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2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经验启示 被引量:6
1
作者 杨辉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3-66,共4页
马克思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结合中国实际不断得到发展的过程就是中国化的过程,以改革开放为界可以分为两个大阶段。改革开放前是重"公平"的单一按劳分配阶段,改革开放后又经历了重"效率"的"多元"分配阶... 马克思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结合中国实际不断得到发展的过程就是中国化的过程,以改革开放为界可以分为两个大阶段。改革开放前是重"公平"的单一按劳分配阶段,改革开放后又经历了重"效率"的"多元"分配阶段以及"效率"和"公平"兼顾的分配阶段。每一阶段对经典收入分配理论都有重要突破和发展。这一历史进程带来的经验启示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精神实质;要实事求是,立足国情,切实联系中国的实际;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理论 历史进程 经验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解决收入不均衡问题研究
2
作者 张新昌 皮映良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6,共10页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但是仍存在发展不充分和收入不均衡的问题。收入分配方面出现的不均衡,降低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同时影响了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并阻碍了共同富裕的进程。因此,改...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但是仍存在发展不充分和收入不均衡的问题。收入分配方面出现的不均衡,降低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同时影响了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并阻碍了共同富裕的进程。因此,改革分配制度是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主要探讨了收入分配的决定因素和来源、资本主义的剥削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分配原则、收入分配的尺度与标准以及共产主义社会收入分配的设想等,处处彰显收入分配的公平正义价值追求。深入理解并运用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建构以人民为中心、以共同富裕为目的的分配制度,是解决收入分配不均衡问题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 收入分配不均衡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精髓及当代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于金凤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5-17,共3页
马克思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科学地阐明了分配的性质,明确指出了收入分配关系实质就是利益关系,提示了物掩盖下的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分配关系,系统论述了收入分配的对象是剩余产品;对我们启示是:分配制度要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收入分... 马克思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科学地阐明了分配的性质,明确指出了收入分配关系实质就是利益关系,提示了物掩盖下的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分配关系,系统论述了收入分配的对象是剩余产品;对我们启示是:分配制度要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收入分配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重视分配中公平问题,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收入 分配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两种不同的收入分配理论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海全 曹翔 《安康师专学报》 2002年第2期6-7,81,共3页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两种不同的收入分配理论。一种是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的按劳分配理论 ,另外一种是按生产要素所有制关系分配理论。只有在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里 ,才能实现单一的按劳分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实行按劳...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两种不同的收入分配理论。一种是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的按劳分配理论 ,另外一种是按生产要素所有制关系分配理论。只有在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里 ,才能实现单一的按劳分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收入分配 分配理论 按劳分配 生产要素 所有制 关系分析 分配制度 劳动价值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与时俱进
5
作者 刘奇 周晓阳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2-14,43,共4页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按劳分配。毛泽东强调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同时,坚决反对平均主义。邓小平在坚持生产力标准的前提下,提出"先富"、"后富"和"共同富裕"的思想。江泽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按劳分配。毛泽东强调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同时,坚决反对平均主义。邓小平在坚持生产力标准的前提下,提出"先富"、"后富"和"共同富裕"的思想。江泽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出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思想。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和"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新思想。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收入分配理论 按劳分配 与时俱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马克思主义视角看我国收入分配的理论和现实
6
作者 王梅 马泽茹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33-35,共3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日益富裕,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这不仅是因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而且也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当前,虽然分配制度不断完善,但其中仍有某些极为显著的问题值得注意。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日益富裕,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这不仅是因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而且也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当前,虽然分配制度不断完善,但其中仍有某些极为显著的问题值得注意。以马克思主义视域为着眼点,研究现阶段我国采取的分配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收入分配 理论与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下的中国收入分配问题分析
7
作者 苑雪芳 《中国财经信息资料》 2014年第24期12-16,共5页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党的十八大报...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两份报告正向指出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方向,同时也反向表明了我国目前在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配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党的十七大报告 中国 社会公平 收入分配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公平理论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发展与创新 被引量:1
8
作者 曹海峰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1期5-7,共3页
马克思收入分配公平理论,是马克思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产品所设想的一种分配模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和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将按劳分配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创造性地丰富了马克思... 马克思收入分配公平理论,是马克思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产品所设想的一种分配模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和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将按劳分配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创造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公平理论,为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增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收入分配公平理论 共同富裕 效率与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对策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许慎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51-52,共2页
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是当前尤其是金融危机后经济理论研究的热点。金融危机后重回马克思的热潮引来经济研究领域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收入分配理论的关注。以中等收入陷阱的一般概念入手,在马克思主义视角下重新分析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特... 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是当前尤其是金融危机后经济理论研究的热点。金融危机后重回马克思的热潮引来经济研究领域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收入分配理论的关注。以中等收入陷阱的一般概念入手,在马克思主义视角下重新分析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特殊性及原因并从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中探索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对策 马克思主义 分配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与人力资本持有者合作与分配理论——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理解与新思考 被引量:4
10
作者 崔驰 金喜在 盖蕾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36-238,共3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分配理论 人力资本 持有者 劳动力价值 合作 简单再生产 马克思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收入分配的理论要点 被引量:3
11
作者 韩晓明 贾康 《财政科学》 2018年第7期5-9,23,共6页
收入分配是经济领域的重要问题,也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对于收入分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不同时期,围绕不同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过思考和论述,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观点,包括社会再生产四环节理论、消费与分配关系理论... 收入分配是经济领域的重要问题,也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对于收入分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不同时期,围绕不同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过思考和论述,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观点,包括社会再生产四环节理论、消费与分配关系理论、社会再生产"按比例"规律、社会扣除理论、社会保障理论、相对贫困理论以及征收高额累进税、遗产税的主张等。本文把这些散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各部分的观点梳理出来,形成马克思主义关于收入分配的理论框架,以期为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收入分配改革提供基础性理论和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 收入分配 理论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对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创新与实践
12
作者 沈静波 何伟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年第1期16-17,共2页
收入分配历来是经济社会中关系每个社会成员切身利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特别是在现阶段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解决这一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党三代领导人吸纳了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思想,并进行了适合中国的... 收入分配历来是经济社会中关系每个社会成员切身利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特别是在现阶段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解决这一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党三代领导人吸纳了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思想,并进行了适合中国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事实证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党三代领导人在不同时期提出的我国收入分析理论和进行的创新,是非常正确的。本文在简述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基础上,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党三代领导人的收入分配的思想和进行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配 马克思主义 理论分析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解读中国劳资分配失衡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晓宁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8-36,共9页
自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就处于一种"被忽视"的境遇。本文以劳资分配为研究议题,结合当前中国劳资分配差距过大、劳资分配关系紧张的现实状况,认为用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解读中国劳资分配失衡问题很适时... 自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就处于一种"被忽视"的境遇。本文以劳资分配为研究议题,结合当前中国劳资分配差距过大、劳资分配关系紧张的现实状况,认为用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解读中国劳资分配失衡问题很适时,而且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对于中国劳资分配失衡的进一步改革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本文还从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基本观点出发,提出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对于当前劳资分配失衡问题的改革启示,以平抑劳资分配差距和协调劳资分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 劳资分配失衡 收入分配不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理论的贡献 被引量:2
14
作者 熊吕茂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5-9,共5页
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特点和发展变化,创立了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原则为核心内容的按劳分配理论,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按劳分配学说。
关键词 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 按劳分配理论 社会主义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田家官 《管理学刊》 2014年第6期15-21,51,共8页
马克思主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主要研究生产要素分配的性质,以及不同生产要素分配方式的形成条件、作用和影响。苏联与东欧国家的改革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的科学性。学习这... 马克思主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主要研究生产要素分配的性质,以及不同生产要素分配方式的形成条件、作用和影响。苏联与东欧国家的改革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的科学性。学习这一理论,有助于人们增强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自觉性,有助于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生产要素分配理论 公有制 私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探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明森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F07期106-108,123,共4页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 ,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 ,创造性的形成了具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建设理论。本文着重就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和论证 ,以体现中国共产党对社会...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 ,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 ,创造性的形成了具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建设理论。本文着重就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和论证 ,以体现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理论所作的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个人收入 分配理论 形成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对发达国家收入分配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钟棣 《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26-30,共5页
介绍、评述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者对发达国家工资收入降低和收入差距日趋扩大等问题研究后得出来的新解释和新观点,有助于我们观察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一些OECD国家吉尼系数随GDP的增长而上升的U型假设在他们的研究中得到... 介绍、评述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者对发达国家工资收入降低和收入差距日趋扩大等问题研究后得出来的新解释和新观点,有助于我们观察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一些OECD国家吉尼系数随GDP的增长而上升的U型假设在他们的研究中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达国家 收入分配问题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收入差距 吉尼系数 经济发展状况 GDP 新观点 问题研究 扩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经验启示——以收入分配理论创新为例
18
作者 鲁霞飞 《世纪桥》 2013年第14期62-63,共2页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在中国不同阶段的国情、世情等情况下,为了适应本土化需要,我们国家在新的实践中不断进行着理论的创新,这一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过程。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中国发挥作用,展示生命力,体现应...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在中国不同阶段的国情、世情等情况下,为了适应本土化需要,我们国家在新的实践中不断进行着理论的创新,这一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过程。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中国发挥作用,展示生命力,体现应有的价值。本文主要从新中国成立,按劳分配理论在中国不断与时俱进,适应实践的变化,显示出生命力的角度展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创新 收入分配制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回归和创新--学习十六大报告中关于分配问题的论述
19
作者 许明达 《特区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36-39,共4页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我国目前的分配问题作了精确的论述。它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又切合中国的实际。这些论述进一步清除了传统社会主义的空想,切切实实地反映了生产力的要求和劳动者的意愿,本身就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典范。 ... 党的十六大报告对我国目前的分配问题作了精确的论述。它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又切合中国的实际。这些论述进一步清除了传统社会主义的空想,切切实实地反映了生产力的要求和劳动者的意愿,本身就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典范。 一、资本参与分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回归,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分配理论 十六大报告 社会主义制度 人民利益 按劳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理论的贡献
20
作者 熊吕茂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14-16,21,共4页
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特点和发展变化,创立了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原则为核心内容的按劳分配理论,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按劳分配学说。
关键词 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 按劳分配理论 社会主义社会 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