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强钢绞线网/ECC加固RC柱小偏心受压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新玲 赵要康 +2 位作者 王利超 罗鹏程 范家俊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36,44,共9页
为研究高强钢绞线网/ECC(HSME)加固钢筋混凝土(RC)小偏心受压柱的正截面受力性能,对HSME加固RC柱、ECC加固RC柱和未加固RC柱进行了小偏心受压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HSME加固后RC柱的整体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当采用相同的相对初始偏心距时... 为研究高强钢绞线网/ECC(HSME)加固钢筋混凝土(RC)小偏心受压柱的正截面受力性能,对HSME加固RC柱、ECC加固RC柱和未加固RC柱进行了小偏心受压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HSME加固后RC柱的整体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当采用相同的相对初始偏心距时,与未加固RC柱相比,HSME加固RC柱的开裂荷载、峰值荷载和延性分别提高了100.0%~113.3%、99.8%~108.0%、75.9%~77.8%;相同荷载下,HSME加固RC柱的ECC应变和纵筋压应变均小于ECC加固RC柱,HSME的加固效果更优;HSME加固层为核心混凝土提供了有效约束,改善了RC柱的损伤分布和破坏模式,显著提高了RC柱的承载力和延性;整个受压过程中,HSME加固层与RC柱混凝土协调变形,共同工作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绞线/ecc 加固 钢筋混凝土柱 小偏心受压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复合材料“高强钢绞线/ECC”板受弯试验分析
2
作者 范建伟 李可 王新玲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0-136,共7页
考虑ECC强度、高强钢绞线配筋率等因素的影响,通过竖向加载试验,研究高性能复合材料"高强钢绞线/ECC"板的受弯性能。当加载到峰值荷载20%左右,在板受拉区的ECC出现0.01mm的细微裂缝,之后,受拉区的ECC和钢绞线共同受拉,达到峰... 考虑ECC强度、高强钢绞线配筋率等因素的影响,通过竖向加载试验,研究高性能复合材料"高强钢绞线/ECC"板的受弯性能。当加载到峰值荷载20%左右,在板受拉区的ECC出现0.01mm的细微裂缝,之后,受拉区的ECC和钢绞线共同受拉,达到峰值荷载的80%时,板底部最大裂缝宽度仅0.08mm;达到峰值荷载时,受压区ECC被压碎、压应变达到0.01;底部最大裂缝宽度不超过0.5mm;跨中最大挠度达到跨度的1/15。结果显示,高强钢绞线/ECC板具有良好的抗裂性和延性破坏特征。随着ECC强度提高,板的开裂荷载和峰值荷载随之增大。随着高强钢绞线配筋率增大,其开裂荷载基本不变,峰值荷载明显增大但峰值位移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绞线/ecc 高性能复合材料 试验研究 受弯性能
原文传递
高强钢绞线网/ECC抗弯加固无损RC梁数值模拟及理论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可 王少华 +2 位作者 郑书宁 范家俊 朱俊涛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077-6091,共15页
采用有限元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加固层材料用量、加固材料材性、加固钢筋混凝土(RC)梁特征参数等因素对高强钢绞线网/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ECC)抗弯加固RC梁受弯性能的影响规律。首先,建立了高强钢绞线网/ECC加固既有无损R... 采用有限元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加固层材料用量、加固材料材性、加固钢筋混凝土(RC)梁特征参数等因素对高强钢绞线网/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ECC)抗弯加固RC梁受弯性能的影响规律。首先,建立了高强钢绞线网/ECC加固既有无损RC梁有限元分析模型,并与试验结果比较,验证了其准确性和有效性,并采用该模型对关键参数对加固梁受弯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加固方法可显著提升RC梁的受弯承载力、刚度、延性,提升幅度分别为7.81%~61.84%、6.35%~40.90%、5.92%~50.16%;随着纵向钢绞线配筋率、加固层厚度和开裂应力的增大,承载力的提升幅度增大,而RC梁纵筋配筋率和截面高度增大会降低承载力的提升幅度;加固层厚度与纵向钢绞线配筋率的增大会增加刚度的提升幅度,而RC梁纵筋配筋率、混凝土强度和截面高度的增大会降低对刚度的提升幅度;延性的提升幅度随着混凝土强度的增大而增加。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力学理论,提出抗弯加固界限钢绞线用量计算公式及高强钢绞线网/ECC加固RC梁正截面承载力简化计算公式,与试验及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加固 高强钢绞线/ecc 试验与数值模拟 受弯性能 承载力 刚度 延性
原文传递
新型复合材料“高强钢绞线网/ECC约束素混凝土”受压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新玲 卫垚鑫 +1 位作者 范建伟 朱俊涛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904-3911,共8页
考虑混凝土强度、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强度和横向高强钢绞线配筋率等因素,研究新型复合材料"高强钢绞线网/ECC约束素混凝土"(以下简称HSE约束素混凝土)的受压性能。HSE约束素混凝土轴心受压试验显示,达到最大荷载的30%左... 考虑混凝土强度、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强度和横向高强钢绞线配筋率等因素,研究新型复合材料"高强钢绞线网/ECC约束素混凝土"(以下简称HSE约束素混凝土)的受压性能。HSE约束素混凝土轴心受压试验显示,达到最大荷载的30%左右时,约束层ECC出现约为0.01 mm的竖向裂缝;约为最大荷载的85%时,表面最大裂缝宽度约为0.07 mm;达到最大荷载时,最大裂缝宽度仅为0.20 mm;说明该新型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裂缝分散和控制能力。之后荷载缓慢下降至最大荷载75%左右,第一根横向钢绞线断裂;达到破坏时裂而不碎,约束层和核心混凝土未发生黏结破坏,完整性良好。HSE约束素混凝土与素混凝土相比,其开裂应力提高了88%~116%;轴心抗压强度提高了21%~49%、轴心压应变增加了约45%;极限压应变提高了106%~175%。ECC强度和混凝土强度及横向钢绞线配筋率的提高,均增大其开裂和最大荷载及极限压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绞线/ecc 约束素混凝土 新型复合材料 轴压性能 试验研究
原文传递
高强钢绞线网/ECC加固RC梁二次受力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可 陈翔 +2 位作者 范家俊 牛自立 张哲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670-4681,共12页
高强钢绞线网/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ECC)作为新型高性能复合材料,充分利用了高强钢绞线网及ECC优良的力学性能,具有超高延性、韧性、优异的裂缝控制能力及强度高等优点。为探究二次受力对该新型复合... 高强钢绞线网/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s,ECC)作为新型高性能复合材料,充分利用了高强钢绞线网及ECC优良的力学性能,具有超高延性、韧性、优异的裂缝控制能力及强度高等优点。为探究二次受力对该新型复合材料加固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梁受弯性能的影响,本文考虑是否持载加固、原梁损伤程度、纵向高强钢绞线配筋率的影响,进行了高强钢绞线网/ECC加固RC梁受弯试验,分析了二次受力对加固梁受弯性能的影响机制,探明了各影响因素对持载加固RC梁受弯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高强钢绞线网/ECC持载加固RC梁,使原梁承载力、刚度、延性、韧性分别提升了38%~65%、20%~81%、0%~18%、33%~116%,且能很好约束RC梁裂缝而减小裂缝宽度;相比于卸载加固梁,持载加固梁的加固层由于存在明显应变滞后,对原梁混凝土裂缝约束效果变差,其受弯承载力、刚度、韧性有所降低,但其延性有所提高;持载加固梁的受弯承载力、刚度、延性、韧性随原梁损伤程度增加而降低,而随钢绞线配筋率的适当提高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绞线/ecc 二次受力 持载加固 损伤程度 钢筋混凝土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