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关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重建的反思 |
董彩云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发展的简要回顾及评价 |
张越
|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3
|
新世纪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述评 |
陈峰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4
|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教育史研究 |
周采
|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
2009 |
1
|
|
5
|
历史唯物主义永远是我们党的理论指南,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灵魂和精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讲话精神 |
王伟光
|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
2020 |
1
|
|
6
|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多维向度与发展空间——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与历史》读后 |
董国强
|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7
|
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成就的系统检阅——评陈其泰主编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成就》 |
孟祥才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8
|
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学科整合与理论建构——第二届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坛综述 |
曹守亮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CSSCI
|
2014 |
0 |
|
9
|
从《史学要论》到《历史哲学教程》——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初步发展 |
周励恒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10
|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学术化与宏观化——兼评《唯物史观与历史科学》 |
张旗
赵会可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0 |
|
11
|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轨迹浅析 |
徐成发
|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7 |
1
|
|
12
|
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杰出贡献 |
瞿林东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2 |
1
|
|
13
|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贡献 |
周振刚
|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14
|
遵循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思维规律 开创世界史研究新局面 |
卢文中
|
《史学月刊》
|
1984 |
0 |
|
15
|
历史研究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记贵州省史学会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座谈会 |
康健文
|
《贵州社会科学》
|
1982 |
0 |
|
16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史”论述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原创性贡献 |
田天亮
|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
2022 |
0 |
|
17
|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启示 |
张笑龙
|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0 |
|
18
|
开展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座谈会发言摘要) |
白寿彝
何兆武
刘家和
齐世荣
瞿林东
沈仁安
张文杰
王瓘
陈启能
|
《世界历史》
|
1983 |
7
|
|
19
|
《史学理论研究》三十年:构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新形态的三十年 |
于沛
|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9
|
|
20
|
20世纪前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三题 |
叶建
王平
|
《高校理论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