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及MRI对凸轮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的影响
1
作者 时启红 徐迎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1期94-96,100,共4页
目的:评定CT与MRI诊断凸轮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时间介于2020年1月-2022年5月凸轮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者60例为试验组,并选取非股骨近端病变者60例为对照组,均施以CT、MRI检查,评定CT检查、MRI检查的α角、EE角2组存在的... 目的:评定CT与MRI诊断凸轮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时间介于2020年1月-2022年5月凸轮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者60例为试验组,并选取非股骨近端病变者60例为对照组,均施以CT、MRI检查,评定CT检查、MRI检查的α角、EE角2组存在的差异与CT、MRI对凸轮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诊断效能。结果:CT与MRI检查均显示试验组的α角高于对照组(P<0.05);MRI对凸轮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CT检查的结果(P<0.05)。结论:CT与MRI于凸轮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诊断中应用均可获取一定的效果,其中MRI应用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MRI 凸轮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定量分析对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李文峰 邓秋云 +1 位作者 熊伟 何斌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6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定量分析在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A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收治的70例疑似FA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最终诊断结果分为FAI组(41例)和非FAI组(29例)。比较两组MR...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定量分析在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A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收治的70例疑似FA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最终诊断结果分为FAI组(41例)和非FAI组(29例)。比较两组MRI检查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MRI检查参数对FAI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FAI组α角(AA)、1点钟方向髋臼前倾角(AV1)、后方髋臼区域角(PASA)大于非FAI组,偏心距(FHNO)短于非FA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影像检查参数联合指标对FAI诊断价值的敏感度为91.17%,特异度为86.25%,AUC为0.913。结论MRI影像检查对FAI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MRI检查,以提高FAI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定量分析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及磁共振图像特征的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3
作者 曾潇 石逸杰 彭如臣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3-186,205,共5页
目的 结合MRI影像学因素和临床因素探究髋关节撞击(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综合征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并评估各危险因素与FAI综合征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6月在本院行髋关节MRI检查且确诊FAI患... 目的 结合MRI影像学因素和临床因素探究髋关节撞击(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综合征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并评估各危险因素与FAI综合征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6月在本院行髋关节MRI检查且确诊FAI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有无临床症状及体征将患者分为FAI综合征组及无症状FAI组。基于临床资料中的人口统计学特征、MRI评估的髋关节解剖特征,首先通过单因素分析确定FAI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再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各个危险因素与有症状FAI的相关性,从而确定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中,年龄、FAI分型、转子周围肌肉水肿、股骨颈骨髓水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多因素统计结果表明,年龄(P=0.012)、FAI分型(P=0.022)、转子周围肌肉水肿(P<0.001)与有症状FAI发生相关,即为FAI综合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FAI分型、转子周围肌肉水肿为FAI综合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帮助从而影响临床医师对患者治疗方案的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症状和体征 危险因素 无症状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诊断髋关节撞击综合征中盂唇损伤的临床价值
4
作者 敖荣基 陈荣焕 +2 位作者 黄源炳 金跃兵 樊亮波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0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究MRI诊断髋关节撞击综合征中盂唇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9月台山市中医院骨科收治的疑似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MRI及数字X线摄影(DR)检查.分析髋关节撞击综合征DR及MRI表现,MRI... 目的:探究MRI诊断髋关节撞击综合征中盂唇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9月台山市中医院骨科收治的疑似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MRI及数字X线摄影(DR)检查.分析髋关节撞击综合征DR及MRI表现,MRI、DR在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盂唇损伤中的诊断价值,以及MRI、DR检查影像在结构损伤中的诊断符合率.结果:MRI诊断髋关节撞击综合征中盂唇损伤准确度及灵敏度均高于DR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及DR检查在不同结构损伤中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DR检查,MRI在诊断髋关节撞击综合征中盂唇损伤的应用价值更高,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盂唇损伤 MRI 髋关节 诊断符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妙散合六味地黄丸加味汤剂治疗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5
作者 王栋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3期50-52,共3页
目的:评价针对髋关节撞击综合征,使用四妙散合六味地黄丸加味汤剂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治疗的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4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口服乐松片,观察组使用四妙散合六味地黄丸加味汤剂,对比... 目的:评价针对髋关节撞击综合征,使用四妙散合六味地黄丸加味汤剂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治疗的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4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口服乐松片,观察组使用四妙散合六味地黄丸加味汤剂,对比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在疼痛评分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髋关节撞击综合征使用四妙散合六味地黄丸加味汤剂治疗,可以缓解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四妙散 六味地黄丸 加味汤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治疗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短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7
6
作者 刘康 杨海涛 +3 位作者 左可斌 卢宏涛 张晓越 梁银华 《中国内镜杂志》 2021年第4期52-57,共6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AI)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行髋关节镜治疗的FAI患者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6~59岁,平均33.85岁。术前髋关节活动度评估:外展(30.75±6.74)°,髋关节屈...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AI)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行髋关节镜治疗的FAI患者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6~59岁,平均33.85岁。术前髋关节活动度评估:外展(30.75±6.74)°,髋关节屈曲90°位内旋(14.84±8.22)°,屈曲(95.25±13.13)°,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32.55±5.62)分,术前视觉模拟评分(VAS)(7.24±2.12)分。结果 30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感染,切口Ⅰ级/甲级愈合,无神经和血管损伤,所有患者均获得12~18个月的随访,术后关节疼痛明显改善,基本恢复至健侧关节水平,VAS评分降至(0.76±0.65)分,髋关节屈曲90°位内旋活动度恢复至(46.56±7.62)°,髋关节Harris评分增加到(96.24±3.64)分。结论关节镜治疗FAI短期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关节镜治疗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分型 短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多排螺旋CT诊断 被引量:20
7
作者 肖树恺 向子云 +2 位作者 蔡汉寿 武胜 朱宇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1年第2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多排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例临床诊断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AI)患者,所有患者均具有腹股沟区或臀部间断性疼痛病史,休息后疼痛能够得到明显或完全缓解,且髋关节撞击试验阳性,对这些患者行多排螺旋CT平扫... 目的探讨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多排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例临床诊断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AI)患者,所有患者均具有腹股沟区或臀部间断性疼痛病史,休息后疼痛能够得到明显或完全缓解,且髋关节撞击试验阳性,对这些患者行多排螺旋CT平扫及三维重建。结果股骨头颈连接处的前外侧偏移量减低10例;股骨头颈连接处骨性突起5例;股骨头颈连接处皮质下囊性变13例;非圆形股骨头7例;髋臼过深2例;髋臼后倾3例;髋臼边缘软骨下囊变16例;髋臼盂唇的骨化变性11例;关节边缘骨赘形成18例。结论髋关节多排螺旋CT及三维重建检查,可发现股骨头颈连接处及髋臼等解剖异常,对FAI的早期诊断、分型及制定手术治疗方案有重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多排螺旋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对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陈焱君 刘波 +3 位作者 卢建烨 吴共发 李勉文 叶强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3年第3期98-102,共5页
目的探讨利用多排螺旋CT平扫及后处理重建方法,了解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解剖学及骨质异常,并对FAI病例进行α角及EE角的测量,探讨α角及EE角(Equatorial-edge angle)在髋关节撞击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利用多排螺旋CT平扫及后处理重建方法,了解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解剖学及骨质异常,并对FAI病例进行α角及EE角的测量,探讨α角及EE角(Equatorial-edge angle)在髋关节撞击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多排螺旋CT平扫的59例临床诊断FAI患者和20例因非股骨近端病变、无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症状而接受下腹或双髋CT扫描的成年患者的CT体积数据作为对照组,分析解剖学、骨质异常情况及α角的意义。结果 FAI分为凸轮型、钳型、混合型,每型均存在不同程度解剖学异常及骨性异常征象;对照组α角为41.826°±1.862°,FAI组为66.548°±9.1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926,P=0.000);多重比较显示FAI组中以凸轮型的α角最大(71.851°±5.696°),钳型的α角最小(48.889°±3.364°;全部P<0.05)。多重比较分析EE角显示除混合型FAI(16.729°±3.068°)和钳型FAI(16.386°±1.211°)间、FAI凸轮型(21.550°±2.096°)与对照组(21.845°±2.814°)间EE角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外(分别P=0.3234,P=0.,7326),其余两两间EE角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全部P<0.05)。结论α角是反映股骨头颈联合处凹陷程度与FAI关系的一个客观指标,对诊断凸轮型FAI有重要意义;EE角是评价髋臼后倾的一个客观指标,同时也可以评估髋臼对股骨头覆盖程度,可以为诊断钳型及混合型FAI提供参考。多排螺旋CT平扫及三维重建可以全面清晰显示股骨和髋臼解剖学异常及骨质异常,能对FAI准确诊断及分型,对治疗方案的制定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多排螺旋CT α角EE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DFSE序列在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关节软骨退变早期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晓会 靳囡 +3 位作者 毛翠平 李兴华 周小倩 王伟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1期1397-1400,共4页
目的评价MR快速自旋双回波(DFSE)序列在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32例临床诊断为FAI的患者同时行髋关节常规序列(FS-T2WI)和DFSE序列扫描。两名高年资影像学医师对MR图像质量及检查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FS-T2WI发现FAI... 目的评价MR快速自旋双回波(DFSE)序列在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32例临床诊断为FAI的患者同时行髋关节常规序列(FS-T2WI)和DFSE序列扫描。两名高年资影像学医师对MR图像质量及检查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FS-T2WI发现FAI软骨损伤8例,其中I级0例,Ⅱ级1例,Ⅲ级7例,阳性率为25. 0%。DFSE序列发现FAI软骨损伤20例,其中I级4例,Ⅱ级8例,Ⅲ级8例,阳性率为62. 5%。DFSE序列检出FAI的阳性率明显高于FS-T2WI序列(P <0. 01)。结论 MR-DFSE序列在髋关节撞击综合征软骨退变早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常规序列 快速自旋双回波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亚超 王伟强 李韶平 《安徽医学》 2017年第2期261-264,共4页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由Ganz于2003年提出概念并进行了定义. FAI主要与髋关节发育异常有关,包括股骨头颈交界处突出的凸轮型、髋臼过度覆盖引发的钳夹型及两者皆有的混合型. 在这些发育异常的基础上,...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由Ganz于2003年提出概念并进行了定义. FAI主要与髋关节发育异常有关,包括股骨头颈交界处突出的凸轮型、髋臼过度覆盖引发的钳夹型及两者皆有的混合型. 在这些发育异常的基础上,股骨颈在屈髋和内收运动时可能与髋臼反复撞击,从而导致盂唇撕裂或髋臼及股骨头的软骨损伤,最终导致骨性关节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影像学检查 CT MRI X线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Cam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有限元模型及力学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骞 王万春 姚长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0期6513-6518,共6页
背景:Cam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可使关节承受力学过载并最终导致髋关节骨关节炎,然而其诱发骨关节炎的相关力学机制仍不清楚。目的:运用三维有限元的方法,分析Cam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关节内力学环境,进一步了解其病理力学特点。方法:采用... 背景:Cam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可使关节承受力学过载并最终导致髋关节骨关节炎,然而其诱发骨关节炎的相关力学机制仍不清楚。目的:运用三维有限元的方法,分析Cam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关节内力学环境,进一步了解其病理力学特点。方法:采用正常髋关节CT数据,利用Mimics和Hypermesh软件准确构建正常髋关节和Cam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三维有限元模型。在LS-DYNA软件中,模拟坐下、起立时的力学加载条件,对正常髋关节和Cam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髋关节的软骨接触力学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基于CT数据准确构建了包含关节软骨的正常髋关节和Cam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髋关节三维有限元力学分析模型。坐下、起立加载过程中,正常髋关节在最大屈髋位时峰值接触压力分别为4.43,4.59 MPa;而Cam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髋关节分别为14.96,14.86 MPa,髋臼缘前上方出现过高压力和应力集中。提示髋臼软骨过高的接触压力可能是Cam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导致骨关节炎的力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数字化骨科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髋关节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接触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MDPSPECT/CT诊断钳夹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斌青 刘云 +1 位作者 郭会利 张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99)Tc^m-MDPSPECT/CT诊断钳夹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AI)的价值。方法对临床疑似钳夹型FAI的85例患者(共96个发病髋关节)行^(99)Tc^m-MDP SPECT/CT检査,并进行图像分析。最终由手术或6个月以上的随访资料确诊。分别计算CT、SPEC... 目的探讨^(99)Tc^m-MDPSPECT/CT诊断钳夹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AI)的价值。方法对临床疑似钳夹型FAI的85例患者(共96个发病髋关节)行^(99)Tc^m-MDP SPECT/CT检査,并进行图像分析。最终由手术或6个月以上的随访资料确诊。分别计算CT、SPECT和SPECT/CT评价钳夹型FAI的诊断效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6个髋关节中,临床最终确诊有钳夹型FAI 87个。CT、SPECT和SPECT/CT显像对钳夹型FAI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77.01%(67/87),95.56%(84/87)、95.56%(84/87),特异度分别为44.44%(4/9)、100%(9/9)、100%(9/9),准确率分别为73.95%(71/96),96.88%(93/96)、96.88%(93/96)。三种方法诊断钳夹型FAI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SPECT/CT融合显像和SPECT显像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PECT/CT或SPECT显像与CT检査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99)Tc^m-MDP SPECT/CT可灵敏、准确地诊断钳夹型FAI,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放射性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m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关节软骨接触力学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骞 王万春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3-208,共6页
目的通过有限元方法探讨不同严重程度的Cam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关节软骨接触力学的变化。方法建立正常髋关节及不同α角的Cam型FAI髋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行走、坐下、起立等日常活动下的关节软骨... 目的通过有限元方法探讨不同严重程度的Cam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关节软骨接触力学的变化。方法建立正常髋关节及不同α角的Cam型FAI髋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行走、坐下、起立等日常活动下的关节软骨接触压力和应力。结果完整步态周期加载过程中,不同α角的Cam型FAI软骨接触压力分布与正常髋关节接近,无高接触压力和Von Mises应力集中区域;坐下、起立加载过程中,Cam型FAI软骨接触压力均大于正常髋关节,且随α角的增加而增大,其接触区域主要位于髋臼缘前上方,局部出现过高压力和Von Mises应力集中。结论 Cam型FAI软骨接触力学变化的关键影响因素是运动方式,关节软骨过高的接触压力和Von Mises应力,可能是其引起软骨退变并最终导致骨性关节炎的力学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软骨 接触压力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关节镜下减压术治疗凸轮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被引量:6
14
作者 孙宇 陈崇民 +1 位作者 顾明 吴文廷 《实用骨科杂志》 2015年第10期878-882,共5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镜下行髋关节减压术治疗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疗效分析。方法 2011年7月至2013年1月收治髋关节撞击综合征21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22~62岁,平均42.4岁。均行髋关节镜检,明确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 impi... 目的探讨髋关节镜下行髋关节减压术治疗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疗效分析。方法 2011年7月至2013年1月收治髋关节撞击综合征21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22~62岁,平均42.4岁。均行髋关节镜检,明确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清理损伤的软骨和盂唇,打磨骨赘,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采用髋关节查体和改良Harris评分进行功能评估。末次随访时,按改良Harris评分评定疗效,优2例,良17例,可2例,优良率超过90%。结论髋关节镜技术对凸轮型FAI具有重要的诊断和治疗价值,可以作为一种标准化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关节 减压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凸轮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斜位扫描与常规扫描对诊断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群 崔航 +2 位作者 孟雪威 张卜天 刘桂锋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年第10期1789-1791,共3页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AI)是髋关节退行性病变的主要病因之一,主要发生于爱好活动的中青年患者,患者主诉为活动或久坐后,一侧或双侧腹股沟区疼痛,常为间歇性疼痛。主要是由于股骨颈及髋臼形态学上的解剖异常,股骨颈交界处与髋臼发生长期的...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AI)是髋关节退行性病变的主要病因之一,主要发生于爱好活动的中青年患者,患者主诉为活动或久坐后,一侧或双侧腹股沟区疼痛,常为间歇性疼痛。主要是由于股骨颈及髋臼形态学上的解剖异常,股骨颈交界处与髋臼发生长期的异常碰撞,造成了髋臼唇及相邻结构的损伤,以软骨损伤为主,从而造成髋关节退行性骨性关节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MR 髋臼唇 常规扫描 盂唇撕裂 髋臼盂唇 盂唇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DR、MRI影像表现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勇刚 刘彭华 孟凯龙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6期164-166,共3页
目的分析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AI)DR、MRI影像表现特征。方法收集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147例经手术证实为FAI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所得DR、MRI图像进行分析,总结FAI患者影像表现特征。结果在DR图像中,147例患者均可见有不同... 目的分析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AI)DR、MRI影像表现特征。方法收集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147例经手术证实为FAI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所得DR、MRI图像进行分析,总结FAI患者影像表现特征。结果在DR图像中,147例患者均可见有不同程度的“枪柄样”畸形存在,有71例患者可见其髋臼后倾且髋臼过深,髋臼“交叉”征为阳性,存在“8字”征;12例患者存在非圆形股骨头,72例患者髋臼边缘软骨下可见囊性变;29例患者则是股骨头颈交界处皮质下有囊性病变存在。MRI检查图像中,所有患者髋臼盂唇均存在不同程度损伤;MRI分型:ⅠB、ⅡA期,分别有48例、39例,其余ⅠA期29例、ⅡB期25例、ⅢA期6例。患者α角值为58°~78°平均值为(65.89±7.63)°。结论股骨头颈解剖学异常及髋臼形态异常是FAI的主要征象,DR可作为临床筛选检查,结合MRI综合评价可有效降低FAI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DR MRI 影像表现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肌肉训练对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疗效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云 张鸿悦 +5 位作者 章耀华 刘晓磊 解焕鑫 李强 李佳 杨华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59-763,共5页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训练对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至2021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就诊的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2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3)和观察组(n=14)。两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增加神经肌肉训练。...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训练对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至2021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就诊的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2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3)和观察组(n=14)。两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增加神经肌肉训练。治疗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髋关节屈伸峰力矩(PT)、Y平衡测试(YBT)和简化国际髋关节评分(iHOT-12)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髋关节屈伸PT、YBT评分和iHOT-12评分明显改善(|t|>3.628,P<0.01),对照组VAS和髋关节屈伸PT明显改善(|t|>3.409,P<0.01);观察组VAS评分、髋关节屈伸PT、YBT评分和iHOT-12评分均优于对照组(|t|>2.067,P<0.05)。结论神经肌肉训练可有效缓解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的疼痛,增加髋关节肌力和协调能力,提高髋关节稳定性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神经肌肉训练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妙六黄汤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彭博文 董晓俊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9年第34期3832-3835,共4页
目的观察四妙六黄汤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0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每组20例。治疗组予以四妙六黄汤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对照Ⅰ组予以四妙六黄汤治疗,对... 目的观察四妙六黄汤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0例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每组20例。治疗组予以四妙六黄汤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对照Ⅰ组予以四妙六黄汤治疗,对照Ⅱ组予以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3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比较3组治疗前后的疼痛数字评分表(NRS)评分、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HHS)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评价临床疗效。结果2个疗程治疗后,3组血清IL-6、TNF-α水平及NRS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P均<0.05);3组HHS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HH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P均<0.05)。结论四妙六黄汤与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治疗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疗效优于单一治疗,符合内外兼治的原则,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四妙六黄汤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16例X线表现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中银 彭波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1年第11期1209-1210,共2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AI)的X线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FAl患者的影像资料,16例患者均行髋关节正侧位X线检查,其中1例进行了髋关节CT检查。结果 16例患者X线表现均出现股骨头颈交界处骨性突起,非圆形股骨头4例,股骨头颈交界处皮... 目的探讨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AI)的X线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FAl患者的影像资料,16例患者均行髋关节正侧位X线检查,其中1例进行了髋关节CT检查。结果 16例患者X线表现均出现股骨头颈交界处骨性突起,非圆形股骨头4例,股骨头颈交界处皮质下囊性变4例,髋臼边缘骨赘13例,髋臼边缘软骨下囊性变6例,髋臼后倾5例,髋臼过深2例。结论 X线可以显示FAI患者股骨头颈交界处及髋臼解剖异常,有助于提高FAI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X线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单髋高分辨MRI扫描对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优势 被引量:3
20
作者 武鹏飞 李大鹏 《中外医疗》 2018年第16期186-188,共3页
目的在3.0T磁共振中探讨单髋高分辨MRI扫描比传统髋关节MRI扫描显示臼唇软骨损伤的优越性。方法方便选取研究对象88例,均为2017年1—8月该院骨科骨关节病区收治的临床髋部疼痛患者,均行常规髋关节MR扫描和单髋高分辨力MR扫描,根据图像... 目的在3.0T磁共振中探讨单髋高分辨MRI扫描比传统髋关节MRI扫描显示臼唇软骨损伤的优越性。方法方便选取研究对象88例,均为2017年1—8月该院骨科骨关节病区收治的临床髋部疼痛患者,均行常规髋关节MR扫描和单髋高分辨力MR扫描,根据图像髋臼唇损伤显示是否清晰进行盲评法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单髋高分辨率MRI和传统髋关节扫描获得的臼唇损伤数据差异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一致性比较采用Pearson检验。结果 88例患者经关节镜证实髋臼损伤为65例,单髋高分辨率扫描敏感度为76.92%(50/65)(医师A)、80.00%(52/65)(医师B);传统髋关节扫描敏感度为53.84%(35/65)(医师A)、55.38%(36/65)(医师B)。因此单髋高分辨力MR扫描比常规髋关节MR扫描在显示软骨损伤方面具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0.436,P<0.05),一致性良好(K=0.675,P<0.05)。结论单髋高分辨力MRI扫描能更清楚的显示髋臼盂唇及关节软骨损伤,有助于早期诊断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A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MRI扫描 髋臼损伤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