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8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密度脂蛋白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与细胞信号转导通路 被引量:5
1
作者 龙石银 傅明德 田英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803-806,共4页
高密度脂蛋白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并与激活细胞内外信号转导网络途径密切相关。深入研究高密度脂蛋白参与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有助于了解高密度脂蛋白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将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的预防和... 高密度脂蛋白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并与激活细胞内外信号转导网络途径密切相关。深入研究高密度脂蛋白参与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有助于了解高密度脂蛋白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将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高密度脂蛋白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综述 信号传递 胆固醇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脂蛋白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被引量:28
2
作者 刘秉文 曾成林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1期44-50,共7页
高密度脂蛋白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刘秉文,曾成林(华西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成都610041)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密度为1.063~1.210,其电泳迁移率处于α-带,又称为α—脂蛋白,主要由肝脏和肠... 高密度脂蛋白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刘秉文,曾成林(华西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成都610041)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密度为1.063~1.210,其电泳迁移率处于α-带,又称为α—脂蛋白,主要由肝脏和肠道合成。HDL含蛋白质50%~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高密度蛋白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脂蛋白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孙秀玲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35-137,共3页
高密度脂蛋白通过清道夫受体BI(SR BI)选择性的摄取外周组织细胞胆固醇 ,调节胆固醇逆转运过程 ;依赖对氧磷酶 1(PON1)的抗氧化作用及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 (PPAR α)调节HDL代谢过程中
关键词 高密度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受体 载体 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人血脂谱的载脂蛋白B和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双转基因鼠磷脂转运蛋白缺乏可增强高密度脂蛋白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4
作者 秦树存 王家富 +3 位作者 M Kashyap V Kamanna A Tall X Jiang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05-605,共1页
关键词 蛋白表型 转运蛋白 高密度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积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暴露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5
作者 刘露晴 王美肖 +5 位作者 刘士贺 张晓雪 陈奕秀 刘智慧 吴寿岭 吴云涛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25年第1期58-67,共10页
[目的]探讨累积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HDLC)暴露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连续参加2006—2007年、2008—2009年、2010—2011年3次健康体检的开滦集团员... [目的]探讨累积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HDLC)暴露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连续参加2006—2007年、2008—2009年、2010—2011年3次健康体检的开滦集团员工为研究对象,其中符合入选标准的共50777例。根据累积non-HDLC/HDLC暴露水平四分位数分为Q1、Q2、Q3、Q4组,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各组中ASCVD累积发病率,并使用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差异。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累积non-HDLC/HDLC暴露对ASCVD的影响。[结果]平均随访(10.19±2.21)年,新发ASCVD 5003例。Q1至Q4组ASCVD累积发病率分别为6.49%、8.71%、10.86%、14.85%(Log-rank 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与Q1组相比,Q2、Q3、Q4组发生ASCVD的HR(95%CI)分别为1.13(1.03~1.24)、1.18(1.07~1.29)、1.22(1.12~1.34);发生心肌梗死的HR(95%CI)分别为1.15(0.87~1.53)、1.44(1.10~1.88)、1.67(1.29~2.17);发生血运重建的HR(95%CI)分别为1.21(0.99~1.49)、1.31(1.07~1.60)、1.49(1.22~1.81);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HR(95%CI)分别为1.17(1.03~1.32)、1.17(1.04~1.33)、1.21(1.06~1.37);但以心力衰竭、心房颤动为结局事件时,并未发现以上关联。限制性立方样条图显示,累积non-HDLC/HDLC值与ASCVD的风险呈线性关联。[结论]累积non-HDLC/HDLC暴露与ASCVD的发病风险呈正向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蛋白胆固醇 累积暴露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流行病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脂蛋白亚型抗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霞 王静 +1 位作者 易光辉 阮长耿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743-746,共4页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性呈负相关。血浆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类颗粒大小不均一的脂蛋白,可分为两个大的亚型,即体大质轻的高密度脂蛋白2和小而密的高密度脂蛋白3。高密度脂蛋白及其载脂蛋白参与抗动脉粥样硬...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性呈负相关。血浆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类颗粒大小不均一的脂蛋白,可分为两个大的亚型,即体大质轻的高密度脂蛋白2和小而密的高密度脂蛋白3。高密度脂蛋白及其载脂蛋白参与抗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涉及到的机制有:促胆固醇转运,维持内皮完整性,抑制血细胞粘附于血管内皮,抗氧化,抗炎作用,抗血栓和促纤溶等多方面作用。本文主要阐述高密度脂蛋白及其亚型抗血栓形成机制。其主要机制是通过上调内皮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和促进一氧化氮合酶生成来促进血管保护因子一氧化氮的合成,同时还通过激活前列环素合成,减少组织因子表达,经蛋白C途径下调凝血酶生成,直接或间接地减少血小板聚集,减少凝血和促进纤溶来对抗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与病理生理学 高密度蛋白亚型 血栓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丁芳芳 廖付军 +1 位作者 鲍海龙 李洁琪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9期806-810,共5页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逐渐受到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其在检测的全面性、准确性和稳定性方面相较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具有更明显的优势,且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的能力更强,目前已成...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逐渐受到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其在检测的全面性、准确性和稳定性方面相较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具有更明显的优势,且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的能力更强,目前已成为评估和治疗ASCVD的主要指标之一。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版)也提高了对其的推荐级别,将其作为防治ASCVD的次要干预靶点。现就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ASCVD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蛋白胆固醇 密度蛋白胆固醇 动脉粥样硬化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脑组织低灌注的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林雪琪 吴迎春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6期343-348,共6页
目的:探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患者低灌注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症状性单侧颈内动脉C4-7段或大脑中动脉M1... 目的:探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患者低灌注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症状性单侧颈内动脉C4-7段或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50%~99%)导致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CTP)成像将患者分为低灌注组(半暗带体积≥15 mL)和非低灌注组(半暗带体积<15 mL)。比较2组间临床资料的差异,单因素显著的指标进入多因素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多因素显著的指标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共纳入患者120例,其中48例(40%)存在CTP低灌注;组间差异分析显示CTP非低灌注组的侧支循环分级明显优于低灌注组(P<0.05),低灌注组的HDL-C水平显著低于非低灌注组(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表明HDL-C降低是症状性ICAS患者脑组织低灌注的独立危险因素(OR=0.021,P=0.035,95%CI 0.001~0.756),最佳临界值为1.02 mmol/L,此时ROC曲线下面积达到0.759,P<0.05,敏感度为91.67%,特异度为55.56%,95%CI为0.569~0.896。结论:症状性ICAS患者CTP低灌注组的HDL-C显著低于非低灌注组,HDL-C降低是症状性ICAS患者脑组织低灌注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低灌注 高密度蛋白胆固醇 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微环境响应性仿高密度脂蛋白纳米药物的构建及其体外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刘仁凤 赵阳 +1 位作者 窦寅 张建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63-1071,共9页
目的基于活性响应性材料,采用仿生策略构建具有炎症响应性功能、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仿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HDL)纳米药物。方法通过化学键合的方式将对羟甲基苯硼酸频那醇酯(phenylboronic acid pinacol ester, PB... 目的基于活性响应性材料,采用仿生策略构建具有炎症响应性功能、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仿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HDL)纳米药物。方法通过化学键合的方式将对羟甲基苯硼酸频那醇酯(phenylboronic acid pinacol ester, PBAP)与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反应,合成具有氧化敏感性的材料OXbCD。采用自组装纳米沉淀法和共挤出法制备仿HDL纳米粒(HDL-mimetic nanoparticles, mHDL NP)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电镜等方法对材料及纳米粒进行表征。选用RAW264.7细胞系进行细胞实验,利用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考察细胞对纳米粒吞噬作用,并通过ELI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炎症因子TNF-α和MCP-1,评价纳米粒对细胞产生炎症因子的影响;选用DCFH-DA活性氧探针检测纳米粒对细胞活性氧产生水平的改变;并通过多种方法评价纳米粒对细胞胆固醇外排和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结果光谱学分析表明约5个PBAP键合于每个β-CD分子;电镜和粒径分布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粒为规则类球形,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约200 nm。细胞实验证明RAW264.7细胞对纳米粒的吞噬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且能显著抑制炎症因素刺激下细胞炎症因子的分泌和活性氧的产生(P<0.05),具有明显的抗炎和抗氧化作用;mHDL NP能明显促进细胞胆固醇外排(P<0.05),且细胞外排率与细胞和mHDL NP孵育的时间以及mHDL NP的浓度具有相关性;mHDL NP亦能显著抑制巨噬细胞泡沫化的进程。结论基于活性氧响应性材料OXbCD成功合成mHDL NP,该NP同时具有抗氧化和胆固醇逆转运的作用,并在细胞水平证明该纳米粒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微环境响应性 纳米药物 动脉粥样硬化 高密度蛋白 胆固醇逆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脂蛋白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新认识 被引量:14
10
作者 梁东辉 陈允钦 +1 位作者 吴鹏 杨俊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2期22-24,共3页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具有抗As的作用,HDL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率呈明显的负相关,低HDL-C是冠心病的独立的危险因素。HDL通过多种机制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参与胆固醇的逆向转运(reverse chol...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具有抗As的作用,HDL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率呈明显的负相关,低HDL-C是冠心病的独立的危险因素。HDL通过多种机制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参与胆固醇的逆向转运(reverse cholesterol transport,RCT),阻止巨噬细胞转化为泡沫细胞,防止胆固醇在动脉壁沉积,并将胆固醇从血管壁运送至肝脏被清除,从动态平衡的思路认识HDL的代谢及其功能,认为中医脾的运化和传输功能可能与HDL代谢及RCT密切相关,提出健脾益气中药可能有促进RCT的作用,进一步研究可望为研发调节RCT的中药新药和防治冠心病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胆固醇逆向转运 血清蛋白动态平衡 脾虚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脂蛋白蛋白成分修饰对其抗动脉粥样硬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赵莉 姚树桐 +1 位作者 王义围 秦树存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67-1071,共5页
高密度脂蛋白(HDL)通过胆固醇逆向转运、抗氧化、抗炎、抗血栓形成、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等功能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HDL含量与其功能不成比例,在As、代谢综合征、慢性炎症、免疫系统疾病患者体内,HDL组分改变如... 高密度脂蛋白(HDL)通过胆固醇逆向转运、抗氧化、抗炎、抗血栓形成、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等功能发挥其抗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HDL含量与其功能不成比例,在As、代谢综合征、慢性炎症、免疫系统疾病患者体内,HDL组分改变如蛋白成分氧化、糖基化等修饰可降低其抗As功能,甚至表现出促炎、促氧化等特性,成为As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蛋白 蛋白成分修饰 动脉粥样硬化 功能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脂蛋白的功能及以其为靶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建祥 梁春 吴宗贵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62-1066,共5页
研究发现高密度脂蛋白(HDL)具有多方面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使其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重要靶标。传统针对HDL的治疗的目的主要是提高HDL水平,然而在许多情况下HDL水平升高却并不介导保护作用,反而导致心血管事件发生增加,这主要与... 研究发现高密度脂蛋白(HDL)具有多方面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使其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重要靶标。传统针对HDL的治疗的目的主要是提高HDL水平,然而在许多情况下HDL水平升高却并不介导保护作用,反而导致心血管事件发生增加,这主要与HDL功能的改变有关,随着对HDL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提高HDL功能成为新的研究和治疗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高密度蛋白 靶点 硬化治疗 HDL 心血管事件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脂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免疫和炎症反应中的双重作用 被引量:17
13
作者 赵战芝 姜志胜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953-957,共5页
高密度脂蛋白通过减少细胞因子释放、粘附分子表达、抑制白细胞迁移至动脉壁、中和脂多糖的细胞毒作用、抑制巨噬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而抑制炎症和免疫反应。高密度脂蛋白中的载脂蛋白AI、J、M及相关分子鞘氨醇磷酸胆碱等在其中起重要作... 高密度脂蛋白通过减少细胞因子释放、粘附分子表达、抑制白细胞迁移至动脉壁、中和脂多糖的细胞毒作用、抑制巨噬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而抑制炎症和免疫反应。高密度脂蛋白中的载脂蛋白AI、J、M及相关分子鞘氨醇磷酸胆碱等在其中起重要作用。高密度脂蛋白因此而成为组装参与免疫和炎症反应的蛋白平台。而冠心病人高密度脂蛋白的组成和性质发生了改变,促进炎症反应。关注高密度脂蛋白的不同性质,利用它的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一面,可预测和防治冠心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高密度蛋白 炎症反应 免疫反应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鼩高密度脂蛋白亚类及其载脂蛋白构成与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梁平 谷素敏 +2 位作者 王宗立 夏人仪 佘铭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3年第2期95-97,共3页
树鼩HDL_3和HDL_2共占血浆总脂蛋白的90%以上,是转运血浆胆固醇的主要脂蛋白,其HDL_2中载脂蛋白构成独特,琼脂糖电泳显示为β脂蛋白,可能在转运脂质中起特殊作用。喂高胆固醇饲料后,血浆HDL_3及HDL_2浓度明显增加,HDL_2中的apo E比例也... 树鼩HDL_3和HDL_2共占血浆总脂蛋白的90%以上,是转运血浆胆固醇的主要脂蛋白,其HDL_2中载脂蛋白构成独特,琼脂糖电泳显示为β脂蛋白,可能在转运脂质中起特殊作用。喂高胆固醇饲料后,血浆HDL_3及HDL_2浓度明显增加,HDL_2中的apo E比例也显著增加,高酪蛋白饲料则能抑制高胆固醇对HDL的作用,并使HDL_3中出现一新的MW22.4kD蛋白成分。这些改变有利于HDL加快转运胆固醇至肝脏分解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蛋白 胆固醇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脂蛋白(HDL)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董继斌 吴满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4-417,共4页
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通过其载脂蛋白A-I(apolipoprotein A-I,ApoA-I)介导胆固醇逆向转运,呈现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功能。近来大量研究结果显示高密度脂蛋白的多种抗AS、抗炎功能与胆固醇代... 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通过其载脂蛋白A-I(apolipoprotein A-I,ApoA-I)介导胆固醇逆向转运,呈现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功能。近来大量研究结果显示高密度脂蛋白的多种抗AS、抗炎功能与胆固醇代谢无关,而是由其联结的鞘氨醇-1-磷酸(sphingosine 1-phosphate,S1P)和ApoA-I分别通过S1P受体和清道夫受体B-I(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I,SR-BI)介导的细胞内信号通路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蛋白(HDL) 蛋白A-I(ApoA-I) 鞘氨醇-1-磷酸受体(S1P) 清道夫受体B-I(SR-BI) 动脉粥样硬化(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高密度脂蛋白注射液对高胆固醇饲料所致新西兰白兔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作用及与洛伐他汀的比较(英文) 被引量:2
16
作者 易光辉 杨永宗 +5 位作者 杨保堂 王佐 吴孟津 万载阳 尹卫东 胡隆梅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07-311,共5页
目的 研究人血高密度脂蛋白 (HDL)注射液对喂高胆固醇饲料家兔主动脉粥样指纹病变的影响。方法 实验家兔给与 1%胆固醇饲料 8周。在此期间 ,HDL组每只家兔每周静脉注射 5 0mg人血HDL ;洛伐他汀组每只家兔每天皮下注射 10mg洛伐他汀 ;... 目的 研究人血高密度脂蛋白 (HDL)注射液对喂高胆固醇饲料家兔主动脉粥样指纹病变的影响。方法 实验家兔给与 1%胆固醇饲料 8周。在此期间 ,HDL组每只家兔每周静脉注射 5 0mg人血HDL ;洛伐他汀组每只家兔每天皮下注射 10mg洛伐他汀 ;安慰剂组每只家兔每天静脉注射 2 0mL生理盐水。人血HDL注射液由清华紫光古汉生物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并提供。结果 在试验期间 ,各组实验动物喂高胆固醇饲料后血脂水平均有升高。第八周后 ,实验动物主动脉内膜表面富脂粥样病变面积比分别为 :安慰剂组 32 .6 %± 2 1.7% (x±s,下同 ) ;HDL组 9.16 %± 7.87% ;洛伐他汀组 2 0 .8%± 13.1%。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分别为 :安慰剂组 10 .0± 2 .30g L ;HDL组 2 .92± 1.41g L ;洛伐他汀组 3.74± 1.73g L。血清HDL胆固醇水平分别为 :安慰剂组 0 .43± 0 .12g L ;HDL组 0 .6 2± 0 .2 3g L ;洛伐他汀组 0 .2 3± 0 .14g L。HDL组血管壁胆固醇含量比安慰剂组和洛伐他汀组都明显降低 ,说明人血HDL具有比洛伐他汀更有效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作用。结论 人血HDL能够有效地抑制喂胆固醇饲料家兔主动脉粥样病变的作用 ,并能够调节血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高密度蛋白注射液 高胆固醇饲料 动脉粥样硬化 洛伐他汀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修饰高密度脂蛋白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江渝 刘秉文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53-355,共3页
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 HDL) 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 作用,一旦发生氧化修饰后,即具致AS 作用。氧化修饰HDL(oxidized HDL... 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 HDL) 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 作用,一旦发生氧化修饰后,即具致AS 作用。氧化修饰HDL(oxidized HDL,OXHDL) 通过减少胆固醇从血管平滑肌细胞(sm ooth muscle cell ,SMC) 、内皮细胞及巨噬细胞流出,抑制胆固醇逆向转运;增加血小板聚集;刺激动脉SMC 增殖及细胞毒作用等,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蛋白 氧化修饰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亚临床甲减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
18
作者 皮孝蝶 蒋雯 +1 位作者 曹晓琴 张亚芹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7期1621-1626,共6页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临床甲减)患者中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3年9月本院收治的亚临床甲减患者280例的临床...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临床甲减)患者中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3年9月本院收治的亚临床甲减患者28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分为组1(亚甲减合并正常组)和组2(亚甲减颈动脉CAS组),收集各组一般资料、血常规、血生化、甲功、颈动脉彩超结果等指标,分析MLR、MHR与CAS的相关性。结果 亚甲减合并CAS组年龄、DBP、单核细胞绝对值、肌酐、尿素氮、NLR、MLR、MHR、TSH、TSH(>7 mIU/L)水平高于亚甲减合并正常组,淋巴细胞绝对值低于亚甲减合并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得出,亚甲减患者MLR与年龄、肌酐、尿素氮、NLR、TSH(>7 mIU/L)呈正相关,与高脂血症、WBC、淋巴细胞绝对值、PLT、TC、TG、HDL-C呈负相关。MHR与身高、体重、WBC、单核细胞绝对值、TG、肌酐、TSH(>7 mIU/L)呈正相关,与TC、HDL-C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MLR、MHR、TSH(>7 mIU/L)是亚甲减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提示,MLR曲线下面积为0.660,P=0.00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9%和57.5%,约登指数0.264,MLR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佳切点为0.56。MHR曲线下面积为0.626,P=0.00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3%和55.2%,约登指数0.215,MHR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佳切点为0.792。结论 MLR、MHR与亚临床甲减患者中CAS的存在显著相关,提示MLR、MHR可能成为评估亚临床甲减患者心血管风险的一个有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蛋白胆固醇比值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脂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的双重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雅琴 赵水平 《医学与哲学(B)》 2008年第7期46-48,共3页
生理状态的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被普遍认为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功效,是冠心病的重要保护因子。然而,在某些病理状态下,HDL的抗动脉粥样硬化功能受损,甚至逆转产生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药物干预又可改善HDL的抗动... 生理状态的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被普遍认为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功效,是冠心病的重要保护因子。然而,在某些病理状态下,HDL的抗动脉粥样硬化功能受损,甚至逆转产生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药物干预又可改善HDL的抗动脉粥样硬化功能。用矛盾的哲学规律认识高密度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并在实际工作中抓住主要矛盾,就能更有成效地开展对HDL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矛盾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脂蛋白抗动脉粥样硬化功能的丢失与恢复 被引量:2
20
作者 秦树存 王家富 +2 位作者 KASHYAP M KAMANNA V JIANG X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19-620,共2页
关键词 高密度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胆固醇逆向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