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釉基质蛋白骨诱导作用的实验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杜岩 吴织芬 +1 位作者 万玲 董广英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0-482,共3页
目的:观察提取的猪釉基质蛋白是否具有骨诱导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腓肠肌肌袋内成骨模型观察釉基质蛋白是否具有骨诱导作用。实验分为2组,采用自体对照,实验组埋入以藻酸丙二醇酯为载体的釉基质蛋白,对照组埋入藻酸丙二醇酯。1个月后处... 目的:观察提取的猪釉基质蛋白是否具有骨诱导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腓肠肌肌袋内成骨模型观察釉基质蛋白是否具有骨诱导作用。实验分为2组,采用自体对照,实验组埋入以藻酸丙二醇酯为载体的釉基质蛋白,对照组埋入藻酸丙二醇酯。1个月后处死动物。结果:经大体及组织学观察,大鼠腓肠肌肌袋埋植处瘢痕愈合,未见有骨样或软骨样组织形成。结论:提取的猪釉基质蛋白未具有骨诱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牙釉质蛋白质类 骨诱导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体对骨形成蛋白诱导成骨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昊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3年第2期102-104,共3页
骨形成蛋白(BMP)具有很强的成骨能力,目前常将BMP与载体复合用于骨缺损的修复。然而载体本身亦会对BMP的生物学效应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就载体对骨形成蛋白成骨作用的影响作一综述。
关键词 诱导作用 影响 形成蛋白 载体 缺损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成蛋白-7的诱导成骨作用
3
作者 张莉 王稚英 《社区医学杂志》 2006年第07S期50-52,共3页
关键词 形成蛋白-7 诱导作用 TGF-β家族 脱钙基质 诱导活性 蛋白提取物 BMP-4 细胞分化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诱导性磷酸钙陶瓷——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樊渝江 张兴栋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3年第9期11-13,57,共4页
本文阐述了生物材料骨诱导作用的立论出发点,结合材料诱导骨形成的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证据和材料组成、结构特别是微纳米结构对干细胞和成体细胞基因表达及行为的调控作用,归纳材料骨诱导作用的机理,提出具有骨诱导作用的生物材料设计... 本文阐述了生物材料骨诱导作用的立论出发点,结合材料诱导骨形成的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证据和材料组成、结构特别是微纳米结构对干细胞和成体细胞基因表达及行为的调控作用,归纳材料骨诱导作用的机理,提出具有骨诱导作用的生物材料设计原理及评价材料骨诱导作用的生物安全性方法,展示骨诱导生物材料从概念、基础研究、到实验室样品转化为小批量生产及临床应用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诱导 磷酸钙陶瓷 骨诱导作用 生物材料 纳米结构 分子生物学 诱导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成蛋白对骨折修复的作用
5
《医学信息》 1997年第3期5-6,共2页
骨形成蛋白对骨折修复的作用据中华医学会信息,第四军医大学全军骨科研究所刘建等为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骨形成蛋白(BMP)在骨折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和机理,采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通过兔骨折愈合模型对BMP3基因表达的规律及定... 骨形成蛋白对骨折修复的作用据中华医学会信息,第四军医大学全军骨科研究所刘建等为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骨形成蛋白(BMP)在骨折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和机理,采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通过兔骨折愈合模型对BMP3基因表达的规律及定位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在骨移植研究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蛋白 折修复 骨诱导作用 基因表达 核酸分子 移植 杂交技术 表达水平 细胞 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
6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26-126,共1页
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的一员,包括多种相关蛋白,具有刺激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分化的特性,是最早发现的具有骨诱导作用的细胞因子。同时,它也是细胞生长、分化、凋亡和神经发生的多功能调节因子,在胚胎发育过... 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的一员,包括多种相关蛋白,具有刺激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分化的特性,是最早发现的具有骨诱导作用的细胞因子。同时,它也是细胞生长、分化、凋亡和神经发生的多功能调节因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发生蛋白 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发生 细胞 细胞生长 细胞因子 骨诱导作用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注射型骨移植替代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7
作者 夏军 杨丰健 陈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7-300,共4页
关键词 移植替代物 注射型 免疫排斥反应 折不愈合 骨诱导作用 同种异体 移植材料 缺损 矫形外科 环境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法制备多层复合骨引导再生微纳米纤维膜 被引量:1
8
作者 汤玉斐 谢高伟 +2 位作者 赵康 刘欣宇 马楚凡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82-87,共6页
为了使骨引导再生膜同时具有阻隔、药物缓释及诱导骨生长功能,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多层复合骨引导再生微纳米纤维膜,依次为上层载药胶原微纳米纤维膜、中层PCL微纳米纤维膜和下层胶原/PCL/nHA复合微纳米纤维膜,并对各层膜的微观... 为了使骨引导再生膜同时具有阻隔、药物缓释及诱导骨生长功能,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多层复合骨引导再生微纳米纤维膜,依次为上层载药胶原微纳米纤维膜、中层PCL微纳米纤维膜和下层胶原/PCL/nHA复合微纳米纤维膜,并对各层膜的微观形貌、相组成、释药性能、疏水特性和体外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静电纺丝可以获得具有多层结构的复合骨引导再生微纳米纤维膜,其中上层膜中药物分布均匀,胶原质量分数为5%时的释药时间为1900min;中层膜的孔尺寸在200-300nm且具有较好的疏水性,能够阻止上下两层膜间的成分扩散;胶原/PG。质量比为1:1、nHA的含量为30%的下层膜成分均匀,降解速率适中并具有较好的矿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微纳米纤维膜 引导再生 静电纺丝 药物释放 骨诱导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骨材料在治疗骨折不愈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绍江 池雷霆 《华西医学》 CAS 2006年第3期654-655,共2页
关键词 折不愈合 基因治疗 材料 移植物 同种异体组织 自体组织 骨诱导作用 替代材料 作用 机械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面骨缺损修复材料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丁鸿才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1993年第1期40-45,共6页
颌面骨可因多种原因造成缺损,其中主要有外伤和肿瘤切除等。颌面骨缺损必然造成颌面部畸形与功能障碍。对此类骨缺损畸形的矫治措施主要是修复骨缺损。骨缺损的修复历来以应用自体骨移植为主要方法,因自体骨移植后易于生长成活,又可在... 颌面骨可因多种原因造成缺损,其中主要有外伤和肿瘤切除等。颌面骨缺损必然造成颌面部畸形与功能障碍。对此类骨缺损畸形的矫治措施主要是修复骨缺损。骨缺损的修复历来以应用自体骨移植为主要方法,因自体骨移植后易于生长成活,又可在病人本身取材,不需要另找骨源,所以应用最多。但自体骨移植有一个大缺点,就是需要在患区以外的供骨区另做手术,切取所需骨块,这样則增加病人的痛苦。一般移植骨多采用肋骨或髂骨。切取的肋骨多为全厚肋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移植 颌面 移植材料 异体移植 缺损修复 颌面部畸形 骨诱导作用 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成蛋白-2在颌骨牵张成骨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韦肖新 周诺 黄旋平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618-1620,共3页
骨形成蛋白-2(BMP-2)因其具有促进新骨形成及骨诱导作用,常用于骨缺损修复的研究。颌骨牵张成骨已发展几十年。由于其创伤性小,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但其也有一定的不足,如何应用BMP-2促进新骨形成的质量,是现在的研究热点。... 骨形成蛋白-2(BMP-2)因其具有促进新骨形成及骨诱导作用,常用于骨缺损修复的研究。颌骨牵张成骨已发展几十年。由于其创伤性小,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但其也有一定的不足,如何应用BMP-2促进新骨形成的质量,是现在的研究热点。本文就BMP-2在颌骨牵张成骨的应用作相应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蛋白-2 牵张成 BMP-2 形成 骨诱导作用 缺损修复 创伤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体与非血管化植骨块结合的实验观察
12
作者 朱光第 梁桂生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1期20-21,共2页
非血管化骨移植(non——vascularized bone graft NVBG)同时植入种植体在临床上已有应用。为了获取NVBG同时植入的种植体与完成爬行替代的新骨间相结合的可靠证据,便于临床推广应用,我们进行了动物实验。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 非血管化骨移植(non——vascularized bone graft NVBG)同时植入种植体在临床上已有应用。为了获取NVBG同时植入的种植体与完成爬行替代的新骨间相结合的可靠证据,便于临床推广应用,我们进行了动物实验。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非血管化 实验观察 移植 组织 口腔医学 人工种植体 致密多晶羟基磷灰石微粒人工 骨诱导作用
全文增补中
骨形态发生蛋白与同种骨基质明胶复合治疗骨不连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文魁 刘小芹 +1 位作者 魏文渊 葛宝丰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5年第2期122-122,共1页
骨折不连接的治疗比较困难,大多数需植骨。但骨源有限,且供骨区有潜在的并发症。同种骨往往因其免疫排斥反应使应用受到限制。研究既无排斥反应,又能促进骨愈合的新型生物材料,是临床骨科亟待解决的问题。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具有诱导... 骨折不连接的治疗比较困难,大多数需植骨。但骨源有限,且供骨区有潜在的并发症。同种骨往往因其免疫排斥反应使应用受到限制。研究既无排斥反应,又能促进骨愈合的新型生物材料,是临床骨科亟待解决的问题。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具有诱导成骨作用,但对于骨不连造成的骨缺损未能起到充填和支架作用。而将其与复合材料组合后可互补不足,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我们创用以同种骨基质明胶为BMP载体复合临床应用15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发生蛋白 基质明胶 不连 临床应用 缺损 生物材料 同种 免疫排斥反应 骨诱导作用 折不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缺损修复中BMP载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计艳 胡勤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11-213,共3页
关键词 BMP-4 缺损修复 载体材料 protein 转化生长因子β DNA重组技术 诱导作用 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自体腹壁下保存颅骨瓣修补颅骨缺损”的思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明琨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67-167,共1页
颅骨缺损修补术是神经外科常见手术,修补材料的选择是颅骨修补成败的关键。理想的骨替代材料应具备一定的强度,质量轻、延展性好、不导热、易于灭菌和保存、惰性(不易起生化反应)、射线易透性、无磁性、美观、材料易得且价格便宜等... 颅骨缺损修补术是神经外科常见手术,修补材料的选择是颅骨修补成败的关键。理想的骨替代材料应具备一定的强度,质量轻、延展性好、不导热、易于灭菌和保存、惰性(不易起生化反应)、射线易透性、无磁性、美观、材料易得且价格便宜等特点;而且具有手术后不易变形移位,同时具有转导成骨作用和诱导成骨作用,手术后移植物反应或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虽然目前临床应用的颅骨修补材料很多,但就修补材料本身的特性与手术后效果而言,自体颅骨移植可能是目前最佳的修补材料。由于采用自体颅骨材料修补涉及到颅骨保存、保存前与修补前的颅骨处理、修补后颅骨吸收与愈合等诸多问题,故临床尚未普及应用,因此非生物材料仍在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损修补术 自体颅移植 保存 修补材料 腹壁下 手术后效果 诱导作用 并发症发生率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BMP-2与D、L-乳酸复合物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童昕 胡勤刚 +2 位作者 寿卫东 沈健 陈强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将聚D、L鄄乳酸(PDLLA)为载体的RhBMP(骨形成蛋白)鄄2缓释系统用于下颌骨缺损的修复,评价其降解缓释特性和诱导成骨作用。方法:低温下制备RhBMP鄄2缓释系统,并将其用于兔下颌骨缺损动物模型的骨缺损修复,设单纯载体材料置入和空白... 目的:将聚D、L鄄乳酸(PDLLA)为载体的RhBMP(骨形成蛋白)鄄2缓释系统用于下颌骨缺损的修复,评价其降解缓释特性和诱导成骨作用。方法:低温下制备RhBMP鄄2缓释系统,并将其用于兔下颌骨缺损动物模型的骨缺损修复,设单纯载体材料置入和空白对照组。分别于第2、4、8、12及24周处死动物,取下标本作大体观察、X线片、常规组织学检查和四环素双标记硬组织切片观察,采用Freemax图象分析处理软件计算骨矿化沉积速度。结果:早期在植入物周围组织均存在非特异性炎症反应;4周时炎症反应已明显减轻。4、8、12周时试验组的骨矿化沉积速度分别为1.88、1.4、1.2μm/d,明显优于单纯载体组(P<0.05),但是PDLLA组也存在一定的成骨活性。结论:经物理方法复合的BMP/PDLLA植入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诱导成骨能力,其修复颌骨缺损具有较好的效果和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BMP-2 下颌缺损 实验研究 乳酸 复合物 常规组织学检查 PDLLA 诱导作用 诱导能力 临床应用前景 缓释系统 炎症反应 形成蛋白 缺损修复 生物相容性 载体材料 动物模型 组织切片 分析处理 非特异性 周围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髂骨供骨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17
作者 覃月彩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年第18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自体髂 区并发症 护理 骨诱导作用 生物学潜能 2009年 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蒂筋膜瓣促血管化成骨与膜诱导成骨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新明 王耀一 +5 位作者 张磊 孟宪勇 阴彦林 胡振顺 赵御森 王海波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30-1430,共1页
本研究旨在比较带蒂筋膜瓣促血管化成骨与膜诱导成骨作用,现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1.组织工程骨制备:成年新西兰大白兔75只,雌雄不限,年龄4~5个月,体质量2.0~2.5kg,每只兔分点抽取自体红骨髓共8ml,应用淋巴分离液经密... 本研究旨在比较带蒂筋膜瓣促血管化成骨与膜诱导成骨作用,现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1.组织工程骨制备:成年新西兰大白兔75只,雌雄不限,年龄4~5个月,体质量2.0~2.5kg,每只兔分点抽取自体红骨髓共8ml,应用淋巴分离液经密度梯度离心去除红细胞等纯化处理后,取中间分离出的单个核细胞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作用 带蒂筋膜瓣 血管化 新西兰大白兔 密度梯度离心 组织工程 自体红 淋巴分离液
原文传递
脉冲磁场诱导成骨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继革 吴华 任凯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33-635,共3页
脉冲磁场自著名矫形外科专家Basset于70年代提出并成功应用于骨科临床治疗以来,随着对脉冲磁场研究的日益深入,各国学者在肯定了其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逐渐将注意力从脉冲磁场的l临床应用转向了其诱导成骨作用机制的研究方面。各国... 脉冲磁场自著名矫形外科专家Basset于70年代提出并成功应用于骨科临床治疗以来,随着对脉冲磁场研究的日益深入,各国学者在肯定了其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逐渐将注意力从脉冲磁场的l临床应用转向了其诱导成骨作用机制的研究方面。各国学者们对脉冲磁场在细胞及分子生物水平上的作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相应地提出了一系列解释和假说。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作用 脉冲磁场 临床治疗效果 分子生物水平 外科专家 临床应用 文献综述 注意力
原文传递
BMP生物活性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倪滨 李明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970-973,共4页
关键词 BMP 骨诱导作用 折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