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重建的反思
1
作者 董彩云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67,共11页
20世纪80年代围绕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重建的讨论是史学界的一次重要学术争鸣。这场讨论是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背景下,史学界为厘清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资源和实践上的得失、确立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史学发展的指导进行... 20世纪80年代围绕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重建的讨论是史学界的一次重要学术争鸣。这场讨论是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背景下,史学界为厘清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资源和实践上的得失、确立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史学发展的指导进行的努力,对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史学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站在今天的角度反思,这场学术争鸣在当时有其不可或缺的创获,譬如历史发展动力和历史创造者问题的讨论挑战了阶级斗争史观的唯一性,史学的社会功能和学术价值得到更全面理性的认识等。但讨论对唯物史观所做的正本清源工作不够彻底,意识形态因素与思想解放程度对史学方法探讨有所制约等时代局限,表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重建工作尚未完成。从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历程来看,8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反思、打击了极端意识形态化,推动了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重获新生、恢复学术活力,其历史价值不容抹杀,但对此前唯物史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遗产未能较好吸收。未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研究的确立,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构建基于中国本土经验的历史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史学 20世纪80年代史学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 唯物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发展的简要回顾及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张越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0-54,共5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成就,是史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梳理这一理论的发展过程,总结经验教训,对于促进当代中国史学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唯物史观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 21世纪中国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述评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峰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7-116,共10页
当下的史学理论与史学史领域呈现一种分化多元、遍地开花的局面,各种理论、各派史学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关注和探讨,且研究规模和水准都有大幅提升。其中,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和史学史作为一个基本论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 史学史研究 述评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教育史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周采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33-36,53,共5页
教育史研究当然要搜集材料,但史料并不是史学,最后赋予史料以生命的或者使史料成为教育史学的,是要靠教育史家的思想。任何一种教育史叙述或解说,不可避免地是根据某种哲学的前提假设出发的。本文试图从教育史研究前提假设的视角,探讨... 教育史研究当然要搜集材料,但史料并不是史学,最后赋予史料以生命的或者使史料成为教育史学的,是要靠教育史家的思想。任何一种教育史叙述或解说,不可避免地是根据某种哲学的前提假设出发的。本文试图从教育史研究前提假设的视角,探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对于当代中国教育史研究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 教育史研究 前提假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唯物主义永远是我们党的理论指南,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灵魂和精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讲话精神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伟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20年第4期3-34,共32页
各位代表:大家好!今天我们主办的第五届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坛开幕了。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中国社会历史形态与历史发展的规律性、阶段性。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思想通史》编委会决定,此次论坛与天津滨海新区中华思想研究... 各位代表:大家好!今天我们主办的第五届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坛开幕了。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中国社会历史形态与历史发展的规律性、阶段性。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思想通史》编委会决定,此次论坛与天津滨海新区中华思想研究院共同主办,还有十几家单位提供支持。在此,谨对各家支持单位,对各位与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讲七点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 天津滨海新区 中华思想 社会历史形态 历史唯物主义 党的理论 重要讲话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多维向度与发展空间——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与历史》读后
6
作者 董国强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5-58,共4页
《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一书,是美国著名的左翼学者阿里夫·德里克的成名著之一。在该书中,作者试图通过对1920年代后期至1930年代前期“中国社会史论战”的研究.探究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解释... 《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一书,是美国著名的左翼学者阿里夫·德里克的成名著之一。在该书中,作者试图通过对1920年代后期至1930年代前期“中国社会史论战”的研究.探究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解释的起源及其性质.阐明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中国历史时所面对的问题.并考察他们对当时中国的革命性变革的专注是如何塑造了他们处理理论和历史问题的方式。如果从哲学的高度加以归纳,作者关注的理论问题还可以归结为“存在与意识”、“理论与实践”、“政治与学术”、“革命与历史”的辩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 史学 发展空间 阿里夫·德里克 《革命与历史》 书评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成就的系统检阅——评陈其泰主编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成就》
7
作者 孟祥才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5-127,共3页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 陈其泰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共产党领导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主编 统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学科整合与理论建构——第二届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坛综述
8
作者 曹守亮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CSSCI 2014年第1期351-360,共10页
2014年7月26-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二届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建设"。来自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北京大学、中国人民... 2014年7月26-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二届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建设"。来自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40余家科研院所和高校的7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论坛 学科整合 唯物史观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史研究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史学要论》到《历史哲学教程》——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初步发展 被引量:4
9
作者 周励恒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3-50,共8页
李大钊的《史学要论》和翦伯赞的《历史哲学教程》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发展史上两部里程碑式的著作,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史学要论》诞生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初期,《历史哲学教程》问世于中国社会史大论战之后的抗战初期。... 李大钊的《史学要论》和翦伯赞的《历史哲学教程》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发展史上两部里程碑式的著作,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史学要论》诞生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初期,《历史哲学教程》问世于中国社会史大论战之后的抗战初期。由于写作时代背景的不同,对马克思主义研究和认识的差异,两部著作具有不同的面貌和特点。从《史学要论》到《历史哲学教程》,反映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从奠基到充实、从学理阐释到参与社会改造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 史学要论》 《历史哲学教程》 李大钊 翦伯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学术化与宏观化——兼评《唯物史观与历史科学》
10
作者 张旗 赵会可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39-43,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 ,马克思主义史学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理论问题 ,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建构学术化与宏观化的具体表现 ,也是中国当代史学发展的重要问题。《唯物史观与历史科学》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 学术化 宏观史观 唯物史观 历史科学 庞卓恒 《唯物史观与历史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轨迹浅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成发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1期105-108,共4页
新中国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研究走过了一段曲折上升的道路,经历了两个历史时期,六个阶段,其中,既有辉煌的成绩,又有不少的经验教训。认真回顾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总结成绩和经验,对于肯定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史... 新中国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研究走过了一段曲折上升的道路,经历了两个历史时期,六个阶段,其中,既有辉煌的成绩,又有不少的经验教训。认真回顾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总结成绩和经验,对于肯定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成果、基本特色等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对于21世纪我国史学理论的建设及其健康发展,也不无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 研究成果 史学理论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杰出贡献 被引量:1
12
作者 瞿林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6期73-78,共6页
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毛泽东同志关于史学工作的理论和关于中国历史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杰出贡献。
关键词 史学工作 毛泽东同志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 杰出贡献 历史遗产 中国共产党 中国历史 中国革命 民族战争 革命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贡献
13
作者 周振刚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75-79,共5页
李大钊是我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奠基人。他早年就学于北洋政法专门学校,后赴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专攻政治。他对政治学、社会学均有相当的造诣,然而在学术上成就卓著的是史学,对史学理论的贡献最大。本世纪初,... 李大钊是我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奠基人。他早年就学于北洋政法专门学校,后赴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专攻政治。他对政治学、社会学均有相当的造诣,然而在学术上成就卓著的是史学,对史学理论的贡献最大。本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但是,在史学领域内,无论东、西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科学 李大钊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 唯物史观 学校 史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 历史研究 日本 实证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遵循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思维规律 开创世界史研究新局面
14
作者 卢文中 《史学月刊》 1984年第5期3-10,共8页
一历史研究是对历史的认识,从古至今历史研究的发展就是历史家认识的发展史。如何开创世界史研究的新局面,涉及我们的认识能力。史学发展规律表明,任何时代历史研究成为反映时代的强音,莫不是史学理论思维的发展。中国史研究在我国有良... 一历史研究是对历史的认识,从古至今历史研究的发展就是历史家认识的发展史。如何开创世界史研究的新局面,涉及我们的认识能力。史学发展规律表明,任何时代历史研究成为反映时代的强音,莫不是史学理论思维的发展。中国史研究在我国有良好的牢固基础。中国史的资料浩如烟海,研究某一问题时,俯拾即是;从古至今的史学著作,为数之多,可谓汗牛充栋。在开创历史研究新局面方面,中国史较之世界史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占有大量的详细的资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研究 史学 中国史研究 世界史研究 发展史 史学 开创新局面 理论思维 史料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研究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记贵州省史学会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座谈会
15
作者 康健文 《贵州社会科学》 1982年第5期72-73,共2页
一九八二年七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贵州省史学会在贵阳召开了一次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座谈会。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和有关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学术刊物及出版部门的史学工作者和编辑人员三十余人参加了会议,对近年历史研究中的某些倾向... 一九八二年七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贵州省史学会在贵阳召开了一次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座谈会。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和有关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学术刊物及出版部门的史学工作者和编辑人员三十余人参加了会议,对近年历史研究中的某些倾向和有关方法论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致强调了当前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重要性,在历史科学的指导思想和研究目的问题上统一了认识。与会同志回顾了六十年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发展历程,充分肯定了我国史学工作者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研究历史取得的成果。同志们一致认为,粉碎“四人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研究 西方史学理论 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 学术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 史学工作者 史学 历史科学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史”论述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原创性贡献
16
作者 田天亮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第3期38-44,共7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围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历史本体、历史价值、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围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历史本体、历史价值、历史认定、历史方法、历史教育等多重向度系统回答了什么是历史、如何对待历史、怎样学习和研究历史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准确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重要论述的理论内涵、时代价值,深入探讨其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重要贡献,对于我们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引领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四史”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 原创性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启示
17
作者 张笑龙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123-128,共6页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有着诸多启示。从历史事实出发,客观地认识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这是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前提。从“整体”上认识中国近现代史,可以帮助学生对此段历史中的政治变革、经济发展以...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有着诸多启示。从历史事实出发,客观地认识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这是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前提。从“整体”上认识中国近现代史,可以帮助学生对此段历史中的政治变革、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演变等多个方面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而重视人民群众在近现代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则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史与国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 中国近现代史 历史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座谈会发言摘要) 被引量:7
18
作者 白寿彝 何兆武 +6 位作者 刘家和 齐世荣 瞿林东 沈仁安 张文杰 王瓘 陈启能 《世界历史》 1983年第3期5-11,共7页
1983年2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邀请北京部分史学工作者就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研究问题举行座谈。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 史学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历史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研究所 史学 历史唯物主义 座谈会 历史科学
原文传递
《史学理论研究》三十年:构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新形态的三十年 被引量:9
19
作者 于沛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21,共4页
2017年是《史学理论研究》(《史学理论》)创刊30周年。《史学理论研究》的30年,是与当代中国历史科学同呼吸、共命运,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脉搏一起跳动的30年。透过《史学理论研究》30年刊发的文章,可以清晰地看到它30年发展轨迹... 2017年是《史学理论研究》(《史学理论》)创刊30周年。《史学理论研究》的30年,是与当代中国历史科学同呼吸、共命运,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脉搏一起跳动的30年。透过《史学理论研究》30年刊发的文章,可以清晰地看到它30年发展轨迹的一条主线,即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构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新形态。其主要内容是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指导地位,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构建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 史学理论研究 三十年 形态 马克思主义学说 当代中国 中国社会发展 历史科学
原文传递
20世纪前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三题 被引量:1
20
作者 叶建 王平 《高校理论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2-46,共5页
在近代史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20世纪前期马克思主义史家作为中国史学发展的一股新生力量,对有关重大史学理论问题如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史料考证与历史解释的关系、史学在新时代的经世致用等,进行了积极的探讨,革新了旧的史学理论,... 在近代史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20世纪前期马克思主义史家作为中国史学发展的一股新生力量,对有关重大史学理论问题如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史料考证与历史解释的关系、史学在新时代的经世致用等,进行了积极的探讨,革新了旧的史学理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传播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 史学的定位 史料考证 历史解释 史学的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