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化醇治疗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的髂骨形态计量学参数研究
1
作者 李全义 刘时璋 +5 位作者 罗振群 弓立群 王茁 马战胜 徐洪海 凌鸣 《医学信息(西安上半月)》 2007年第6期1001-1004,共4页
目的通过髂骨形态计量学参数变化的检测,探讨骨化醇对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及机理。方法选择脊髓损伤截瘫患者45例,随机分为2组,1组15例为服用药物实验组;2组30例为未服用药物对照组。取髂骨标本,测伤后、伤后1月、伤后6月不同... 目的通过髂骨形态计量学参数变化的检测,探讨骨化醇对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及机理。方法选择脊髓损伤截瘫患者45例,随机分为2组,1组15例为服用药物实验组;2组30例为未服用药物对照组。取髂骨标本,测伤后、伤后1月、伤后6月不同时期髂骨形态计量学参数变化。结果实验组髂骨骨结构参数中骨小梁密度(Tb.N)、骨小梁厚度(Tb.Th)、结点末端比(NTR)在服用药物后1月均轻微高于对照组(P<0.05),而骨小梁间距(Tb.Sp)则轻微低于对照组(P<0.05),服药后6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骨小梁间距(Tb.Sp)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髂骨骨转换参数中平均类骨质宽度(Os.Th)、类骨质体积(OV/BV)、平均骨壁厚度(W.Th)均较对照组高,用药1月后指数稍高,用药6月后指数显著增高。其中,两组间相比较平均骨壁厚度(W.Th)差异显著(P<0.05);骨吸收表面(ES/BS)低于对照组。结论骨化醇能够降低骨的吸收,,抑制高转换率,阻止骨吸收与骨形成的严重失衡,有效治疗脊髓损伤引起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化醇 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 髂骨/形态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