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场强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3D容积扫描对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张一倩 王宏超 +1 位作者 高万勤 杜芳毅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5年第3期186-191,共6页
目的探讨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动态增强3D容积扫描技术对垂体柄阻断综合征(pituitary stalk interruption syndrome,PSI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洛阳市妇幼保健院确诊PSIS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图像,... 目的探讨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动态增强3D容积扫描技术对垂体柄阻断综合征(pituitary stalk interruption syndrome,PSI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洛阳市妇幼保健院确诊PSIS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图像,通过复习PSIS相关文献,探讨其影像学表现及合适的MRI检查方法。结果研究共纳入10例患者。经过MRI平扫后,在矢状位与冠状位影像中均未观察到垂体柄的显示,且正常位置的垂体后叶应有的短T1信号已消失,而在第三脑室的漏斗隐窝处可见小结节状短T1信号,最大径范围为1.8~4.5 mm,平均(3.2±1.1)mm;垂体前叶均较小较薄,贴于鞍底,高径2.6~3.8 mm,平均(3.1±0.4)mm。其中,2例异位至漏斗隐窝的垂体后叶形态较小,经高场强MRI动态增强3D容积扫描后,T1高信号显示更明确、清晰,垂体柄阻断及异位神经垂体均可明确诊断。10例患者中,有1例合并两侧小脑扁桃体变尖下移,超出枕大孔前后缘连线4 mm。结论MRI平扫简便易行,但高场强MRI动态增强3D容积扫描能够更清晰地显示垂体柄的缺失、变细及异位,在PSIS的诊断中显示出了一定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 场强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3D容积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和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灵敏度、特异度对比研究
2
作者 魏士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57-060,共4页
分析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和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效能。方法 于2021年1月-2023年12月之间共筛选出80例患者,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将其随机分组后,组内各自包含40例患者,分别为MSC... 分析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和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效能。方法 于2021年1月-2023年12月之间共筛选出80例患者,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将其随机分组后,组内各自包含40例患者,分别为MSCT检查的对照组、MRI检查的观察组,基于临床综合判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结果在骨折类型方面诊断的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误诊率、漏诊率,以及对合并损伤的诊断准确性。结果 观察组的不同骨折类型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特异度和灵敏度高于对照组,误诊率和漏诊率低于对照组,且合并损伤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对比均体现出了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对于隐匿性骨折类型的诊断率均较MSCT高,灵敏度、特异度也更好,且更能够诊断合并损伤相关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更有利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 场强磁共振成像(mri) 膝关节隐匿性骨折 灵敏度 特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加权成像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高场强MRI诊断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效能
3
作者 林勇智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4期91-94,共4页
目的分析在急性脑出血诊断中应用扩散加权成像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高场强MRI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泉州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急诊科于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疑似急性脑出血的364例患者临床资料,以结合临床表现以及... 目的分析在急性脑出血诊断中应用扩散加权成像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高场强MRI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泉州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急诊科于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疑似急性脑出血的364例患者临床资料,以结合临床表现以及颅脑CT见有出血病灶为金标准,分析扩散加权成像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高场强MRI及单一诊断的诊断结果。结果扩散加权成像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高场强MRI诊断急性脑出血,阳性例数更接近金标准,Kappa值高度一致性,且检出符合率高达97.00%(P<0.05)。在两项序列的影像学特征上,扩散加权成像以血肿区域混杂信号为主,而血肿周围信号为高信号,且血肿边缘存在有线状信号边缘清楚,而磁敏感加权成像高场强MRI同样血肿边缘清楚、血肿周围信号特征呈高信号,但在血肿中心区域部分以低信号为主。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诊断中应用扩散加权成像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高场强MRI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能够展示出血病灶部位的影像学特征,利于临床鉴别出血面积和周围累及情况,从而为手术以及药物治疗提供有效的影像学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加权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场强磁共振 急性脑出血 急性脑出血患者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高场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海扶刀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4
作者 黄兴海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4期11-14,共4页
目的 研究分析高场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海扶刀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行海扶刀手术以治疗子宫肌瘤的50例患者,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超声造... 目的 研究分析高场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海扶刀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行海扶刀手术以治疗子宫肌瘤的50例患者,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组行高场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肌瘤病灶数量(个)、肌瘤体积(cm^(3))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图像质量优良率(92%)高于对照组(68%);观察组诊断准确率高达96%,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仅为84%;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4%。上述对比的组间差异均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场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具有图像清晰度好、准确率高等优点,值得在医院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强磁共振成像 海扶刀手术 子宫肌瘤 超声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场强磁共振成像检查在膝关节半月板撕裂中的诊断意义
5
作者 苏钰 潘英杰 +1 位作者 王兵 卢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032-0035,共4页
评价高场强磁共振成像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抽取80例疑似膝关节半月板撕裂患者,利用关节镜检查、高场强磁共振成像检查,对比金标准(关节镜检查),分析诊断效果。结果 在80例检查患者中,关节镜确诊阳性65例,关节镜诊断65名... 评价高场强磁共振成像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抽取80例疑似膝关节半月板撕裂患者,利用关节镜检查、高场强磁共振成像检查,对比金标准(关节镜检查),分析诊断效果。结果 在80例检查患者中,关节镜确诊阳性65例,关节镜诊断65名(占81.25%),其灵敏度、准确率、特异性与关节镜相比没有显著差别(P>0.05),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关节镜相比没有显著差别(P>0.05),且与关节镜相比,两者在诊断0-3级准确率中,没有显著差别(P>0.05),与关节镜相比,两者的误诊率和漏诊率没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 高场强磁共振成像检查应用在膝关节半月板撕裂中可提高诊断符合率,使患者诊断灵敏度、准确率、特异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半月板撕裂 场强磁共振成像 符合率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联合高场强3.0 T MRI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临床价值
6
作者 李迪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计算机扫描(MSCT)与高场强3.0 T磁共振成像(MRI)联合检测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Concealed fracture of the knee joint,CF-KJ)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93例疑似CF-KJ患者...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计算机扫描(MSCT)与高场强3.0 T磁共振成像(MRI)联合检测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Concealed fracture of the knee joint,CF-KJ)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93例疑似CF-KJ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进行MSCT与高场强3.0 T MRI联合检测,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设膝关节隐匿性骨折为阳性,反之为阴性。对比所有患者的检出结果,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诊断价值。结果纳入的93例疑似CF-KJ患者经关节镜检查确诊为55例(+)、阴性38例(-),联合检测在诊断准确度、灵敏度以及阴性预测值高于两者单独检测(P<0.05);联合诊断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与两者单独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绘制ROC曲线,联合诊断AUC值为0.924。结论高场强3.0 T MRI与MSCT联合检测对CF-KJ的诊断准确度较高,为临床CF-KJ诊断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计算机扫描 膝关节隐匿性骨折 场强3.0 T磁共振成像 准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场强磁共振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谢武桃 史建波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9-291,共3页
目的探讨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RI)对前列腺癌(PCa)诊断的准确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疑似前列腺癌的患者68例,均行高场强磁共振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 MRI)、阵列空... 目的探讨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RI)对前列腺癌(PCa)诊断的准确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疑似前列腺癌的患者68例,均行高场强磁共振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 MRI)、阵列空间敏感编码技术(ASSET)。结果在68例临床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中,经高场强MRI检查提示前列腺癌57例,经病理证实46例,即真阳性46例;假阳性11例;真阴性8例;假阴性3例。前列腺癌的高场强MRI诊断准确性为79.4%,敏感性83.1%,特异性72.1%。结论高场强MR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强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肿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高场强磁共振成像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黎川 田小川 方卫东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4年第3期155-157,共3页
目的 研究脊髓型颈椎病 (CSM)的MRI成像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主诉有颈肩痛或 和肢体麻木、乏力就诊者 13 4例 ,经诊断CSM者 80例 ,并根据临床表现分组比较MRI表现。结果 非CSM者MRI表现出椎间盘变性或轻度突出、骨赘形成但... 目的 研究脊髓型颈椎病 (CSM)的MRI成像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主诉有颈肩痛或 和肢体麻木、乏力就诊者 13 4例 ,经诊断CSM者 80例 ,并根据临床表现分组比较MRI表现。结果 非CSM者MRI表现出椎间盘变性或轻度突出、骨赘形成但不构成对脊髓压迫 ;CSM病例表现不同程度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赘形成及硬膜囊和脊髓受压 ,其中 69例 ( 86.2 5 % )脊髓受压 ,11例 ( 13 .75 % )脊髓受压变性。临床症状严重者 ,MRI表现出颈髓变性显著增多 ,术后脊髓变性信号仍存在。结论 高场强MRI可良好显示CSM中椎间盘退变突出、骨赘形成及脊髓受压变性 ,为临床诊断与外科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场强磁共振成像 CSM mri 神经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场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重型创伤性脑损伤的预后评价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雨 杜彦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8期94-97,共4页
目的 研究重型创伤性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的高场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imaging,DTI)检查结果,以及DTI的检查结果与STBI患者预后的关系,评价其在预后方面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 目的 研究重型创伤性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的高场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imaging,DTI)检查结果,以及DTI的检查结果与STBI患者预后的关系,评价其在预后方面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2年9月内蒙古林业总医院(内蒙古民族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神经外科治疗的STBI患者42例(STBI组),选取同期正常成年人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入院后对STBI组患者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估患者病情严重性,伤情稳定后对两组进行高场强DTI检查,分析并比较两组各向异性分数(FA)值.治疗后统计STBI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并分析DTI检查结果与GOS评分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①STBI组脑干区和胼胝体压部各FA值[(0.693±0.060)、(0.608±0.046)]均低于正常对照组[(0.898±0.078)、(0.841±0.0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STBI组患者中,GOS评分4~5分者3例,GOS评分3分者21例,GOS评分为2分者11例,GOS评分1分者7例.经Spearman直线相关分析,STBI组患者FA值与GOS评分之间成正相关关系(r=0.372,P=0.006).结论 高场强磁共振DTI检查可以作为评估STBI患者脑损伤程度以及判断预后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 重型颅脑损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场强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诊断中价值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钊 杜乃熠 +2 位作者 刘兵 赵树军 康志雷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9年第3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讨高场强磁共振的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新生儿科确诊的90例HIE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病情程度分为轻度组(n=51)、中度组(n=... 目的探讨高场强磁共振的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新生儿科确诊的90例HIE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病情程度分为轻度组(n=51)、中度组(n=27)、重度组(n=12)。采用高场强磁共振3.0T扫描仪对患儿头颅进行常规MRI及SWI序列扫描。比较常规MRI序列与SWI序列对HIE患儿的检出率,同时,观察常规MRI序列与SWI序列对HIE患儿出血灶及静脉扩张的检出率。结果不同临床分度患儿的检查时日龄、胎龄及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90例新生儿HIE早期诊断结果中,常规MRI序列的检出率为87.8%(79/90),SWI的检出率为92.2%(83/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度,常规MRI序列影像与SWI检出的轻度、中重度患儿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WI在轻度、中度HIE患儿中的出血灶及静脉扩张检出率均明显低于重度HIE患儿;SWI在轻度HIE患儿中的出血灶及静脉扩张检出率均明显低于中度HIE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HIE分度患儿,SWI对出血灶及静脉扩张检出率均高于常规MRI序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场强磁共振的SWI对新生儿颅内出血具有高度敏感性,可应用于新生儿HIE的早期诊断,为合理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强磁共振 磁敏感加权成像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场强磁共振结合弥散成像技术对进展期宫颈癌化疗效果的评价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艳 康嗣如 田荣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8期2715-2718,2721,共5页
目的分析高场强磁共振结合弥散成像技术对进展期宫颈癌化疗效果的评价价值。方法选取该院进行治疗的子宫颈原位癌患者20例、子宫颈进展癌患者80例、体检的健康患者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正常宫颈与各类型肿瘤表观扩散系数(A... 目的分析高场强磁共振结合弥散成像技术对进展期宫颈癌化疗效果的评价价值。方法选取该院进行治疗的子宫颈原位癌患者20例、子宫颈进展癌患者80例、体检的健康患者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正常宫颈与各类型肿瘤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比较化疗宫颈鳞癌患者与宫颈腺癌患者扩散敏感梯度b=800mm2/s及b=2 000mm2/s时的ADC平均值,统计不同预后患者的ADC值及变化率,并对比化疗不同时段患者ADC值与肿瘤体积变化情况。结果子宫颈进展癌患者的ADC值低于正常体检者及子宫颈原位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不同b值检测宫颈腺癌患者的ADC平均值均明显高于宫颈鳞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不同b值检测宫颈腺癌患者的ADC平均值均明显高于宫颈鳞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不同疗效患者的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可见全部缓解(CP)患者ADC值最高为(1.830 4±0.214 7)×10-3 mm2/s,其次为部分缓解(PR)患者为(1.502 5±0.187 5)×10-3 mm2/s,疾病稳定(SD)患者相对较低为(1.401 7±0.157 6)×10-3 mm2/s,疾病进展(PD)患者ADC值最低为(1.387 9±0.166 1)×10-3 mm2/s。不同化疗预后患者ADC变化率以CP最大,其次为预后PR和预后SD患者,预后为PD患者ADC变化率最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患者ADC值为(0.988 7±0.182 6)×10-3 mm2/s,化疗2个疗程后为(1.225 4±0.221 4)×10-3 mm2/s,化疗结束后为(1.658 7±0.244 3)×10-3 mm2/s,ADC平均值呈现出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化疗疗程增加,患者肿瘤体积也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场强磁共振结合弥散成像可辅助判定宫颈癌病变程度,预测进展期宫颈癌化疗效果,准确性高,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宫颈癌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场强磁共振 弥散成像技术 化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状肌综合征应用高场强磁共振成像诊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军 刘敏 +1 位作者 万姹嫣 邵继满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33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梨状肌综合征(PMS)应用高场强磁共振成像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57例PMS患者临床资料。比较MRI不同模式下阳性检出率,分析患者核磁共振影像学特征。结果经检查后,MRI弥散加权成像阳性检... 目的探讨梨状肌综合征(PMS)应用高场强磁共振成像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57例PMS患者临床资料。比较MRI不同模式下阳性检出率,分析患者核磁共振影像学特征。结果经检查后,MRI弥散加权成像阳性检出率为92.98%,MRN三维扫描为84.21%,MRI平扫为71.93%,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检查后,①T2W1及抑脂序列检查:梨状肌综合征患者因水肿与炎性病变患侧呈现高信号,同时可发现脂肪、纤维索条等混杂信号;②MRI弥散加权成像检查:机体受损梨状肌由于水分子弥散受限,呈现高信号;③MRN三维扫描:通过对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进行重建,可发现梨状肌内存在患侧坐骨神经,同时因梨状肌发生该病导致其增粗,位移、受压。结论高场强磁共振成像模式中MRI弥散加权成像阳性检出率较高,但其他影像模式同样具有独特的影像学特征,临床诊断时可三者联合使用,以进一步提升诊断效能,降低误诊、漏诊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状肌综合征 场强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平扫 磁共振周围神经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场强磁共振成像和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在小肝癌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辉 徐红卫 +1 位作者 吴峰 姜喜锋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2年第5期436-438,共3页
目的 分析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RI)和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小肝癌中的诊断价值及检出率。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46例(60个病灶)小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后进行多层螺旋CT和高场强MRI检查,... 目的 分析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RI)和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小肝癌中的诊断价值及检出率。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46例(60个病灶)小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后进行多层螺旋CT和高场强MRI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对比2组检出率。结果 CT平扫呈高密度、等密度和低密度,经由增强扫描后,动脉期主要呈明显强化高密度表现。MRI的T加权成像呈高信号、等信号和低信号,T加权成像主要表现为高信号,经由增强扫描后,动脉期主要呈明显强化高信号。CT平扫检出率(61.67%)低于高场强MRI(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χ~2=3.968,P=0.046)。CT、MRI增强扫描检出率中,动脉期(91.67%、93.33%)、门脉期(75.00%、66.67%)、延迟期(73.33%、8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20,P=0.729;χ~2=1.008,P=0.315;χ~2=0.745,P=0.388)。结论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和高场强MRI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可提高小肝癌检出率,高场强MRI具有多序列成像特点,能够通过不同信号特征反应结节性病变的组织成分,两者若联合使用更能够显著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强磁共振成像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小肝癌 检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场强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6
14
作者 单崴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12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采用高场强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97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继发脑梗塞的39例进展型患者为观察A组,另58例初发型患者为观察B组,同期选择40例健康成...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采用高场强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97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继发脑梗塞的39例进展型患者为观察A组,另58例初发型患者为观察B组,同期选择4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所有样本均开展高场强磁共振弥散成像检查与颈动脉彩超检查,并评估磁共振弥散成像与颈动脉检查结果的相关性,并分析该种诊断方式在短暂性脑缺血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磁共振检查病灶数、直径以及颈动脉彩超内膜-中层厚度、斑块发生率、血栓发生率与中重度狭窄率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A组患者上述指标除血栓发生率外均显著高于观察B组,磁共振弥散成像与颈动脉彩超数据呈正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场强磁共振弥散成像对短暂性脑缺血的检测结果同颈动脉彩超呈正相关性,在初发型与进展型病灶诊断均具良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 场强磁共振弥散成像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创伤性脑损伤高场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评估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雨 杜彦李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4期9-11,共3页
目的评价高场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在重型颅脑损伤伤情评估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统计2010年3月~2012年9月42例STBI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急性期行GCS评分,评估患者病情严重性,并进行常规MR检查,同时进行高场强DTI检查。结果 42例STB... 目的评价高场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在重型颅脑损伤伤情评估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统计2010年3月~2012年9月42例STBI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急性期行GCS评分,评估患者病情严重性,并进行常规MR检查,同时进行高场强DTI检查。结果 42例STBI患者中,常规MR检查共检出98个病灶,高场强DTI检查共检出119个病灶;小于2mm的微小病灶组中,常规MR检查共检出7个病灶,高场强DTI检查共检出22个病灶。结论高场强DTI检查较常规MR检查对微小病灶检出率较常规MR高,其结果可以作为评估STBI患者病情严重性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 重型颅脑损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场强磁共振Willis环血管成像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分析
16
作者 李天然 董其龙 +1 位作者 钱根年 郑春雨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 探讨Willis环的解剖形态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利用 3D TOF MRA技术进行脑血管Willis环成像。结果 Willis环显示完整性为 5 4.9% ,Willis环属支的显示率为 10 0 % ,Willis环的主要变异类型为大脑前动脉左右不对称 ,大脑中... 目的 探讨Willis环的解剖形态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利用 3D TOF MRA技术进行脑血管Willis环成像。结果 Willis环显示完整性为 5 4.9% ,Willis环属支的显示率为 10 0 % ,Willis环的主要变异类型为大脑前动脉左右不对称 ,大脑中动脉侧裂段起始点位置不恒定 ,胎生型大脑后动脉等。动脉瘤患者中脑血管变异者为 83 % ,脑血管畸形者中脑血管变异者占 12 % ,脑梗死及脑出血中脑血管变异者占 1.6%。结论 Willis环的形态变异较大 ,与脑动脉瘤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强磁共振成像 Willis环成像 脑血管疾病 诊断 解剖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增强在术前直肠肿瘤TNM分期中的研究
17
作者 蒋加行 林芝葑 黄松涛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9期60-64,共5页
目的:探究直肠肿瘤术前高分辨磁共振成像(MRI)增强检查在术前直肠肿瘤淋巴转移(TNM)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9月期间广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直肠肿瘤患者,术前均接受高分辨MRI增强检查,并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 目的:探究直肠肿瘤术前高分辨磁共振成像(MRI)增强检查在术前直肠肿瘤淋巴转移(TNM)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9月期间广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直肠肿瘤患者,术前均接受高分辨MRI增强检查,并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分析MRI增强检查的T分期、N分期及其与术后病理分期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术后病理分期结果显示,80例患者中,T_(1)期14例、T_(2)期29例、T_(3)期25例、T_(4)期12例;N_(0)期28例、N_(1)期33例、N_(2)期19例。高分辨MRI常规与增强检查T分期诊断准确率为86.25%(69/80),N分期诊断准确率为90.00%(72/80),与术后病理分期结果对比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0.806、0.847,P<0.05)。术前80例患者经高分辨MRI检出转移性淋巴结与术后病理符合率为88.75%(71/80),分析发现转移性淋巴结多集中于直径为0.8~1.0 cm范围内,占66.41%。随着N分期、T分期增加,肿瘤感兴趣区(ROI)的容量转移常数(K^(trans))依次增加,转移性淋巴结K^(trans)明显高于非转移性淋巴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890,P<0.05)。结论:术前高分辨MRI常规与增强检查与直肠肿瘤术后病理TN分期具有高度一致性,完善高分辨MRI增强检查有助于评估患者肿瘤进展情况及确定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辨磁共振成像(mri) 增强检查 直肠肿瘤 肿瘤淋巴转移(TNM)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高场磁共振磁化传递成像对常规MRI阴性癫痫的研究
18
作者 梁岳杰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3期665-666,共2页
目的:分析3.0高场磁共振磁化传递成像在常规MRI阴性癫痫检查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收治的癫痫病患者36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36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检查效果,对3.0高场磁共振磁化传递成像对常规MRI阴性癫痫作用进行分析... 目的:分析3.0高场磁共振磁化传递成像在常规MRI阴性癫痫检查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收治的癫痫病患者36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36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检查效果,对3.0高场磁共振磁化传递成像对常规MRI阴性癫痫作用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者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TR降低区域在右侧大脑额中回、内侧前额叶及中央旁小叶;右侧小脑前叶;左侧顶下小叶、小脑前叶及额中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分析,左侧小脑及枕叶舌回、梭状回与患者的病情成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高场磁共振磁化传递成像能够对常规MRI阴性癫痫患者的脑部微观结构清晰检测,为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磁化 传递成像 常规mri阴性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场强磁共振成像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探析
19
作者 郭兵文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4年第4期866-867,共2页
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3年7月收治的35例经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取同期收治的经病理证实为前列腺增生患者36例作为对照。利用高场强磁共振成像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检测。所有患者均行高场强磁共振成像检查,经检查得知,有34... 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3年7月收治的35例经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取同期收治的经病理证实为前列腺增生患者36例作为对照。利用高场强磁共振成像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检测。所有患者均行高场强磁共振成像检查,经检查得知,有34例患者被确诊为阳性,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准,阳性率97.1%,与病理检查结果相较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场强磁共振成像对于前列腺癌疾病诊断意义重大,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同时有利于医护人员提出更有效的疾病治疗方法,促进患者疾病的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强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场强磁共振成像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卓 司丽亚 +3 位作者 刘涛 李永军 马普红 刘彩霞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6期839-841,共3页
目的探讨高场强磁共振成像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证实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病例57例,行双侧骶髂关节MRI与CT检查(总共114个关节),并对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MRI结果显示56病例93关节发现异常,分别表现... 目的探讨高场强磁共振成像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证实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病例57例,行双侧骶髂关节MRI与CT检查(总共114个关节),并对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MRI结果显示56病例93关节发现异常,分别表现为56病例93关节软骨破坏、52病例88关节骨髓炎性水肿、11病例21关节骨质侵蚀与硬化、7病例14关节间隙改变、19病例38关节脂肪沉积、17病例31关节周围软组织变化;CT结果显示11病例21关节发现异常,分别表现为11病例21关节骨质侵蚀与硬化、9病例18关节间隙改变、6病例10关节周围软组织变化。MRI异常的病例、关节总数与CT异常的病例、关节总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场强MRI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具有诊断优势,能做到及时发现,正确诊治,是该病最佳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强 磁共振成像 强直性脊柱炎 早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