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髂动脉至股深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效果及并发症 被引量:12
1
作者 杨茹雪 杜建时 +1 位作者 段曼 刘卓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12-1413,共2页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D)是一种以下肢麻木、发冷、疼痛、间歇性跛行为主要表现的退行性病变,其也是导致老年人下肢缺血的主要原因,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容易引起残疾甚至截肢〔1〕。LEASD是因动脉内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而引起的...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D)是一种以下肢麻木、发冷、疼痛、间歇性跛行为主要表现的退行性病变,其也是导致老年人下肢缺血的主要原因,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容易引起残疾甚至截肢〔1〕。LEASD是因动脉内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而引起的下肢动脉狭窄、阻塞,好发于小腿动脉、股浅动脉、髂动脉等〔2〕。开放性手术逐渐被血管腔内修复手术所替代,介入治疗已成为了目前临床治疗LEASD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髂动脉-股深动脉开口处腔内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髂动脉至股深动脉腔内成形术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患者术后下肢缺血症状的改善及病程恢复的影响
2
作者 曹铸敏 甘霖 申文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17年第10期00004-00005,共2页
探究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患者中实施髂动脉至股深动脉腔内成形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所收治的LEASO患者40例,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实施髂动脉至股深动脉腔内成形术,对照... 探究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患者中实施髂动脉至股深动脉腔内成形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所收治的LEASO患者40例,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实施髂动脉至股深动脉腔内成形术,对照组患者实施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都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实施髂动脉至股深动脉腔内成形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有效改善患者下肢缺血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该方法值得被临床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动脉内成形术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肢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腔内微创治疗非急性期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3
作者 周玉斌 吴丹明 +4 位作者 徐克 王成刚 易威 贾琪 孙雨莘 《现代医药卫生》 2005年第14期1778-1780,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血管腔内途径微创治疗非急性期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在下腔静脉置入滤器后,采用经皮血管腔内途径联合应用经颈静脉髂-股静脉血栓清除术、导管接触性溶栓术、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等多种血管腔内微... 目的:探讨经皮血管腔内途径微创治疗非急性期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在下腔静脉置入滤器后,采用经皮血管腔内途径联合应用经颈静脉髂-股静脉血栓清除术、导管接触性溶栓术、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等多种血管腔内微创治疗技术进行综合性治疗.结果:滤器置入成功率为100%,17例患者经上述综合性介入治疗后有15例患者血栓完全清除(88.2%),1例血栓部分清除(5.9%),1例无效(5.9%),15例血栓完全清除患者术后随访3~73个月(中位随访期24个月),临床无症状复发.1例血栓部分清除患者术后症状减轻,随访期内症状反复.17例患者术中、术后未发生肺动脉栓塞,16例随访患者随访期内未发生肺动脉栓塞.结论:经颈静脉髂-股静脉血栓清除术、经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及PTA等多种血管腔内微创治疗技术的联合应用治疗非急性期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急性期静脉血栓形成 腔内微创治疗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经导管接触性溶栓术 微创治疗技术 血栓清除术 动脉栓塞 经皮血管腔内 经颈静脉 综合性治疗 介入治疗后 -静脉 随访期 临床价值 静脉 术后随访 症状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髂动脉至股深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朱蔚东 王超 +3 位作者 樊琪 崔玲伟 李腾宇 马定军 《中国综合临床》 2017年第7期635-638,共4页
目的 探讨髂动脉至股深动脉腔内成形术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患者术后下肢缺血症状的改善及病程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04例LEASO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 目的 探讨髂动脉至股深动脉腔内成形术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患者术后下肢缺血症状的改善及病程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04例LEASO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行髂动脉至股深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肢体缺血损伤程度Rutherford分级情况、临床疗效.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生存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 (1)Rutherford分级比较:治疗后观察组Rutherford等级分布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60,P=0.031);(2)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23%(49/52)高于对照组76.92%(4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10,P=0.012);(3)生存质量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5.01±6.32)分与(54.89±6.14)分,t=0.098,P=0.922],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9.63±7.51)分与(63.15±6.98)分,t=4.558,P=0.000].结论 髂动脉至股深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LEASO,可有效改善患者下肢缺血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动脉动脉内成形术 下肢缺血症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