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介电常数La_(2)O_(3)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介电性能研究进展
1
作者 魏小茹 陈文杰 +1 位作者 王锋 朱胜利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3-37,共5页
在众多高介电常数栅介质材料中氧化镧(La_(2)O_(3))因带隙大、热稳定性良好等特点而具有代替传统SiO_(2)栅介质材料的潜力。介绍了La_(2)O_(3)薄膜的制备方法,综述了目前改善La_(2)O_(3)薄膜介电性能的方法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前景。
关键词 高介电常数介质材料 La_(2)O_(3) 电学特性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高介电常数栅介质材料的LaErO_3薄膜热稳定性和电学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九如 殷江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7-152,共6页
采用脉冲激光淀积法在硅衬底上生长了LaErO3薄膜,用X射线衍射仪、X射线电子能谱仪、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该薄膜的热学和电学性质.通过电容-电压测量得到了较好的电容-电压曲线,计算得出等效SiO2厚度为1.4nm.通过高分辨电镜可以... 采用脉冲激光淀积法在硅衬底上生长了LaErO3薄膜,用X射线衍射仪、X射线电子能谱仪、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该薄膜的热学和电学性质.通过电容-电压测量得到了较好的电容-电压曲线,计算得出等效SiO2厚度为1.4nm.通过高分辨电镜可以看出即使经过700℃30sN2中快速热退火处理LaErO3薄膜与硅衬底之间的反应层也仅有几个原子层的厚度.X射线电子能谱分析得到非常少量的SiO2在沉积的过程中形成.测量的热学和电学性质表明LaErO3薄膜是高介电常数栅介质材料非常有前途的候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电常数介质材料 脉冲激光淀积 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fO_2高k栅介质等效氧化层厚度的提取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勇 赵建明 +2 位作者 韩德栋 康晋锋 韩汝琦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52-856,共5页
分两步提取了HfO2高k栅介质等效氧化层厚度(EOT).首先,根据MIS测试结构等效电路,采用双频C-V特性测试技术对漏电流和衬底电阻的影响进行修正,得出HfO2高k栅介质的准确C-V特性.其次,给出了一种利用平带电容提取高k介质EOT的方法,该方法... 分两步提取了HfO2高k栅介质等效氧化层厚度(EOT).首先,根据MIS测试结构等效电路,采用双频C-V特性测试技术对漏电流和衬底电阻的影响进行修正,得出HfO2高k栅介质的准确C-V特性.其次,给出了一种利用平带电容提取高k介质EOT的方法,该方法能克服量子效应所产生的反型层或积累层电容的影响.采用该两步法提取的HfO2高k栅介质EOT与包含量子修正的Poisson方程数值模拟结果对比,误差小于5%,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电常数介质 等效氧化层厚度 二氧化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薄HfO_2高K栅介质薄膜的软击穿特性 被引量:3
4
作者 韩德栋 康晋锋 +1 位作者 杨红 韩汝琦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研究了高K(高介电常数)栅介质HfO2薄膜的制备工艺,制备了有效氧化层厚度为2.9nm的超薄MOS电容。当栅氧化层很薄时会发生软击穿现象,软击穿和通常的硬击穿是不同的现象。分别利用在栅介质上加恒流应力和恒压应力两种方法研究了HfO2薄膜... 研究了高K(高介电常数)栅介质HfO2薄膜的制备工艺,制备了有效氧化层厚度为2.9nm的超薄MOS电容。当栅氧化层很薄时会发生软击穿现象,软击穿和通常的硬击穿是不同的现象。分别利用在栅介质上加恒流应力和恒压应力两种方法研究了HfO2薄膜的击穿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两种应力方式下HfO2栅介质均发生了软击穿现象,软击穿和硬击穿的机理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电常数介质 二氧化铪薄膜 软击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HfAlO介质薄膜的制备(英文) 被引量:2
5
作者 程新红 宋朝瑞 俞跃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92-1194,共3页
利用超高真空电子束蒸发法制备了可替代 SiO2作为栅介质的 HfAlO 膜。薄膜的化学组成为(HfO2)(Al2O3)2,900℃退火处理后仍然呈现非晶状态,而且表面平滑。介电常数为 12.7,等效氧化物厚度 2 nm,固定电荷密度 4×1012cm-2,2 V 栅偏压... 利用超高真空电子束蒸发法制备了可替代 SiO2作为栅介质的 HfAlO 膜。薄膜的化学组成为(HfO2)(Al2O3)2,900℃退火处理后仍然呈现非晶状态,而且表面平滑。介电常数为 12.7,等效氧化物厚度 2 nm,固定电荷密度 4×1012cm-2,2 V 栅偏压下漏电流为 0.04 m A/cm2。后退火处理能有效降低固定电荷密度和泄漏电流密度,但会造成界面 SiO2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AlO膜 介电常数介质 电子束蒸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fO_2高K栅介质薄膜的电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韩德栋 康晋锋 +1 位作者 刘晓彦 韩汝琦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共3页
研究了高 K(高介电常数 )栅介质 Hf O2 薄膜的制备工艺 ,制备了有效氧化层厚度为 2 .9nm的超薄MOS电容。对电容的电学特性如 C-V特性 ,I-V特性 ,击穿特性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显示 :Hf O2 栅介质电容具有良好的 C-V特性 ,较低的漏电流... 研究了高 K(高介电常数 )栅介质 Hf O2 薄膜的制备工艺 ,制备了有效氧化层厚度为 2 .9nm的超薄MOS电容。对电容的电学特性如 C-V特性 ,I-V特性 ,击穿特性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显示 :Hf O2 栅介质电容具有良好的 C-V特性 ,较低的漏电流和较高的击穿电压。因此 ,Hf O2 栅介质可能成为 Si O2 栅介质的替代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O2薄膜 介电常数介质 电学特性 MOS 集成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k栅介质SOI nMOSFET正偏压温度不稳定性的实验研究(英文)
7
作者 李哲 吕垠轩 +1 位作者 何燕冬 张钢刚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37-641,共5页
对高k栅介质SOI nMOSFET器件的PBTI退化和恢复进行实验研究,并且与pMOSFET器件的NBTI效应进行比较,分析PBTI效应对阈值电压漂移、线性及饱和漏电流、亚阈摆幅和应力诱导漏电流的影响。结果显示,PBTI的退化和恢复与NBTI效应具有相似的趋... 对高k栅介质SOI nMOSFET器件的PBTI退化和恢复进行实验研究,并且与pMOSFET器件的NBTI效应进行比较,分析PBTI效应对阈值电压漂移、线性及饱和漏电流、亚阈摆幅和应力诱导漏电流的影响。结果显示,PBTI的退化和恢复与NBTI效应具有相似的趋势,但是PBTI具有较高的退化速率和较低的恢复比例,这会对器件的寿命预测带来影响。最后给出在PBTI应力条件下,界面陷阱和体陷阱的产生规律及其对器件退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偏置温度不稳定性(PBTI) 介电常数介质 绝缘衬底上的硅型金属氧化层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soI MOSFET) 退化 应力诱导漏电流(SI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fO_2/TaON叠层栅介质Ge MOS器件制备及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雪锋 季红兵 +2 位作者 邱云贞 王志亮 徐静平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49-1152,共4页
为提高高k/Ge MOS器件的界面质量,减小等效氧化物厚度(EOT),在high-k介质和Ge表面引入薄的TaON界面层。相对于没有界面层的样品,HfO2/TaON叠层栅介质MOSFET表现出低的界面态密度、低的栅极漏电和较好的输出特性。因此利用TaON作为Ge MO... 为提高高k/Ge MOS器件的界面质量,减小等效氧化物厚度(EOT),在high-k介质和Ge表面引入薄的TaON界面层。相对于没有界面层的样品,HfO2/TaON叠层栅介质MOSFET表现出低的界面态密度、低的栅极漏电和较好的输出特性。因此利用TaON作为Ge MOS器件的界面钝化层对于获得小的等效氧化物厚度和高的高k/Ge界面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锗基p沟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氮氧钽铪界面层 高介电常数介质 散射 迁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薄HfN界面层对HfO_2栅介质Ge pMOSFET电性能的改进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雪锋 季红兵 +4 位作者 邱云贞 王志亮 黄静 张振娟 徐静平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7-509,517,共4页
通过在高k介质和Ge表面引入一层超薄HfN界面层,实验制备了HfO2/HfON叠层栅介质Ge MOS器件。与没有界面层的样品相比,HfO2/HfON叠层栅介质MOSFET表现出低的界面态密度、低的栅极漏电和高有效迁移率。因此利用HfON作为Ge MOS器件的界面钝... 通过在高k介质和Ge表面引入一层超薄HfN界面层,实验制备了HfO2/HfON叠层栅介质Ge MOS器件。与没有界面层的样品相比,HfO2/HfON叠层栅介质MOSFET表现出低的界面态密度、低的栅极漏电和高有效迁移率。因此利用HfON作为Ge MOS器件的界面钝化层对于获得小的等效氧化物厚度和高的high-k/Ge界面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沟锗基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高介电常数介质 氮化铪界面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fO_2/TaON叠层栅介质Ge pMOSFET制备及迁移率退化研究
10
作者 张雪锋 季红兵 +5 位作者 邱云贞 王志亮 陈云 张振娟 黄静 徐静平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5-488,共4页
为提高high-k/Ge界面质量,在high-k介质和Ge表面引入薄的TaON界面层。相对于没有界面层的样品,HfO2/TaON叠层栅介质Ge pMOSFET样品的空穴迁移率有显著提高,但仍小于理论预测值。利用high-k栅介质MOSFET中各种新的附加散射机制,分析了迁... 为提高high-k/Ge界面质量,在high-k介质和Ge表面引入薄的TaON界面层。相对于没有界面层的样品,HfO2/TaON叠层栅介质Ge pMOSFET样品的空穴迁移率有显著提高,但仍小于理论预测值。利用high-k栅介质MOSFET中各种新的附加散射机制,分析了迁移率退化的原因,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锗基p沟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高介电常数介质 散射 迁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fO_2栅介质薄膜的结构和介电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学瑞 戚泽明 +3 位作者 张国斌 李亭亭 贺博 尹民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68-472,共5页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方法(PLD)在Si(100)衬底上生长了HfO2栅介质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远红外光谱对其声子振动模式和介电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室温下制备薄膜为非晶,衬底温度...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方法(PLD)在Si(100)衬底上生长了HfO2栅介质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远红外光谱对其声子振动模式和介电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室温下制备薄膜为非晶,衬底温度400℃时已经形成单斜相的HfO2薄膜,1000℃退火后薄膜更趋向于(1-11)晶面取向,且结晶质量改善.薄膜的局域结构研究显示低衬底温度下生长的样品具有更短的Hf-O键长和更高的无序度.薄膜结构和薄膜质量影响其远红外声子模式,使得一些低频红外声子模式消失,造成其介电常数相对体材料有所降低,但由于影响介电常数的主要远红外声子模式依然存在,晶态薄膜仍然能保持一定的介电常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O2薄膜 介电常数介质 脉冲激光沉积 声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叠栅介质MOS器件栅极漏电流的计算模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红官 朱家俊 +2 位作者 喻彪 戴大康 曾云 《微电子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36-639,643,共5页
采用顺序隧穿理论和传输哈密顿方法并考虑沟道表面量子化效应,建立了高介电常数堆叠栅介质MOS器件栅极漏电流的顺序隧穿模型。利用该模型数值,研究了Si3N4/SiO2、Al2O3/SiO2、HfO2/SiO2和La2O3/SiO2四种堆叠栅介质结构MOS器件的栅极漏... 采用顺序隧穿理论和传输哈密顿方法并考虑沟道表面量子化效应,建立了高介电常数堆叠栅介质MOS器件栅极漏电流的顺序隧穿模型。利用该模型数值,研究了Si3N4/SiO2、Al2O3/SiO2、HfO2/SiO2和La2O3/SiO2四种堆叠栅介质结构MOS器件的栅极漏电流随栅极电压和等效氧化层厚度变化的关系。依据计算结果,讨论了堆叠栅介质MOS器件按比例缩小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隧穿 顺序隧穿 介电常数介质 MOS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无碳前体在高k氧化物薄膜化学气相沉积上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邵起越 袁涛 +4 位作者 李爱东 董岩 方峰 蒋建清 刘治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74-577,共4页
通过一种简便可行的合成工艺,成功合成了3种具有良好挥发性的无碳前体:无水硝酸钛、硝酸锆和硝酸铪。以这些无水金属硝酸盐为前体,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工艺成功淀积了具有良好介电性能的3种高介电常数(high-k)氧化物薄膜:TiO2、ZrO2和... 通过一种简便可行的合成工艺,成功合成了3种具有良好挥发性的无碳前体:无水硝酸钛、硝酸锆和硝酸铪。以这些无水金属硝酸盐为前体,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工艺成功淀积了具有良好介电性能的3种高介电常数(high-k)氧化物薄膜:TiO2、ZrO2和HfO2薄膜。这类不含碳的金属前体能直接在Si衬底上气相沉积,无需引入氧化气体,且沉积温度较低,可避免低介电常数界面层生成,在化学气相沉积栅介质薄膜方面独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水硝酸盐 化学气相沉积(CVD) 介电常数(high—k)栅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SL的介质填充双通带滤波器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双旭 马凯学 +2 位作者 闫宁宁 陈雄 傅海鹏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29-634,共6页
为实现滤波器的小型化,基于介质集成悬置线(substrate integrated suspended line,SISL)结构提出了一种介质填充双通带滤波器的设计方案.首先将高介电常数的介质块填充入SISL的空气腔中,提升SISL的等效介电常数,实现电路的小型化,高介... 为实现滤波器的小型化,基于介质集成悬置线(substrate integrated suspended line,SISL)结构提出了一种介质填充双通带滤波器的设计方案.首先将高介电常数的介质块填充入SISL的空气腔中,提升SISL的等效介电常数,实现电路的小型化,高介电常数介质块可以直接被SISL固定;然后利用T型结连接两组工作在不同频段的滤波器从而使得两个通带相对独立;最后利用仿真软件进行优化,确定介质填充双通带滤波器的尺寸,并进行加工与测试.仿真与测试结果表明,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两个通带频率内的回波损耗均优于15 dB,电路的核心尺寸为0.058λg×0.139λg(λg为SISL在第一通带中心频率处的导波波长).此双通带滤波器具有小尺寸、自封装等优势,且所有层介质基板均采用低成本的FR4板材,降低了制造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通带滤波器 介质集成悬置线(SISL) 高介电常数介质 传输零点 小型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O_2在Si(100)-2×1表面原子层淀积反应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15
作者 任杰 陈玮 +2 位作者 卢红亮 徐敏 张卫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33-1139,共7页
用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了ZrO2在羟基预处理的Si(100)-2×1表面原子层淀积(ALD)初始反应过程的反应机理,ZrO2的ALD过程包括两个前体反应物ZrCl4和H2O交替的半反应.两个半反应都经历一个相似的吸附中间体反应路径.比较单羟基Si表面反应... 用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了ZrO2在羟基预处理的Si(100)-2×1表面原子层淀积(ALD)初始反应过程的反应机理,ZrO2的ALD过程包括两个前体反应物ZrCl4和H2O交替的半反应.两个半反应都经历一个相似的吸附中间体反应路径.比较单羟基Si表面反应的反应焓变,可以发现双羟基Si表面反应,由于相邻羟基的存在,对ZrCl4的半反应影响较大,尤其是化学吸附能增加明显.而对于H2O的半反应,单、双羟基Si表面反应的能量变化不是很明显.使用内禀反应坐标(IRC)方法,验证了两个半反应存在相似的过渡态结构和反应机理.另外,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吸附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其向反应物方向的解吸附变得容易,而向产物方向的解离难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层淀积 密度泛函理论 介电常数介质 氧化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晶浮栅存储器的模拟、制备和电学特性
16
作者 郭婷婷 刘明 +4 位作者 管伟华 胡媛 李志刚 龙世兵 陈军宁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0-74,90,共6页
介绍了在纳米晶浮栅存储器数据保持特性方面的研究工作,重点介绍了纳米晶材料的选择与制备和遂穿介质层工程。研究证明,金属纳米晶浮栅存储器比半导体纳米晶浮栅存储器具有更好的电荷保持特性。并且金属纳米晶制备方法简单,通过电子束... 介绍了在纳米晶浮栅存储器数据保持特性方面的研究工作,重点介绍了纳米晶材料的选择与制备和遂穿介质层工程。研究证明,金属纳米晶浮栅存储器比半导体纳米晶浮栅存储器具有更好的电荷保持特性。并且金属纳米晶制备方法简单,通过电子束蒸发热退火的方法就能够得到质量较好的金属纳米晶,密度约4×1011cm-2,纳米晶尺寸约6~7nm。实验证明,高介电常数隧穿介质能够明显改善浮栅存储器的电荷保持特性,所以在引入金属纳米晶和高介电常数遂穿介质之后,纳米晶浮栅存储器可能成为下一代非挥发性存储器的候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 保持特性 介电常数隧穿介质 金属纳米晶 浮栅存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terials Design on the Origin of Gap States in a High-κ/GaAs Interface
17
作者 Weichao Wang Cheng Gong +3 位作者 Ka Xiong Santosh K.C. Robert M.Wallace Kyeongjae Cho 《Engineering》 SCIE EI 2015年第3期372-377,共6页
Given the demand for constantly scaling micro- electronic devices to ever smaller dimensions, a SiO2 gate dielectric was substituted with a higher dielectric-constant material, Hf(Zr)O2, in order to minimize current... Given the demand for constantly scaling micro- electronic devices to ever smaller dimensions, a SiO2 gate dielectric was substituted with a higher dielectric-constant material, Hf(Zr)O2, in order to minimize current leakage through dielectric thin film. However, upon interfacing with high dielectric constant (high-κ) dielectrics, the electron mobility in the conventional Si channel degrades due to Coulomb scattering, surface-roughness scattering, remotephonon scattering, and dielectric-charge trapping.Ⅲ-Ⅴ and Ge are two promising candidates with superior mobility over Si. Nevertheless, Hf(Zr)O2/Ⅲ-Ⅴ(Ge) has much more complicated interface bonding than Si-based interfaces. Successful fabrication of a high-quality device critically depends on understanding and engineering the bonding configurations at Hf(Zr)O2/Ⅲ-Ⅴ(Ge) interfaces for the optimal design of device interfaces. Thus, an accurate atomic insight into the interface bonding and mechanism of interface gap states formation becomes essential. Here, we utilize first- principle calculations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face between HfO2 and GaAs. Our study shows that As--As dimer bonding, Ga partial oxidation (between 3+ and 1+) and Ga- dangling bonds constitute the major contributions to gap states. These findings provide insightful guidance for optimum interface passi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mobility device high-κ/Ⅲ-Ⅴ interface interfacial gap states first-principle calcula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沉积聚酰亚胺在微型电子器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褚夫同 王乔升 +1 位作者 戴丽萍 刘兴钊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30,共4页
采用气相沉积聚合法制备了聚酰亚胺(PI)薄膜及PI与金属颗粒(Cr)复合(PI/Cr)薄膜,所制备PI薄膜表面平整,随着金属颗粒体积百分数增加,PI/Cr薄膜介电常数逐渐增大;当将PI薄膜应用于压电微机械超声换能器(pMUTs)中时,pMUTs机电耦合系数显... 采用气相沉积聚合法制备了聚酰亚胺(PI)薄膜及PI与金属颗粒(Cr)复合(PI/Cr)薄膜,所制备PI薄膜表面平整,随着金属颗粒体积百分数增加,PI/Cr薄膜介电常数逐渐增大;当将PI薄膜应用于压电微机械超声换能器(pMUTs)中时,pMUTs机电耦合系数显著提高,所研制pMUTs在光声成像演示中探测到了较强的光声信号;当将PI/Cr薄膜应用于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场效应晶体管(HEMTs)中时,HEMTs的击穿电压由156 V提高到248 V,HEMTs器件的耐压能力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沉积聚合 聚酰亚胺 薄膜 高介电常数介质 压电微机械超声换能器 电子迁移率场效应晶体管
原文传递
Chemical adsorption on 2D dielectric nanosheets for matrix free nanocomposites with ultrahigh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被引量:5
19
作者 Jie Chen Zhonghui Shen +4 位作者 Qi Kang Xiaoshi Qian Shengtao Li Pingkai Jiang Xingyi Huang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SCD 2022年第6期609-618,M0004,共11页
Relaxor ferroelectric polymers display great potential in capacitor dielectric applications because of their excellent flexibility,light weight,and high dielectric constant.However,their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capa... Relaxor ferroelectric polymers display great potential in capacitor dielectric applications because of their excellent flexibility,light weight,and high dielectric constant.However,their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capacity is limited by their high conduction losses and low dielectric strength,which primarily originates from the impact-ionization-induced electron multiplication,low mechanical modulus,and low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dielectric polymers.Here a matrix free strategy is developed to effectively suppress electron multiplication effects and to enhance mechanical modulus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a dielectric polymer,which involves the chemical adsorption of an electron barrier layer on boron nitride nanosheet surfaces by chemically adsorbing an amino-containing polymer.A dramatic decrease of leakage current(from 2.4×10^(-6)to 1.1×10^(-7)A cm^(-2)at 100 MV m^(-1))and a substantial increase of breakdown strength(from 340 to 742 MV m^(-1))were achieved in the nanocompostes,which result in a remarkable increase of discharge energy density(from 5.2 to 31.8 J cm^(-3)).Moreover,the dielectric strength of the nanocomposites suffering an electrical breakdown could be restored to 88%of the original value.This study demonstrates a rational design for fabricating dielectric polymer nanocomposites with greatly enhanced electric energy storage capa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ron nitride nanosheets Electron barrier layer Relaxor ferroelectric polymers NANOCOMPOSITES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