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刘康 季晖 +2 位作者 李绍平 于冰 李耐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13-18,共6页
用维A酸、摘除卵巢及糖皮质激素诱导大鼠骨质疏松症,以血清碱性磷酸酶(s-ALP),血清钙(s-Ca)、磷(s-P),尿钙/肌酐(u-Ca/Cr)及羟脯氨酸/肌酐(u-Hop/Cr)等为指标,引入骨表观线密度(W/L)... 用维A酸、摘除卵巢及糖皮质激素诱导大鼠骨质疏松症,以血清碱性磷酸酶(s-ALP),血清钙(s-Ca)、磷(s-P),尿钙/肌酐(u-Ca/Cr)及羟脯氨酸/肌酐(u-Hop/Cr)等为指标,引入骨表观线密度(W/L)、面密度(W/Lφ)两个新的骨指数,对该三种较常用的大鼠骨质疏松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大剂量维A酸组(90、100、120mg/kg)及摘除卵巢组骨重(W)减轻,W/L、W/Lφ明显降低(p<0.01,p<0.05),形成典型的大鼠骨质疏松症;糖皮质激素组s-ALP、u-Ca/Cr及u-Hop/Cr显著升高(p<0.01,p<0.01),但W/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维A酸 骨质疏松 糖皮质激素 骨质疏松模型 摘除 卵巢 ALP 尿钙 大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骨颗粒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鼠钙调节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林燕萍 周瑞祥 +1 位作者 冯尔宥 黄美雅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健骨颗粒对骨质疏松模型鼠三种主要钙调节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切除雌性大鼠卵巢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病理模型,分别喂服健骨颗粒、骨松宝和生理盐水,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 目的探讨健骨颗粒对骨质疏松模型鼠三种主要钙调节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切除雌性大鼠卵巢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病理模型,分别喂服健骨颗粒、骨松宝和生理盐水,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降钙素(CT)和雌二醇(E2)水平。结果卵巢切除后随着血清E2水平的下降,1,25(OH)2D3、CT含量明显下降(P<001或P<005),而PTH却显著上升(P<001)。用药后健骨颗粒组血清1,25(OH)2D3、CT水平显著回升(P<001或P<005),而PTH浓度出现下降(P<001)。E2与CT、1,25(OH)2D3呈正相关,而与PTH呈负相关;PTH与1,25(OH)2D3、CT呈负相关,1,25(OH)2D3与CT呈正相关。结论健骨颗粒能通过协调骨质疏松模型鼠血清PTH、1,25(OH)2D3、CT三种钙调节激素浓度,改善因E2下降对骨代谢产生的副作用,这可能是健骨颗粒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H CT 钙调节激素 血清 去卵巢 骨质疏松模型 绝经后骨质疏松 下降 正相关 回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转换型骨质疏松模型的生化特点 被引量:42
3
作者 冯坤 刘月桂 +1 位作者 张灵菊 高子范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25-27,24,共4页
应用摘除卵巢的方法,建立大鼠高转换型骨质疏松模型。本模型有以下生化特征:血清骨钙素水平明显升高;血浆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强;全尿钙、全尿羟脯氨酸和肌酐含量增高。提示血浆酸性磷酸酶活力可以作为此模型动物骨吸收的特异指标,血... 应用摘除卵巢的方法,建立大鼠高转换型骨质疏松模型。本模型有以下生化特征:血清骨钙素水平明显升高;血浆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强;全尿钙、全尿羟脯氨酸和肌酐含量增高。提示血浆酸性磷酸酶活力可以作为此模型动物骨吸收的特异指标,血清骨钙素水平可用于评价骨转换率。用总尿钙和总尿羟脯氨酸指标评价骨量丢失,其敏感性高于尿钙/肌酐、羟脯氨酸/肌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钙 肌酐 血清骨钙素 尿羟脯氨酸 血浆 骨质疏松模型 生化特点 骨量丢失 骨转换 骨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势法兔骨质疏松模型建立的探讨 被引量:17
4
作者 方忠 杨琴 +2 位作者 李锋 段军 敦先礼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02-205,209,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去势法建立免骨质疏松症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20只5月龄新西兰雌兔随机分成手术组(OVX)与假手术组(SHAM),手术组行双侧卵巢切除。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 4、8、12、24 w进行全身骨密度(BMD)检测;术前、术后12 w和术后24 w行... 目的探讨采用去势法建立免骨质疏松症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20只5月龄新西兰雌兔随机分成手术组(OVX)与假手术组(SHAM),手术组行双侧卵巢切除。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 4、8、12、24 w进行全身骨密度(BMD)检测;术前、术后12 w和术后24 w行骨代谢指标检测: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于术后 12w和24w各处死10只兔,取其右侧股骨行生物力学测定及取腰椎,制成不脱钙的骨切片,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去势6 m后,OVX组全身BMD明显低于SHAM(P<0.01):在骨代谢指标TRAP-5b、BALP及BGP,OVX组均明显高于SHAM组(P<0.01):生物力学检测中的弯曲强度、比例载荷、最大挠度和弯曲破坏载荷OVX组均较SHAM组明显下降(P<0.01)。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显示,OVX组的骨质丢失明显增加(BV/TV%下降,Tb.N减少,Tb.Sp变宽),骨小梁形成明显减少(OS/BS及MAR均增多),骨吸收明显升高(ES/BS、Oc.No/Tb.Pm 升高),这些指标与SHAM组比较有明显性差异(P<0.01)。结论去势法建立兔骨质疏松症模型切实可行,5月龄雌兔,造模6月。本模型为探明原发性骨质疏松发病机理、评价药物疗效及临床骨质疏松性假体松动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模型 去势法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 骨质疏松模型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原发性骨质疏松 双侧卵巢切除 生物力学测定 骨代谢指标 骨质疏松 OVX 指标检测 BALP 弯曲强度 破坏载荷 发病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哚普利对维甲酸所致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钟奕 薛青 +2 位作者 周奕 陈亮华 张礼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589-2595,共7页
背景:骨组织中存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组分,近年来对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降压药对骨质疏松可能也有效,培哚普利是常用的此类降压药之一,其对骨代谢有什么影响及能否用于抗骨质疏松,未见文献报道。... 背景:骨组织中存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组分,近年来对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降压药对骨质疏松可能也有效,培哚普利是常用的此类降压药之一,其对骨代谢有什么影响及能否用于抗骨质疏松,未见文献报道。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对维甲酸溶液致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5组,每组10只。模型组及各培哚普利剂量组大鼠予维甲酸溶液80 mg/(kg·d)灌胃,造模成功后培哚普利2,4,8 mg/(kg·d)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培哚普利灌胃干预,1次/d,连续42 d;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均灌予等容积蒸馏水。检测各组大鼠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以及骨质量、骨密度,并分别测定骨组织中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m RNA的表达量。结果与结论:与模型组比较,经培哚普利治疗后,维甲酸所致骨质疏松大鼠血清钙、磷水平升高,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骨质量和骨密度显著升高。培哚普利8 mg/(kg·d)组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m RNA相对表达量要高于培哚普利2,4 mg/(kg·d)组及模型组;培哚普利8 mg/(kg·d)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m RNA相对表达量高于模型组。提示培哚普利能改善骨质疏松大鼠部分骨代谢生化指标,并通过上调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m RNA的表达促进骨形成,对维甲酸所致的骨质疏松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骨软骨损伤与修复动物模型 维甲酸 骨质疏松模型 培哚普利 碱性磷酸酶 骨质 骨密度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载药体系对兔骨质疏松模型骨修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邹伟龙 于龙 +5 位作者 王亮 李大伟 罗展鹏 补亚忠 杨飞 马远征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7-442,共6页
目的研发一种新型可注射、可降解及具有抗骨质疏松作用的载药缓释体系,观察其理化性能及对兔骨质疏松模型的骨修复效果。方法载药缓释体系以磷酸钙为基体,将载有不同剂量辛伐他汀(Simvastatin,SIM)的聚左乳酸(Poly-L-Lactic Acid,PLLA)... 目的研发一种新型可注射、可降解及具有抗骨质疏松作用的载药缓释体系,观察其理化性能及对兔骨质疏松模型的骨修复效果。方法载药缓释体系以磷酸钙为基体,将载有不同剂量辛伐他汀(Simvastatin,SIM)的聚左乳酸(Poly-L-Lactic Acid,PLLA)微球与磷酸钙物理共混获得一种可注射、可降解及抗骨质疏松的载药体系,实验分为对照组、低剂量SIM-PLLA缓释组及高剂量SIM-PLLA缓释组,分别测定载药缓释体系的可注射性、凝固时间、力学强度、药物缓释规律及骨质疏松兔模型体内成骨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含SIM-PLLA缓释体系凝固时间有所延长(P>0.05)、可注射性提高(P<0.05)且具有合适的抗压强度(P>0.05),植入骨质疏松兔体内4周及12周后,三组材料随着材料的降解均有新生骨长入,但SIM-PLLA缓释组材料的降解率及新骨生成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高剂量SIM-PLLA缓释组最高。结论 SIM-PLLA缓释体系具有良好的注射性能及合适的力学强度,对兔骨质疏松模型有明显的成骨活性及抗骨质疏松效果,有望成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及不规则骨缺损的新型生物医学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载药缓释体系 骨质疏松模型 成骨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骨密度测定方法及其在骨质疏松模型建立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王洪复 翁世芳 黄克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8-9,共2页
精确定量测定骨密度是分析骨代谢改变的重要内容。本文应用(125)ISPA大鼠骨密度仪和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由维甲酸和卵巢切除两种方法诱发的大鼠骨质疏松模型进行股骨和全身骨密度测定,结果为前者模型的骨密度较对照分别降低... 精确定量测定骨密度是分析骨代谢改变的重要内容。本文应用(125)ISPA大鼠骨密度仪和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由维甲酸和卵巢切除两种方法诱发的大鼠骨质疏松模型进行股骨和全身骨密度测定,结果为前者模型的骨密度较对照分别降低6.7%和4.8%,后者模型的骨密度较对照分别降低7.6%和8.3%,降低均有显著意义。由此表明,大鼠骨密度测定在骨质疏松模型建立中是十分有用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X线骨密度仪 大鼠 骨质疏松模型 对照 卵巢切除 骨代谢 股骨 维甲酸 诱发 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密骨胶囊与维生素D_3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模型骨量、骨强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沈培芝 徐宇 +3 位作者 张戈 史万忠 石印玉 陈东煜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9-11,8,共4页
目的:比较性地研究密骨胶囊与维生素D3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模型骨量、骨强度的影响。方法;采用12月龄SD雄性大鼠46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4只、地塞米松组16只、密骨胶囊组8只、维生素D3组8只。地塞米松的剂量是... 目的:比较性地研究密骨胶囊与维生素D3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模型骨量、骨强度的影响。方法;采用12月龄SD雄性大鼠46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4只、地塞米松组16只、密骨胶囊组8只、维生素D3组8只。地塞米松的剂量是0.25mg/100g体重/次(每周两次);密骨胶囊浸膏的剂量是0.166g/100g体重/次(每天一次);维生素D3的剂量是0.25U/100g体重/次(第一周每天一次,一周以后每周三次)。各组施行相应处理,18周以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全身骨密度、股骨抗弯强度。结果:密骨胶囊既能部分地恢复模型大鼠已经丢失的骨量(高于地塞米松组p<0.05,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又能部分地回升模型大鼠已经降低的骨强度(高于地塞米松组p<0.05,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维生素D3也能部分地恢复模型大鼠已经丢失的骨量(高于地塞米松组p<0.05,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亦能部分地回升模型大鼠已经降低的骨强度(高于地塞米松组p<0.05,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但回升能力比较密骨胶囊有下降趋势。结论:密骨胶囊是一种具有开发潜力的抗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的中药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骨胶囊 骨量 地塞米松 骨强度 维生素D3 空白对照 糖皮质激素 大鼠 骨质疏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建立与鉴定 被引量:6
9
作者 白洁 张全华 白孟海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586-587,共2页
雌激素缺乏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首要病因,大鼠卵巢切除是一种模仿人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公认模型,Wronski等研究发现成年大鼠卵巢切除后,由于雌激素缺乏使骨改建呈负平衡,而且大鼠卵巢切除后导致的骨丢失与人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 雌激素缺乏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首要病因,大鼠卵巢切除是一种模仿人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公认模型,Wronski等研究发现成年大鼠卵巢切除后,由于雌激素缺乏使骨改建呈负平衡,而且大鼠卵巢切除后导致的骨丢失与人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相似之处,因此采用3月龄SD大鼠切除双侧卵巢模拟人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来研究中药淫羊藿抗骨质疏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骨质疏松模型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照射与运动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震宇 狄东华 王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9-110,共2页
目的探讨紫外线和(或)运动对去卵巢骨质疏松(OP)模型大鼠的面积骨密度(aBMD)和体积骨密度(vBMD)的影响。方法将150只6月龄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紫外线照射组、运动组、运动+紫外线照射组、模型组和假手术对照组,每组30只。除假手术对... 目的探讨紫外线和(或)运动对去卵巢骨质疏松(OP)模型大鼠的面积骨密度(aBMD)和体积骨密度(vBMD)的影响。方法将150只6月龄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紫外线照射组、运动组、运动+紫外线照射组、模型组和假手术对照组,每组30只。除假手术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以切除双侧卵巢法建立OP模型。造模成功后按不同方案对各组大鼠进行干预,分别在第17、19、22周检测相应的指标。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组从第17周开始BMD增加(P>0.05),从第22周开始运动+紫外线照射组的BMD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紫外线和运动均能有效增加OP大鼠的BMD,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运动+紫外线照射才发挥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 紫外线照射 运动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骨质疏松模型建立方法与评价指标选择概述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昊 张西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63-666,共4页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中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动物模型尤其是啮齿类动物模型是研究并治疗骨质疏松的重要工具,并且由于近年来在骨生理学领域史无前例的有效应用,使得小鼠骨质疏松模型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本文收集并整理了近年来...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中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动物模型尤其是啮齿类动物模型是研究并治疗骨质疏松的重要工具,并且由于近年来在骨生理学领域史无前例的有效应用,使得小鼠骨质疏松模型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本文收集并整理了近年来小鼠骨质疏松模型建立方法及其相关评价指标的选择,以期为今后有针对性的研究并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全面的动物造模和关键指标选择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骨质疏松模型 骨性能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模型大鼠在性别上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钟志勇 梁志健 +4 位作者 刘月姝 李思婷 梁冠泽 谢超敏 唐小江 《实验动物科学》 2018年第5期30-34,39,共6页
目的研究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模型大鼠在性别上的差异性,为该模型的应用提供背景数据。方法骨质疏松组雌性大鼠和雄性大鼠在第1天~第21天按2.5 mg/kg体质量,第22天~第63天按1 mg/kg体质量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正常对照组... 目的研究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模型大鼠在性别上的差异性,为该模型的应用提供背景数据。方法骨质疏松组雌性大鼠和雄性大鼠在第1天~第21天按2.5 mg/kg体质量,第22天~第63天按1 mg/kg体质量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正常对照组大鼠肌肉注射等体积的氯化钠注射液,1次/2 d,持续9周。末次注射后1 h所有动物麻醉取血和组织,血清检测ALP、Ca、P、维生素D_3、降钙素含量;股骨检测骨密度和骨生物力学;胫骨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骨质疏松组的雄性大鼠出现了股骨、腰椎L4骨密度下降,血清中的ALP升高,钙、磷、降钙素下降,股骨的最大应变和最大负荷下降,胫骨组织病理评分升高,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而雌性大鼠只见有股骨骨密度下降、ALP升高、胫骨组织病理评分升高(P<0.05或0.01)。此外,骨质疏松组雄性动物的骨小梁较该组雌性的减少、疏松和变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制备GIOP模型,雄性大鼠在症状和骨质疏松指标上较雌性大鼠更为明显、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模型 性别差异 地塞米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综合治疗对去势家兔骨质疏松模型股骨上端骨折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玉槐 高忠礼 +2 位作者 张学军 隋福革 王宏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0-22,9,共4页
目的 探讨应用雌激素、降钙素、维生素 D3和钙剂对去势家兔骨质疏松模型股骨上端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  16只雌性青紫兰家兔去势复制骨质疏松模型 ,行股骨上端骨折克氏针内固定。术后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给予益钙宁、尼尔雌醇、维生... 目的 探讨应用雌激素、降钙素、维生素 D3和钙剂对去势家兔骨质疏松模型股骨上端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  16只雌性青紫兰家兔去势复制骨质疏松模型 ,行股骨上端骨折克氏针内固定。术后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给予益钙宁、尼尔雌醇、维生素 D3及钙剂观察对骨折愈合的影响。结果 X射线片示实验组较对照组外骨痂生成量多 ,骨折愈合时间缩短。股骨的极限扭矩和最大刚度增加。QCT检测腰 2~ 4椎体松质骨骨密度皆增加。结论 骨质疏松并骨折除内固定外 ,还要联合应用抑制骨吸收 ,并促进骨形成的药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模型 联合用药 骨折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计量学方法在骨质疏松模型中的定量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于顺禄 魏学磊 +2 位作者 熊光宜 徐丽娜 王军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12年第3期207-214,共8页
目的观察骨结构与骨质疏松关系即骨构筑学的定量测量"骨质量"的价值,探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与μCT三维重建计量方法的价值意义。方法采用30只SD雌性大鼠,分成假手术组、切除卵巢去势组和去势后服用阿伦膦酸钠组,每组10只。在服... 目的观察骨结构与骨质疏松关系即骨构筑学的定量测量"骨质量"的价值,探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与μCT三维重建计量方法的价值意义。方法采用30只SD雌性大鼠,分成假手术组、切除卵巢去势组和去势后服用阿伦膦酸钠组,每组10只。在服药100 d后处死,进行全股骨骨密度测量及股骨下端不脱钙切片的骨计量学观察。三维重建采用美国GE公司eXplore Locus SP型μCT,用Micview V2.1.2重建软件选取股骨下端骨骺板下2 mm3兴趣窗进行结构计量测量。结果去势后骨体积密度显著性下降,由假手术组的(53.00±3.20)%降至(19.16±2.97)%(P<0.001);经二膦酸盐治疗后得到显著性改善(升至(40.40±3.07)%,与去势组比较P<0.001)。同时假手术组与去势组和去势组与二膦酸盐组之间,骨计量学指标中四环素标记率,类骨质的表面密度、平均类骨质表面厚度及动态指标,骨矿化沉积率与骨矿化延迟时间等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μCT结果显示骨小梁体积比与骨表面积体积比显示结果同骨计量学结果相似,数值均同比例减少。另外在三维结构计量上,除骨小梁厚度外,骨小梁数目、骨小梁间隙等均出现显著性变化。结论骨组织形态计量学与显微CT三维重建定量分析对骨结构与骨质量指标均能进行定性、定量的客观评价;骨计量学方法能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反映骨新陈代谢过程,可以精确地反映出骨重建过程的变化规律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骨质疏松模型 显微CT骨结构 骨质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总黄酮提取物对维甲酸致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宋丽晶 刘建璇 +1 位作者 张晓宇 毋英杰 《特产研究》 2002年第4期37-39,共3页
以维甲酸引起大鼠骨质疏松为模型,研究了淫羊藿的抗骨质疏松作用,结果表明,淫羊藿总黄酮提取物可提高骨密度,增加骨强度及韧性,减少骨吸收。
关键词 淫羊藿 黄酮提取物 维甲酸 大鼠 骨质疏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去势及老龄雌性大鼠骨质疏松模型比较及其临床护理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银萍 郭雄 +1 位作者 张增铁 耿冬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23期1-4,共4页
目的建立青年去势及老龄雌性大鼠骨质疏松模型,探讨两种雌性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骨组织微观结构、骨矿及骨负荷改变情况及潜在机制,为女性骨质疏松的临床护理干预寻找相应的理论依据。方法32只1月龄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同等条件下饲... 目的建立青年去势及老龄雌性大鼠骨质疏松模型,探讨两种雌性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骨组织微观结构、骨矿及骨负荷改变情况及潜在机制,为女性骨质疏松的临床护理干预寻找相应的理论依据。方法32只1月龄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同等条件下饲养,饲养至4个月按体重随机分成青年去势及假手术对照组大鼠16只、老龄雌性及对照组大鼠16只,进行去势及老龄骨质疏松造模。比较青年去势组(Ovariectomized rats,8只,OVX组)和老龄骨质疏松组(Senile Female Osteoporotic Rats,8只,SF组)大鼠骨质改变情况。结果OVX组大鼠去卵巢8周出现骨质疏松改变,SF组大鼠22月龄自然衰老出现骨质疏松改变。OVX组骨小梁宽度显著大于SF组(P<0.05);两组模型之间腰椎及股骨密度差异不显著(均P>0.05),但OVX组股骨最大负荷显著高于SF组(P<0.01);OVX组骨钙水平显著高于SF组(P<0.01),但两组血钙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4月龄大鼠去卵巢8周以及自然饲养22月龄雌性大鼠可分别作为女性绝经后及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的模型。老龄骨质疏松模型在骨微观结构、骨生物力学特性、骨矿水平含量方面的负性改变更甚于青年去势模型,提示对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应侧重于不同年龄阶段及骨代谢特点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密度 大鼠 雌性 骨质疏松模型 去势 老龄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骨颗粒对维甲酸致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燕萍 冯尔宥 +1 位作者 王和鸣 黄美雅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2004年第9期531-533,共3页
目的 :探讨健骨颗粒对维甲酸致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 :建立维甲酸致骨质疏松大鼠模型 ,并进行药物干预。 2 8d后分别运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放射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和骨组织形态学等手段 ,观察各组模型大鼠的骨密度 (BMD... 目的 :探讨健骨颗粒对维甲酸致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 :建立维甲酸致骨质疏松大鼠模型 ,并进行药物干预。 2 8d后分别运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放射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和骨组织形态学等手段 ,观察各组模型大鼠的骨密度 (BMD)、骨形态结构及血清甲状旁腺素 (PTH)、绒毛膜促甲状腺激素 (CT)、肿瘤坏死因子α (TNF -α)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健骨颗粒组股骨颈骨密度和血清CT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5 ,P <0 0 1 ) ,而PTH、TNF -α浓度低于模型组 ,骨小梁结构明显优于模型组。结论 :健骨颗粒能有效控制维甲酸致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骨量丢失 ,抑制骨吸收 ,促进骨形成 ,改善骨代谢负平衡状态 ,有效防治维甲酸导致的骨质疏松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 大鼠 骨质疏松模型 PIH 骨密度 血清 CT 结论 平衡状态 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其扬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治疗作用
18
作者 何光星 王晓阳 +1 位作者 杨薇 陈幸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48-351,共4页
目的 观察受试药物对去卵巢 (OVX)大鼠造模后骨质疏松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固其扬生药 2 1、10 .5、5 .3g·kg-1,连续灌胃给药 91d ,观测OVX大鼠造型 91d后骨质疏松模型的各项理化指标 ,结果 固其扬对OVX大鼠骨形成的生化... 目的 观察受试药物对去卵巢 (OVX)大鼠造模后骨质疏松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固其扬生药 2 1、10 .5、5 .3g·kg-1,连续灌胃给药 91d ,观测OVX大鼠造型 91d后骨质疏松模型的各项理化指标 ,结果 固其扬对OVX大鼠骨形成的生化指标有一定影响 ,使血清中的ALP、BALP有所降低 ,BGP增高 ,表明药物能增加OVX动物成骨细胞的活性 ;同时对OVX大鼠骨吸收的生化指标有显著的影响 ,大剂量组使TRAP、Ca/Cr、Hop/Cr等骨吸收指标显著降低 ,表明药物对破骨细胞的活性有抑制作用 ;固其扬的 3个剂量均使OVX动物骨湿重增加 (P <0 0 0 1) ,股骨、胫骨长度增加 (P <0 0 0 1) ,骨矿含量增加 (P <0 0 1) ;且能使股骨、胫骨的BMD(骨密度 )增加 (P <0 0 0 1)。结论 固其扬表现为增加骨形成、抑制骨吸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吸收 治疗作用 大鼠 骨质疏松模型 股骨 胫骨 骨形成 增加 指标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涂层植入体在兔的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中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19
作者 杨明亮 罗先正 +4 位作者 任素梅 郭艾 李强 唐海 刘正秋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7-14,共8页
本实验旨在通过建立兔的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观察羟基磷灰石涂层植入体在此类异常骨床中的生物学特性。选用健康雌性家兔,随机分为A、B两组,B组在行植入体术前4周切除双侧卵巢,A组模拟切除双侧卵巢。烧结的HA涂层钛金属植入... 本实验旨在通过建立兔的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观察羟基磷灰石涂层植入体在此类异常骨床中的生物学特性。选用健康雌性家兔,随机分为A、B两组,B组在行植入体术前4周切除双侧卵巢,A组模拟切除双侧卵巢。烧结的HA涂层钛金属植入体及单纯钛金属植入体被分别植入动物骨胶远端,植入体周骨床被划分为四区,远、中、近1/3段分别为1、2、3区,近1/3段游离端为4区。B组动物在去卵巢后8周,雌二醇下降为术前的23.3%,股骨远端的骨密度在去卵巢术后4周较对照组低6.5%,有显著性差异(P<0.05)。A、B两组中均以2、4区为骨密度高值区,HA涂层能促进植入体周的骨形成,骨组织内生在4~8周达高峰,8周后有再吸收趋势,HA涂层能明显促进植入体的生物固定强度,去卵巢引起的低骨床对植入体生物固定强度有削弱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体 去卵巢 HA涂层 羟基磷灰石涂层 双侧卵巢 切除 骨密度 术前 骨质疏松模型 生物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量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跃进 厉芳红 +2 位作者 高聪颖 蒋尚群 余清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12年第3期5-11,共7页
为研究大豆异黄酮(SI)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量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将46只雌性SD大鼠双侧摘除卵巢,术后一周按血清总胆固醇水平随机分为5组,分别给予雌激素,低、中、高剂量SI干预并设正常对照组,实验周期为12周,灌胃给药,每周称质量一次,... 为研究大豆异黄酮(SI)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量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将46只雌性SD大鼠双侧摘除卵巢,术后一周按血清总胆固醇水平随机分为5组,分别给予雌激素,低、中、高剂量SI干预并设正常对照组,实验周期为12周,灌胃给药,每周称质量一次,分别在去卵巢、给药4、8周处死时抽取尾静脉血,实验结束后分别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及骨密度等指标。结果表明,高剂量SI干预对维持大鼠骨密度的作用与雌激素相似,去卵巢后干预SI可提高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并能缓解因去卵巢造成的骨丢失,全视野下骨形态学以雌激素组、高剂量SI干预组与正常组结构最为接近。提示大豆异黄酮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骨量及微观结构存在一定影响,中、高剂量干预可使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血清AKP酶活性增加、逆转因去势造成的骨密度下降,考虑到植物雌激素与哺乳动物的雌激素受体(ER)结合能力低下,采用SI在临床开展干预的剂量与远期效果尚待进一步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骨质疏松模型 骨密度 骨代谢 骨丢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