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28篇文章
< 1 2 1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究补肾促卵方调控卵巢颗粒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
1
作者 李灵巧 楼毅云 《浙江临床医学》 2025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究补肾促卵方调控卵巢颗粒细胞自噬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分析补肾促卵方抗卵巢颗粒细胞的主要活性成分与作用通路富集,并通过分子对接进行验证。结果TCMSP数据库中筛选到补肾促卵方有效活...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究补肾促卵方调控卵巢颗粒细胞自噬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分析补肾促卵方抗卵巢颗粒细胞的主要活性成分与作用通路富集,并通过分子对接进行验证。结果TCMSP数据库中筛选到补肾促卵方有效活性成分靶点725个;GeneCards、CTD、DisGeNET数据库检索到卵巢颗粒细胞自噬疾病靶点551个;筛选两者共同基因靶点154个,GO、KEGG功能分析显示补肾促卵方调控卵巢颗粒细胞自噬的通路主要富集在PI3K-Akt信号通路、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性、内分泌抵抗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各基因靶点结合能低于-5.9 kcal/mol,提示补肾促卵方可有效调控卵巢颗粒细胞自噬。结论补肾促卵方或通过靶向PIK3R1、PIK3CA等基因,影响细胞信号传导和蛋白磷酸化来促进或抑制卵巢颗粒细胞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促卵方 卵巢颗粒细胞 自噬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卵巢颗粒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
2
作者 叶蒂 王鹿敏 +4 位作者 李琦 张华 师福山 林琳 王华南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8,共5页
犬卵巢颗粒细胞瘤在我国较为罕见。本院接诊了1例因咳嗽、呼吸急促转诊的患犬病例。经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卵巢肿瘤并伴有右肺中叶实变、胸腔积液和腹腔积液。肿瘤经手术切除后进一步做组织病理学检查。苏木精-伊红(H.E.)染色... 犬卵巢颗粒细胞瘤在我国较为罕见。本院接诊了1例因咳嗽、呼吸急促转诊的患犬病例。经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卵巢肿瘤并伴有右肺中叶实变、胸腔积液和腹腔积液。肿瘤经手术切除后进一步做组织病理学检查。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结果显示,卵巢组织结构消失,肿瘤细胞形态多样,呈实性片状、索状、小梁状或巢状排列,肿瘤细胞胞质丰富,细胞核呈空泡状,核分裂罕见,可见核仁,染色质粗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卵巢颗粒细胞瘤特异性标记物抑制素-α(INH-α)表达5%阳性,非特异性标记物肾母细胞瘤蛋白1(WT1)和白细胞分化抗原10(CD10)表达阳性。患犬最终确诊为卵巢颗粒细胞瘤,临床分期判定为恶性。该犬在切除肿瘤后第3年复查,状态良好,未见复发,但仍需持续观察。本文旨在对犬卵巢颗粒细胞瘤的诊疗流程进行总结,以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肿瘤 卵巢颗粒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ST对猪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凋亡及激素分泌的影响
3
作者 刘晨龙 季华员 +3 位作者 卢丹 万明春 胡耀 周泉勇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42-1251,共10页
旨在明确卵泡抑素(follistatin,FST)对猪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凋亡和激素分泌的影响,以期为探讨FST在猪卵泡生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永生化猪卵巢颗粒细胞为试验材料,将细胞分为过表达对照组、过表达组、干扰对照组和... 旨在明确卵泡抑素(follistatin,FST)对猪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凋亡和激素分泌的影响,以期为探讨FST在猪卵泡生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永生化猪卵巢颗粒细胞为试验材料,将细胞分为过表达对照组、过表达组、干扰对照组和干扰组共4个试验组,每个试验组设置3个重复孔,根据FST基因的mRNA序列构建过表达质粒和设计siRNA,通过将其转染至颗粒细胞中,验证过表达及抑制效果。使用CCK-8和流式细胞法分析转染24、48和72 h后颗粒细胞增殖及凋亡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中雌二醇和孕酮含量变化,并进一步利用RT-PCR和WB法分别检测此过程中增殖、凋亡和激素合成相关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构建的过表达质粒和siRNA可显著改变细胞中FST的表达水平(P<0.01),且转染至猪卵巢颗粒细胞后,FST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并可显著降低细胞中增殖凋亡相关基因FSHR、GDF9、BCL2、CDKN 1B的mRNA(P<0.05)和蛋白表达水平(P<0.01)。而干扰FST后,卵巢颗粒细胞中雌二醇和孕酮的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且STAR、CYP 11A1、CYP 19A1、3β-HSD、17β-HSD等激素合成相关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同样极显著升高(P<0.01)。综上所述,在猪卵巢颗粒细胞中,FST基因表达水平的降低可有效促进细胞的增殖及雌二醇和孕酮的分泌,这一作用发挥可能与上调增殖凋亡相关基因和激素合成限速酶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ST 颗粒细胞 增殖凋亡 雌二醇 孕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颗粒细胞中PTEN mRNA表达水平对卵泡液激素分泌的影响
4
作者 姚建凤 吴培雅 +7 位作者 陈丽影 王燕婷 凌幼霞 陈晓燕 陈婉真 陶萍 黄荣富 李友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4-171,共8页
目的:检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卵泡液(FF)中性激素和胰岛素水平与颗粒细胞中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mRNA表达水平,并初步阐释胰岛素水平与PTEN 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0例不孕患者作为研... 目的:检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卵泡液(FF)中性激素和胰岛素水平与颗粒细胞中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mRNA表达水平,并初步阐释胰岛素水平与PTEN 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0例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孕因素,分为PCOS组和对照组(输卵管阻塞或男方因素不孕),所有患者均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在取卵当天收集患者FF和卵巢颗粒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2组患者卵巢组织颗粒细胞中PTEN mRNA表达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组患者FF中性激素和胰岛素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2组患者卵巢颗粒细胞中PTEN mRNA表达水平和FF中睾酮(T)水平与FF中胰岛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2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BMI)、基础性激素、促性腺激素(Gn)总剂量和促排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PCOS组患者抗缪勒管激素(AMH)和窦卵泡计数(AFC)均明显升高(P<0.05)。RT-qPCR法,PCOS组患者卵巢颗粒细胞中PTEN mRN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电化学发光法,PCOS组患者FF中T和胰岛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PCOS组患者FF中T水平和卵巢颗粒细胞中PTEN mRNA表达水平与FF中胰岛素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r=0.577,P<0.001;r=0.616,P<0.001),而对照组患者FF中T水平和卵巢颗粒细胞中PTEN mRNA表达水平与FF中胰岛素水平无相关性(r=0.266,P=0.123;r=-0.214,P=0.216)。结论:PCOS不孕患者颗粒细胞中高表达PTEN可能与卵巢内局部高胰岛素水平有关,PTEN参与PCOS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卵泡液 胰岛素 颗粒细胞 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D5A2对兔颗粒细胞增殖、凋亡和类固醇激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5
作者 王磊 白少成 +6 位作者 王森 鲍志远 蔡佳炜 刘燕 赵博昊 吴信生 陈阳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9-268,共10页
旨在探讨类固醇5α还原酶2(steroid 5 alpha reductase 2,SRD5A2)对新西兰母兔卵巢颗粒细胞(granulosa cells, GCs)的增殖、凋亡以及合成类固醇激素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健康的4~6月龄性成熟的雌性新西兰白兔,分离兔卵巢GCs,利用F... 旨在探讨类固醇5α还原酶2(steroid 5 alpha reductase 2,SRD5A2)对新西兰母兔卵巢颗粒细胞(granulosa cells, GCs)的增殖、凋亡以及合成类固醇激素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健康的4~6月龄性成熟的雌性新西兰白兔,分离兔卵巢GCs,利用FSHR进行鉴定,进行SRD5A2基因的过表达和干扰,利用CCK-8、流式细胞技术和qRT-PCR方法检测GCs增殖、凋亡和类固醇激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结果发现,兔SRD5A2基因CDS全长为765 bp,编码252个氨基酸。在GCs中过表达/敲低SRD5A2后,qRT-PCR检测发现HIF1A的表达水平极显著降低/升高,INHBB、HSD17B1、GDF9、BMP15的表达水平极显著升高/降低(P<0.01)。进一步,过表达/敲低SRD5A2后显著促进/抑制GCs增殖,并抑制/促进凋亡(P<0.05)。结果表明,SRD5A2基因影响了合成类固醇激素基因的表达和颗粒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并参与新西兰兔卵泡发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D5A2 颗粒细胞 卵巢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EGFR基因的功能分析及其对颗粒细胞中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陈林 王家乡 +2 位作者 吴艳 皮劲松 蒲跃进 《中国畜牧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222,226,共12页
本文旨在研究鸡卵泡颗粒细胞EGFR基因的功能并对其过表达后进行转录组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研究EGFR基因在鸡卵泡颗粒细胞发育中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利用qRT-PCR技术探索EGFR基因过表达后细胞凋亡关键基因(BCL2、c-myc、casp3... 本文旨在研究鸡卵泡颗粒细胞EGFR基因的功能并对其过表达后进行转录组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研究EGFR基因在鸡卵泡颗粒细胞发育中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利用qRT-PCR技术探索EGFR基因过表达后细胞凋亡关键基因(BCL2、c-myc、casp3)以及氧化应激相关基因(SOD2、CYP19、GPX2)的表达量,进而确定其在颗粒细胞中的功能;利用RNA-seq测序技术对EGFR基因过表达后的卵泡颗粒细胞进行转录组学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进行GO和KEGG注释及qRT-PCR验证。在对照组(空载体)和试验组(EGFR基因过表达)颗粒细胞样本中分别获得2.361×10^(7)和2.399×10^(7)条Clean Reads,其中对照组和试验组共有90.61%的Clean Reads比对到鸡参考基因组上。DESeq分析发现共有1356个基因在2组间差异表达,其中790个基因上调,566个基因下调,包括与细胞功能相关基因,如SLC2A12、HSPB9、ANO1、CCL4、HMOX1、Nurr1等。GO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转录正调控、DNA模板化、含有核酸酶的化合物代谢的阳性调节以及RNA代谢的正调控等过程。KEGG通路主要富集在类固醇生物合成、溶酶体和局部粘连及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等过程。GO和KEGG富集结果表明,EGFR基因过表达后,SLC2A12、HSPB9、ANO1基因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上调,CCL4、HMOX1、NR4A2基因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下调,推测EGFR基因可以通过调控颗粒细胞中相关基因及信号通路的表达,进而调控卵泡的发育。本研究为分析EGFR基因对卵泡发育的调控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R基因 转录组测序 蛋鸡 颗粒细胞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足颗粒细胞瘤一例
7
作者 张雪燕 张铭凯 +1 位作者 曹楠 陈声利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5年第1期64-65,共2页
颗粒细胞瘤(granular cell tumor,GCT)是一种罕见软组织肿瘤,临床皮损不典型,好发于头颈部,发生于足部者少见。本患者左足跟角质性斑块20年,组织病理示:真皮内见大圆形细胞排列成巢状,细胞核小、居中,胞质内见嗜酸性颗粒。免疫组化:S-10... 颗粒细胞瘤(granular cell tumor,GCT)是一种罕见软组织肿瘤,临床皮损不典型,好发于头颈部,发生于足部者少见。本患者左足跟角质性斑块20年,组织病理示:真皮内见大圆形细胞排列成巢状,细胞核小、居中,胞质内见嗜酸性颗粒。免疫组化:S-100(+)、SOX10(+)、NSE(+)、CD68(+)。诊断为颗粒细胞瘤,予以手术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足跟 颗粒细胞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fn2减轻内质网应激抑制绵羊卵泡颗粒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8
作者 古丽米热·阿布都热依木 陈莹 +5 位作者 唐淑红 董红 汪立芹 吴阳升 黄俊成 林嘉鹏 《遗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2-350,共9页
卵泡发育是哺乳动物生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线粒体融合蛋白2(mitofusin 2,Mfn2)是一种参与调节线粒体融合的GTP酶,是维持线粒体网络完整性和功能的关键因素,其在卵泡发育过程中调控线粒体功能与内质网应激的具体作用尚不明确。基于... 卵泡发育是哺乳动物生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线粒体融合蛋白2(mitofusin 2,Mfn2)是一种参与调节线粒体融合的GTP酶,是维持线粒体网络完整性和功能的关键因素,其在卵泡发育过程中调控线粒体功能与内质网应激的具体作用尚不明确。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了Mfn2在成年绵羊卵泡发育过程中的作用。通过收集大、中、小卵泡并分离大卵泡的颗粒细胞(granulosacells,GCs),利用q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Mfn2在不同卵泡中的表达水平,并通过免疫荧光技术确定Mfn2在卵泡中的定位。同时,检测了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ink1、内质网应激蛋白(Grp78、Perk、Chop)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进一步通过在GCs中转染siRNAs敲降Mfn2,评估细胞内Ca2+积累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并检测上述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Mfn2在大卵泡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小卵泡,且主要表达于GCs。与小卵泡相比,大卵泡中Pink1、Grp78、Perk、Chop和BAX的表达显著降低,而Bcl2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Mfn2敲降后,细胞内Ca2+水平及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Pink1、Grp78、Perk、Chop和BAX的表达显著升高,而Bcl2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Mfn2可能通过调控线粒体功能及内质网应激,影响绵羊卵泡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卵泡 颗粒细胞 MFN2 内质网应激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486通过PI3K/AKT/mTOR通路抑制奶山羊卵巢颗粒细胞增殖的研究
9
作者 刘淑娟 安小鹏 曹斌云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1,共6页
颗粒细胞的增殖与卵泡发育闭锁有密切联系。该试验通过前期转录组测序分析单羔和多羔奶山羊卵巢中差异表达miRNA,发现在单羔奶山羊卵巢中miR-486差异表达。为了进一步研究miR-486在卵巢颗粒细胞中的功能,通过体外合成miR-486 mimic、mim... 颗粒细胞的增殖与卵泡发育闭锁有密切联系。该试验通过前期转录组测序分析单羔和多羔奶山羊卵巢中差异表达miRNA,发现在单羔奶山羊卵巢中miR-486差异表达。为了进一步研究miR-486在卵巢颗粒细胞中的功能,通过体外合成miR-486 mimic、mimic NC、miR-486 inhibitor和inhibitor NC,转染至原代卵巢颗粒细胞中,使用RT-qPCR、Western blot、CCK-8和EdU等方法检测miR-486对颗粒细胞增殖及PI3K/AKT/mTOR通路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miR-486显著抑制颗粒细胞的活力与增殖能力,同时抑制PI3K总蛋白以及AKT和mTOR磷酸化蛋白的表达。由此可见,miR-486通过抑制PI3K/AKT/mTOR通路抑制颗粒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486 奶山羊 卵巢颗粒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抗卵巢颗粒细胞衰老的作用机制及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美玉 赵玺龙 +2 位作者 高景 赵晶 阮光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5期5414-5421,共8页
背景:干细胞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有望改善卵巢环境,延缓卵巢颗粒细胞的衰老,为高龄妊娠女性带来新的希望。目的:综述干细胞抗卵巢颗粒细胞衰老的机制及研究进展。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中关于干细胞抗卵巢颗粒细胞衰... 背景:干细胞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有望改善卵巢环境,延缓卵巢颗粒细胞的衰老,为高龄妊娠女性带来新的希望。目的:综述干细胞抗卵巢颗粒细胞衰老的机制及研究进展。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中关于干细胞抗卵巢颗粒细胞衰老的文献,以“干细胞,卵巢颗粒细胞,衰老”为中文检索词,以“stem cells,ovary granulosa cells,aging”为英文检索词,最终纳入67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①总结了5种卵巢颗粒细胞衰老的机制:DNA损伤和修复能力下降、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受损、炎症反应、激素水平变化;②整理了当前干细胞治疗卵巢颗粒细胞衰老的5种机制:促进增殖和抑制凋亡、分化潜能及再生能力、分泌因子、抗氧化、抗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③目前有多种类型的干细胞可通过多种方式协同治疗卵巢颗粒细胞衰老,干细胞疗法在恢复女性生育能力方面具有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卵巢颗粒细胞 衰老 机制 氧化应激 抑制凋亡 细胞因子 抗氧化 抗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女性卵子颗粒细胞转录组的数据分析
11
作者 秦立峰 王加强 朱伶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4069-4075,共7页
背景:颗粒细胞的状态很大程度上影响卵母细胞的质量。随着高龄女性在辅助生殖中占比不断增多,为了能更好地评估卵母细胞的质量,此研究在转录水平对不同年龄段患者来源的颗粒细胞进行了检测。目的:探究低龄和高龄患者颗粒细胞mRNA及长链... 背景:颗粒细胞的状态很大程度上影响卵母细胞的质量。随着高龄女性在辅助生殖中占比不断增多,为了能更好地评估卵母细胞的质量,此研究在转录水平对不同年龄段患者来源的颗粒细胞进行了检测。目的:探究低龄和高龄患者颗粒细胞mRNA及长链非编码RNA表达变化。方法:在辅助生殖治疗周期中收集患者取卵时获得的废弃卵丘颗粒细胞,其中低龄组患者年龄为25-35周岁,高龄组患者年龄为38-45周岁。对低龄和高龄女性颗粒细胞进行RNA-seq分析,每组3个重复。结果与结论:①RNA-seq分析结果显示,样本平均测序量超过14 G,质控后的数据质量Q30超过93%,数据平均比对率为98.4%,表明数据质量较好;②主成分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高龄组和低龄组样本间基因表达水平具有明显差异;③差异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低龄组,高龄组颗粒细胞中共有410个差异表达的mRNA,其中上调基因167个,下调基因243个,GO分析结果显示下调基因主要富集到胞吐作用调节、激素代谢过程等,GSEA分析结果显示高龄组颗粒细胞中与分泌相关的通路表达下调;④相对于低龄组,高龄组共检测到662个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这部分长链非编码RNA直接调控的蛋白质编码基因为1772个,其中与差异表达基因交集59个。结果表明:高龄组颗粒细胞中与分泌相关的基因及通路表达下调,从而影响卵母细胞质量,同时这些表达下调的基因受到长链非编码RNA调控,因此长链非编码RNA的表达可能与年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颗粒细胞 卵母细胞 全转录组 差异基因 长链非编码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物汤含药血清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颗粒细胞自噬的影响
12
作者 邵艳社 许雪梅 +2 位作者 杨宝芹 李会娟 姬霞 《中国药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5-190,共6页
目的 探讨四物汤含药血清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卵巢颗粒细胞自噬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 取3月龄雌性SD大鼠,分别以生理盐水和不同剂量四物汤灌胃,制备空白血清和不同浓度[0.52、1.04、2.08 g/(kg·d)]四物汤含药血清。筛选四物... 目的 探讨四物汤含药血清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卵巢颗粒细胞自噬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 取3月龄雌性SD大鼠,分别以生理盐水和不同剂量四物汤灌胃,制备空白血清和不同浓度[0.52、1.04、2.08 g/(kg·d)]四物汤含药血清。筛选四物汤含药血清干预浓度后,将人卵巢颗粒细胞KGN分为对照组(细胞不进行任何处理)、脱氢表雄酮(DHEA)组(以50μmol/L的DHEA处理细胞48 h)、空白血清组(以50μmol/L的DHEA处理细胞48 h后,再用10%空白血清处理72 h)、中浓度四物汤含药血清组(以50μmol/L的DHEA处理细胞48 h后,再用10%中浓度四物汤含药血清处理72 h),观察各组细胞中的自噬体数量以及通路相关蛋白[果糖-1,6-二磷酸酶1(FBP1)、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磷酸化mTOR(p-mTOR)]、自噬相关蛋白[p62、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和FBP1 mRNA的表达水平。将(转染)细胞分为四物汤组(以50μmol/L的DHEA处理细胞48 h后,再用10%中浓度四物汤含药血清处理72 h)、四物汤+si-NC组(以50μmol/L的DHEA处理阴性对照小干扰RNA转染细胞48 h后,再用10%中浓度四物汤含药血清处理72 h)、四物汤+si-FBP1组(以50μmol/L的DHEA处理FBP1小干扰RNA转染细胞48 h后,再用10%中浓度四物汤含药血清处理72 h),考察敲低FBP1对四物汤上述作用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HEA组细胞的自噬体数量明显增加,LC3-Ⅱ/LC3-Ⅰ、p-mTOR/mTOR、FBP1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62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DHEA组和空白血清组比较,中浓度四物汤含药血清组细胞的自噬体数量明显减少,LC3-Ⅱ/LC3-Ⅰ显著降低,p-mTOR/mTOR和p62蛋白、FBP1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敲低FBP1后,与四物汤+si-NC组比较,四物汤+si-FBP1组细胞的存活率、p62蛋白的表达水平、FBP1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p-mTOR/mTOR均显著降低,LC3-Ⅱ/LC3-Ⅰ显著升高(P<0.05)。结论 四物汤可通过上调KGN细胞中FBP1蛋白及mRNA的表达来促进mTOR蛋白的磷酸化,从而抑制其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物汤 含药血清 多囊卵巢综合征 卵巢颗粒细胞 FBP1/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阴道非典型颗粒细胞瘤1例
13
作者 焦佳 刘明新 +2 位作者 崔京淑 刘兰 陈海月 《实用医技杂志》 2025年第2期159-160,I0004,共3页
阴道部位原发非典型颗粒细胞瘤(GCT)较少见,GCT首选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恶性GCT需行区域淋巴结清扫。不典型及恶性GCT的手术切缘阳性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且易局部复发,因此术后也需严密随访,及早发现复发及转移。如临床发现阴道... 阴道部位原发非典型颗粒细胞瘤(GCT)较少见,GCT首选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恶性GCT需行区域淋巴结清扫。不典型及恶性GCT的手术切缘阳性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且易局部复发,因此术后也需严密随访,及早发现复发及转移。如临床发现阴道壁肿物的患者应考虑尖锐湿疣、阴道壁囊肿的同时也应考虑阴道部位GCT的可能。本文报道1例阴道非典型GCT较少见,应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细胞 阴道 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时体外受精过程中切除部分卵丘颗粒细胞对后续胚胎发育及临床结局的影响
14
作者 王功发 狄春光 +4 位作者 王毅 王慧 毛珊珊 丁洁 付伟平 《浙江医学》 2025年第3期274-278,289,共6页
目的探讨短时体外受精过程中切除部分卵丘颗粒细胞对胚胎发育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短时受精助孕的1360例女性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取卵时未切除卵丘颗粒细胞... 目的探讨短时体外受精过程中切除部分卵丘颗粒细胞对胚胎发育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短时受精助孕的1360例女性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取卵时未切除卵丘颗粒细胞的680例患者为未切除组,切除部分卵丘颗粒细胞的680例患者为切除组。比较两组患者受精及胚胎发育结局和临床结局,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切除部分卵丘颗粒细胞对临床妊娠和活产结局的影响。进一步根据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数量,分为低密度COC(1~6枚卵子)、中密度COC(7~12枚卵子)和高密度COC(13~18枚卵子),比较不同COC密度时两组患者受精及胚胎发育结局和临床结局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总受精率、两原核(2PN)受精率、多精受精率、单原核(1PN)受精率、2PN卵裂率、优胚率和囊胚形成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校正女方年龄、不孕类型、不孕年限、体重指数、促性腺激素总量等相关混杂因素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切除部分卵丘颗粒细胞对临床妊娠和活产结局不构成影响(OR=1.091,95%CI:0.838~1.421,P=0.516;OR=1.000,95%CI:0.765~1.306,P=0.999)。当COC增加到中密度时,切除组1PN受精率低于未切除组(P<0.01);当COC增加到高密度时,切除组多精受精率低于未切除组(P<0.05);不同COC密度时两组患者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着床率、活产率和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短时体外受精过程中,获卵较多时切除部分卵丘颗粒细胞能降低异常受精率,且不会影响患者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受精 卵丘卵母细胞复合物 卵母颗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黄体生成素对玻璃化冻存颗粒细胞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15
作者 陈杰 高尚 +4 位作者 张少杰 杨喜 李琨 史君 王星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 观察外源性黄体生成素(LH)对玻璃化冻存颗粒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取4周龄青春期前小鼠颗粒细胞,分为新鲜组(不进行玻璃化冻存)、玻璃化冻存组(按玻璃化冻存程序处理)和LH组(在玻璃化冻存组的基础上添加0.3 IU/mL LH干预)... 目的 观察外源性黄体生成素(LH)对玻璃化冻存颗粒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取4周龄青春期前小鼠颗粒细胞,分为新鲜组(不进行玻璃化冻存)、玻璃化冻存组(按玻璃化冻存程序处理)和LH组(在玻璃化冻存组的基础上添加0.3 IU/mL LH干预)。进行颗粒细胞计数,采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Foxl2、PI3K、AKT及mTOR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玻璃化冻存组相比,LH组颗粒细胞总数显著增加(P<0.05),Foxl2、PI3K、AKT、mTOR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 外源性LH干预有利于冻存颗粒细胞的存活,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mTOR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细胞 玻璃化冻存 黄体生成素 FOXL2 PI3K/AKT/mTOR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豆苷元和藤茶黄酮组合在蛋鸡卵巢颗粒细胞上的抗氧化作用及其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鄂晓迪 胡友军 +5 位作者 赵晓南 文伟 程皇座 陈杰梅 王龙书 苟钟勇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2-1032,共11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黄豆苷元(DA)和藤茶黄酮(DHM)组合在蛋鸡卵巢颗粒细胞(GCs)上的抗氧化作用及其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利用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处理蛋鸡卵巢GCs,构建氧化应激模型,细胞试验分为对照组(Ⅰ组)...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黄豆苷元(DA)和藤茶黄酮(DHM)组合在蛋鸡卵巢颗粒细胞(GCs)上的抗氧化作用及其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利用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处理蛋鸡卵巢GCs,构建氧化应激模型,细胞试验分为对照组(Ⅰ组)、TBHP组(Ⅱ组)、TBHP+DA∶DHM(7∶3)组(Ⅲ组)、TBHP+DA∶DHM(8∶2)组(Ⅳ组)、TBHP+DA∶DHM(9∶1)组(Ⅴ组)。动物试验选取75周龄的京粉1号蛋鸡192只,根据产蛋率一致原则分为2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0 mg/kg的DA∶DHM(7∶3)组合。预试期1周,正试期12周。结果表明:1)细胞试验中,与Ⅰ组相比,Ⅱ组GCs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显著降低(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Ⅱ组相比,Ⅲ、Ⅳ、Ⅴ组GCs中SOD、GSH-Px、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2)动物试验中,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产蛋率显著提高(P<0.05),料蛋比显著降低(P<0.05),卵巢大白卵泡数量和T-AOC显著提高(P<0.05),卵巢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血清雌二醇(E2)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孕酮(P4)、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激素(LH)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综上所述,DA和DHM以7∶3的比例组合添加,可提高蛋鸡卵巢GCs内源性抗氧化酶活性,提高产蛋后期蛋鸡卵巢抗氧化能力,降低MDA含量,提高蛋鸡血清P4和FSH含量,从而达到提高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 卵巢颗粒细胞 产蛋后期 氧化应激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颗粒细胞体外培养方案的优化
17
作者 舒适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1期21-25,共5页
牦牛繁殖率低是制约牦牛经济效益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深入研究牦牛繁殖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使用3种不同方案分别对牦牛颗粒细胞进行培养,最终优化筛选出生长速度快、传代效果好的牦牛颗粒细胞培养方案。相对于其他两种培养方案,用含有10... 牦牛繁殖率低是制约牦牛经济效益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深入研究牦牛繁殖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使用3种不同方案分别对牦牛颗粒细胞进行培养,最终优化筛选出生长速度快、传代效果好的牦牛颗粒细胞培养方案。相对于其他两种培养方案,用含有10%双抗的生理盐水浸泡的方法将采集的卵巢带回实验室,并使用含有10%胎牛血清的完全培养基对颗粒细胞进行培养后的培养效果最佳。本研究为提高牦牛繁殖率的分子策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颗粒细胞 体外培养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对顺铂所致人卵巢颗粒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18
作者 王雪怡 李晓荣 何瑞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5年第2期339-344,共6页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是否对人卵巢颗粒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及探讨保护机制。方法:培养原代人卵巢颗粒细胞后运用顺铂造模,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激素水平,探针法检测细胞内ROS含量,Western Blot法检验各组细胞中CytC、Caspase-9、...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是否对人卵巢颗粒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及探讨保护机制。方法:培养原代人卵巢颗粒细胞后运用顺铂造模,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激素水平,探针法检测细胞内ROS含量,Western Blot法检验各组细胞中CytC、Caspase-9、AIF、TFAM表达情况。结果:经药物治疗后,六味地黄丸治疗组激素水平比模型组明显好转(P<0.05);与空白组比较,顺铂模型组中CytC、AIF、TFAM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与顺铂模型组比较,六味地黄丸药物组的CytC、Caspase-9、AIF、TFAM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与A组比较,B组ROS水平显著增高(P<0.01),与B组比较,各组ROS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可以改善卵巢颗粒细胞中E2、FSH、AMH激素水平受损状态,六味地黄丸可能通过上调TFAM表达水平,防止ROS产生,通过抗氧化作用改善颗粒细胞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 卵巢早衰 颗粒细胞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乳腺颗粒细胞瘤超声表现1例
19
作者 唐琪 邵军 胡征道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72-172,共1页
患者男,67岁。因左乳触及质硬肿块就诊。血常规、粪便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五项、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铁蛋白、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均未见异常。超声检查:左乳肿块处探... 患者男,67岁。因左乳触及质硬肿块就诊。血常规、粪便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五项、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铁蛋白、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均未见异常。超声检查:左乳肿块处探及乳头后方见16 mm×5 mm×17 mm腺体组织回声,其内见5 mm×3 mm等-低回声团,边界欠清,内见血流信号(图1A,1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颗粒细胞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线粒体功能和抑制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胡俊 马智 +1 位作者 张洪英 王炼炼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4-269,共6页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模型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线粒体的形态和功能的改变,并探讨其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32只雌性SD大鼠幼鼠随机分为2组,PCOS模型组(n=24)和模型对照组...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模型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线粒体的形态和功能的改变,并探讨其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32只雌性SD大鼠幼鼠随机分为2组,PCOS模型组(n=24)和模型对照组(n=8)。成功提取PCOS组颗粒细胞并体外培养,然后用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处理颗粒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的变化;Mito Tracker Deep Red染色观察细胞线粒体的形态变化;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ATP检测试剂盒检测ATP的变化;分光光度计检测与凋亡密切相关casppase-3和caspase-9酶活性变化;最后,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颗粒细胞内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白藜芦醇处理PCOS模型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后,颗粒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增强(P=0.000);Mito Tracker Deep Read染色结果显示线粒体质量明显增加,形状呈管状或长条状;颗粒细胞内ATP产量和线粒体膜电位也明显增加(P=0.000、P=0.000)。另外,白藜芦醇也降低了caspase-3和caspase-9酶活性和蛋白水平的表达(P=0.000、P=0.000)。结论:白藜芦醇抑制了PCOS模型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的凋亡,也促进了细胞的增殖,其机制与白藜芦醇改善颗粒细胞线粒体的形态和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颗粒细胞 线粒体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