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5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术期综合护理在Evans跟骨延长术治疗儿童特发性痛性扁平足中的应用
1
作者 刘飞艳 董海妹 程宁宁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22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围术期综合护理在Evans跟骨延长术治疗儿童特发性痛性扁平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1年3月1日~2023年3月31日作为病例抽样时间,选取于足踝外科诊治的特发性痛性扁平足患儿80例,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围术期综合护理在Evans跟骨延长术治疗儿童特发性痛性扁平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1年3月1日~2023年3月31日作为病例抽样时间,选取于足踝外科诊治的特发性痛性扁平足患儿80例,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围术期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足功能评分[采用美国足踝医师学会制定的后足评分系统(ACFAS)]、放射学参数、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ACFAS中主观、客观评分均高于术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6个月,两组距舟覆盖角、正位根骨距骨角、根骨倾斜角及正位距骨第一跖骨角均优于术前(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在特发性痛性扁平足患儿实施Evans跟骨延长术期间开展围术期综合护理,既能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又能更好地恢复足部功能,护理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ans跟骨延长术 儿童 特发性痛性扁平足 围术期 综合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骨片结合泰勒空间支架截骨延长术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并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余卓安 高峻青 +1 位作者 王朝辉 詹晓欢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3173-3179,共7页
【目的】探讨生骨片(由煅自然铜、苏木、降香、三七、知母、地黄、地龙、龙骨等组成)结合泰勒空间支架截骨延长术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并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2年9月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73例开放性胫骨骨折... 【目的】探讨生骨片(由煅自然铜、苏木、降香、三七、知母、地黄、地龙、龙骨等组成)结合泰勒空间支架截骨延长术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并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2年9月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73例开放性胫骨骨折并骨缺损(骨缺损超过4 c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使用生骨片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接受泰勒空间支架截骨延长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生骨片结合泰勒空间支架截骨延长术治疗,直至骨愈合。比较2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临床治疗效果、影像学总有效率、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临床治疗效果和影像学总有效率方面,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临床优良率和影像学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37/37)、100.00%(3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30/36)、86.11%(31/36),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骨折愈合时间方面,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1.47±0.77)个月,较对照组的(14.42±1.40)个月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术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51%(5/3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89%(1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骨片结合泰勒空间支架截骨延长术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并骨缺损,能显著促进骨折愈合,提高骨搬运和成骨矿化速度,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戴架时间,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胫 泰勒空间支架 骨延长术 缺损 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骺端潜行截骨延长术矫正肢体短肢畸形 被引量:11
3
作者 曾祥伟 蒋卫平 +7 位作者 韦冰丹 黄克 奚学明 杨晓明 冼伟 古松 孙达准 黄永栋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 介绍一种新的治疗肢体短肢畸形手术方法。方法  1985年 3月~ 2 0 0 0年 10月 ,应用自行研制的“针锯”和“多平面双轨多功能延长器”对 2 88例下肢不等长患者的肢体 ,采用干骺端潜行截骨延长方法进行延长 ,矫正短肢畸形。男 16 ... 目的 介绍一种新的治疗肢体短肢畸形手术方法。方法  1985年 3月~ 2 0 0 0年 10月 ,应用自行研制的“针锯”和“多平面双轨多功能延长器”对 2 88例下肢不等长患者的肢体 ,采用干骺端潜行截骨延长方法进行延长 ,矫正短肢畸形。男 16 1例 ,女 12 7例。年龄 12~ 2 9岁 ,平均 2 1.3岁。其中延长胫骨上干骺端 2 6 8例 ,股骨下干骺端 16例 ,胫骨下干骺端 4例。结果  2 88例肢体分别延长 3.0~ 11.5 cm,延长时间 2 4~ 96天 ,平均 4 7天。全部短缩肢体获得预期延长度。延长第 2周 ,延长间隙中有骨痂形成和骨膜反应 ,6~ 8个月延长骨与断端完全达骨性结合。全部患者均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及骨不连等并发症。经 5个月~ 8年随访 ,延长处均骨性愈合 ,膝、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下肢干骺端潜行截骨延长方法安全可靠 ,无骨不连 ,骨萎缩等并发症 ,术后不需要作内固定和植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短肢畸形 干骺端 潜行截 骨延长术 关节功能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双侧胫骨延长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斌 张义生 夏和桃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14-216,共3页
目的 探讨改良双侧胫骨延长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1997年 5月~ 2 0 0 0年 5月对 32例患者行双侧胫骨延长达到增高目的 ,其中 8例伴膝内翻。手术为胫骨结节下 1.0 cm处骨膜下横形截断胫骨 ,腓骨于外踝上 10 cm水平处横形截断 ,胫骨内... 目的 探讨改良双侧胫骨延长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1997年 5月~ 2 0 0 0年 5月对 32例患者行双侧胫骨延长达到增高目的 ,其中 8例伴膝内翻。手术为胫骨结节下 1.0 cm处骨膜下横形截断胫骨 ,腓骨于外踝上 10 cm水平处横形截断 ,胫骨内置入带锁髓内钉 ,近端上锁 ,小腿外置延长器 ,每日缓慢牵伸延长胫骨 ,达到预期延长目的后 2周拆除延长器 ,同时带锁髓内钉远端上锁 ,延长段骨质完全愈合约 1年后取出带锁髓内钉。结果  32例术后双侧胫骨延长 3.5~ 12 .0 cm,平均 8.5 cm,延长时间为 5 3~ 180天 ,平均 12 8天 ,延长段骨痂生长时间为12 0~ 2 70天 ,平均 180天 ,随访 1~ 3年 ,患者在增高高度、步态及关节活动度等方面满意率达 98%。结论 改良后的双侧胫骨延长术 ,胫骨骨质愈合时间缩短 ,并发症少 ,可同时矫正膝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延长术 带锁髓内钉 治疗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延长术中的骨钙素和胰岛素样因子-Ⅰ含量变化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兵 刘贻运 +1 位作者 郑介柏 袁士翔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67-269,共3页
目的 :测定骨延长术中的骨钙素和胰岛素样因子 -Ⅰ的含量变化 ,探讨其在骨损伤愈合中的作用。方法 :将 3 2只成年狗随机分为 5组 ,用Ilizarov外固定架行胫骨延长术 ,每天延长 1mm ,延长段为实验区 ,对侧胫骨相应部位为对照区 ,分别于术... 目的 :测定骨延长术中的骨钙素和胰岛素样因子 -Ⅰ的含量变化 ,探讨其在骨损伤愈合中的作用。方法 :将 3 2只成年狗随机分为 5组 ,用Ilizarov外固定架行胫骨延长术 ,每天延长 1mm ,延长段为实验区 ,对侧胫骨相应部位为对照区 ,分别于术后第 2、4、6、8、12周取材 ,测定骨钙素、胰岛素样因子 -Ⅰ的含量。结果 :实验区的骨钙素含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多 ,但明显低于对照区 ,P <0 .0 5 ;而胰岛素样因子 -Ⅰ与对照区比无明显差别。结论 :不同时期不同的非胶原蛋白骨生长因子含量可能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延长术 钙素 胰岛素样因子-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骨延长术治疗外踝开放性骨缺损 被引量:4
6
作者 韦健 容安 +1 位作者 周建飞 洪定钢 《中医正骨》 2016年第10期62-63,66,共3页
目的:探讨腓骨延长术治疗外踝开放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5例车祸导致的外踝开放性骨缺损患者。男3例,女2例;年龄18~45岁,中位数35岁;均合并韧带及皮肤软组织严重创伤、下胫腓骨联合分离及踝关节脱... 目的:探讨腓骨延长术治疗外踝开放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5例车祸导致的外踝开放性骨缺损患者。男3例,女2例;年龄18~45岁,中位数35岁;均合并韧带及皮肤软组织严重创伤、下胫腓骨联合分离及踝关节脱位。入院后均急诊行清创探查、踝关节复位、下胫腓联合稳定、外固定架固定及负压封闭引流术。待创面完全愈合或接近完全愈合时在下胫腓联合上方12~15cm处截断腓骨,安装延长外支架,1周后开始以每天1mm的速度(分4次操作,每次0.25mm)将腓骨向远端延长。腓骨延长术后2个月拆除外固定架,待患侧腓骨远端与健侧一致后停止延长,X线片示截骨间骨痂生长较好时拆除延长架,开始行中药薰洗和患侧踝关节主动屈伸、内外翻练习。观察随访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36个月,中位数21个月。术后6个月时所有患者均能脱拐行走,踝关节屈伸活动基本恢复正常。至随访结束时,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患侧踝关节外观及内外翻角度均与健侧无差异,踝关节屈伸、内外翻、下蹲、跑步及体力劳动时均无明显不适,踝关节水平侧方移动及前后移动阴性;X线片示踝穴间隙与健侧相同,外踝形状良好,无距骨磨损、骨吸收及关节炎征象。结论:对于外踝开放性骨缺损,采用腓骨延长术可重建外踝结构、恢复踝关节稳定性和活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损伤 外踝 骨延长术 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延长术治疗儿童双下肢肢体不等长畸形 被引量:3
7
作者 彭丹 张湘生 +2 位作者 黎志宏 张庆 孙材江 《中国医学工程》 2005年第3期293-295,共3页
目的探讨骨延长术治疗儿童双下肢不等长的手术方法和经验.方法应用单侧双臂外固定与髓内骨延长术治疗儿童双下肢不等长36例,下肢短缩长度为3~27 cm,平均11 cm.结果36 例患儿骨延长4~30 cm,平均延长11 cm,合并成骨畸形者同时得到纠正.... 目的探讨骨延长术治疗儿童双下肢不等长的手术方法和经验.方法应用单侧双臂外固定与髓内骨延长术治疗儿童双下肢不等长36例,下肢短缩长度为3~27 cm,平均11 cm.结果36 例患儿骨延长4~30 cm,平均延长11 cm,合并成骨畸形者同时得到纠正.经随访13~47个月,平均19个月,骨延长端及骨缺损端均全部骨性愈合.双下肢等长功能恢复满意.结论骨延长术对双下肢不等长进行一次性均衡术是可行的,具有方法简单、手术创伤少、不需植骨、固定可靠、疗程短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延长术 腿长不等 外固定架 髓内固定 儿童 下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不同部位截骨延长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6
8
作者 吴其常 张志刚 +1 位作者 王春禹 陈卫民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3年第9期602-604,共3页
目的 比较胫骨不同部位截骨延长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分别应用胫骨干骺端截骨(20例)、骨干截骨(25例)和靠近骨端的骨干截骨(56例)实施小腿延长术,比较延长段骨痂生长速度、质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三种方法都能最终获得满意预期长度和自... 目的 比较胫骨不同部位截骨延长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分别应用胫骨干骺端截骨(20例)、骨干截骨(25例)和靠近骨端的骨干截骨(56例)实施小腿延长术,比较延长段骨痂生长速度、质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三种方法都能最终获得满意预期长度和自身愈合,其中干骺端延长骨生长速度最快,质量最好,近骨端骨干延长次之,骨干延长最慢。但干骺端延长并发症最多,程度最重。结论 小腿延长术以胫骨近端骨干截骨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延长术 疗效比较 肢体延长 治疗 下肢不等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延长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1
9
作者 周玉江 刘洪美 +2 位作者 孟纯阳 张瑞华 闫凤琴 《济宁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64-65,共2页
目的为避免胫骨延长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分析回顾了现有完整资料的50例胫骨延长病例。结果发现术后存有8种不同的并发症,分析其原因有穿针位置不当,延长速度过快,肌张力过高,拔针去架过早等。针对其并发症提出预防及处理办法,有... 目的为避免胫骨延长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分析回顾了现有完整资料的50例胫骨延长病例。结果发现术后存有8种不同的并发症,分析其原因有穿针位置不当,延长速度过快,肌张力过高,拔针去架过早等。针对其并发症提出预防及处理办法,有效地避免了并发症的出现,达到了预期治疗目的。结论对下肢短缩畸形患者应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症及手术技能,使其达到矫正短缩畸形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延长术 并发症 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延长术治疗下肢骨缺损与骨不连 被引量:18
10
作者 林在俊 朱振安 《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 2004年第4期218-220,共3页
各种原因所致下肢骨缺损与骨不连的修复是骨科临床面临的难题,骨延长术为此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本文就骨延长术治疗下肢骨缺损与骨不连的手术方法、外固定支架的选择、并发症处理等作简要综述。
关键词 骨延长术 下肢缺损 不连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5岁儿童骨延长术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永杰 朱晓红 +1 位作者 薛宏 寇增霞 《现代护理》 2001年第8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骨延长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髂骨截骨延长术治疗下肢缩短畸形48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耀辉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524-525,共2页
关键词 下肢缩短畸形 骨延长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龙接骨胶囊联合截骨延长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雄 《当代医学》 2020年第31期157-158,共2页
目的探究生龙接骨胶囊联合截骨延长术在胫骨缺损治疗中的骨痂生长速度,为临床治疗胫骨骨缺损提供新方法、新思路。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胫骨骨缺损患者3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截... 目的探究生龙接骨胶囊联合截骨延长术在胫骨缺损治疗中的骨痂生长速度,为临床治疗胫骨骨缺损提供新方法、新思路。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胫骨骨缺损患者3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截骨延长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龙接骨胶囊,术后随访12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骨痂生长及骨密度状况。结果术后6、12个月,实验组骨痂评分(2.01±0.43)分、(2.62±0.41)分均高于对照组(1.54±0.52)分、(1.96±0.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实验组骨密度(0.21±0.06)g/cm^2、(0.42±0.05)g/cm^2、(0.51±0.07)g/cm^2均高于对照组(0.14±0.04)g/cm^2、(0.31±0.06)g/cm^2、(0.43±0.05)g/c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骨骨缺损患者采用生龙接骨胶囊联合截骨延长术治疗可促进骨痂生长,提升骨密度,利于患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损 生龙接胶囊 骨延长术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izarov下肢骨延长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玉枝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 2005年第9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ILIZAROV 围手术期护理 骨延长术 下肢 生物组织 生长方式 生物学理论 粉碎性 慢性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截骨延长术后的功能锻炼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从秀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7期2507-2507,共1页
下肢不等长是姿态畸形、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凡超过2.5cm者则发生步态跛行,骨盆倾斜,脊椎侧弯等继发畸形。下肢延长术及术后功能训练,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关键词 下肢截骨延长术 术后 功能锻炼 下肢不等长 肢体肿胀 预防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Ilizarov装置行骨延长术治疗小儿胫骨缺损3例
16
作者 赵宝权 林欣 +1 位作者 王国文 麻松 《中国骨伤》 CAS 2002年第8期486-487,共2页
关键词 缺损 Ilizarov装置 骨延长术 治疗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形疗法配合钻孔或髂骨延长术治疗儿童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17
作者 孙捷 诸葛天瑜 +7 位作者 王西迅 金思东 蔡慧源 李恩典 郑高伟 吴晓君 陈旭辉 袁浩 《中国骨伤》 CAS 2006年第6期371-372,共2页
关键词 头坏死 骨延长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thofix重建外固定架结合锁定钢板骨延长术治疗下肢骨缺损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韩成龙 温洪鹏 +2 位作者 黄科 吴绍康 陈潮宇 《中国伤残医学》 2018年第20期14-15,共2页
目的:研究Orthofix重建外固定架结合锁定钢板骨延长术治疗下肢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Orthofix重建外固定架结合锁定钢板骨延长术治疗... 目的:研究Orthofix重建外固定架结合锁定钢板骨延长术治疗下肢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Orthofix重建外固定架结合锁定钢板骨延长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骨折愈合率、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下肢骨缺损患者的骨折愈合率100.00%、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3.33%,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缺损患者采用Orthofix重建外固定架结合锁定钢板骨延长术治疗,能够更好地促进骨折愈合以及关节功能的恢复,还能减少骨干畸形、内固定松动、骨髓炎以及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缺损 Orthofix重建外固定架 锁定钢板骨延长术
原文传递
带血管蒂髂骨移植股骨延长术
19
作者 郑兴礼 蔡宗强 +1 位作者 郑启明 李明钓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0年第3期141-142,188,共3页
本文报道带血管蒂髂骨移植股骨“Z”形截骨一次性延长术32例,其中男21例,女11例,儿麻后遗症25例、先天性髋脱位5例,骨折畸形愈合2例,年龄范围12~23岁;经随访6~20月,32例全部愈合良好,本术式具有血液循环丰富,骨愈合速度快,并发症少,... 本文报道带血管蒂髂骨移植股骨“Z”形截骨一次性延长术32例,其中男21例,女11例,儿麻后遗症25例、先天性髋脱位5例,骨折畸形愈合2例,年龄范围12~23岁;经随访6~20月,32例全部愈合良好,本术式具有血液循环丰富,骨愈合速度快,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延长术 带血管蒂 折畸形愈合 上段 本术式 骨延长术 中男 功能恢复 阔筋膜张肌 短缩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骨膜及松质骨的肱骨延长术
20
作者 周珞华 陈友村 王欣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1999年第2期63-34,共2页
Ilizarov外固定架具有使用方便、可靠,可调节性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骨折的治疗。本文总结1994年至1997年将Ilizarov外固定架应用于保留骨膜及松质骨的肱骨延长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导於后。
关键词 延长 松质 ILIZAROV外固定架 骨延长术 滋养动脉 生长 冶金科技 可调节性 大段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