压缩试验曲线对细观参数进行了识别。在此基础上,定量研究了β对岩石类材料的变形、强度特征以及微裂... 针对岩石矿物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程度不同的特点,采用弯矩贡献因子β模拟了岩石矿物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强弱。依据花岗岩室内单轴压缩试验曲线对细观参数进行了识别。在此基础上,定量研究了β对岩石类材料的变形、强度特征以及微裂纹行为的影响。以4种室内单轴压缩应力应变曲线来验证弯矩贡献因子的适用性。结果表明:β对峰值强度、拉剪裂纹比重以及破坏模式的影响很大;随β的增加,峰值强度呈现线性减小的规律,拉剪裂纹比重呈现指数型增长规律,破坏模式也从对角型破坏面逐渐发展为“V”型破坏面;通过调整β,模拟得到的曲线与室内试验应力应变曲线良好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弯矩贡献因子 矿物相互作用 单轴抗压强度 颗粒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圆环试样对径压缩破坏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辛宏举 范宝明 +3 位作者 张海娜 徐鑫洋 郭浩森 万明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61-866,共6页
采用二维颗粒流法,构建岩石圆环数值模型,分析圆环内外径比对应力−应变曲线响应、微裂纹演化行为及破坏模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随内外径比η增加,应力−应变曲线由单峰特征转变为具有平坦区间的曲线;(2)圆环的抗拉强度随内外径比... 采用二维颗粒流法,构建岩石圆环数值模型,分析圆环内外径比对应力−应变曲线响应、微裂纹演化行为及破坏模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随内外径比η增加,应力−应变曲线由单峰特征转变为具有平坦区间的曲线;(2)圆环的抗拉强度随内外径比增加而呈现指数衰减形式;(3)破坏模式随内外径比η的增加由径向劈裂向“四扇形”破坏模式演化;(4)数值试验所得到的破裂模式与室内试验结果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模拟结果可为研究者加深理解圆环试样的破坏机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流法 圆环试样 径向压缩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离散元的滚刀破岩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叶晨立 王俊 +2 位作者 刘川昆 马杲宇 张均博 《路基工程》 2018年第3期142-145,共4页
为研究滚刀破岩机理,借助CAD建模技术,高效精确地生成了盘形滚刀模型,采用三维颗粒流方法模拟盘形滚刀破岩过程,分析了盘形滚刀破岩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刀盘贯入度的增加,裂纹数量呈跳跃式快速增加,且主要集中在滚刀刀刃两侧2 cm范... 为研究滚刀破岩机理,借助CAD建模技术,高效精确地生成了盘形滚刀模型,采用三维颗粒流方法模拟盘形滚刀破岩过程,分析了盘形滚刀破岩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刀盘贯入度的增加,裂纹数量呈跳跃式快速增加,且主要集中在滚刀刀刃两侧2 cm范围内,沿滚刀运动迹线发展。剪裂纹数量略大于拉裂纹,但总体相当,岩石表现出拉伸-剪切综合破坏模式。随着滚刀侵入岩体,法向推力、切向滚动力和侧向力均波动剧烈,但法向推力变化范围不随贯入度变化,切向滚动力和侧向力波动范围则随着贯入度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岩机理 盘形滚刀 三维颗粒流法 数值仿真 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贫化放矿在金刚石矿山中的应用
17
作者 张海峰 池秀文 《矿业工程研究》 2018年第3期32-36,共5页
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中,现行截止品位放矿没有考虑矿岩移动空间的连续性,不利于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以某金刚石矿为研究背景,采用颗粒流法建立数值模型,对无贫化放矿和现行截止品位放矿2种放矿方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无贫化放... 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中,现行截止品位放矿没有考虑矿岩移动空间的连续性,不利于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以某金刚石矿为研究背景,采用颗粒流法建立数值模型,对无贫化放矿和现行截止品位放矿2种放矿方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无贫化放矿在保持矿石总回收率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可大幅降低废石混入率,放矿效果最好;对于处于开采初期的矿山,在多个分段矿岩移动空间完备的情况下,采用无贫化放矿方式最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贫化放矿 现行截止品位放矿 回收率 颗粒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ZN-AL/SIC PARTICULATE COMPOSITES
18
作者 陶杰 肖军 +2 位作者 崔益华 李顺林 沃丁柱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1995年第1期23-29,共7页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operties of ZA 27 and ZA4-3 zinc alloys and broaden their application ranges,SiC particlj1Ale composites, prepared by means of rheological casting technology, are investigated individually 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operties of ZA 27 and ZA4-3 zinc alloys and broaden their application ranges,SiC particlj1Ale composites, prepared by means of rheological casting technology, are investigated individually on their rT..t'llanical properties. The results of ne-cural strength, impact strensttl, compressive strength, hardness values and wear rate of the composites show that the addition of SiCp, leads to the increase of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hardness values at both room and higher temperature, and wear resistance of the materials, accompanying with the slight decrease of the fie-cural strength and sharp reduction of the impacttoughnes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s are discussed in the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 matrix composite zinc alloy SiC particle rheological casting technology mechanical proper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Gas Holdup Distribution in a Standard Rushton Stirred Tank Using Discrete Particle Method 被引量:7
19
作者 韩路长 刘跃进 罗和安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6期808-813,共6页
The discrete particle method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distribution of gas holdup in a gas-liquid standard Rushton stirred tank. The gas phase was treated as a large number of bubbles and their trajectories were tracke... The discrete particle method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distribution of gas holdup in a gas-liquid standard Rushton stirred tank. The gas phase was treated as a large number of bubbles and their trajectories were tracked with the results of motion equations. The two-way approach was performed to couple the interphase momentum exchange. The turbulent dispersion of bubbles with a size distribution was modeled using a stochastic tracking model, and the added mass force was involved to account for the effect of bubble acceleration on the surrounding fluid. The predicted gas holdup distribution showed that this method could give reasonable prediction comparable to the reported experimental data when the effect of turbulence was took into account in modification for drag coeffic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merical simulation gas holdup stirred tank discrete partic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ilure behavior of horseshoe-shaped tunnel in hard rock under high stress:Phenomenon and mechanisms 被引量:3
20
作者 Hao WU Guo-yan ZHAO Shao-wei MA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2期639-656,共18页
A particle flow code(PFC) was first applied to examining the mechanical response of a horseshoe-shaped opening in prismatic rock models under biaxial compression. Next, an improved complex variable method was proposed... A particle flow code(PFC) was first applied to examining the mechanical response of a horseshoe-shaped opening in prismatic rock models under biaxial compression. Next, an improved complex variable method was proposed to derive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opening. Lastly, a case study of tunnel failure caused by rock burst in Jinping Ⅱ Hydropower Station was further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e results manifest that a total of four types of cracks occur around the opening under low lateral confining stress, namely, the primary-tensile cracks on the roof-floor, sidewall cracks on the sidewalls, secondary-tensile cracks on the corners and shear cracks along the diagonals. As the confining stress increases, the tensile cracks gradually disappear whilst the spalling failure becomes severe. Overall, the failure phenomenon of the modelled tunnel agrees well with that of the practical headrace tunnel, and the crack initiation mechanisms can be clearly clarified by the analytical stress distrib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rseshoe-shaped tunnel fracture behavior rock burst stress distribution complex variable method particle flow co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