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ogistic风险评估分级护理模式在耳源性眩晕患者跌倒风险管理中的效果观察
1
作者 胡荣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76-180,共5页
分析基于logistic风险评估分级护理模式在耳源性眩晕患者跌倒风险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耳源性眩晕患者85例。观察组采用基于 logistic危险度评价的分层护理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随机对照。本研究... 分析基于logistic风险评估分级护理模式在耳源性眩晕患者跌倒风险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耳源性眩晕患者85例。观察组采用基于 logistic危险度评价的分层护理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随机对照。本研究采用眩晕障碍量表(VHQ)、生活质量测评(SF-36)、知信行(知信行)、焦虑自评量表(SAS)、Berg平衡量表(BBS)、Morse跌倒评定量表(MFS)和护理满意度调查(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 VHQ、SF-36、知信行、SAS、MFS、BBS,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 VHQ、SF-36、知信行、SAS、MFS、BBS,均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耳源性眩晕患者实施基于 logistic风险评价的分级护理模式,能有效减轻患者眩晕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跌倒风险,改善焦虑状态及平衡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是一种适合于此类患者的护理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stic风险评估分级护理 耳源性眩晕 生活质量 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评估分级护理模式在老年宫颈癌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秀花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9期3620-3622,共3页
目的分析风险评估分级护理模式在老年宫颈癌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05例老年宫颈癌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52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风险评估分级护理模式在老年宫颈癌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05例老年宫颈癌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52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53例)在常规组基础上接受风险评估分级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下肢皮肤变色、下肢肿胀、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发生率,干预前后下肢皮温、周径与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干预1周后血流峰流速、平均血流量、平均血流速度。结果研究组下肢皮肤变色、下肢肿胀、LEDVT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下肢皮温、周径均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血流峰流速、平均血流量、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GCQ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将风险评估分级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宫颈癌患者术后,可改善患者血流相关指标与下肢皮温、周径,进而降低LEDVT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下肢深静脉血栓 风险评估分级护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风险预警评估模式下分级护理配合优质护理对足月妊娠产妇产后出血量及出血发生率的影响
3
作者 董洁 龚虹 熊丽华 《基层医学论坛》 2025年第8期137-140,共4页
目的 探究妊娠风险预警评估模式下分级护理配合优质护理对足月妊娠产妇产后出血量及出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3月—2023年3月鄱阳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2例足月妊娠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 目的 探究妊娠风险预警评估模式下分级护理配合优质护理对足月妊娠产妇产后出血量及出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3月—2023年3月鄱阳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2例足月妊娠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采用妊娠风险预警评估模式下分级护理配合优质护理,比较2组产后出血状况、负性情绪、产程时间及不良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 h、12 h、24 h出血量分别为(193.50±12.22)mL、(258.32±15.73)mL、(312.20±17.14)mL,均少于对照组的(240.14±15.42)mL、(325.39±17.30)mL、(395.55±20.3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为(13.62±1.50)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 items,HAMD-17)评分为(11.80±1.51)分,低于对照组的(15.45±1.57)分、(13.54±1.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产程时间为(530.27±33.06)min,短于对照组的(592.13±34.1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4.88%)低于对照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0,P=0.043)。结论 妊娠风险预警评估模式下分级护理配合优质护理可减少足月妊娠产妇产后出血量,加快产程,降低出血发生率,疏导负性情绪,改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妊娠 妊娠风险预警评估 分级护理 优质护理 产后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内镜护理风险评估及PDCA循环模式的应用效果观察
4
作者 仇玕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2期078-081,共4页
分析消化内镜检查患者护理工作中采取护理风险评估方式及PDCA循环模式的效果。方法 时段:2021.06-2024.06,研究对象为消化内镜检查,分组方式为随机方法,即规范开展常规护理且纳入对象共计35例的对照组和规范开展PDCA循环模式且纳入对象... 分析消化内镜检查患者护理工作中采取护理风险评估方式及PDCA循环模式的效果。方法 时段:2021.06-2024.06,研究对象为消化内镜检查,分组方式为随机方法,即规范开展常规护理且纳入对象共计35例的对照组和规范开展PDCA循环模式且纳入对象共计35例的观察组,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各个维度测评数值、护理满意度评估数值94.29%、患者配合度评估数值97.14%较对照组更高,P<0.05。在生理指标(心率项目、呼吸项目、收缩压项目、舒张压项目)中,观察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 针对消化内镜检查患者采取护理风险评估及PDCA循环模式,具有稳定各项体征,提高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及患者配合度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模式 消化内镜 护理风险评估 护理质量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与认知行为干预对胃癌患者并发症和心理弹性的影响
5
作者 孔会冉 岳晓雪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5年第1期127-129,共3页
目的分析应用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与认知行为干预对胃癌患者并发症和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入组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122例,基于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对照组(n=61)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n=61)... 目的分析应用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与认知行为干预对胃癌患者并发症和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入组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122例,基于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对照组(n=61)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n=61)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与认知行为干预。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后心理弹性评分均高于护理前(观察组:t=25.871,P<0.001;t=23.940,P<0.001;t=15.638,P<0.001;对照组:t=10.451,P<0.001;t=13.404,P<0.001;t=8.162,P<0.001);且观察组护理后心理弹性评分高于对照组(t=13.244,P<0.001;t=13.165,P<0.001;t=6.812,P<0.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χ^(2)=5.915,P=0.015)。结论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与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胃癌患者的心理弹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认知行为干预 风险评估 分级护理 并发症 心理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评估指导下的分级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6
作者 李厚卓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2期170-174,共5页
本研究旨在评估风险评估指导下分级护理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影响,覆盖血管通路维护、生活品质、自我照顾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等多维度。方法 本前瞻性对照研究选取了94例MH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7人)和对照组(47人)。实验组... 本研究旨在评估风险评估指导下分级护理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影响,覆盖血管通路维护、生活品质、自我照顾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等多维度。方法 本前瞻性对照研究选取了94例MH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7人)和对照组(47人)。实验组采取基于个体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策略,包含定制化护理计划与周期性评估;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评估标准涉及血管通路状况、低血压及肌肉痉挛发生频次、自我护理能力四大方面(细分为自我认知、健康意识、自我负责态度、护理技巧)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护理干预后,血管通路的钙、磷指标改善明显,分别为钙2.62±0.26 mmol/L与磷1.17±0.13 mmol/L,优于对照组(钙2.21±0.27 mmol/L,磷1.35±0.14 mmol/L,P<0.001)。同时,实验组在降低低血压和肌肉痉挛事件上亦表现更佳(P<0.05)。自我护理能力的各个维度,实验组评分均有显著提升,体现了更强的自我认知、健康认知、自我责任感及护理技能(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达80.85%,远高于对照组的53.19%(P<0.001)。结论 采用风险评估为基础的分级护理显著增强了MHD患者在血管通路维护、生活品质、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的表现。个性化护理规划与定期效果评估是提升护理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 分级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预警评估导向的分级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何孟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172-177,共6页
探讨基于风险预警评估的分级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8月期间,在成都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共82例。通过抽签方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 探讨基于风险预警评估的分级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23年7月至2024年8月期间,在成都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共82例。通过抽签方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标准”护理模式,而实验组则实施基于风险预警评估的精细化护理策略,干预时间均为6天。研究主要对比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恢复进程以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频率。结果:经过2至6天的护理,实验组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表明实验组的护理方法更为有效且安全。此外,实验组患儿出院时间更早,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优势(p <0.05)。同时,实验组患儿的睡眠质量更高,平均每日睡眠时间更长,差异显著(p <0.05)。最后,实验组患儿出现意外情况的可能性显著低于对照组,这一差异在统计分析中得到了确认(p <0.05)。结论:实施基于风险预测的分级护理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体内总胆红素水平,加快其康复速度,并显著减少因护理不当导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预警评估 分级护理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蓝光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化评估模式下分级护理在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
8
作者 李婕抒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研究量化评估模式下分级护理在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6月-2024年6月80例于我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随机抽样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量化评估模式下分级... 研究量化评估模式下分级护理在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6月-2024年6月80例于我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随机抽样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量化评估模式下分级护理。比较两组认知能力[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评测量表(SCoRS)]、社会功能[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症状评分[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SCoRS、PSP两项评分与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ANSS评分、SAS与SD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量化评估模式下分级护理应用于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可助患者恢复认知能力与社会功能,改善症状,增加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 量化评估模式 分级护理 认知能力 社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9
作者 何琳 赵文阳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5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5月-2024年4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06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掷硬币的方法分为分级组(常规护理联合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 目的探讨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5月-2024年4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06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掷硬币的方法分为分级组(常规护理联合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53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分级组血管通路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分级组自护能力、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运用于血液透析患者中,有助于减少血管通路发生感染的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提高其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风险评估分级护理 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感染 并发症
原文传递
误吸风险评估下分级肺康复护理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干预效果
10
作者 盛方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探究误吸风险评估下分级肺康复护理对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46例ICU机械通气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误吸风险评估下的分级肺康复护理)各73例,比较两组呼吸指标、肺功能... 目的探究误吸风险评估下分级肺康复护理对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46例ICU机械通气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误吸风险评估下的分级肺康复护理)各73例,比较两组呼吸指标、肺功能、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气道阻力(Raw)、气道峰压(PIP)、呼吸压力(RP)以及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低于对照组,动态顺应性(Cdyn)指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FEV1/FVC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脱机成功率较高(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7%显著低于对照组10.96%,护理满意度95.89%比对照组86.30%高(P均<0.05)。结论误吸风险评估下的分级肺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与肺功能,缩短康复时间,安全性满意度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吸风险评估 分级肺康复护理 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评估模式下的早期康复护理在心力衰竭患者FS,LVEF及LVESD改善中的作用
11
作者 潘梦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04-107,共4页
探析风险评估模式下的早期康复护理在心力衰竭(HF)患者FS,LVEF及LVESD改善中的作用。方法 本次在临床抽取心衰患者病历(时间2022.2至2024.2),总数60,随机法分组,一组30,对照组:采取基础的心脏疾病护理,实验组:开展风险评估模式下的早期... 探析风险评估模式下的早期康复护理在心力衰竭(HF)患者FS,LVEF及LVESD改善中的作用。方法 本次在临床抽取心衰患者病历(时间2022.2至2024.2),总数60,随机法分组,一组30,对照组:采取基础的心脏疾病护理,实验组:开展风险评估模式下的早期康复护理,比较组间患者心功能、运动耐力、不良反应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比较心衰患者的心功能、运动耐力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2项指标更加优异,6 min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心功能等级下降,参数比较P<0.01;实验组护理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占比3.33%)较低,2组比较P<0.05;干预后2组心衰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LVEF、FS较对照组更高,LVESD则较低,P<0.01;实验组护理干预后,心衰患者生活质量/MLHFQ分数大幅提升,P<0.01。结论 针对HF患者在风险评估模式下实行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优化心功能指标,缓解心衰症状,提高运动耐力,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模式 早期康复护理 心力衰竭 心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的分级护理在妇科围术期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的应用
12
作者 韦丽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5期017-020,共4页
探讨在妇科围手术期患者群体内实施以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为基础的分级护理后对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抽取2024年1月~2024年10月我院因妇科疾病需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将其均分,常规护理用于对照组,以Caprini血栓风... 探讨在妇科围手术期患者群体内实施以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为基础的分级护理后对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抽取2024年1月~2024年10月我院因妇科疾病需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将其均分,常规护理用于对照组,以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为基础的分级护理用于观察组。结果 。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更短,下肢肿胀和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更低,静脉血栓预防措施知晓率更高,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在妇科围手术期患者群体内实施以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为基础的分级护理成效显著,既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其发生下肢肿胀和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概率,提升静脉血栓预防措施知晓率,又可以获得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认可,进而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护理 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 妇科围手术期患者 静脉血栓栓塞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结合血管通路管理小组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导管自我管理能力及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13
作者 白雪霞 闫洁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1期159-162,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结合血管通路管理小组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导管自我管理能力及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125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2例)、观察组... 目的探究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结合血管通路管理小组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导管自我管理能力及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125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2例)、观察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结合血管通路管理小组模式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的日常导管观察、导管异常情况处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日常导管观察、导管异常情况处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导管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的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结合血管通路管理小组模式用于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不仅可提高导管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还有助于提升舒适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 分级护理 血管通路管理小组模式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接受消化内镜检查的老年患者进行风险评估、PDCA循环模式护理的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晓敏 吴蕾 +2 位作者 张蒙 郝冉冉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4期181-183,共3页
目的:分析对接受消化内镜检查的老年患者进行风险评估、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循环模式护理的应用效果及对其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1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南医大一附院进行消化内镜检查的7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分析对接受消化内镜检查的老年患者进行风险评估、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循环模式护理的应用效果及对其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1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南医大一附院进行消化内镜检查的7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进行风险评估+PDCA循环模式护理),每组35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的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接受消化内镜检查的老年患者进行风险评估、PDCA循环模式护理,降低其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升其临床护理质量、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显著的综合性护理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镜检查 老年患者 风险评估 PDCA循环模式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AT风险评估工具的分级护理在老年失禁病人IAD预防中的应用
15
作者 钱晓云 沈玉 沈劭然 《全科护理》 2024年第11期2062-2064,共3页
目的:研究基于会阴风险评估工具(PAT)的分级护理在老年失禁病人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IAD)预防管理中作用。方法:将140例老年失禁病人按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实施常规失禁护理方案,干预组70例在常规失禁护理方案的基础上... 目的:研究基于会阴风险评估工具(PAT)的分级护理在老年失禁病人发生失禁相关性皮炎(IAD)预防管理中作用。方法:将140例老年失禁病人按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实施常规失禁护理方案,干预组70例在常规失禁护理方案的基础上,根据PAT风险评估工具评估老年失禁病人发生IAD的风险等级,根据风险等级实施不同的分级护理方案。比较两组病人IAD的发生率、IAD的形成时间、IAD严重程度。结果:干预组IAD的发生率、IAD的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干预组IAD的形成时间比对照组延迟(P<0.05)。结论:建立基于PAT风险评估工具的分级护理方案应用于老年失禁病人IAD的预防管理中,可降低IAD的发生率、降低IAD的严重程度、延迟IAD的形成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 失禁相关性皮炎 分级护理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评估分级护理在卵巢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6
作者 常明明 王丹丹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3期175-178,共4页
目的:观察风险评估分级护理在卵巢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106例卵巢癌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观察风险评估分级护理在卵巢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106例卵巢癌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风险评估分级护理,两组均护理1个月。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护理前后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评分、生命质量[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为1.89%(1/53),低于对照组的15.09%(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社会/家庭状况等FACT-G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34%(50/53),高于对照组的77.36%(4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评估分级护理应用于卵巢癌术后患者可降低DVT发生率和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评分,提高生命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分级护理 卵巢癌 术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 生命质量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的分级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7
作者 潘琼 杨琴 刘倩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11期172-174,共3页
目的研究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的分级护理对并发症发生率和凝血功能等指标的影响。方法2022年1~12月,研究者回顾性分析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接受治疗的82例重症脑出血术... 目的研究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的分级护理对并发症发生率和凝血功能等指标的影响。方法2022年1~12月,研究者回顾性分析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接受治疗的82例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的资料。将应用常规护理的4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应用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分级护理的4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2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凝血功能、生理状态和昏迷程度。结果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出院时,观察组的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D-二聚体)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且2组均较干预前改善(P均<0.05)。干预1周后和出院时,相较于同期对照组的功能障碍评估量表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观察组均更优(P均<0.05),且2组均优于干预前(P均<0.05)。结论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的护理中,采用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的分级护理能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和生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速苏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出血 昏迷 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 分级护理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吸风险评估及饮食分级护理预防听神经瘤术后误吸效果观察
18
作者 张丽 丁珊珊 丁丽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176-179,共4页
探究听神经瘤(AN)术后护理中误吸风险评估及饮食分级护理的应用价值,评价其对误吸风险预防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收治64例AN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一组予以基础护理措施,一组在基础护理基础上予... 探究听神经瘤(AN)术后护理中误吸风险评估及饮食分级护理的应用价值,评价其对误吸风险预防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收治64例AN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一组予以基础护理措施,一组在基础护理基础上予以误吸风险评估及饮食分级护理,分别用CG与OG表示,对其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OG护理后SSA评分(11.01±4.27)分低于CG(14.65±4.82)分(P<0.05),临床观察营养指标水平高于CG(P<0.05),呛咳、噎食、呼吸困难等事件发生率(1.64%、0.37%、0.00%、2.01%)、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G(P<0.05),吞咽生活质量评分、康复优良率高于CG(P<0.05)。结论 AN护理中误吸风险评估及饮食分级护理措施的有效应用对吞咽功能改善、误吸风险事件及其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减少,营养状况改善,康复质量提高等具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吸风险评估 饮食分级护理 听神经瘤 吞咽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指导下的护理模式在急诊踝关节骨折且伴有脱位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19
作者 李丹 马茏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63-0166,共4页
探讨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指导下的护理模式的实施,踝关节骨折且伴有脱位患者的总体护理效果。方法 在2022年3月至2023年10月,纳入研究对象。均为踝关节骨折且伴有脱位病人,共有78例。依据抽签法平均分组。每组均为39例。参照组应用常规... 探讨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指导下的护理模式的实施,踝关节骨折且伴有脱位患者的总体护理效果。方法 在2022年3月至2023年10月,纳入研究对象。均为踝关节骨折且伴有脱位病人,共有78例。依据抽签法平均分组。每组均为39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手段。试验组: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指导下的护理模式。对各组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进行评定。结果 与另一组相比,在干预后,试验组的深静脉血栓发生明显降低,并且生活质量评分升高幅度更大,P<0.05。结论 踝关节骨折且伴有脱位护理过程中,选择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指导下的护理模式,有助于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脱位 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 护理模式 院感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预警评估管理模式在产科急危重症孕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
作者 朱桥弟 黄瑞媚 谢植行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2期68-70,共3页
目的:观察产科急危重症孕产妇应用风险预警评估管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收治的50例急危重症孕产妇作为对照组,选取2023年1—11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收治的50例... 目的:观察产科急危重症孕产妇应用风险预警评估管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收治的50例急危重症孕产妇作为对照组,选取2023年1—11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收治的50例急危重症孕产妇作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风险预警评估管理模式护理,观察两组孕产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和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和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急危重症孕产妇使用风险预警评估管理模式成效确切,可有效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和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危重症孕产妇 风险预警评估管理模式 不良妊娠结局 护理风险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