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隧道技术治疗食管中下段隆起性病变24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彩凤 夏永华 +7 位作者 姬娟娟 秦蕾 韩宇 肖怀葱 赵润根 张利利 董良鹏 杨双梅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2-75,共4页
目的研究通过隧道技术治疗24例食管中下段隆起性病变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24例患者中,男7例,女17例,年龄40~69岁,平均(51.75±9.19)岁。常规给予超声内镜检查,使用常规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与材料,在距离食管隆起性... 目的研究通过隧道技术治疗24例食管中下段隆起性病变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24例患者中,男7例,女17例,年龄40~69岁,平均(51.75±9.19)岁。常规给予超声内镜检查,使用常规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与材料,在距离食管隆起性病变近端5.0 cm处开口,建立隧道直达病灶,对病灶进行剥离,记录切口方向、病变位置、病变起源、剥离的时间、肿物的大小、病理类型及并发症情况。术后放置胃肠减压管,分别于术后1、3、6及12个月复查胃镜。结果超声内镜显示有6例起源于黏膜下层,18例起源于固有肌层。24例患者病灶直径为0.6~3.5 cm,平均大小(1.34±0.64)cm,切除时间为30~100 min,平均52.42 min,病灶均完整切除,术后有3例出现纵膈、腹腔、皮下气肿,1周后自行吸收,未见明显穿孔,余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术后1、3、6及12个月复查胃镜,均未见复发。结论隧道技术治疗食管中下段隆起性病变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技术 内镜下经隧道黏膜剥离治疗 食管中下段隆起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内反穿刺吻合法在腔镜食管中下段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秦华龙 葛锦峰 +4 位作者 石壕屹 周开国 蒋东 郑世营 马海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24期33-36,40,共5页
目的探讨胸内反穿刺吻合法在全腔镜下行Ivor-Lewis手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接受全腔镜Ivor-Lewis术的食管中下段癌患者的资料,按照术中胸内吻合方式分为反穿刺吻合组(28例)和手工荷包吻合组(30例),分析胸... 目的探讨胸内反穿刺吻合法在全腔镜下行Ivor-Lewis手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接受全腔镜Ivor-Lewis术的食管中下段癌患者的资料,按照术中胸内吻合方式分为反穿刺吻合组(28例)和手工荷包吻合组(30例),分析胸内反穿刺吻合法在Ivor-Lewis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的适应证及安全性。结果 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无显著差异(P> 0. 05),反穿刺吻合组肿瘤位置较手工荷包吻合组低,手术时间较手工荷包吻合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术后吻合口瘘及狭窄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术后TNM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于肿瘤位于奇静脉弓下的食管中下段癌,全胸腔镜下选择反穿刺吻合法行Ivor-Lewis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中下段 胸内反穿刺吻合 IVOR-LEWIS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血清心肌酶和心电图变化评估食管中下段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剂量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刚 胡静 李红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3642-3645,共4页
目的观察食管中下段癌患者在不同三维适形放疗(3DCRT)剂量下血清心肌酶、心电图的变化,探讨血清心肌酶、心电图对3DCRT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3年7月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行3DCRT治疗的食管中下段癌患... 目的观察食管中下段癌患者在不同三维适形放疗(3DCRT)剂量下血清心肌酶、心电图的变化,探讨血清心肌酶、心电图对3DCRT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3年7月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行3DCRT治疗的食管中下段癌患者共30例,于放疗前、放疗剂量至40 Gy、放疗剂量至60 Gy时检测不同心脏照射体积(V30、V60)患者血清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并记录心电图异常发生情况。根据放疗过程中是否发生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将患者分为RIHD组和非RIHD组,比较两组血清cTnI、CK、CK-MB、LDH、AST、心电图异常发生率的差异。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心肌酶预测食管中下段癌3DCRT治疗中RIHD发生的价值。结果RIHD发病率为26.67%(8/30)。治疗过程中血清cTnI水平随放疗剂量和照射体积的增加有增高趋势(P<0.05),V60患者血清CK、CK-MB水平在放疗剂量达60 Gy时明显升高(P<0.05),血清LDH、AST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放疗剂量达60 Gy时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放疗前(P<0.05)。RIHD组血清cTnI、CK、CK-MB水平显著高于非RIHD组(P<0.05),LDH、AST水平与非RIHD组无明显差异(P>0.05),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非RIHD组(P<0.05)。ROC曲线分析血清心肌酶cTnI、CK、CK-MB预测食管中下段癌3DCRT治疗中RIHD发生均有较高价值,其中cTnI效能最高,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3(95%CI:0.823~1.000,P=0.000),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00%、95.24%、85.71%、90.91%。结论血清心肌酶cTnI、CK、CK-MB预测RIHD发生具有较高价值,结合临床心电图可做出正确判断,在食管中下段癌3DCRT治疗中动态监测血清心肌酶、心电图变化可辅助调整放疗策略,增加放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酶 心电图 食管中下段 三维适形放疗 放疗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中下段癌弓上吻合口瘘的原因及早期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磊 郑世营 +1 位作者 蒋东 汤金星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1期55-56,共2页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到中晚期,其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但术后并发症较多,术后吻合口瘘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国内资料显示吻合口瘘发生率2.6%-6.4%,病死率38.4%-53.6%,术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降低吻...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到中晚期,其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但术后并发症较多,术后吻合口瘘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国内资料显示吻合口瘘发生率2.6%-6.4%,病死率38.4%-53.6%,术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降低吻合口瘘病死率的关键,近年来由于围术期处理、外科技术的进步和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吻合口瘘 早期诊断 食管中下段 治疗 术后并发症 围术期处理 恶性肿瘤 手术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上腹右胸两切口食管中下段癌切除术置放胃管部位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5
作者 曾丽萍 李桂芳 +1 位作者 庞华容 唐丽琴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10年第6期503-504,512,共3页
目的:了解经上腹右胸两切口食管中下段癌切除术前不同的胃管置放部位对患者的不同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66例食管中下段癌切除术患者的术前胃管置放情况、有关术中护理操作及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相关资料。结果:术前137例胃管置放在右侧... 目的:了解经上腹右胸两切口食管中下段癌切除术前不同的胃管置放部位对患者的不同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66例食管中下段癌切除术患者的术前胃管置放情况、有关术中护理操作及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相关资料。结果:术前137例胃管置放在右侧鼻孔者(实验组)胃管脱出发生3例(2.2%)、调整胃管及置放营养管时间平均为60秒±43秒,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5%;而129例术前胃管置放在左侧鼻孔者(对照组)则分别为6例(4.7%)、120秒±67秒及8.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经上腹右胸两切口食管中下段癌切除术患者,如无特殊情况,术前应将胃管安置在右侧鼻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中下段 切除术 胃管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86例食管中下段癌Ivor lewis与Sweet手术方法临床经验总结 被引量:4
6
作者 郑君 《四川医学》 CAS 2012年第7期1194-1196,共3页
目的分析586例食管中下段癌患者行Ivor lewis与Sweet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取本院消化科于2006年3月~2011年3月间收治的586例食管中下段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及病理确诊,随机分为接受Ivor lewis手术治疗的治疗1组与... 目的分析586例食管中下段癌患者行Ivor lewis与Sweet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取本院消化科于2006年3月~2011年3月间收治的586例食管中下段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及病理确诊,随机分为接受Ivor lewis手术治疗的治疗1组与接受Sweet手术治疗的治疗2组各29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血流动力学、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治疗1组的手术时间长于治疗2组,P<0.0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组的手术出血量、SaO2与治疗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SBP,DBP,HR与治疗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治疗2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or lewis手术术后血流动力学较稳定且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心肺功能保护,但是其手术时间长于Sweet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中下段 Ivor LEWIS SWE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右胸入路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蔡恒 《实用癌症杂志》 2017年第11期1817-1819,共3页
目的探讨经右胸入路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20例食管中下段癌患者,均实施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按入路方式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经左胸入路,观察组经右胸入路。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留置胸管时间、... 目的探讨经右胸入路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20例食管中下段癌患者,均实施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按入路方式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经左胸入路,观察组经右胸入路。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留置胸管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清扫淋巴结数目(19.24±6.63)枚、肿瘤成功切除率(89.09%),均高于对照组[(11.24±4.63)枚、7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时间较对照组延长,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右胸入路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淋巴结清扫效果,可延长患者无瘤生存时间,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胸入路 食管癌根治术 食管中下段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胃右胸顶机械吻合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 被引量:2
8
作者 许洪宝 吴义平 +1 位作者 沈琦斌 严强 《浙江实用医学》 2002年第5期261-262,共2页
目的 探讨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手术径路、吻合部位及吻合方法。方法 对 1990年~ 1999年经右胸、上腹双切口行食管中下段癌 79例全胸段切除 ,并于右胸顶用吻合器行食管胃吻合术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无吻合口瘘及手术死亡。无吻合口... 目的 探讨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手术径路、吻合部位及吻合方法。方法 对 1990年~ 1999年经右胸、上腹双切口行食管中下段癌 79例全胸段切除 ,并于右胸顶用吻合器行食管胃吻合术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无吻合口瘘及手术死亡。无吻合口重度狭窄 ,仅出现 1例吻合口轻度狭窄 ,经扩张奏效。清扫胸腹相关淋巴结较为彻底。结论 此法可取得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效果 ,较颈部吻合并发症低 ,较经左胸食管床食管胃弓上吻合简便、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中下段 吻合器 吻合术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中下段鳞癌并发胃贲门平滑肌肉瘤1例报告
9
作者 李文智 禄韶英 +2 位作者 祁光裕 郑健宝 陶杰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71-,共1页
关键词 食管中下段 胃贲门 平滑肌肉瘤 鳞癌 食管鳞状细胞癌 幽门管 胃底贲门区 黏液变性 恶性间质肿瘤 胃左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中下段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与胸腔内吻合的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东峰 徐慧萍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8期94-94,共1页
目的:探讨食管中下段癌切除后吻合口位置的合理性选择。方法:回顾近10年手术治疗的食管中下段癌患者316例,其中颈部吻合230例,胸腔内吻合86例(主动脉弓上吻合23例,主动脉弓下吻合63例),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术后心肺... 目的:探讨食管中下段癌切除后吻合口位置的合理性选择。方法:回顾近10年手术治疗的食管中下段癌患者316例,其中颈部吻合230例,胸腔内吻合86例(主动脉弓上吻合23例,主动脉弓下吻合63例),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率:颈部吻合组低于胸腔内吻合组(P<0.05)。吻合口瘘的发生率:颈部吻合组高于胸腔内吻合组(P>0.05),亦可以无统计学意义。吻合口瘘死亡率:颈吻合组0,胸腔内吻合发生率高(P<0.05)。术后癌复发率:颈吻合术低于胸腔内吻合术(P<0.05)。结论:在解剖无明显变异影响,胃体长度适宜应尽可能选择颈部吻合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中下段 吻合口 并发症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右后外侧开胸加开腹治疗食管中下段癌的临床应用
11
作者 吕斌 杨春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7年第7期536-537,共2页
关键词 改良法 右后外侧开胸 开腹治疗 食管中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8例左胸后外切口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12
作者 王春燕 李美萍 金燕 《全科护理》 2014年第5期443-444,共2页
对98例病人行经左胸后外切口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术中巡回护士、器械护士密切配合手术。9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大出血;术后发生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2例,胃瘫2例,乳糜胸1例,经保守治疗治愈,发生气管食管瘘1例,经... 对98例病人行经左胸后外切口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术中巡回护士、器械护士密切配合手术。9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大出血;术后发生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2例,胃瘫2例,乳糜胸1例,经保守治疗治愈,发生气管食管瘘1例,经放入气管内支架(镍钛记忆合金)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胸后外切口 食管中下段癌根治 手术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中下段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诊断模型构建 被引量:2
13
作者 颜朝阳 徐同欣 +2 位作者 徐新建 尤杨 何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786-791,共6页
目的:探讨食管中下段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并构建诊断模型,为临床选择合理手术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食管癌根治术+三野淋巴结清扫的240例食管中下段鳞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 目的:探讨食管中下段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并构建诊断模型,为临床选择合理手术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食管癌根治术+三野淋巴结清扫的240例食管中下段鳞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术后病理分为颈部淋巴结转移组和颈部淋巴结无转移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诊断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240例食管中下段鳞癌患者中有62例(25.8%)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径、食管旁淋巴结转移、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和CT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是食管中下段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诊断模型为P=1/(1+exp(-(-3.764+0.361×肿瘤最大径+1.281×食管旁淋巴结转移+1.614×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1.155×CT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其阴性预测值为89.89%,阳性预测值为45.16%,准确度为78.33%。ROC曲线分析显示,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827(95%CI:0.767~0.886),约登指数为0.53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97%和82.02%。结论:肿瘤最大径、食管旁淋巴结转移、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和CT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是食管中下段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此为基础建立的诊断模型具有一定的临床运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中下段鳞癌 颈部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ROC 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S和CBCT在颈胸膜固定方式下食管中下段癌放疗中的临床应用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锋 倪峰 +4 位作者 蔡晶 赵季忠 刘媛媛 葛彬彬 储开岳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4期333-335,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联合应用红外定位系统(optical positioning system,OPS)、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和单纯应用CBCT在颈胸膜固定方式下在食管中下段癌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探讨OP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目的:通过比较联合应用红外定位系统(optical positioning system,OPS)、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和单纯应用CBCT在颈胸膜固定方式下在食管中下段癌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探讨OP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病理及影像学明确诊断食管中下段癌患者20例,分为单纯CBCT验证(对照组)及联合OPS、CBCT验证(观察组)。对每例患者在首次放射治疗时通过加速器上的激光灯进行摆位,先行千伏级CBCT扫描,后在同一体位下,通过调整患者体位使红外激光十字线与体表标记线对齐且使机房内OPS实时监控数据均在3 mm以内再行CBCT扫描,从而采集和比较每例患者在OPS和CBCT不同引导技术下摆位误差数据,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X、Y、Z轴方向上的摆位线性误差分别为(0.21±0.03)、(0.39±0.05)、(0.18±0.04)cm和(0.09±0.91)、(0.17±0.03)、(0.15±0.02)cm。两种验证方式在Z(腹背方向)方向摆位误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X(左右方向)及Y(头脚方向)方向摆位误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中下段癌患者使用颈胸热塑膜配合OPS技术可有效提高患者放疗中左右方向及头脚方向的摆位精确性,对于提高食管中下段癌颈胸膜摆位的精度及放射治疗工作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中下段 颈胸膜 红外定位系统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身二切口二野清扫治疗食管中下段癌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楼杨勇 罗清泉 徐旭东 《江西医药》 CAS 2008年第10期1050-1051,共2页
目的总结翻身二切口二野清扫治疗食管中下段癌的经验体会。方法2000年1月~2007年6月,对100例食管中下段癌患者施行翻身二切口二野清扫术,疗效满意,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全组住院死亡1例,发生并发症11例。结论翻身二切口二野清扫... 目的总结翻身二切口二野清扫治疗食管中下段癌的经验体会。方法2000年1月~2007年6月,对100例食管中下段癌患者施行翻身二切口二野清扫术,疗效满意,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全组住院死亡1例,发生并发症11例。结论翻身二切口二野清扫治疗食管中下段癌可以彻底切除肿瘤,防止残留,可以彻底清扫胸部及腹部淋巴结,胸部更好暴露减少胸部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了食管癌治愈率及远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身二切口 二野清扫 食管中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小切口技术应用于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红梅 《中国医药导刊》 2014年第3期408-409,共2页
目的:探讨胸部小切口技术在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为其临床研究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择共纳入50例入住我院确诊为食管中下段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相应处理... 目的:探讨胸部小切口技术在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为其临床研究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择共纳入50例入住我院确诊为食管中下段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相应处理后,观察组患者给予胸部小切口食管中下段癌根治切除术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112.7±60.2)ml、术后引流量(174.4±121.3)ml、术后引流时间(112.4±60.2)min、住院时间(8.9±1.2)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290.4±120.5)ml、术后引流量(318.6±132.6)ml、术后引流时间(290.6±120.5)min、住院时间(12.9±4.2)d,两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吻合口瘘、乳糜胸、肺部感染是患者发生的主要并发症,其中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2例,占8.0%,对照组患者发生并发症8例,占32.0%,两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小切口技术在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中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且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疗效均较传统治疗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小切口 食管中下段 根治术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管床管状胃食管主动脉弓上吻合在食管中下段癌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石建军 张志勇 《中外医学研究》 2012年第4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讨食管中下段癌经食管床管状胃食管主动脉弓上吻合的优越性。方法剖左胸先游离胃做成管状胃,经食管床主动脉弓后牵拉至主动脉弓上与食管吻合。结果本组60例一次性吻合成功,全组无吻合口瘘,无胸胃综合征,无咳嗽时反流。结论经食管... 目的探讨食管中下段癌经食管床管状胃食管主动脉弓上吻合的优越性。方法剖左胸先游离胃做成管状胃,经食管床主动脉弓后牵拉至主动脉弓上与食管吻合。结果本组60例一次性吻合成功,全组无吻合口瘘,无胸胃综合征,无咳嗽时反流。结论经食管床管状胃食管主动脉弓上吻合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术式,优点突出,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状胃食管吻合术 食管 食管中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腹腔镜Ivor-Lewis食管癌切除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晓平 曹英伟 +1 位作者 张华坤 杨丽兵 《实用癌症杂志》 2022年第8期1293-1295,1299,共4页
目的研究胸腹腔镜Ivor-Lewis食管癌切除术(MIILE)治疗食管中下段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6例食管中下段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开放Ivor-Lewis食管癌切除术(OILE)组、MIILE组,各43例。MIILE组采用MIILE治疗,OILE组采用O... 目的研究胸腹腔镜Ivor-Lewis食管癌切除术(MIILE)治疗食管中下段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6例食管中下段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开放Ivor-Lewis食管癌切除术(OILE)组、MIILE组,各43例。MIILE组采用MIILE治疗,OILE组采用OILE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肺功能及并发症。结果MIILE组术中出血量少于OILE组,住院时间短于OILE组,术后第1 s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高于OILE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OIL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中下段癌患者采用MIILE治疗损伤小、并发症少,可减轻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加快术后恢复,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的一种安全有效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中下段 胸腹腔镜Ivor-Lewis食管癌切除术 开放Ivor-Lewis食管癌切除术 肺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食管中下段异位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德民 徐巧玲 秦川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9期861-861,共1页
关键词 病例报告 影像学表现 超声诊断 食管中下段异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胸切口与右胸腹联合切口治疗在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牛忠山 《癌症进展》 2017年第5期531-533,558,共4页
目的对比左胸切口手术(Sweet术式)与右胸腹联合切口手术(Ivor-Lewis术式)治疗食管中下段癌的效果。方法选取中下段食管癌并进行手术的患者86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Sweet组(43例)和Ivor-Lewis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胸腔... 目的对比左胸切口手术(Sweet术式)与右胸腹联合切口手术(Ivor-Lewis术式)治疗食管中下段癌的效果。方法选取中下段食管癌并进行手术的患者86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Sweet组(43例)和Ivor-Lewis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住院时间、食管上切缘阳性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Sweet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Ivor-Lewis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明显少于Ivor-Lewis组(P﹤0.01);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weet组食管切缘阳性以中下段切缘为主,而Ivor-Lewis组以中段切缘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脓胸、乳糜胸、肺部感染、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Sweet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3.26%)高于IvorLewis组(18.6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1,P﹥0.05)。结论左胸切口手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右胸腹联合切口手术病灶视野暴露性较好,淋巴结清扫较彻底,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胸切口手术 右胸腹联合切口手术 中下食管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