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食管癌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从利 李晓红 +1 位作者 任丽 梅玫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0期1323-1325,共3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食管癌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食管癌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快速康复手术治疗组(观察组)30例,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实施手术,应用限制性输液管理模式,术中变温毯保温,术后采用硬膜外...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食管癌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食管癌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快速康复手术治疗组(观察组)30例,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实施手术,应用限制性输液管理模式,术中变温毯保温,术后采用硬膜外镇痛泵;常规手术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全麻实施手术,术后采用常规静脉镇痛泵.比较2组患者麻醉前、手术切皮时、标本取出时及术毕时的血清皮质醇及血糖水平,并观察术后拔管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切皮时、标本取出时和术毕各时点血糖及血清皮质醇水平均较麻醉前明显升高(P〈0.01),且均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各时点水平(P〈0.01);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切皮时、标本取出时及术毕时各时点血糖水平较麻醉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血清皮质醇均较麻醉前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减少(P〈0.05~P〈0.01);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理念在食管癌手术麻醉中的应用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外科手术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空肠逆插胃管胃液引流在食管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建秋 孙耀昌 +1 位作者 答作为 徐志飞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1996年第1期63-64,共2页
鼻胃管引流胃液常规应用于消化道手术,然对于需在术后较长时间内进行胃液引流者,病人对于鼻胃管难以长时间耐受,且增加了引发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危险。
关键词 食管外科手术 引流术 胃液 空肠逆插胃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食管手术15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单月宏 龚如岱 +1 位作者 洪志成 谢永明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15-215,共1页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 食管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右胸两种入路治疗胸中段食管鳞癌的手术评价 被引量:26
4
作者 罗孔嘉 傅剑华 +6 位作者 胡祎 戎铁华 林鹏 王欣 杨弘 郑斌 李永锋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60-1264,共5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胸中段食管癌手术治疗的入路多数为经左胸或右胸,两者各有优缺点。既往较少文献报道手术入路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本研究拟评价经左胸或右胸手术入路治疗胸中段食管鳞癌疗效的差异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 背景与目的:目前胸中段食管癌手术治疗的入路多数为经左胸或右胸,两者各有优缺点。既往较少文献报道手术入路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本研究拟评价经左胸或右胸手术入路治疗胸中段食管鳞癌疗效的差异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5年6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连续收治的胸中段食管鳞癌482例,按手术入路分为左胸组(350例)和右胸组(132例)。比较两组切除率、术后并发症、淋巴结清扫情况、复发转移模式、无病生存期、总体生存期的差异。结果:左胸组、右胸组根治性切除率分别是92.0%、92.4%(P=0.878),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35.4%、57.6%(P<0.001),平均清扫淋巴结分别为(11.8±6.6)枚和(16.3±8.0)枚(P<0.001)。左胸组、右胸组淋巴结总复发率分别是69.6%、51.1%(P=0.028),其中,纵隔淋巴结复发率分别是38.4%、15.6%(P=0.005)。左胸组、右胸组3年无病生存期分别为(22.92±0.74)个月、(25.09±1.22)个月(P=0.039)。结论:左胸入路手术操作较简便,并发症较少;右胸入路在减少淋巴结复发、提高无病生存率、总体生存率方面具有优势,能带来生存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外科手术 手术并发症 淋巴结清扫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手术入路治疗420例胸中段食管癌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5
5
作者 尤振兵 徐达夫 +3 位作者 朱卫国 嵇建 褚红军 郭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353-2356,共4页
目的:比较左胸和右胸入路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420例胸中段食管鳞癌患者,其中经左胸入路250例(左胸组),经右胸入路170例(右胸组),比较两种路径治疗食管癌的并发症、淋巴结清扫情... 目的:比较左胸和右胸入路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420例胸中段食管鳞癌患者,其中经左胸入路250例(左胸组),经右胸入路170例(右胸组),比较两种路径治疗食管癌的并发症、淋巴结清扫情况及生存率。结果:左胸组与右胸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5.2%和50.6%(P<0.001);平均淋巴结清扫为(10.6±1.4)枚和(14.0±2.3)枚(t=-17.48,P<0.001);纵隔淋巴结复发率为54.4%和45.3%(P=0.67);1、2、3年总生存率为74.8%、54.0%、41.2%和72.9%、59.4%、50.6%,(χ2=2.819,P=0.093);1、2、3年无病生存率为58.0%、46.0%、36.0%和64.1%、54.1%、46.5%(χ2=4.073,P=0.044)。结论:经右胸入路操作复杂,并发症较多,但可减少淋巴结复发,并提高无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外科手术 手术并发症 淋巴结清扫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中段食管鳞癌Ivor-Lewis手术后肿瘤复发19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陈钢 王洲 +1 位作者 刘相燕 刘凡英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6-99,共4页
背景与目的:近半数食管癌患者术后3年内出现肿瘤复发,但肿瘤复发的情况尚不完全清楚。本文旨在分析食管癌Ivor-Lewis手术后肿瘤复发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7~2001年接受Ivor-Lewis手术及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治疗的196例胸中... 背景与目的:近半数食管癌患者术后3年内出现肿瘤复发,但肿瘤复发的情况尚不完全清楚。本文旨在分析食管癌Ivor-Lewis手术后肿瘤复发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7~2001年接受Ivor-Lewis手术及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治疗的196例胸中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术后3年内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3年内96例(48.9%)患者肿瘤复发,平均复发时间为12.2个月。局部-区域性复发52例(54.1%),其中41例(78.8%)有纵隔淋巴结转移,仅8例(15.3%)患者单纯颈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包括血行转移伴局部-区域性复发10例)44例(45.8%),以肝、骨和肺转移为主,占88.6%(39/44)。手术后辅助放疗组的患者局部-区域性复发率(23.3%)低于未放疗组者(41.3%)(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3期和N1状态是术后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Ivor-Lewis手术后3年内约1/2的患者肿瘤复发,纵隔淋巴结、肝脏、骨和肺是主要的复发部位。手术后辅助放疗可以减少局部-区域性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外科手术 Ivor—Lewis手术 二野淋巴 结清扫 肿瘤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手术前肺功能试验与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21
7
作者 刘丽霞 胡振杰 赵钗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5-338,共4页
背景与目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是食管癌手术后的一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术前肺功能状况极大地影响医师对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而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国内外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 背景与目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是食管癌手术后的一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术前肺功能状况极大地影响医师对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而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国内外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食管癌术前传统肺功能试验与术后发生ARDS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2年的1488例行开胸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术前传统肺功能试验的三个主要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VV%)及其它因素如年龄、性别、术式、术前心功能、早期加强监护治疗等与术后发生ARDS的关系。结果:1488例患者中,49例术后发生ARDS。FEV1%、(FEV1/FVC)%、MVV%、年龄交互作用后与术后ARDS的发生明显正相关(P值分别为0.001,0.005,0.048);术前重度肺功能受损的49例患者中,术后随即入ICU32例,发生ARDS2例,ARDS发生率6.2%,术后回病房17例中发生ARDS5例,ARDS发生率29.4%。术后早期加强监护治疗能明显降低ARDS发生(P<0.05)。结论:传统肺功能试验与开胸术后ARDS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术后早期加强监护治疗是预防术后ARDS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外科手术 肺功能试验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活性及T淋巴细胞亚群评估食管癌围手术期细胞免疫变化规律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军业 戴淑琴 +4 位作者 叶文锋 龙浩 林鹏 李宝江 戎铁华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61-864,共4页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患者存在着细胞免疫功能抑制,测定T淋巴细胞核仁区的AgNOR活性及T淋巴细胞亚群,可以了解T淋巴细胞的免疫活性状态,对研究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动态观察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患者存在着细胞免疫功能抑制,测定T淋巴细胞核仁区的AgNOR活性及T淋巴细胞亚群,可以了解T淋巴细胞的免疫活性状态,对研究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动态观察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的活性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规律,研究细胞免疫机能状态及手术对食管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抽取75例健康人外周血和70例食管癌患者术前、术后第3天、术后第9天的外周血,利用KL型肿瘤免疫图像分析系统检测AgNOR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食管癌患者术前AgNOR活性[(5.5±0.8)%]明显低于健康人[(7.1±0.8)%](P<0.00),CD3+、CD3+CD4+无明显变化(P>0.05),CD4+CD25+、CD4+/CD8+明显上升(P<0.05),CD3+CD8+、CD8+CD25+亚群明显下降(P<0.00)。术后第3天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CD3+、CD3+CD4+与CD4+/CD8+最低,术后第9天最高;CD3+CD8+亚群、CD4+CD25+亚群、CD8+CD25+亚群则从第3天开始逐渐恢复,术后第9天最高。食管癌患者术后第9天CD3+、CD3+CD4+与健康人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CD3+CD8+与CD8+CD25+仍未恢复到健康人水平(P<0.05);CD4+CD25+仍明显高于健康人(P<0.00)。结论手术创伤引起食管癌患者暂时性细胞免疫抑制,但从第3天开始可观察到细胞免疫功能恢复,术后第9天继续恢复,但仍未恢复到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外科手术 核仁组成区 AgNOR/分离 提纯 T淋巴细胞/分离和提纯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胃并存食管癌手术消化道重建方式和手术入路的选择 被引量:1
9
作者 缪劲 张雷杨 +3 位作者 高岩 陈鑫 张爱平 郭子黄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653-654,共2页
目的:探讨残胃并存食管癌根治手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和手术入路。方法:40例根治手术中,有16例残胃并存食管下段癌均经左第七肋间胸腹联合切口入路,其中9例充分游离胃小弯侧及前次手术的吻合口而保留胃底血管,将残胃连同脾、胰尾移入胸腔... 目的:探讨残胃并存食管癌根治手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和手术入路。方法:40例根治手术中,有16例残胃并存食管下段癌均经左第七肋间胸腹联合切口入路,其中9例充分游离胃小弯侧及前次手术的吻合口而保留胃底血管,将残胃连同脾、胰尾移入胸腔内,行食管残胃吻合;4例为保留结肠中动脉的结肠代食管术;3例为单纯游离胃底保留前次手术未切断的胃左动脉主干直接行食管残胃胃底吻合。24例食管中上段癌均行结肠代食管术,其中19例为左进胸加上腹部联合切口入路结肠代食管术,左胸顶吻合11例,颈吻合8例,5例为右胸、腹部、左颈部三切口入路结肠代食管颈部吻合术,结肠进胸的入路均为胸骨后。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颈部吻合口瘘3例,经保守治疗愈合。结论:残胃并存食管癌根治手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和手术入路具有多样性,其中残胃并存食管下段癌行弓下吻合的除了结肠代食管外,其他的消化道重建方式也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且简化了手术操作过程,而残胃并存食管中上段癌由于食管切除较长,吻合位置较高仍以结肠代食管为最主要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食管/外科手术 残胃 消化道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营养管在食管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董铭锋 乔以泽 +2 位作者 尹纲 邹胜鲁 马胜军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1996年第4期209-211,共3页
520例食管,胃切除术后病人,随机分成两组。A组256例,B组264例。A组术后给静脉补液并间断给血浆,全血及白蛋白;B组术后第3天自十二指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监测体重,血浆蛋白及尿中尿素氮变化,结果表明两组存在明... 520例食管,胃切除术后病人,随机分成两组。A组256例,B组264例。A组术后给静脉补液并间断给血浆,全血及白蛋白;B组术后第3天自十二指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监测体重,血浆蛋白及尿中尿素氮变化,结果表明两组存在明显差异(P<0.01或P<0.05)。作者认为:经十二指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具有营养成分更符合生理需求,能更快地纠正机体的负氮平衡状态,费用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外科手术 十二指肠营养管 肠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8例食管结核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祝明华 施伟 王浩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第9期159-161,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结核的手术方式及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国内1998年1月1日~2011年9月30日所有文献报道过经手术治疗的食管结核病例107例以及笔者医院手术1例患者的诊治经过。本组病例共108例,其中行病变食管切除+胃食管吻合术73例,... 目的探讨食管结核的手术方式及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国内1998年1月1日~2011年9月30日所有文献报道过经手术治疗的食管结核病例107例以及笔者医院手术1例患者的诊治经过。本组病例共108例,其中行病变食管切除+胃食管吻合术73例,局部病灶清除术27例,开胸探查后关胸7例,食管狭窄环松解术2例。所有病例手术后都经过抗结核药物治疗6~18个月。结果本组病例全部治愈,术后随访3个月~20年均无复发。结论对于在术中确诊的食管结核患者,术前吞咽困难在1~2级者只需行局部坏死组织清除术,如吞咽困难在3~4级的,可加做食管狭窄环松解术。术后辅以抗结核治疗12个月,同样能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结核外科手术预后适应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式机械吻合术在食管外科中的应用
12
作者 张晓 许丽 +1 位作者 徐今宇 韩保卫 《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 1998年第1期42-43,共2页
改良式机械吻合术在食管外科中的应用张晓许丽徐今宇韩保卫我们自1995年1月~1996年12月利用改良式机械吻合术施行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共200例。改良式的食管、胃吻合法有操作简单、节省吻合时间、减少污染、防止吻合口瘘... 改良式机械吻合术在食管外科中的应用张晓许丽徐今宇韩保卫我们自1995年1月~1996年12月利用改良式机械吻合术施行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共200例。改良式的食管、胃吻合法有操作简单、节省吻合时间、减少污染、防止吻合口瘘及狭窄等优点。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外科手术 机械吻合术 食管肿瘤 贲门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支撑装置在食管和胆道外科的应用
13
作者 秦吉思 《临床外科杂志》 1996年第1期37-38,共2页
内支撑装置在食管和胆道外科的应用秦吉思综述申耀宗审校近年经内镜安置各种支撑架在食管和胆道疾病中显示了良好的效果。一、食管支撑架上中1/3段的食管癌通常在出现临床症状时外科手术往往已无能为力,据估计约15%~20%的进... 内支撑装置在食管和胆道外科的应用秦吉思综述申耀宗审校近年经内镜安置各种支撑架在食管和胆道疾病中显示了良好的效果。一、食管支撑架上中1/3段的食管癌通常在出现临床症状时外科手术往往已无能为力,据估计约15%~20%的进展期食管癌不得不考虑采用食管内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外科手术 胆道外科手术 内支撑装置
全文增补中
高龄食管癌外科治疗40例体会 被引量:1
14
作者 苏祥磊 卢森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第22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方法食管胃颈部吻合术6例,弓上吻合24例,弓下吻合7例。结果总切除率92.5%,术后并发症16例,病死2例,35例治愈出院。结论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明显增高,对高龄食管癌患者的手术应持既积极又慎...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方法食管胃颈部吻合术6例,弓上吻合24例,弓下吻合7例。结果总切除率92.5%,术后并发症16例,病死2例,35例治愈出院。结论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明显增高,对高龄食管癌患者的手术应持既积极又慎重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食管/外科手术 老年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吻合器行食管癌手术85例
15
作者 张玉平 杨茂璞 赵俊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0-11,共2页
作者采用吻合器行食管癌手术85例,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手术体会为:①食管断端的荷包缝合要可靠,吻合切割后应呈完整环形,吻合口处有组织外翻者,应缝合加以包埋。②食管断端应游离3cm左右,尽量多保留残端血供。③吻合时避免过度牵拉,缝... 作者采用吻合器行食管癌手术85例,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手术体会为:①食管断端的荷包缝合要可靠,吻合切割后应呈完整环形,吻合口处有组织外翻者,应缝合加以包埋。②食管断端应游离3cm左右,尽量多保留残端血供。③吻合时避免过度牵拉,缝钉应无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外科手术 吻合术 外科 外科器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食管癌外科治疗29例体会
16
作者 王朝敏 杨传平 +1 位作者 卢森 丁航宇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544-544,共1页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方法:食管胃颈部吻合术4例,弓上吻合18例,弓下吻合5例。结果:总切除率93.1%,术后发生并发症8例,病死1例,28例痊愈出院。结论: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和病死数明显增高,对高龄食管癌患者的手术应持既...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方法:食管胃颈部吻合术4例,弓上吻合18例,弓下吻合5例。结果:总切除率93.1%,术后发生并发症8例,病死1例,28例痊愈出院。结论: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和病死数明显增高,对高龄食管癌患者的手术应持既积极又慎重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食管/外科手术 老年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食管贲门癌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
17
作者 王献增 高文俊 +5 位作者 王太增 程林江 张晓军 付金书 李跃成 侯向生 《肿瘤防治杂志》 2003年第8期837-838,共2页
目的 :总结高龄食管贲门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 1989年 6月 - 2 0 0 0年6月 2 4 9例 >70岁高龄食管贲门癌病例手术治疗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高龄患者术前伴发病较多。手术切除率 97 2 % ,并发症发生率 5 1 0 ... 目的 :总结高龄食管贲门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 1989年 6月 - 2 0 0 0年6月 2 4 9例 >70岁高龄食管贲门癌病例手术治疗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高龄患者术前伴发病较多。手术切除率 97 2 % ,并发症发生率 5 1 0 %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80 6 %、4 0 5 %、2 9 1%。结论 :对高龄食管贲门癌患者外科治疗关键在于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做好术前准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外科手术 贲门肿瘤/外科手术 回顾性研究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前外侧开胸食管床全胃或结肠移植颈部吻合术2136例报告 被引量:9
18
作者 冯先富 张庆河 +2 位作者 刘炳学 刘几娥 杨业云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1996年第4期220-221,共2页
左前外侧开胸食管床全胃或结肠移植颈部吻合术2136例报告冯先富,张庆河,刘炳学,刘几娥,杨业云自1972年3月~1994年12月,采用左胸前外切口,切除胸段食管,将胃或结肠经食管床移植颈部吻合术2136例。经临床观察... 左前外侧开胸食管床全胃或结肠移植颈部吻合术2136例报告冯先富,张庆河,刘炳学,刘几娥,杨业云自1972年3月~1994年12月,采用左胸前外切口,切除胸段食管,将胃或结肠经食管床移植颈部吻合术2136例。经临床观察,该方法安全易行,术后生活质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外科手术 开胸术 切除术 吻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洗疗法治疗食管术后脓胸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建秋 孙耀昌 +5 位作者 答作为 徐志飞 陈海泉 高光强 赵学维 钟镭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1996年第2期79-81,共3页
本文介绍采用多途径冲洗疗法治疗12例食管术后脓胸,男9例,女3例,平均年龄57.7岁(41~69岁),除1例系食管囊肿外均为食管、贲门癌患者。左、右侧脓胸各6例,10例由吻合口瘘所致,2例由术后胸内积液继发感染所致。... 本文介绍采用多途径冲洗疗法治疗12例食管术后脓胸,男9例,女3例,平均年龄57.7岁(41~69岁),除1例系食管囊肿外均为食管、贲门癌患者。左、右侧脓胸各6例,10例由吻合口瘘所致,2例由术后胸内积液继发感染所致。本组采用生理盐水、甲硝唑、庆大霉素持续或间断经口服食管内冲洗,电视透视下或内窥镜引导鼻胃管经食管吻合口瘘口置入脓腔冲洗,B超或CT引导穿刺置细管冲洗,脓腔上下置管或单根“Y”型胸管或单根粗胸管内置细管冲洗等方式进行脓胸治疗,全组无一死亡,吻合口瘘平均愈合时间为19.7天(7~30天)。结果表明,食管术后脓胸,尤其是由吻合口瘘所致之脓胸,在充分引流、全身支持疗法的基础上,采用冲洗疗法可起到控制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洗疗法 食管外科手术 脓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段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术后瓣膜式吻合术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国明 宋立新 +1 位作者 董驹 李新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研究减少和避免食管-胃吻合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返流性食管炎等严重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的吻合方式。方法对5例食管下段癌,25例胃底贲门癌,1例Barretc食管行癌肿切除,食管-胃肌瓣胃腔内瓣膜式吻合术。其中食管下段癌行弓上吻合3... 目的研究减少和避免食管-胃吻合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返流性食管炎等严重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的吻合方式。方法对5例食管下段癌,25例胃底贲门癌,1例Barretc食管行癌肿切除,食管-胃肌瓣胃腔内瓣膜式吻合术。其中食管下段癌行弓上吻合3例,余28例均行弓下吻合。结果全组无近期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的发生,无进食梗噎、明显返酸、嗳气、烧心、胸痛诸症状的发生。术后8~14 d对20例患者行上消化造影,影像学表现吻合口处极象正常人的贲门管存在,通畅无狭窄;患者倒立位,亦无造影剂返流。术后14 d至1.5年对20例患者行吻合口上5 cm食管、吻合口、吻合口下5 cm的胃腔内测压及食管内24 h pH值的测定并行内镜检查,结果显示食管胃吻合口上方的压力明显高于吻合口下方,24 h食管pH值监测结果表明不存在病理性胃食管返流,胃镜检查20例患者吻合口上方的食管黏膜清亮、光洁,无潮红、充血、糜烂、溃疡等食管炎的征象发生。结论食管-胃肌瓣胃腔内瓣膜式吻合术是减少和避免食管-胃吻合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返流性食管炎等吻合口严重并发症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 食管下段癌 食管外科手术 食管-胃瓣膜式吻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