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烟雾病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流术+脑-硬脑膜-颞肌血管融通术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靖 欧阳光 黄书岚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9年第11期705-707,共3页
目的总结烟雾病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分流术+脑-硬脑膜-颞肌血管融通术(EDMS)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采用STA-MCA分流术+EDMS治疗58例烟雾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护理经验。结果58例中,3... 目的总结烟雾病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分流术+脑-硬脑膜-颞肌血管融通术(EDMS)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采用STA-MCA分流术+EDMS治疗58例烟雾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护理经验。结果58例中,3例出现脑过度灌注综合征,对症治疗2周后症状缓解;1例术后12 h出现癫痫发作;1例术后对侧肢体活动障碍,肌力Ⅲ级,经治疗后3个月复查肌力为Ⅳ级。结论烟雾病行STA-MCA分流术+EDMS治疗,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流术 -硬脑膜-肌血管融通 围手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流术对颅内动脉狭窄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灌注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涂博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第9期1161-1162,共2页
目的观察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流术对颅内动脉狭窄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灌注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狭窄性脑卒中患者30例,均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流术,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脑血流灌注指标、N... 目的观察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流术对颅内动脉狭窄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灌注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狭窄性脑卒中患者30例,均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流术,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脑血流灌注指标、NIHS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周,患者的脑血流量高于术前,平均通过时间、患侧达峰时间短于术前(P<0.05);术后3个月,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术前(P<0.05);术后仅3例患者出现头痛,经治疗后逐渐好转。结论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流术可有效改善颅内动脉狭窄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灌注,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狭窄性脑卒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流术 脑血流灌注 神经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流术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朱耀祖 蔡利 +4 位作者 刘汉东 敖祥生 彭鹏 陈锋 张海泉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9年第2期81-83,97,共4页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STA)-大脑中动脉(MCA)分流术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致缺血性卒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STA-MCA分流术治疗的75例大脑中动脉狭窄引起的缺血性卒中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B超探查显示71例吻...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STA)-大脑中动脉(MCA)分流术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致缺血性卒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STA-MCA分流术治疗的75例大脑中动脉狭窄引起的缺血性卒中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B超探查显示71例吻合口血流通畅满意,4例血流缓慢。术后3 d死亡2例,其余73例术后CT灌注成像检查显示脑血流灌注明显改善。术后7、14 d神经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6、12个月神经功能评分进一步好转(P<0.05)。术后随访12个月,73例未出现因搭桥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的新发脑梗死及TIA;67例CTA检查显示血管显影良好。结论 STA-MCA分流术是预防和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性卒中安全、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动脉狭窄 缺血性卒 动脉-大脑动脉搭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4
作者 陆弘盈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0期184-188,共5页
闭塞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血管管腔闭塞有关,导致脑供血不足,继而出现神经功能障碍。脑血管搭桥术是临床上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患者经治疗后可改善患侧脑供血,因此近年来该治疗方法受到广泛关注。但... 闭塞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血管管腔闭塞有关,导致脑供血不足,继而出现神经功能障碍。脑血管搭桥术是临床上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患者经治疗后可改善患侧脑供血,因此近年来该治疗方法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对于脑血管搭桥术在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还存在诸多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就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middle cerebral artery,STA-MCA)搭桥术在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中的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该治疗手段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 大脑动脉搭桥 闭塞性脑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体动脉不同临时阻断策略在烟雾病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中的应用比较
5
作者 陈方舟 龙廷翰 +9 位作者 陈俊达 温运宇 陈思源 张国忠 李明洲 张世超 康慧斌 冯文峰 漆松涛 王刚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62-768,共7页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端侧吻合术中不同临时阻断技术的效果及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3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接受直接搭桥术治疗的烟雾病患者资料,根据临时阻断策略的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①有垫...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端侧吻合术中不同临时阻断技术的效果及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3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接受直接搭桥术治疗的烟雾病患者资料,根据临时阻断策略的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①有垫片、多阻断夹阻断组(multi-clips+rubber pad group,M+R组);②无垫片、多阻断夹阻断组(multi-clips group,M组);③无垫片、单阻断夹阻断组(single-clip group,S组)。比较组间临时阻断时间、受体动脉切开后有无渗血、术中穿支血管损伤以及术后新发脑梗死情况。结果共355例患者、360个大脑半球纳入分析,按大脑半球统计患者360例,其中男性188例,女性172例,平均年龄为(43.8±0.7)岁。其中M+R组45例,M组191例,S组124例。3组平均阻断时间:M+R组为(37.9±9.8)min,M组为(20.9±9.0)min,S组为(11.0±3.5)min,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阻断后受体动脉管腔内渗血以及术中穿支血管损伤发生率:M+R组为8.89%(阻断后受体动脉渗血4例),M组为14.66%(阻断后受体动脉渗血19例,术中穿支血管损伤8例,临时阻断部位有血栓形成1例),S组为5.65%(阻断后受体动脉渗血7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新发脑梗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阻断夹阻断策略安全、有效,能显著缩短临时阻断时间,可以优先考虑作为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端侧吻合过程中的临时阻断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动脉-大脑动脉 端侧吻合 临时阻断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术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6
作者 付增彬 秦立鹏 +4 位作者 李尧 李普阳 王凯 赵亚鹏 高雪亮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1期80-84,共5页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术(STA-MCA)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74例闭塞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STA-MCA治疗。...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术(STA-MCA)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74例闭塞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STA-MCA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天、1个月、3个月的脑血流指标(大脑前动脉脑血流量、达峰时间),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天、1个月改良Rankin评分,统计治疗后血管重建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大脑前动脉脑血流量均提高,达峰时间均缩短,且观察组患者大脑前动脉脑血流量高于对照组,达峰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改良Rankin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血管重建为0级、1级的比例低于对照组,2级、3级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血管重建为0级、1级比例低于对照组,3级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A-MCA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良好,有利于改善脑血流指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血管重建,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性脑血管疾病 动脉-大脑动脉分支吻合 脑血流量 改良Rankin评分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早期治疗动脉瘤或烟雾病出血5例报告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刚 冯文峰 +8 位作者 张国忠 李明洲 苟艳霞 赵友霞 宋烨 何小艳 刘丹 肖浩江 漆松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54-556,共3页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血管搭桥是脑血运重建重要的技术,尽管COSS研究的阴性结果不支持颅内外搭桥在颈动脉闭塞外科治疗中应用。但在需要牺牲载瘤动脉的复杂动脉瘤、烟雾病等疾病中,颅内外搭桥仍是一线治疗方案。大部分颅内外搭桥手术...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血管搭桥是脑血运重建重要的技术,尽管COSS研究的阴性结果不支持颅内外搭桥在颈动脉闭塞外科治疗中应用。但在需要牺牲载瘤动脉的复杂动脉瘤、烟雾病等疾病中,颅内外搭桥仍是一线治疗方案。大部分颅内外搭桥手术是择期手术,但在脑出血急性期如果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动脉瘤术中需替代载瘤动脉血运,则需尽早行颅内外搭桥术以避免缺血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动脉 出血性脑血管病 急性期搭桥 动脉-大脑动脉搭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老年闭塞性脑血管病患者疗效 被引量:8
8
作者 辛和平 陶胜忠 +2 位作者 牛光明 刘展 张鹏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5137-5138,共2页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老年闭塞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效果。方法老年闭塞性脑血管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搭桥组)和颞肌、颞浅动脉贴敷术(贴敷组)。术后随访3个月、1年。术后复查测定脑血流改变,评...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老年闭塞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效果。方法老年闭塞性脑血管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搭桥组)和颞肌、颞浅动脉贴敷术(贴敷组)。术后随访3个月、1年。术后复查测定脑血流改变,评价脑血流动力学状态的改善情况,记录患者神经影像学结果,并根据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有效和无效的判定,记录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搭桥组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显著升高,血流阻力降低;搭桥组术后1年造影与术后3个月造影比较,颞浅动脉随时间推移出现逐渐增粗的现象,且颅内显影血管亦明显增粗、增多;搭桥组有效率明显高于贴敷组,无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贴敷组(P<0.05)。结论颅内-外动脉搭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脑部血流,不良并发症较少,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大脑动脉搭桥 闭塞性脑血管病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烟雾病效果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文高 王希瑞 +2 位作者 王海霞 王芝静 尹港峰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46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烟雾病的效果。方法收集烟雾病患者50例,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于术后7 d、6个月时,计算临床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以评价临床疗效。于术前及术后7d、6个月时,对患者行Rankin修订量表评分(...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烟雾病的效果。方法收集烟雾病患者50例,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于术后7 d、6个月时,计算临床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以评价临床疗效。于术前及术后7d、6个月时,对患者行Rankin修订量表评分(mR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卡氏评分(KPS),评估神经功能状态。于术前及术后7 d、6个月时,行头颅CT灌注成像,得到相对脑血流量(r CBF)、相对脑血容量(r CBV)、相对平均时间(r MTT)、相对达峰时间(r TTP),评估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6个月时复查头部DSA或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观察术后脑血流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术后7 d时相比,术后6个月的临床总有效率提高(P <0. 05)。术后6个月mRS低于术前及术后7 d(P均<0. 05);术后7 d、术后6个月NIHSS均高于术前,且术后6个月NIHSS高于术后7 d(P均<0. 05);术后6个月KPS均高于术前及术后7 d(P均<0. 05)。术后6个月时r CBF、r CBV均高于术前和术后7 d,r MTT、r TTP均低于术前和术后7 d(P均<0. 05)。结论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烟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改善缺血区域的脑血流量,缓解颅内的缺血状况,改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大脑动脉搭桥 烟雾病 脑血管重建手 脑血流动力学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治疗成人烟雾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齐辉 尹卫 +1 位作者 黄达 韩宗利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199-201,共3页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治疗成人烟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成人烟雾病病例资料,其中出血型17例,缺血型61例。实施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共计91侧。采用SPECT、MRI、CTA及DSA评估手术效果。结果术后1周CTA提...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治疗成人烟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成人烟雾病病例资料,其中出血型17例,缺血型61例。实施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共计91侧。采用SPECT、MRI、CTA及DSA评估手术效果。结果术后1周CTA提示吻合血管全部通畅。术后1年58例病人行CTA或DSA复查,其中2例颞浅动脉吻合口闭塞,另有3例颞浅动脉充盈程度及血流速度不如术前水平,其余吻合口均通畅。手术病人均在手术1周内有不同程度自觉症状改善及神经功能障碍改善。围手术期并发症:2例术后内吻合口附近脑实质少量出血,1例发生在术后24 h,表现为癫疒间持续状态;1例出血发生在术后第3天,表现为不全运动性失语。长期随访:所有病人无出血及缺血新发事件,神经功能障碍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对成人烟雾病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动脉-大脑动脉吻合 脑出血 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成人缺血性烟雾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国胜 胡福广 +6 位作者 梁朝辉 李琛 刁勋 王立群 武强 谢松旺 郭洪均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6期346-349,共4页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成人缺血性烟雾病(MMD)的疗效。方法分析接受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的30例成人缺血性MM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复查DSA或CTA示26例吻合口通畅良好;颅脑灌注成像示21例脑灌注较术前明显改善...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成人缺血性烟雾病(MMD)的疗效。方法分析接受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的30例成人缺血性MM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复查DSA或CTA示26例吻合口通畅良好;颅脑灌注成像示21例脑灌注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发生脑梗死3例和过度灌注1例,TIA6例,但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较术前均明显减少。结论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能有效增加成人缺血性MMD患者脑血流量,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烟雾病 动脉-大脑动脉搭桥 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患者围术期综合干预对脑血循环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亚娟 董云天 +5 位作者 毛晓红 韩昕媛 樊丰势 李岩 杨芳 刘维丽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16期2494-2496,2500,共4页
目的探讨围术期综合干预对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middle cerebral artery anastomosis,STA-MCA)搭桥术患者脑血循环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进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手... 目的探讨围术期综合干预对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middle cerebral artery anastomosis,STA-MCA)搭桥术患者脑血循环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进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手术治疗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脑血循环(血流平均速度、血管搏动指数)、血压(SBP、DBP)以及神经功能状况。结果经临床护理干预,2组的血流平均速度增加,血管搏动指数降低,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不同护理干预下,2组的SBP、DBP均降低,且观察组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mRS评分均降低,且随着干预时间越长降低程度越显著,且观察组在同一干预时间点的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STA-MCA术治疗的烟雾病患者行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脑血循环,维持血压稳定,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动脉-大脑动脉搭桥手 综合护理干预 脑血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联合颞肌贴敷术治疗成人烟雾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杨彦昊 李宏宇 关振斌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采用Rankin score(mRS)评分及对照研究对成人烟雾病患者采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STA-MCA)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23例烟雾病患者,采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联合颞肌贴敷术(STA-MCA-EMS)进行治疗,应用改良mRS... 目的采用Rankin score(mRS)评分及对照研究对成人烟雾病患者采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STA-MCA)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23例烟雾病患者,采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联合颞肌贴敷术(STA-MCA-EMS)进行治疗,应用改良mRS评分对手术前1d、手术后1周及手术后3月的神经系统功能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23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0,术后临床症状均有缓解;3例行双侧STA-MCA-EMS,20例为单侧手术;术后以MRA及CTA评估吻合口情况,通畅性均改善良好。手术前1 d、手术后1周、手术后3月的mRS评分分别为3.04±1.35分、2.89±1.64分、1.39±1.52分,术前1 d与术后1周的mR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手术前1 d与术后3 m mRS评分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术后1周与术后3月mRS评分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全组病死率为0。结论 STA-MCA-EDAS是治疗成人烟雾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动脉-大脑动脉搭桥 肌贴敷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联合颞肌贴敷术治疗成人烟雾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黎海滨 任燕华 +2 位作者 王水娇 高忠恩 岑庆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12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联合颞肌贴敷术治疗成人烟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48例成人烟雾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24例)患者给予脑-硬脑膜-颞浅动脉贴敷术治疗,实验组(24例)患者实施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联合颞肌...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联合颞肌贴敷术治疗成人烟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48例成人烟雾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24例)患者给予脑-硬脑膜-颞浅动脉贴敷术治疗,实验组(24例)患者实施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联合颞肌贴敷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改良Rankin评分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改良Rankin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成人烟雾病患者采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联合颞肌贴敷术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改良Rankin评分,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大脑动脉搭桥 肌贴敷 成人烟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在成人烟雾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彦昊 李宏宇 关俊宏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37-738,共2页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是一种临床非常少见的慢性脑血管疾病,又名为自发性颅底动脉环闭症,以颈内动脉及其分支的渐进性闭塞,从而进展为颅底穿支动脉膨大,出现异常的代偿性血管网。在DSA中,这些血管网表现为烟雾样特征。
关键词 动脉-大脑动脉搭桥 临床应用 烟雾病 颅底动脉 成人 脑血管疾病 颈内动脉 穿支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烟雾病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琛 曹旭华 +4 位作者 马志昭 郑俊青 张皓峰 胡福广 王立群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10期602-606,共5页
目的通过对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应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的60例烟雾病(MMD)患者分析,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在MMD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进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治疗MMD患者60例,结合术前及术后头颅CT... 目的通过对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应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的60例烟雾病(MMD)患者分析,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在MMD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进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治疗MMD患者60例,结合术前及术后头颅CT血管造影(CTA)及CT灌注成像(CTP),客观评估其预后。结果 60例患者,均在经颅多普勒(TCD)辅助下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38例术后症状消失,16例术后症状改善,1例术后遗留言语不利,5例出现并发症;(其中4例术后肢体肌力较术前下降,1例患者71岁死亡)。所有患者术后5~7d复查头颅CTA,可见颅内外搭桥血管通畅。术后3~6个月随访,4例并发症患者均较出院时有所恢复,其余55例患者症状消失,未再出现相关脑血管病事件,复查头颅CTA及CTP可见颅内外搭桥血管通畅,同侧脑组织血流供应较术前改善。结论 MMD是一种常见的颅底异常脑血管网病,可分为出血型和缺血型,其中缺血型多见,可有反复发作等特点。该病的成人患者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儿童患者可行硬膜翻转颞肌贴附术。随着颅内外血管搭桥术的发展,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成为目前治疗MMD最常用的方法,其对于改善患者脑血流供应具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动脐-大脑动脉搭桥 经颅多普勒 CT灌注成像 CT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16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剑 李冬梅 +3 位作者 高天 杜世伟 刘春晖 毛更生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2年第4期278-281,共4页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搭桥术治疗伴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伴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的缺血性卒中患者16例,行STA-MCA搭桥术或STA-MCA搭桥术联合脑-硬脑膜-动脉贴敷(EDAS);术中采用脑血管吲...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搭桥术治疗伴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伴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的缺血性卒中患者16例,行STA-MCA搭桥术或STA-MCA搭桥术联合脑-硬脑膜-动脉贴敷(EDAS);术中采用脑血管吲哚菁绿荧光造影、术后行血管超声以确定吻合血管通畅情况;术前、术后1周及出院3个月后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随访3个月。结果:所有病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吻合口处血流通畅者15例(93.75%),血流缓慢者1例(6.25%);无患者再发缺血性卒中;术前1周、术后1周及3个月mRS评分良好的患者分别为6例(37.50%)、7例(43.75%)、14例(87.50%);3月时mRS评分良好的患者例数高于术前和术后1周者(P=0.0091,P=0.0233)。结论:STA-MCA搭桥术或联合EDAS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所致脑组织的低灌注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狭窄 缺血性卒 动脉-大脑动脉搭桥 吲哚菁绿荧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雾病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后护理 被引量:15
18
作者 袁巧玲 王红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8期36-37,共2页
对30例烟雾病患者实施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手术均顺利,25例缺血型患者均于出院时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5例出血型患者神经功能状况同术前;随访3~12个月无1例发生再出血。提出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保持血压平稳;积极... 对30例烟雾病患者实施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手术均顺利,25例缺血型患者均于出院时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5例出血型患者神经功能状况同术前;随访3~12个月无1例发生再出血。提出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保持血压平稳;积极给予抗脑血管痉挛药物治疗,改善脑微循环;预防颅内出血、吻合血管闭塞及血管内血栓形成等并发症;鼓励早期下床活动;加强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动脉-大脑动脉搭桥 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治疗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任斌 段炼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385-388,共4页
自1967年10月,Yasargil等首次采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middle cerebral artery,STA-MCA)对患有Marfan综合征伴大脑中动脉(MCA)完全闭塞的患者进行治疗后,STA-MCA吻合术逐步应用于动脉瘤、卒中... 自1967年10月,Yasargil等首次采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middle cerebral artery,STA-MCA)对患有Marfan综合征伴大脑中动脉(MCA)完全闭塞的患者进行治疗后,STA-MCA吻合术逐步应用于动脉瘤、卒中急性期、烟雾病等的治疗中。该吻合术逐渐成为显微神经外科颅内血管重建术的一种重要的术式。我们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就该术式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脑血管重建 动脉-大脑动脉吻合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联合血管重建术治疗低皮质微血管密度老年烟雾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占伟 张刚中 +2 位作者 刘光辉 李直营 徐文中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11期1216-1221,共6页
目的 观察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吻合术联合血管重建术对低皮质微血管密度老年烟雾病(MMD)的效果。方法 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2-03—2016-01治疗的61例低皮质微血管密度老年MMD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组,对照组30例,研究组31例... 目的 观察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吻合术联合血管重建术对低皮质微血管密度老年烟雾病(MMD)的效果。方法 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2-03—2016-01治疗的61例低皮质微血管密度老年MMD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组,对照组30例,研究组31例。对照组实施脑硬脑膜动脉血管融通术(EDAS),研究组实施EDAS与STA-MCA吻合术联合治疗。统计2组局部脑血管改善率,并对比2组手术前、术后半年颞浅动脉搏动指数(PI)、平均流速(Vm)、血管重建情况、局部脑血管灌注率及机体功能恢复情况(mRS)。结果 术前2组STAPI、Vm、局部脑血管灌注率及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STAPI及mRS评分均较低,STAVm、局部脑血管灌注率及改善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血管重建良好率54.84%(17/31)高于对照组30.00%(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A-MCA与EDAS联合治疗低皮质微血管密度老年MMD,效果更为显著,可改善患者脑血流及脑血管灌注情况,提高血管重建良好率,且术后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动脉-大脑动脉吻合 血管重建 低皮质微血管密度 脑血管改善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