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1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叙事护理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1
作者 黄俊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146-149,共4页
研究叙事护理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50名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一般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叙事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疾病应对积极性、护理期间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叙事护理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50名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一般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叙事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疾病应对积极性、护理期间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心理健康水平、疾病应对积极性、护理期间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较高。结论 叙事护理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护理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 心理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高笠博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24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 分析两种椎体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OVCF)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210例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组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组,每组各105例,记录... 目的 分析两种椎体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OVCF)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210例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组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组,每组各105例,记录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PKP组手术时长短于PVP组,术中出血量少于PVP组,骨水泥量显著少于PVP组(P<0.05)。PKP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PVP组(P<0.05)。术前,两组脊柱功能、Cobb角、疼痛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脊柱功能、Cobb角、疼痛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显著且PKP组显著优于PVP组(P<0.05)。PKP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PVP组(P<0.05)。结论 与PVP进行比较,PKP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长、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骨水泥灌注量,改善脊柱功能,改善Cobb角,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治疗优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椎体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庞传军 崔宪春 +1 位作者 杜春海 张洪利 《智慧健康》 2024年第30期54-56,60,共4页
目的探究两种椎体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本院骨伤科于2023年3月—2024年2月收治的7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 目的探究两种椎体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本院骨伤科于2023年3月—2024年2月收治的7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体位复位)和观察组(椎体后凸成形术+体位复位),每组35例。观察两种椎体成形术的具体应用成效。结果术后1月与术后3月,观察组患者VAS分值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ODI分值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椎前缘高度比对照组高,Cobb角比对照组小(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体位复位在患者疼痛缓解、腰椎功能恢复、椎体高度恢复以及脊柱畸形矫正方面均表现出更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钱腾飞 邱学红 +4 位作者 李加俊 敖立 马孟南 袁磊 李永富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7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在重度骨质疏松症合并压缩性脊椎骨折患者中应用椎弓根钉结合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3年4月蒙自市人民医院骨科诊治中心合并重度骨质疏松症合并脊柱挤压骨折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分... 目的探讨在重度骨质疏松症合并压缩性脊椎骨折患者中应用椎弓根钉结合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3年4月蒙自市人民医院骨科诊治中心合并重度骨质疏松症合并脊柱挤压骨折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椎体成形术,观察组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比较2组椎体结构指标。结果治疗后2 d,2组椎体高度恢复率、椎体高度压缩率升高,且观察组椎体高度恢复率、椎体高度压缩率[(62.57±2.46)%、(62.56±2.42)%]均高于对照组[(48.92±2.54)%、(46.85±2.53)%](P<0.05)。2组椎体后角降低,且观察组[(8.23±1.34)°]低于对照组[(11.26±1.43)°](P<0.05)。治疗后3个月,2组椎体高度恢复率、椎体高度压缩率均升高,且观察组椎体高度恢复率[(61.63±2.52)%]、椎体高度压缩率[(61.42±2.46)%°]高于对照组[(46.96±2.2)%、(44.07±2.29)%](P<0.05)。2组椎体后角降低,且观察组[(8.74±1.28)°]低于对照组[(12.95±1.36)°](P<0.05)。与治疗后2d比较,2组椎体高度恢复率、椎体高度压缩率降低,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2组椎体后角升高,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45)。结论重度骨质疏松症合并压缩性脊椎骨折患者中采取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效果确切,可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钉内固定 椎体成形术 重度骨质疏松 脊柱 压缩骨折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手术治疗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贺志强 余勤武 +2 位作者 陈先洲 杨亚帆 郭方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14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手术治疗及临床预后。方法将2017年5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9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开放手术方式,观察组进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手术治疗及临床预后。方法将2017年5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9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开放手术方式,观察组进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椎体压缩水平、椎体高度、Cobb角以及肢体功能、手术前的日常活动能力水平、手术后的日常活动能力水平、气胸、血肿以及切口感染等的出现情况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 手术治疗 临床预后 并发症 关节功能状态 日常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后凸成形术与非手术治疗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中的应用比较
6
作者 阎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104-107,共4页
探究椎体后凸成形术与非手术治疗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22年2月至2024年1月内,在XXX医院骨科就诊的骨质疏松性脊椎压缩骨折病人,合计110例。根据其所接受的治疗方式的差异进行分组,椎体后凸成... 探究椎体后凸成形术与非手术治疗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22年2月至2024年1月内,在XXX医院骨科就诊的骨质疏松性脊椎压缩骨折病人,合计110例。根据其所接受的治疗方式的差异进行分组,椎体后凸成形术组(55例)、非手术治疗组(55例)。后组均接受非手术治疗方案,前组均接受椎体后凸成形术。对治疗后的疼痛程度、治疗优良率进行比较。结果 未治疗时,椎体后凸成形术组疼痛评分为[(8.41±0.44)分],非手术治疗组为[(8.21±0.33)分],术后2周,两组病人分别降低至[(3.22±0.53)分]、[(5.13±0.44)分],术后3周,分别为[(2.19±0.28)分]、[(3.87±0.22)分]。很明显,在术后2周及3周时,椎体后凸成形术组疼痛评分更低,差异有意义(P<0.05);未治疗时,椎体后凸成形术组功能障碍评分为[(87.52±5.19)分],非手术治疗组为[(89.03±0.39)分],术后2周,两组病人分别降低至[(37.09±6.97)分]、[(22.18±4.71)分],术后3周,分别为[(55.47±8.31)分]、[(37.69±12.47)分]。很明显,在术后2周及3周时,椎体后凸成形术组功能障碍评分更低,差异有意义(P<0.05);接受治疗30天后,椎体后凸成形术组治疗优良率为90.91%,而非手术治疗组则为72.73%,明显,椎体后凸成形术组更高,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非手术治疗,椎体后凸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老年患者的效果更好,能够有效缓解病人的疼痛感,提高其日常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后凸成形术 非手术治疗 老年骨质疏松 脊柱压缩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P联合不同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德光 艾元亮 +1 位作者 廖江龙 郭英 《智慧健康》 2018年第27期138-139,共2页
目的探讨PKP联合不同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骨科行PKP治疗的78例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服用钙剂和骨化醇,B组使用钙剂、骨化醇和降钙素,C组服用钙剂... 目的探讨PKP联合不同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骨科行PKP治疗的78例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服用钙剂和骨化醇,B组使用钙剂、骨化醇和降钙素,C组服用钙剂、骨化醇和阿仑膦酸钠,比较三组的骨密度、术后疼痛程度、椎体再骨折率。结果三组在术前、术后3个月的骨密度、VAS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A组术后6个月、9个月的VAS评分呈A组>B组>C组,骨密度呈A组<B组<C组(P<0.05);A组术后6个月出现2例椎体再骨折,B组术后9个月出现1例椎体再骨折,C组无椎体再骨折(P<0.05)。结论 PKP联合钙剂、骨化醇和阿仑膦酸钠共同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疗效更佳,能有效提高骨密度,增加骨质强度,抑制破骨及固化骨质,减轻疼痛,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 PKP 钙剂 骨化醇 降钙素 阿仑膦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 被引量:13
8
作者 阿日奔吉日嘎拉 高飞 +2 位作者 武永刚 刘继军 段力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2年第2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7年12月~2011年3月,对46例73个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进行椎体后凸成形治疗,其中单椎体压缩骨折28例,双椎体骨折12例,三个椎体骨折4例,四个椎体及五...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7年12月~2011年3月,对46例73个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进行椎体后凸成形治疗,其中单椎体压缩骨折28例,双椎体骨折12例,三个椎体骨折4例,四个椎体及五个椎体骨折各1例。结果 46例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缓解明显或消失,由术前的平均(8.8±1.6)降低为术后的(1.4±0.7),术后包括机体功能、疼痛、全身情况、独立能力、精神状态均有显著改观,术前椎体前缘高度平均丢失(12.8±2.3)mm,术后平均丢失(4.5±1.5)mm,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33,P<0.01)。Cobb角由术前的平均(24.6°±5.3°)矫正至术后的(9.6°±4.8°),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38,P<0.01)。结论 PKP可迅速缓解疼痛,有效恢复压缩椎体的高度,明显减少骨水泥渗漏,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开放手术的发生率,只要严格按规定操作,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 被引量:32
9
作者 海涌 陈志明 +3 位作者 彭军 吴继功 马华松 邹德威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1450-1452,共3页
[目的]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本组43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均接受经皮椎体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其中男19例,女24例;年龄56~85岁,平均68.2岁.本组共61个椎体骨折,其... [目的]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本组43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均接受经皮椎体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其中男19例,女24例;年龄56~85岁,平均68.2岁.本组共61个椎体骨折,其中单椎体26例,两椎体骨折11例,三椎体骨折4例,四椎体骨折2例.椎体骨折部位T7~L5.术后对患者的疼痛、日常功能以及影像学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a以上,平均18.8个月(12~36个月).平均VAS评分由术前8.6到术后2.3和最终随访2.7(P<0.001),Oswestry评分由术前55到术后30和最终随访35(P<0.01).手术椎体前、中柱平均高度由术前的12.20 mm到术后的25.38mm和最终随访26.36 mm.脊柱矢状位后凸畸形改善平均9.9°(4.3~22°),随访丢失平均1.6°(0.8~1.7°).4例发生骨水泥渗漏,但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最终随访时有3例患者发生3个临近节段椎体压缩骨折.[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可有效恢复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的高度、迅速缓解疼痛、改善病人的功能,明显减少骨水泥的渗漏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微创后凸成形术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脊柱压缩骨折 治疗方法 骨质疏松骨折 影像学结果 VAS评分 椎体骨折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用于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武君麟 张福明 +2 位作者 闫志清 李培龙 李猛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4期213-215,256,共4页
目的探讨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开展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后,观察在临床疗效以及用药安全性方面获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展开老... 目的探讨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开展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后,观察在临床疗效以及用药安全性方面获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展开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观察组:经皮椎体成形术;对比手术效果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VAS评分以及Cobb角表现优于对照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P<0.05);观察组骨水泥注射量以及临床手术时间等指标优于对照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P<0.05);观察组出现下肢静脉血栓以及褥疮等概率(3.28%)低于对照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21.31%)(P<0.05)。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充分开展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工作,同选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方法加以比较,可以使得对患者机体造成损害的程度得以显著降低,使得患者的VAS评分以及Cobb角表现得以确切改善,从而保证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的疗效以及治疗安全性获得显著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 临床效果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及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 被引量:48
11
作者 王生介 谭红略 +2 位作者 厉晓龙 刘伟峰 将小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1851-1853,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及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本组18例27椎,对14例23椎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4例4椎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及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本组18例27椎,对14例23椎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4例4椎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术前及术后3 d进行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活动能力评分;随访期间观察患者疼痛缓解及生活能力状况,并分析骨水泥渗漏、邻椎骨折等并发症。[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术后早期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术后3d(2.5±0.6)较术前(7.5±0.7)明显下降(P<0.01);活动能力评分术后3 d(1.2±0.4)较术前(2.4±0.6)明显改善(P<0.01)。经平均15.6个月随访,1例患者出院后因并发心脏病死亡;4例发生周围椎体骨折;3例发生骨水泥渗漏。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精心操作,经皮椎体成形术及后凸成形术为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治疗的理想选择,但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要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后凸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 被引量:28
12
作者 刘福全 张世民 +4 位作者 张德光 任占国 王俊杰 陈阳 李永旺 《中国医刊》 CAS 2018年第2期164-168,共5页
目的总结采用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并与低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进行比较。方法纳入2013年10月至2015年... 目的总结采用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并与低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进行比较。方法纳入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在本院采用高黏度骨水泥PVP(105例,112个椎体)与低黏度骨水泥PKP(60例,65个椎体)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病例选择标准:1~3个椎体骨折,病程1个月以内,无脊髓或神经压迫症状,CT显示无骨折块突入椎管内。高黏度骨水泥PVP组经双侧椎弓根注入高黏度骨水泥3~5ml,低黏度骨水泥PKP组经双侧椎弓根注入低黏度骨水泥3~6ml。评估并比较两组术后骨水泥分布情况及渗漏情况,手术前后腰痛变化、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高黏度骨水泥PVP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5.1±2.7)分钟,低黏度骨水泥PKP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8.3±4.6)分钟,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高黏度骨水泥PVP组术后平均(3.0±1.4)天后疼痛完全缓解,低黏度骨水泥PKP组术后平均(3.1±1.7)天后疼痛完全缓解,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和ODI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和ODI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高黏度骨水泥PVP组骨水泥静脉渗漏率(17.8%)明显低于低黏度骨水泥PKP组(48.4%),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椎间盘渗漏率(均为16.1%)和椎旁渗漏率(分别为23.2%、24.1%)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骨水泥同时接触上下终板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高黏度骨水泥偏向一侧分布的发生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末次随访时,共有5例患者发生邻近椎体骨折,其中高黏度骨水泥PVP组3例(2.9%),低黏度骨水泥PKP组2例(3.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平均1年6个月的随访,两组均无脊柱后凸增大、Cobb角加大等情况发生,未发现褥疮、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结论高黏度骨水泥PVP及低黏度骨水泥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具有创伤小、止痛效果好、可早期下地等优势,且高黏度骨水泥PVP手术时间明显较短,发生骨水泥静脉渗漏的可能性较低,降低了骨水泥导致肺栓塞的风险,手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黏度骨水泥 低黏度骨水泥 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临床疗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疼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顾晓晖 杨惠林 +1 位作者 管华清 唐天驷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7-188,共2页
关键词 脊柱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 后凸成形术 疗效分析 老年骨质疏松 脊柱压缩骨折 老龄化社会 无神经损伤 轻微外伤 无外伤史 骨折患者 垫枕复位 药物治疗 支具固定 缓解疼痛 骨量丢失 并发症 顽固 硬板床 活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突成形术后抗骨质疏松药物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4
作者 翟莎 张金明 +3 位作者 邢惠芳 程娜 马晓红 王战建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1393-1396,共4页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突成形术后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的临床效果。方法117例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行经皮椎体后突成形术后患者根据术后联合应用不同抗骨质疏松药物分为A、B、C、D 4组,对比术后3、6、9、12个月各...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突成形术后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的临床效果。方法117例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行经皮椎体后突成形术后患者根据术后联合应用不同抗骨质疏松药物分为A、B、C、D 4组,对比术后3、6、9、12个月各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骨密度、再发椎体骨折情况。结果 A、B、C、D组VAS评分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但较A组来说,D组下降幅度最大,C组次之,B组再次之(P<0.01)。A、B、C、D组骨密度均呈逐渐上升趋势,但较A组来说,D组上升幅度最大,C组次之,B组再次之(P<0.01)。术后6个月时A组出现2例、B组出现1例椎体骨折,C、D组未发生;术后10个月C组出现1例椎体骨折,其他组未出现。结论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术后联合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可显著降低腰背部疼痛及椎体再骨折,增加骨质强度,因此,临床上术后应严格指导患者规律合理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骨折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P在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扬 李振宇 +5 位作者 闫洪印 曾腾辉 何伟 余铮 颜滨 沈哲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年第10期838-839,共2页
目的评价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7例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采用PKP手术治疗,统计手术前后疼痛视觉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评分,测量椎体高度和Cobb角。结果VAS评分由术前平均(8.6... 目的评价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7例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采用PKP手术治疗,统计手术前后疼痛视觉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评分,测量椎体高度和Cobb角。结果VAS评分由术前平均(8.6±0.2)分改善到术后(2.0±0.3)分(P<0.01),Oswestry评分由术前(43±1.12)分到术后(20±0.19)分(P<0.01),椎体高度由术前(15.1±1.8)mm到术后(24.3±2.1)mm,Cobb角由术前的(21.2±4.3)°到术后(10.1±3.2)°(P<0.05)。结论PKP手术可有效恢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高度,缓解疼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压缩 骨折 骨质疏松 PK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 被引量:15
16
作者 戴勇 周思启 +2 位作者 万波 杨世龙 杨祖华 《临床骨科杂志》 2020年第5期644-646,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PKP治疗2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23个椎体)。比较术前、术后3 d和末次随访时的疼痛VAS评分、伤椎前缘相对高度比、Cobb角。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PKP治疗2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23个椎体)。比较术前、术后3 d和末次随访时的疼痛VAS评分、伤椎前缘相对高度比、Cobb角。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2个月。2例出现骨水泥轻微外漏,经临床观察无明显症状,未予特殊治疗;1例术后邻椎骨折,经再次PKP治疗后缓解。术后3 d和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伤椎前缘相对高度比、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脊柱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椎体支柱块治疗老年陈旧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 被引量:7
17
作者 余炳田 郑季南 +1 位作者 李达 柯清辉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1334-1337,共4页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椎体支柱块治疗老年陈旧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7月—2011年1月我科收治老年陈旧性(病程>3月)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10例,采用脊柱后路正中切口,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对...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椎体支柱块治疗老年陈旧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7月—2011年1月我科收治老年陈旧性(病程>3月)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10例,采用脊柱后路正中切口,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对伤椎复位、内固定并经伤椎椎弓根双侧置入椎体支柱块治疗,观察术后疼痛、伤椎高度及Cobbs角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术后平均7 d下床活动,术后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改善),未出现操作引起的血管神经损伤并发症,伤椎高度恢复良好,Cobbs角较术前明显减少,后突畸形得到明显纠正,住院平均时间12.5 d。经过6~18个月随访,远期疼痛无复发,伤椎高度无丢失,Cobbs角无改变,未见内置物松动、断裂。结论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椎体支柱块治疗老年陈旧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在后路手术不加大创伤的同时,具有操作简单,能显著恢复伤椎椎体高度及增加椎体前中柱的抗压稳定性,使病人能早期下床活动,止痛效果好,纠正脊柱后凸畸形,远期能有效防止术后骨质疏松引起椎体再塌陷及内置物松动、断裂的发生。远期疗效好,且手术并发症少,相对安全可靠,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骨质疏松 脊柱压缩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钢 金鹏 +5 位作者 刘训伟 谢志勇 李凡东 易玉海 张绪平 郝润松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4期325-328,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单球囊扩张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14例疼痛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累及椎体23个。在X线监测下,经双侧椎弓根穿刺伤椎,使用单球囊先后置入两侧,完成球囊扩张,改善椎体高度,骨水泥填充。术后观察疼痛... 目的:探讨应用单球囊扩张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14例疼痛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累及椎体23个。在X线监测下,经双侧椎弓根穿刺伤椎,使用单球囊先后置入两侧,完成球囊扩张,改善椎体高度,骨水泥填充。术后观察疼痛缓解状况与骨折复位情况。结果:14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72h内疼痛均完全缓解,无临床并发症。术前伤椎椎体前缘和中部高度平均分别丢失(14.80±4.03)mm和(10.68±3.89)mm,术后平均分别丢失(10.32±3.92)mm和(6.37±3.58)mm。后凸畸形由术前平均(21.2±5.9)°,矫正至术后(11.6±3.9)°。1例1个椎间隙发现少许骨水泥渗漏,但无临床症状,其余椎体无明显骨水泥渗漏的X线表现。结论:应用单球囊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学 介入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Ky骨扩张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 被引量:2
19
作者 汤雪明 刘锦波 +2 位作者 丁惠珍 陈伟 徐南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61-1364,共4页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SKy骨扩张系统用于椎体后凸成形术中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共32个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2~90岁),应用新型器械SKy骨扩张器系统进行经皮穿刺、塌陷椎体扩张后注入骨水泥。随访观察患者疼痛...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SKy骨扩张系统用于椎体后凸成形术中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共32个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2~90岁),应用新型器械SKy骨扩张器系统进行经皮穿刺、塌陷椎体扩张后注入骨水泥。随访观察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并发症情况。结果:32个椎体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穿剌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120min,骨水泥注入量每个椎体(4.8±1.1)ml(3.0~6.8ml),骨水泥沿针道反流1个椎体,反流入椎旁静脉1个椎体,均无临床症状,无椎管内漏及椎间隙漏,无其他并发症。所有患者疼痛缓解,VAS术前平均为(7.6±0.8)分,术后第1天平均为(3.5±0.5)分,第7天平均(2.8±0.6)分,术后1个月平均(2.4±0.6)分;随访12~26个月,症状均显著改善且无反复。22个椎体高度明显增加。结论:SKy骨扩张器椎体后凸成形术能达到消除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的目的,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SKY骨扩张器 骨质疏松 脊柱压缩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球囊扩张与骨水泥填充矫正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椎体后凸(英文)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钢 金鹏 +5 位作者 刘训伟 谢志勇 李凡东 易玉海 张绪平 郝润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79-1183,共5页
背景:椎体后凸成形技术操作时需用2个球囊在椎体内同时协调扩张,并在形成的空腔内注入骨水泥,但专用球囊价格昂贵,限制了该技术的广泛开展。采用单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可降低手术费用,但此干预过程中介入... 背景:椎体后凸成形技术操作时需用2个球囊在椎体内同时协调扩张,并在形成的空腔内注入骨水泥,但专用球囊价格昂贵,限制了该技术的广泛开展。采用单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可降低手术费用,但此干预过程中介入的骨水泥填充物生物相容性及椎体后凸成形效果需进一步观察。目的:应用单个球囊分别在椎体两侧先后扩张,并在其形成的空腔内行骨水泥填充,观察骨水泥填充物生物相容性及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效果。设计:前后对照观察。单位:解放军济南军区总医院影像科。对象:纳入2004-05/2005-05在解放军济南军区总医院医学影像科应用单球囊技术治疗的患者22例,累及椎体31个,男5例,女17例;年龄68~85岁。纳入对象均为疼痛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CT和MRI确定椎体后壁完整,脊髓无受压表现;均对治疗方案和实验知情同意。实验和治疗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方法:治疗采用冠龙公司的国产椎体后凸成形专用器械[批准文号:鲁药管械(准)字2004第2150017号]包括穿刺器械和可膨胀球囊。骨水泥为国产丙烯酸树脂骨水泥Ⅲ[批准文号:国食药监械(准)字2005第3650267号]。在X射线监测下,经双侧椎弓根穿刺伤椎,使用单球囊先后置入两侧,完成球囊扩张,改善椎体高度。主要观察指标:①观察术中、术后骨水泥生物相容性。②观察术后72h内疼痛缓解状况,椎体高度恢复和脊柱后凸畸形矫正情况。结果:①骨水泥生物相容性:1例1个椎间隙发现少许骨水泥渗漏,但无临床症状,余椎体无明显骨水泥渗漏的X射线平片表现;未发现炎症和排斥反应。②疼痛缓解:22例患者术后72h内疼痛均明显缓解。③椎体高度恢复和脊柱后凸畸形矫正情况:单球囊扩张并骨水泥填充矫正前伤椎椎体前缘和中部高度平均分别丢失(14.70±4.21)mm和(10.62±4.11)mm,矫正后平均分别丢失(10.38±4.23)mm和(6.45±4.04)mm。Cobb角由矫正前平均(21.15±6.33)°,矫正后为(11.64±4.33)°。结论:临床结果证实骨水泥与宿主生物相容性好,发生渗漏时无特殊宿主不良反应。应用单球囊扩张并骨水泥填充矫正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缓解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学 介入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骨组织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