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08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舟八号飞船交会对接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及其飞行结果评价 被引量:32
1
作者 胡军 解永春 +3 位作者 张昊 于丹 胡海霞 张维瑾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2011年第6期1-5,13,共6页
介绍神舟八号飞船交会对接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交会对接任务阶段划分,系统实现需关注的问题,以及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首次交会对接飞行试验的结果和评价.
关键词 神舟八号飞船 交会对接 制导、导航与控制 飞行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舟飞船制导、导航与控制分系统研制与飞行结果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胡军 陈祖贵 +3 位作者 刘良栋 王南华 孙承启 何英姿 《航天器工程》 2004年第1期24-29,共6页
介绍了神舟飞船制导、导航与控制(GNC)分系统的主要任务和性能指标,GNC分系统的组成和工作模式及GNC分系统设计与研制特点,最后简要给出了神舟飞船GNC分系统历次飞行试验的结果及其功能性能评价。
关键词 神舟宇宙飞船 制导系统 导航系统 控制系统 研制 飞行结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舟飞船结构与机构分系统研制及飞行结果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同祥 娄汉文 +1 位作者 吴国庭 柴洪友 《航天器工程》 2004年第1期72-81,共10页
介绍了神舟飞船结构与机构分系统的任务与功能,分析总结了结构与机构分系统的研制过程、突破的关键技术和技术创新点,介绍了飞行试验的验证情况并对此进行了综合评价。
关键词 神舟飞船 结构与机构系统 研制 飞行结果评价 技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研制与飞行结果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戚发轫 张柏楠 +3 位作者 郑松辉 杨宏 张庆君 白明生 《航天器工程》 2004年第1期1-14,共14页
总结了神舟五号飞船的研制过程,对飞行试验结果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研制 飞行结果评价 飞行试验 有效载荷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舟飞船数管分系统研制和飞行结果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九龙 赵蕾 +1 位作者 孙勇 刘向东 《航天器工程》 2004年第1期89-96,共8页
神舟五号飞船已完成载人飞行试验,轨道舱现已留轨数月,目前数管分系统所有设备工作正常,圆满完成了程序控制和数据管理任务,飞行试验获得了大量的实时、延时遥测数据和黑匣子存储数据。本文介绍了数管分系统的主要技术状态,研制过程及... 神舟五号飞船已完成载人飞行试验,轨道舱现已留轨数月,目前数管分系统所有设备工作正常,圆满完成了程序控制和数据管理任务,飞行试验获得了大量的实时、延时遥测数据和黑匣子存储数据。本文介绍了数管分系统的主要技术状态,研制过程及所采用的开发技术,对获得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最后对所采用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舟号宇宙飞船 研制 飞行结果评价 数据管理系统 1553B总线 软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舟飞船应急救生分系统研制与飞行结果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颐黎 张书庭 柯伦 《航天器工程》 2004年第1期104-110,共7页
应急救生分系统是载人飞船最具载人特点的分系统之一,该分系统的任务是在载人航天飞行的全过程中,一旦出现危及航天员安全的致命性故障或危险时,采取救生措施,以保障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本文介绍了应急救生分系统的主要任务和主要技术方... 应急救生分系统是载人飞船最具载人特点的分系统之一,该分系统的任务是在载人航天飞行的全过程中,一旦出现危及航天员安全的致命性故障或危险时,采取救生措施,以保障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本文介绍了应急救生分系统的主要任务和主要技术方案,以及飞行试验验证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舟飞船 应急救生系统 研制 飞行结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舟七号飞船伴随卫星轨道控制及在轨飞行结果
7
作者 余勇 张锐 +4 位作者 陈宏宇 朱振才 左霖 赵灵峰 吴会英 《载人航天》 CSCD 2010年第4期14-18,共5页
阐述神舟七号飞船伴随卫星轨道接近及绕飞试验阶段(从与飞船分离到形成绕飞轨道)的高可靠、高精度轨道控制方案,介绍试验任务目标、轨道控制策略、轨道控制系统、轨控参数计算、星上自主轨控管理系统设计,通过在轨飞行试验验证轨道控制... 阐述神舟七号飞船伴随卫星轨道接近及绕飞试验阶段(从与飞船分离到形成绕飞轨道)的高可靠、高精度轨道控制方案,介绍试验任务目标、轨道控制策略、轨道控制系统、轨控参数计算、星上自主轨控管理系统设计,通过在轨飞行试验验证轨道控制考察和系统设计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随卫星 非合作目标 轨道控制 在轨飞行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飞船环控生保分系统研制及飞行结果分析
8
作者 黄志德 汤兰祥 +3 位作者 傅岚 邓一兵 高峰 俞进 《航天器工程》 2004年第1期37-44,共8页
介绍了我国载人飞船环控生保分系统的技术状态、任务功能以及研制过程,并对飞行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载人飞船 环境控制 生命保障系统 研制 飞行结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次载人飞行乘员分系统装船产品的研制及飞行结果分析
9
作者 陈欣 宿双宁 +1 位作者 王宪民 俞进 《航天器工程》 2004年第1期45-51,共7页
乘员分系统装船产品是载人飞船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航天员提供工作、生活保证。本文介绍了乘员分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装船产品的主要技术方案及进行各项测试的研制过程,并对飞行结果作了分析。
关键词 装船产品 载人飞行 乘员分系统 研制 飞行结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ot卫星姿态和轨道控制系统的飞行结果
10
作者 Bure.,M. 曹锡生 《控制工程(北京)》 1989年第4期40-47,共8页
关键词 卫星 姿态 轨道 控制系统 飞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中心血管适应和失调的评价(Antares14天飞行结果)
11
作者 沈羡云 《载人航天信息》 1994年第8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航天飞行 心血管 下身负压耐力 血液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对称高速飞行器横航向控制特性风洞试验研究
12
作者 付增良 张石玉 +5 位作者 周家检 梁彬 赵俊波 周平 孙玮琪 张宇航 《空气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0,I0002,共9页
面对称高速飞行器在大攻角机动过程中存在气动耦合性强、稳定性弱及非线性、非定常特征显著的问题,这给飞行器气动特性研究、控制系统设计和地面验证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针对新型高速飞行器控制特性评估需求,以面对称高速飞行器模型为... 面对称高速飞行器在大攻角机动过程中存在气动耦合性强、稳定性弱及非线性、非定常特征显著的问题,这给飞行器气动特性研究、控制系统设计和地面验证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针对新型高速飞行器控制特性评估需求,以面对称高速飞行器模型为研究对象,在1 m量级高速风洞进行了虚拟飞行试验,设计了低阻尼滚转-偏航两自由度运动机构、小型化舵控装置和高性能无线测控系统,成功完成了多种控制策略下的倾斜转弯(bank-to-turn,BTT)机动试验,实现了控制特性评估与控制律对比、验证,为飞行器气动和飞控设计提供了可靠的试验依据和验证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虚拟飞行试验 控制特性评估 控制律 高速飞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飞行动态径向基代理模型的辐射屏蔽优化设计
13
作者 高帅 管兴胤 +5 位作者 卢毅 叶洋 袁媛 郝帅 胡启航 张勇 《核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3-143,共11页
针对辐射屏蔽优化设计中存在的消耗时间长、优化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飞行样本更新策略的动态径向基代理模型。首先采用径向基神经网络建立真实目标函数的初始代理模型,然后通过差分进化算法对代理模型进行全局寻优,然后基于... 针对辐射屏蔽优化设计中存在的消耗时间长、优化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飞行样本更新策略的动态径向基代理模型。首先采用径向基神经网络建立真实目标函数的初始代理模型,然后通过差分进化算法对代理模型进行全局寻优,然后基于代理模型寻优结果和粒子飞行样本更新策略产生新样本点,最后将新样本点加入原有样本点后重新更新代理模型并循环迭代,直至满足收敛条件。该方法以代理模型拟合精度为依据控制原有样本点向随机样本点和最优预测样本点的飞行速度,可以实现动态代理模型全局探索与局部探索的自适应平衡。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将所提方法应用于12个数值测试函数和船用反应堆辐射屏蔽优化设计工程实例,并与其他优化方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对于数值测试函数,所提方法在寻优结果、样本点数量和算法鲁棒性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对于辐射屏蔽优化设计实例,所提方法得到的中子透射率为另外两种方法的48%和8%,所需样本点数量为静态代理模型的25%,证明该方法是求解辐射屏蔽优化等昂贵优化问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飞行 径向基函数 动态代理模型 辐射屏蔽优化 昂贵优化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太6E卫星全自主飞行设计与实现
14
作者 安然 王珏 +5 位作者 王敏 魏强 彭坤 侯卫国 成艳 安秀枝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3,共6页
亚太6E卫星全自主飞行设计遵循高性能、高效率、高性价比的设计理念,构建飞行任务管理架构,将卫星自火箭起飞后的所有飞行任务划分为不同的飞行阶段,设计数十个程控事件,并进行程控功能、循环判定功能设计。全自主飞行设计减少了卫星对... 亚太6E卫星全自主飞行设计遵循高性能、高效率、高性价比的设计理念,构建飞行任务管理架构,将卫星自火箭起飞后的所有飞行任务划分为不同的飞行阶段,设计数十个程控事件,并进行程控功能、循环判定功能设计。全自主飞行设计减少了卫星对地面测控系统的依赖,具备更强自主飞行能力,首次实现了我国卫星全寿命周期自主飞行。文章介绍的全自主飞行设计,对全电推进卫星及自主运行卫星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太6E卫星 全自主飞行 全电推进 自主变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场智慧飞行区愿景与架构
15
作者 刘诗福 赵鸿铎 +1 位作者 郝航程 凌建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2,共8页
针对目前机场飞行区运行现状及管理使用的需求,结合《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和未来科技发展趋势,明确了机场智慧飞行区运行愿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诠释与梳理智慧飞行区的架构。智慧飞行区以智能物理要素为基础,以功能系统为支撑,组织... 针对目前机场飞行区运行现状及管理使用的需求,结合《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和未来科技发展趋势,明确了机场智慧飞行区运行愿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诠释与梳理智慧飞行区的架构。智慧飞行区以智能物理要素为基础,以功能系统为支撑,组织相关业务模块,最终保障运行愿景的实现。最后,系统分析了智慧飞行区在场面运行、设施管养、地勤服务、应急救援、能源保障方面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有效支撑智慧飞行区安全、效率、效益、环保的业务组织模式,对未来智慧飞行区的规划与应用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飞行 愿景 架构 功能系统 业务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介质飞行器出入水装置静液驱动二次调节系统设计和分析
16
作者 刘念 王飞 孙德文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5-141,共7页
为了研究跨介质飞行器出入水过渡过程,研制一套静液驱动出入水装置。针对跨介质飞行器出入水装置中多台液压马达高动态高速同步控制要求,以及高速运行中闭环转速控制与零转矩控制平稳切换等需求,分析比较马达一次侧调节和二次侧调节的... 为了研究跨介质飞行器出入水过渡过程,研制一套静液驱动出入水装置。针对跨介质飞行器出入水装置中多台液压马达高动态高速同步控制要求,以及高速运行中闭环转速控制与零转矩控制平稳切换等需求,分析比较马达一次侧调节和二次侧调节的控制特性,采用高动态、高性能的二次调节静液驱动方案,提出马达闭环转速控制与零转矩控制平稳切换的控制策略以及多台液压马达共轴同步控制算法,设计跨介质飞行器出入水装置二次调节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并对整个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出入水装置采用多台液压马达共轴同步驱动,能使跨介质飞行器模型以20 m/s的速度实现匀速出入水和自由出入水;马达二次调节液压和控制系统设计合理,满足跨介质飞行器出入水装置试验工况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介质飞行 出入水装置 液压马达 二次调节控制 控制模式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人工电场算法的城市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路径规划
17
作者 刘光才 金松鹏 +1 位作者 李章萍 刘百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8-244,共7页
针对城市场景下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eVTOL)路径规划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使用危险度栅格法进行三维城市空间建模,对选定型号的eVTOL飞行器,以航程、运行风险和高度变化为目标函数,结合飞行... 针对城市场景下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eVTOL)路径规划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使用危险度栅格法进行三维城市空间建模,对选定型号的eVTOL飞行器,以航程、运行风险和高度变化为目标函数,结合飞行器自身特性及环境限制,构建了多约束条件的载人eVTOL路径规划模型。然后,设计了一种改进人工电场算法(im-proved artificial electric field algorithm,IAEFA),在传统人工电场算法(artificial electric field algorithm,AEFA)的基础上增加了自适应库伦参数,并在库伦常数的计算中引入递减系数,以此进行仿真求解。实验结果显示,所构建的模型可以达到预期效果。使用改进算法进行路径规划的求解效果更优,相较传统粒子群算法和人工电场法,航程更短,高度变化更小且运行更为安全。最后,根据对照实验确定递减系数的取值,当递减系数取值为1.5时,改进算法的求解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中交通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 路径规划 改进人工电场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GMD网络的飞行器视觉避障仿真系统
18
作者 刘磊 侯悦民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30,共4页
为了减少微型飞行器(MAV)在视觉系统硬件需求方面的损耗,提高工作效率,利用Simulink仿真平台设计了一种飞行器视觉自主避障仿真系统。由LGMD神经网络对飞行器在虚拟世界获取的图像进行处理,输出的信息经模糊控制器推理后,得出飞行器实... 为了减少微型飞行器(MAV)在视觉系统硬件需求方面的损耗,提高工作效率,利用Simulink仿真平台设计了一种飞行器视觉自主避障仿真系统。由LGMD神经网络对飞行器在虚拟世界获取的图像进行处理,输出的信息经模糊控制器推理后,得出飞行器实际飞行过程中的期望偏航角。实验结果表明,整个视觉避障系统不仅能对即将发生碰撞的物体做出准确避障响应,还能使飞行器在复杂环境中能根据障碍物的局部分布情况自动选择安全的运动方向,躲避前方障碍物。研究结果为探索微型飞行器在自然环境中高效、可靠的避障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视觉 小叶巨型运动探测器 避障 Simulink仿真系统 飞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员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9
作者 熊曼辰 张越 《江苏商论》 2025年第1期124-129,共6页
随着中国“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的提出,中国航空业引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但制约民航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飞行员的短缺,而飞行员短缺的根本原因是培养成本高、培养周期长。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飞行员培养方式的分析比较,构建飞行... 随着中国“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的提出,中国航空业引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但制约民航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飞行员的短缺,而飞行员短缺的根本原因是培养成本高、培养周期长。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飞行员培养方式的分析比较,构建飞行员培养成本模型,计算飞行员培养成本,总结国内飞行员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与不足。针对目前飞行员培养环节中存在的多元化需求不足、实践风险问题以及培养过程中高成本问题等,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提高飞行员的培养质量,助力中国航空业飞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 校企合作 培训成本 民航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空间飞行对人速度感知特性的影响
20
作者 王笃明 张欣琦 +6 位作者 田雨 宋晓蕾 葛贤亮 王立东 赵瑞 孙宗晓 王春慧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25年第1期7-14,共8页
目的准确的速度感知对于人控交会对接、空间机械臂遥操作等任务的完成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开展在轨实验探究长期空间飞行对人速度感知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碰撞时间估计范式(TTC范式)开发实验软件,使用平板电脑进行刺激呈现,通过受试... 目的准确的速度感知对于人控交会对接、空间机械臂遥操作等任务的完成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开展在轨实验探究长期空间飞行对人速度感知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碰撞时间估计范式(TTC范式)开发实验软件,使用平板电脑进行刺激呈现,通过受试者在键盘上的按键反应数据来评估人的速度感知特性。通过地基实验,探究范式的可用性、可靠性,并量化分析重力内模型效应;通过空间站任务在轨实验,进一步考察长期空间飞行对人速度感知特性的影响。结果在地面1G环境下,TTC范式具有高重测信度(r>0.8),且平均偏差率、平均偏差率绝对值无练习效应。此外,地面实验发现相对于竖直向上的运动,竖直向下的运动被估计得更快(即按键时间提前),提示存在重力内模型效应。在空间飞行微重力环境下,平均偏差率、平均偏差率绝对值在3个阶段(飞行前、中、后)、7次测试间差异均不显著,表明在现有测试时间点及测试范式中未发现航天员速度感知能力的明显变化。然而,重力内模型效应(竖直向下与竖直向上的差异)在航天员入轨初期有消退的趋势。结论基于计算机屏幕的TTC估计范式,未发现长期空间飞行中人速度感知能力的显著变化,但微重力可能会减弱人脑重力内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重力 空间飞行 速度知觉 TTC范式 重力内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